首页 / 正文

卷五

(乾元中,公出为华州司功,弃官客秦州作)

至德二载,甫自京金光门出间道归凤翔。

乾元初,从左拾遗

移华州掾,与亲故别,因出此门,有辈往事

此道昔归顺,

西郊胡正烦。

至今残破胆,

应有未招魂。

近侍归京邑,

移官岂至尊。

无才日衰老,

驻马望千门。

寄高三十五詹事

安稳高詹事,

兵戈久索居。

时来知宦达,

岁晚莫情疏。

天上多鸿雁,

池中足鲤鱼。

相看过半百,

不寄一行书?

题郑县亭子

郑县亭子涧之滨,

户牖凭高发兴新。

云断岳莲临大路,

天晴宫柳暗长春。

巢边野雀欺群燕,

花底山蜂趁远人。

更欲题诗满青竹,

晚来幽独恐伤神。

望岳

西岳崚嶒竦处尊,

诸峰罗立似(一作如)儿孙。

安得仙人九节杖,

拄到玉女洗头盆?

车箱入谷无归路,

箭栝通天有一门。

稍待秋风凉冷後,

高寻白帝问真源。

早秋苦热堆案相仍

七月六日苦炎蒸,

对食暂餐还不能。

每愁夜中自足蝎,

况乃秋後转多蝇。

束带发狂欲大叫,

簿书何急来相仍。

南望青松架短壑,

安得赤脚蹋层冰?

观安西兵过赴关中待命二首

四镇富精锐,

摧锋皆绝伦。

还闻献士卒,

足以静风尘。

老马夜知道,

苍鹰饥著人。

临危经久战,

用急始如神。

奇兵不在众,

万马救中原。

谈笑无河北,

心肝奉至尊。

孤云随杀气,

飞鸟避辕门。

竟日留欢乐,

城池未觉喧。

留花门

北门(一作花门)天骄子,

饱肉气勇决。

高秋马肥健,

挟矢射汉月。

自古以为患,

诗人厌薄伐。

修德使其来,

羁縻固不绝。

胡为倾国至?

出入暗金阙。

中原有驱除,

隐忍用此物。

公主歌黄鹄,

君王指白日。

连云屯左辅,

百里见积雪。

长戟鸟休飞,

哀笳曙幽咽。

田家最恐惧,

麦倒桑枝折。

沙苑临清渭,

泉香草丰洁。

渡河不用船,

千骑常撇烈。

胡尘逾太行,

杂种抵京室。

花门既须留,

原野转萧瑟。

九日蓝田崔氏庄

老去悲秋强自宽,

兴来今日尽君欢。

羞将短发还吹帽,

笑倩旁人为正冠。

蓝水远从千涧落,

玉山高并雨峰寒。

明年此会知谁健?

醉把茱萸仔细看。

崔氏东山草堂

爱汝玉山草堂静,

高秋爽气相鲜新。

有时自发钟声响,

落日更见渔樵人。

盘剥白鸦谷口栗,

饭煮青泥坊底芹。

何为西庄王给事,

柴门空闭锁松筠?

瘦马行

东郊瘦马使我伤,

骨骼兀如堵墙。

绊之欲动转侧,

此岂有意仍腾骧?

细看六印带官字,

众道三军遗路旁。

皮干剥落杂泥滓,

毛暗萧条连雪霜。

去岁奔波逐余寇,

骅骝不惯不得将。

士卒多骑内厩马,

惆怅恐是病乘黄。

当时历块误一蹶,

委弃非汝能周防。

见人惨澹若哀诉,

失主错莫无晶光。

天寒远放雁为伴,

日暮不收乌啄疮。

谁家且养愿终惠,

更试明年春草长。

遣兴三首

我今日夜忧,

诸弟各异方。

不知死与生,

何况道路长。

避寇一分散,

饥寒永相望。

岂无柴门归?

欲出畏虎狼。

仰看云中雁,

禽鸟亦有行。

蓬生非无根,

漂荡随高风。

天寒落万里,

不复归本丛。

客子念故宅,

三年门巷空。

怅望但烽火,

戎车满关东。

生涯能几何,

常在羁旅中!

昔在洛阳时,

亲友相追攀。

送客东郊道,

遨游宿南山。

烟尘阻长河,

树羽成皋间。

回首载酒地,

岂无一日还?

丈夫贵壮健,

惨戚非朱颜。

至日遣兴,奉寄北省旧阁老、两院故人二首

去岁兹辰捧御床,

五更三点入鹓行。

欲知趋走伤心地,

正想氤氲满眼香。

无路从容陪语笑,

有时颠倒著衣裳。

何人却忆穷愁日,

日(一作愁)日愁随一线长。

忆昨逍遥供奉班,

去年今日侍龙颜。

麒麟不动炉烟上,

孔雀徐开扇影还。

玉几由来天北极,

朱衣只在殿中间。

孤城此日堪肠断,

愁对寒云雪(一作白)满山。

路逢襄扬杨少府入城,戏呈杨四员外绾

寄语杨员外,

山寒少茯苓。

归来稍暄暖,

当为青冥。

翻动神仙窟,

封题鸟兽形。

兼将老藤杖,

扶汝醉初醒。

赠卫八处士

人生不相见,

动如参与商。

今夕是何夕,

共此灯烛光?

少壮能几时?

鬓发各已苍。

访旧半为鬼,

惊呼热中肠。

焉知二十载,

重上君子堂?

昔别君未婚,

男女忽成行。

怡然敬父执,

问我来何方。

问答未及已,

儿女罗酒浆。

夜雨剪春韭,

新炊间(一作闻)黄粱。

主称会面难,

一举累十觞。

十觞亦不醉,

感子故意长。

明日隔山岳,

世事两茫茫!

冬末以事之东都,湖城东遇孟云卿,

复归刘颢宅宿,宴饮散因为醉歌

疾风吹尘暗河县,

行子隔手不相见。

湖城城东一开眼,

驻马偶识云卿面。

向非刘颢为地主,

懒回鞭辔成高宴。

刘侯欢我携客来,

置酒张灯促华馔。

且将款曲终今夕,

休语艰难尚酣战。

照室红炉促曙光,

萦窗素月垂文练。

天开地裂长安陌,

寒尽春生洛阳殿。

岂知驱车复同轨,

可惜刻漏随更箭。

人生会合不可常,

庭树鸡鸣泪如线(一作霰)。

阌乡姜七少府设脍,戏赠长歌

姜侯设脍当严冬,

昨日今日皆天风。

河冻未渔(一作味鱼)不易得,

凿冰恐侵河伯宫。

饔人受鱼鲛人手,

洗鱼磨刀鱼眼红。

无声细下飞碎雪,

有骨已剁觜春葱。

偏劝腹腴愧年少,

软炊香饭缘老翁。

落砧何曾白纸湿,

放箸未觉金盘空。

新欢便饱姜侯德,

清觞异味情屡极。

东归贪路自觉难,

欲别上马身无力。

可怜为人好心事,

于我见子真颜色。

不恨我衰子贵时,

怅望且为今相忆。

戏赠阌乡秦少公短歌

去年行宫当太白,

朝回君是同舍客。

同心不减骨肉亲,

每语见许文章伯。

今日时清两京道,

相逢苦觉人情好。

昨夜邀欢乐更无,

多才依旧能潦倒。

李〔雩阝〕县丈人胡马行

丈人骏马名胡骝,

前年避胡过金牛。

回鞭却走见天子,

朝饮汉水暮灵州。

自矜胡骝奇绝代,

乘出千人万人爱。

一闻说尽急难才,

转益愁向驽骀辈。

头上锐耳批秋竹,

脚下高蹄削寒玉。

始知神龙别有种,

不比凡(一作俗)马空多肉。

洛阳大道时再清,

累日喜得俱东行。

凤臆麟(一作龙)未易识,

侧身注目长风生。

忆弟二首

丧乱闻吾弟,

饥寒傍济州。

人稀书不到,

兵在见何由。

忆昨狂催走,

无时病去忧。

即今千种恨,

惟共水东流。

且喜河南定,

不问邺城围。

百战今谁在?

三年望汝归。

故园花自发,

春日鸟还飞。

断绝人烟久,

东西消息稀。

得舍弟消息

乱後谁归得,

他乡胜故乡。

直为心厄苦,

久念与存亡。

汝书犹在壁,

汝妾已辞房。

旧犬知愁恨,

垂头傍我床。

观兵

北庭送壮士,

貔虎数尤多。

精锐旧无敌,

边隅今若何?

妖氛拥白马,

元帅待雕戈。

莫守邺城下,

斩鲸辽海波。

不归

河间尚征伐,

汝骨在空城。

从弟人皆有,

终身恨不平。

数金怜俊迈,

总角爱聪明。

面上三年土,

春风草又生。

独立

空外一鸷鸟,

河间双白鸥。

飘摇搏击便,

容易往来游。

草露亦多湿,

蛛丝仍未收。

天机近人事,

独立万端忧。

洗兵马

中兴诸将收山东,

捷书夜报清昼同。

河广传闻一苇过,

胡危命在破竹中。

只残邺城不日得,

独任朔方无限功。

京师皆骑汗血马,

回纥喂肉蒲萄宫。

已喜皇威清海岱,

常思仙仗过崆峒。

三年笛里关山月,

万国兵前草木风。

成王功大心转小,

郭相谋深古来少。

司徒清鉴悬明镜,

尚书气与秋天杳。

二三豪俊为时出,

整顿乾坤济时了。

东走无复忆鲈鱼,

南飞觉有安巢鸟。

青春复随冠冕入,

紫禁正耐烟花绕。

鹤禁通宵凤辇备,

鸡鸣问寝龙楼晓。

攀龙附凤势莫当,

天下尽化为侯王。

汝等岂知蒙帝力?

时来不得夸身强。

关中既留萧丞相,

幕下复用张子房。

张公一生江海客,

身长九尺须眉苍。

征起适遇风云会,

扶颠始知筹策良。

青袍白马更何有?

後汉今周喜再昌。

寸地尺天皆入贡,

奇祥异瑞争来送。

不知何国致白环,

复道诸山得银瓮。

隐士休歌紫芝曲,

词人解(一作角)撰清河颂。

田家望望惜雨干,

布谷处处催春种。

淇上健儿归莫懒,

城南思妇愁多梦。

安得壮士挽天河,

净洗甲兵长不用!

重题郑氏东亭(原注:在新安界)

华亭入翠微,

秋日乱清晖。

崩石山树,

清涟曳水衣。

紫鳞冲岸跃,

苍隼护巢归。

向晚寻征路,

残云傍马飞。

新安吏

客行新安道,

喧呼闻点兵。

借问新安吏:

县小更无丁?

府帖昨夜下,

次选中男行。

中男绝短小,

何以守王城?

肥男有母送,

瘦男独伶俜。

白水暮东流,

青山犹哭声。

莫自使眼枯,

收汝泪纵横。

眼枯即(一作却)见骨,

天地终无情。

我军取相州,

日夕望其平。

岂意贼难料,

归军星散营。

就粮近故垒,

练卒依旧京。

掘壕不到水,

牧马役亦轻。

况乃王师顺,

抚养甚分明。

送行勿泣血,

仆射如父兄。

潼关吏

士卒何草草,

筑城潼关道。

大城铁不如,

小城万丈余。

借问潼关吏:

修关还备胡。

要我下马行,

为我指山隅。

连云列战格,

飞鸟不能逾。

胡来但自守,

岂复忧西都?

丈人视要处,

窄狭容单车。

艰难奋长戟,

千古用一夫。

哀哉桃林战,

百万化为鱼!

请嘱防关将,

慎勿学哥舒!

石壕吏

暮投石壕村,

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

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

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

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

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

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

惟有乳下孙。

孙有母未去,

出入无完裙。

(一作孙母未便出,见吏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

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

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

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

独与老翁别。

新婚别

兔丝附蓬麻,

引蔓故(一作固)不长。

嫁女与征夫,

不如弃路旁。

结发为君妻,

席不暖君床。

暮婚晨告别,

无乃太匆忙。

君行虽不远,

守边赴河阳。

妾身未分明,

何以拜姑嫜?

父母养我时,

日夜令我藏。

生女有所归,

鸡狗亦得将。

君今往死地,

沈痛迫中肠。

誓欲随君去,

形势反苍黄。

勿为新婚念,

努力事戎行。

妇人在军中,

兵气恐不扬。

自嗟贫家女,

久致(一作致此)罗襦裳。

罗襦不复施,

对君洗红妆。

仰视百鸟飞,

大小必双翔。

人事多错迕,

与君永相望。

垂老别

四郊未宁静,

垂老不得安。

子孙阵亡尽,

焉用身独完?

投杖出门去,

同行为辛酸。

幸有牙齿存,

所悲骨髓乾。

男儿既介胄,

长揖别上官。

老妻卧路啼,

岁暮衣裳单。

孰知是死别?

且复伤其寒。

此去必不归,

还闻劝加餐。

土门壁甚坚,

杏园度亦难。

势异邺城下,

纵死时犹宽。

人生有离合,

岂择衰盛端。

忆昔少壮日,

迟回竟长叹。

万国尽征戍,

烽火被冈峦。

积尸草木腥,

流血川原丹。

何乡为乐土?

安敢尚盘桓?

弃绝蓬室居,

塌然摧肺肝。

无家别

寂寞天宝後,

园庐但蒿藜。

我里百馀家,

世乱各东西。

存者无消息,

死者为尘泥。

贱子因阵败,

归来寻旧蹊。

久行见空巷,

日瘦气惨凄。

但对狐与狸,

竖毛怒我啼。

四邻何所有?

一二老寡妻。

宿鸟恋本枝,

安辞且穷栖。

方春独荷锄,

日暮还灌畦。

县吏知我至,

召令习鼓鼙。

虽从本州役,

内顾无所携。

近行只一身,

远去终转迷。

家乡既荡尽,

远近理亦齐。

永痛长病母,

五年委沟溪。

生我不得力,

终身两酸嘶。

人生无家别,

何以为蒸黎?

夏日叹

夏日出东北,

陵天经中街。

朱光彻厚地,

郁蒸何由开?

上苍久无雷,

无乃号令乖?

雨降不濡物,

良田起黄埃。

飞鸟苦热死,

池鱼涸其泥。

万人尚流冗,

举目唯蒿莱。

至今大河北,

化作虎与豺。

浩荡想幽蓟,

王师安在哉?

对食不能餐,

我心殊未谐。

眇然贞观初,

难与数子偕!

夏夜叹

永日不可暮,

炎蒸毒中(一作我)肠。

安得万里风,

飘摇吹我裳?

昊天出华月,

茂林延疏光。

仲夏苦夜短,

开轩纳微凉。

虚明见纤毫,

羽虫亦飞扬。

物情无巨细,

自适固其常。

念彼荷戈士,

穷年守边疆。

何由一洗濯,

执热互相望?

竟夕击刁斗,

喧声连万方。

青紫虽被体,

不如早还乡。

北城悲笳发,

鹳鹤号且翔。

况复烦促倦,

激烈思时康。

立秋後题

日月不相饶,

节序昨夜隔。

玄蝉无停号,

秋燕已如客。

平生独往愿,

惆怅年半百。

罢官亦由人,

何事拘形役?

贻阮隐居

陈留风俗衰,

人物世不数。

塞上得阮生,

迥继先父祖。

贫知静者性,

白(一作自)益毛发古。

车马入邻家,

蓬蒿翳环堵。

清诗近道要,

识子用心苦。

寻我草径微,

褰裳踢寒雨。

更议居远村,

避喧甘猛虎。

足明箕颍客,

荣贵如粪土。

遣兴三首

下马古战场,

四顾但茫然。

风悲浮云去,

黄叶堕(一作坠)我前。

朽骨穴蝼蚁,

又为蔓草缠。

故老行叹息,

今人尚开边。

汉虏互胜负,

封疆不常全。

安得廉颇(一作耻)将,

三军同晏眠?

高秋登塞山,

南望马邑州。

降虏东击胡,

壮健尽不留。

穹庐莽牢落,

上有行云愁。

老弱哭道路,

愿闻甲兵休。

邺中事反覆,

死人积如丘。

诸将已茅土,

载驱谁与谋?

丰年孰云迟,

甘泽不在早。

耕田秋雨足,

禾黍已映道。

春苗九月交,

颜色同日老。

劝汝衡门士,

忽悲尚枯槁。

时来展才力,

先後无丑好。

但讶鹿皮翁,

忘机对芳草。

佳人

绝代有佳人,

幽居在空谷。

自云良家子,

零落依草木。

关中昔丧败(一作乱),

兄弟遭杀戮。

官高何足论?

不得收骨肉。

世情恶衰歇,

万事随转烛。

夫婿轻薄儿,

新人美如玉。

合昏尚知时,

鸳鸯不独宿。

但见新人笑,

那闻旧人哭?

在山泉水清,

出山泉水浊。

侍婢卖珠回,

牵萝补茅屋。

摘花不插发,

采柏动盈掬。

天寒翠袖薄,

日暮倚修竹。

梦李白二首

死别已吞声,

生别常恻恻。

江南瘴疠地,

逐客无消息。

故人入我梦,

明我长相忆。

恐非平生魂,

路远不可测。

魂来枫林青,

魂返关塞黑。

君今在罗网,

何以有羽翼?

落月满屋梁,

犹疑照颜色。

水深波浪阔,

无使蛟龙得。

浮云终日行,

游子久不至。

三夜频梦君,

情亲见君意。

告归常局促,

苦道来不易。

江湖多风波,

舟楫恐失坠。

出门搔白首,

若负平生志。

冠盖满京华,

斯人独憔悴。

孰云网恢恢,

将老身反累。

千秋万岁名,

寂寞身後事。

有怀台州郑十八司户虔

天台隔三江,

风浪无晨暮。

郑公纵得归,

老病不识路。

昔如水上鸥,

今如罝中兔。

性命由他人,

悲辛但狂顾。

山鬼独一脚,

蝮蛇长如树。

呼号傍孤城,

岁月谁与度?

从来御魑魅。

多为才名误。

夫子嵇阮流,

更被时俗恶。

海隅微小吏,

眼暗发垂素。

黄帽映(一作鸠杖近)青袍,

非供折腰具。

平生一杯酒,

见我故人遇。

相望无所成,

乾坤莽回互。

遣兴五首

蛰龙三冬卧,

老鹤万里心。

昔时贤俊人,

未遇犹视今。

嵇康不得死,

孔明有知音。

又如陇坻松,

用舍在所寻。

大哉霜雪干,

岁久为枯林。

昔者庞德公,

未曾入州府。

襄阳耆旧间,

处士节独苦。

岂无济时策?

终竟畏网罟。

林茂鸟有归,

水深鱼知聚。

举家隐鹿门,

刘表焉得取。

陶潜避俗翁,

未必能达道。

观其著诗集,

颇亦恨枯槁。

达生岂是足?

默识盖不早。

有子贤与愚,

何其挂怀抱?

贺公雅吴语,

在位常清狂。

上疏乞骸骨,

黄冠归故乡。

爽气不可致,

斯人今则亡。

山阴一茅宇,

江海日凄凉。

吾怜孟浩然,

短褐即长夜。

赋诗何必多,

往往凌鲍谢。

清江空旧鱼(一作旧鱼美)

春雨馀甘蔗。

每望东南云,

令人几悲吒。

遣兴二首

天用莫如龙,

有时系扶桑。

顿辔海徒涌,

神人身更长。

性命苟不存,

英雄徒自强。

吞声勿复道,

真宰意茫茫。

地用莫如马,

无良复谁记?

此日千里鸣,

追风可君意。

君看渥洼种,

态与驽骀异。

不杂蹄啮间,

逍遥有能事。

遣兴五首

朔风飘胡雁,

惨澹带砂砾。

长林何萧萧,

秋草萋更碧。

北里富熏天,

高楼夜吹笛。

焉知南邻客,

九月犹絺绤。

长陵锐头儿,

出猎待明发。

骍弓金爪镝,

白马蹴微雪。

未知所驰逐,

但见暮光灭。

归来悬两狼,

门户有旌节。

漆有用而割,

膏以明自煎;

兰摧白露下,

桂折秋风前。

府中罗旧尹,

沙道故依然。

赫赫萧京兆,

今为人所怜。

猛虎凭其威,

往往遭急缚。

雷吼徒咆哮,

枝撑已在脚。

忽看皮寝处,

无复睛闪烁。

人有甚于斯,

足以劝元恶。

朝逢富家葬,

前後皆辉光。

共指亲戚大,

缌麻百夫行。

送者各有死,

不须羡其强。

君看束缚去,

亦得归山冈。

□ 作者:杜甫

猜你喜欢
  卷二百零七·彭定求
  卷七十·彭定求
  周紫芝·唐圭璋
  ◎湘绮楼词选序·王闿运
  第二幕·老舍
  第三折·佚名
  第一折·佚名
  在天晴了的时候·戴望舒
  卷一百十四·王奕清
  雅颂正音巻一·刘仔肩
  卷九十七·陈邦彦
  御选元诗卷三十四·康熙
  ●昭君出塞·沈泰
  卷五·范成大
  程珌词作鉴赏·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一·许及之

    钦定四库全书涉斋集卷一       宋 许纶 撰五言古诗新晴连旬困梅霖接夏潦乘溽泄雪涣新霁游兴难管束出关便航湖停篙葑蒲緑渔歌入浦溆沙禽乱惊浴昏霏送霞落依稀辨林谷初更电辉摇轻雷忽相续蛙声杂猛雨波翻碎鸣玉

  • 國語卷第三·韦昭

      周語下   1 柯陵之會〔一〕,單襄公見晉厲公視遠步高〔二〕。晉郤錡見其語犯〔三〕。郤犨見,其語迂〔四〕。郤至見,其語伐〔五〕。齊國佐見,其語盡〔六〕。魯成公見,言及晉難及郤犨之譖〔七〕。   〔一〕 柯陵,鄭西

  • ●卷九十·徐梦莘

      靖康中帙六十五。   起靖康二年四月四日癸亥,尽五日甲子。   张邦昌集百官赴文德殿宣示上宋太后手书。   《书》曰:予世受宋恩身相前帝每欲舍生而取义惟期尊主以庇民岂图祸变之非常以至君臣之易位既重罹於罗

  • 卷之七十八·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卷之二百零九·佚名

      康熙四十一年。壬午。秋七月庚戌朔享太庙。遣吏部尚书席尔达行礼  ○上驻跸热河。闻和硕温宪公主薨。日晡未进膳。扈从诸大臣奏曰、皇上闻公主讣过哀、此时尚不进膳、恐圣躬太为劳瘁。奏入、上传谕曰、公主系

  • 资治通鉴考异卷一·司马光

    宋 司马光 撰周纪安王二十五年鲁穆公薨子共公奋立【司马迁史记六国表周威烈王十九年甲戌鲁穆公元年烈王元年丙午共公元年显王十七年己巳康公元年二十六年戊寅景公元年赧王元年丁未平公元年二十年丙寅文公元年四十三

  • 第二一一照会同治二年四月二十六日一一五○一—二·佚名

    英国驻台领事伯,照会淡水同知郑:在香港采买白硝时,先将凭照移交领事盖印照会(注一)大英钦命驻镇台湾办理通商事务署领事府伯为照覆事。昨日准贵分府照会,内开:因彰化剿匪紧急,要需军火,业经给照通事张乌豆

  • 卷七·司马贞

    钦定四库全书 史记索隐卷七 唐 司马贞 撰 建元以来侯者年表第八 荆荼是徵【荼音舒徵音澄】翕侯赵信【元朔二年以匈奴相国降侯後降单于翕音吸按汉表在内黄也】持装【汉表作辕】侯乐【音岳匈奴都尉降侯汉表在南阳也

  • 传·魏徵

    靺鞨位于高丽的北面,城邑部落都有酋长,不统一。 共有七个部落:其一叫粟末部,与高丽接壤,有数千强兵,大多骁勇猛健,经常侵犯高丽。 其二叫伯咄部,在粟末部的北面,有七千强兵。 其三叫安车骨部,在伯咄部东北边。 其四叫着拂涅部,在

  • 张经传·张廷玉

    张经,字廷彝,侯官人。起初冒用蔡姓,很久之后才复用张姓。正德十二年(1517)进士。授职嘉兴知县。嘉靖四年(1525)召到朝廷封为吏科给事中,历官户科都给事中,多次论说弹劾他人的言行。言官指责他是张璁、桂萼同党,吏部说张经行

  • 卷一百二十四·宋敏求

    钦定四库全书唐大诏令集卷一百二十四宋 宋敏求 编政事平乱中诛李惟岳後优恤易定等道诏平李怀光诏平李希烈诏破淮西李希烈诏平李廼诏平刘辟诏平李錡德音平吴元济诏破淄青李师道德音破汴州李?勅平乱中诛李惟岳後优恤

  • 十二年·佚名

    (壬辰)十二年大明永樂十年春正月1月1日○丙戌朔,上率百官,親祭于文昭殿,還宮,遙賀帝正,受群臣朝宴。群臣始用爵九獻樂九成之節,除議政府進箋及通禮門望龍顔大喝之禮。前月季,禮曹定九爵之禮以聞,上以爲:「爵小則雖至九行或不醉,然

  • 卷一百二十四 陆氏·黎靖德

      性质。陆子美。精神。子静。〔若海〕   问陆梭山同异辨。曰:"若本有,却如何扫荡得?若本无,却如何建立得?他以佛氏亦晓得理。如既晓得理后,却将一个空底物事来口头说时,佛不到今日了。他自见得一个道理,只是空。"又曰:"佛

  • 春秋纂言卷十·吴澄

    <經部,春秋類,春秋纂言  欽定四庫全書春秋纂言卷十      元 吳澄 撰昭公【名稠襄公妾齊歸之子在位三十二年夫人吳孟子】元年【庚申景王四年○晉覇平十七年○蔡靈二年○曹武十四年○衛襄三年○鄭簡二十五年

  • 卷六十九·胡广

    <子部,儒家类,性理大全书钦定四库全书性理大全书卷六十九治道四王伯程子曰得天理之正极人伦之至者尧舜之道也用其私心依仁义之偏者伯者之事也王道如砥本乎人情出乎礼义若履大路而行无复囬曲伯者﨑岖反侧于曲径之中而卒

  • 卷四十三·性音

    宗鉴法林卷四十三 集云堂 编 大鉴下六世 鄂州岩头全奯禅师(德山鉴嗣) 一日参德山。才跨门便问是凡是圣。山便喝。师礼拜。有僧举似洞山。山曰若不是奯公大难承当。师曰。洞山老人不识好恶。错下名言。我当时一手抬

  • 第十二 小集积经之义释·佚名

    一 [恶见者]各自 遍住各自见 异执而自善 [以作]种种论&ldquo;如是知之者 乃是知法者 呵责于此者 不成完全者&rdquo;(八七六)&ldquo;恶见者各自,遍住各自见&rdquo;,有恶见一部之沙门、婆罗门,彼等执六十二恶见中任何之某

  • 三洞赞颂灵章·佚名

    三洞赞颂灵章,撰人不详。书中提及宋末元初道士冲妙先生(蒋宗暎),当系元代上清道士编集。原书三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赞颂类。此书辑录道门法事所用各种赞颂,凡九十八条。皆为韵语诗偈,四言、五言或七言不等。其中卷上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