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十、我杀了一个人①

①原题为《冬至之晨杀人记》。

孔子曰,上士杀人用笔端,中士杀人用语言,下士杀人用石盘。可见杀人的方法很多。我刚会见一位客,因为他谈锋太健了,就用两句半话把他杀死。虽然死不死由他,但杀不杀却由我,总尽我中士之义务了。

事情是这样的。我虽不信耶稣,却守圣诞,即俗所谓外国冬至。几日来因为圣诞节到,加倍闹忙,多买不应买的什物,多与小孩打滚,而且在这节期中似乎觉得理应特别躲懒,所以《中国评论报》"小评论"的稿始终未写。取稿的人却于二十分钟内要来了。本来我办事很有系统,此时却想给他不系统一下。我想一人终年规规矩矩做事,到这节期撒一烂污,也没什么。就使《中国评论报》不能按期出版,中国也不致就此灭亡罢?所以我正坐在一洋铁炉边,梦想有壁炉观火的快乐,暂把胸中挂虑,一齐付之梦中炉火,化归乌有,飞上青天。只因素来安分成性,所以虽然坐着做梦,却是时向那架打字机丢眼色。结果,我明晓大义,躲懒之心被克服了,我下决心,正在准备工作。

正在这赶稿之时,知道有文章要写,却不知如何下笔,忽然门外铃响。看了片子,是个陌生客。这倒叫我为难,因为如果是熟客,我可以恭祝他圣诞一下,再请他滚蛋。不过来客情形又似十分重要。所以我叫听差先告诉来人,我此刻甚忙,不过如有要事,不妨进来坐谈几分钟。他说事情非常紧要,由是进来了。

这位先生,穿的很整齐,举止也很风雅,其实看他聚珍版仿宋的名片,也就知道他是个学界中人。他的颡额很高,很像一位文人学者,但是嘴巴尖小,而且眼睛渺细,看来不甚叫人喜欢。他手里拿着一个纸包。我已经对他不怀好意了。于是我们开始寒暄。某君是久仰我的"大名",而且也曾拜读过我的"大作"。

"浅薄的很。先生不要见笑。"我照例恭恭敬敬的回答。但是这句话刚出口,我登时就觉不妙。我得了一种感觉,我们还得互相回敬十五分钟,大绕大弯,才有言归正传的希望。到底不知他有什么公干。

老实说,我会客的经验十分丰富。大概来客越知书识礼,互相回敬的寒暄语及大绕大弯的话头越多。谁也知道,见生客是不好冒冒昧昧,像洋鬼子"此来为某事"直截了当开题,因为这样开题,便不风雅了。凡读书人初次相会,必有读书人的身份,把做八股的功夫,或是桐城起承转伏的义法拿出来。这样谈话起来,叫做话里有文章,文章不但应有风格,而且应有结构。大概可分为四段。不过谈话并不像文章的做法,下笔便破题而承题,入题的话是留在最后,这四段是这样的:(一)谈寒暄,评气候;(二)叙往事,追旧谊;(三)谈时事,发感慨;(四)所要奉托之"小事"。凡读书人,绝不肯从第四段讲起,必须运用章法,有伏,有承,气势既壮,然后陡然收笔,于实为德便之下,兀然而止。这四段若用图书分类法,亦可分为(一)气象学,(二)史学,(三)政治,(四)经济。第一段之作用在于"坐稳",符于来则安之之义。"尊姓""大名""久仰""夙违"及"今天天气哈哈哈"属于此段。位安而后情定。所谓定情,非定情之夕之谓,不过联络感情而已。所以第二段便是叙旧。也许有你的令侄与某君同过学,也许你住过南小街,而他住过无量大人胡同,由是感情便融洽了。如果,大家都是北大中人,认识志摩,适之,甚至辜鸿铭,林琴南……那便更加亲挚而话长了。感情既洽,声势斯壮,故接着便是谈时事,发感慨。这第三段范围甚广,包括有:中国不亡是无天理,救国策,对于古月三王草将马二弓马诸政治领袖之品评,等等。连带的还有追随孙总理几年到几年之统计。比如你光绪三十年听见过一次孙总理演讲,而今年是民国二十九年,合计应得三十三年,这便叫做追随总理三十三年。及感情既洽,声势又壮,陡然下笔之机已到,于是客饭茶起立,拿起帽子,兀突而来转入第四段:现在有一小事奉烦,先生不是认识××大学校长吗?可否请写一封介绍信,总结全文。

这冬至之晨,我神经聪敏,知道又要恭聆四段法的文章了。因为某先生谈吐十分风雅,举止十分雍容,所以我有点准备。心坎里却在猜想他纸包里不知有何宝贝。或是他要介绍我什么差事,话虽如此,我们仍旧从气象学谈起。

十二宫星宿已经算过,某先生偶然轻快的提起傅君来。傅君是北大的高材生。我明白,他在叙旧,已经在第二段。是的,这位先生确是雄才,胸中有光芒万丈,笔锋甚健。他完全同意,但是我的眼光总是回复射在打字机上及他的纸包。然而不知怎样,我们的感情,果然融洽起来了。这位先生谈的句句有理,句句中肯。

自第二段至第三段之转入,是非常自然。

傅君,蜀人也。你瞧,四川不是正在有叔侄大义灭亲的厮杀一场吗,某先生说四川很不幸。他说看见我编辑的《论语》半月刊(我听人家说看见《论语》半月刊,总是快活),知道四川民国以来共有四百七十七次的内战。我自然无异辞,不过心里想:"中国人的时间实在太充裕了。"评论报佣人就要来取稿了。所以也不大再愿听他的议论,领略他的章法,而很愿意帮他结束第三段。我们已谈了半个多钟头。这时我觉得叫一切四川军阀都上吊,转入正题,也不致出岔。

"先生今日来访,不知有何要事?"

"不过一点小小的事,"他说,打开他的纸包。"听说先生与某杂志主编胡先生是戚属,可否烦先生将此稿转交胡先生。"

"我与胡先生并非戚属,而且某杂志之名,也没听见过。"我口不由心狂妄的回答,言下觉得颇有中士杀人之慨。这时剧情非常紧张。因为这样猛然一来,不但出了我自己意料之外,连这位先生也愕然。我们俩都觉得啼笑皆非,因为我们深深惋惜,这样用半个钟点工夫做起承转伏正要入题的好文章,因为我狂妄,弄得毫无收场,我的罪过真不在魏延踢倒七星灯之下了。此时我们俩都觉得人生若梦!因为我知道我已白白地糟蹋我最宝贵的冬至之晨,而他也感觉白白地糟蹋他气象、天文、史学、政治的学识。

猜你喜欢
  ●卷二百二十六·徐梦莘
  卷九·李心传
  卷二·庞元英
  东都事略卷一·王称
  竹书统笺卷八·徐文靖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五百三十·佚名
  卷二·王晫
  废帝纪·李延寿
  孔纬传·刘昫
  卷五十五·阿桂
  甘茂亡秦且之齐·佚名
  汉纪十六 孝昭皇帝下元平元年(丁未、前74)·司马光
  卷二十三·佚名
  卷十九·佚名
  七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论须读书第十三·王骥德

      词曲虽小道哉,然非多读书,以博其见闻,发其旨趣,终非大雅。须自《国风》、《离骚》、古乐府及汉、魏、六朝三唐诸诗,下迨《花间》、《草堂》诸词,金、元杂剧诸曲,又至古今诸部类书,俱博搜精采,蓄之胸中,于抽毫时,掇取其神情标

  • 第十四出 拐婿·李渔

    〖女冠子〗(老旦上)薄情打点将人弃,听巧妇,赚愚姬。不提防,反堕愚人计,看今日做那家门婿?奴家费尽苦心,代吕郎寻了亲事。指望他非常感激,谁想听了谗言,把我一片热肠,付之冷水。还要抛撇了我,独自一个到乔家去赘亲。你说可笑不可笑

  • 卷七·王琦

    钦定四库全书李太白集注卷七钱塘 王琦 撰古近体诗共二十八首襄阳歌落日欲没岘山西倒着接?【一作行客辞归】花下迷襄阳小儿齐拍手拦街争唱白铜鞮旁人借问笑何事笑杀山公【萧本作翁】醉似泥【岘山接?白铜鞮山公醉俱见

  • 卷二百二十一·曹学佺

    <集部,总集类,石仓历代诗选>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二百二十一 明 曹学佺 编 宋诗九十八 林景熙 南山有孤树 南山有孤树寒乌夜遶之惊秋啼眇眇风挠无宁枝托身未得所振羽将逝兹高翔犯霜露卑飞触茅茨乾坤岂不容

  • 卷四百四十二·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四百四十二雀类【附黄雀】五言古青雀          【魏】刘 桢翩翩野青雀栖宿茨棘藩朝食平田粒夕饮玉池泉猥出蔚丛中乃至丹山巅沧海雀         【梁】张 率大雀与黄

  • 卷二百七十八 列传六十五·赵尔巽

      慕天颜 阿山 噶礼   慕天颜,字拱极,甘肃静宁人。顺治十二年进士,授浙江钱塘知县。迁广西南宁同知,再迁福建兴化知府。康熙九年,擢湖广上荆南道。总督刘兆麒疏言天颜习边海诸事,请调福建兴泉道。寻擢江苏布政使。十二

  • 卷二百八十八 元豐元年(戊午,1078)·李焘

      起神宗元豐元年二月盡是年三月   二月丙午朔,提舉市易司俞充言:「永興軍路當兩川、秦鳳、熙河、涇原、環慶衝要,乞皆置市易務,與經制熙河路邊防財用司所置市易相為表裏,以牽客旅往來。仍許借內藏錢四十萬緡為本,候收

  • 后汉书补逸卷七·姚之骃

    东观汉记第七马光马光字叔山监越骑视事以为五校尉主禁兵武备【案光伏波第三子封许阳侯】时五校尉令在北军营中光以为五校尉所以宿卫两宫不宜在一处表请二校尉附北宫诏许越骑射声治寺北宫光为校尉帅厉吏士教习有方光遭

  • 卷之二百四·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宋人轶事汇编卷十九·丁传靖

    文天祥 陆秀夫 谢枋得 张世杰 汪立信 文天祥大父梦一儿乘紫云而下,已而复上行,生天祥,名云孙,字天祥。后以字行,字履善。及廷试第一,理宗见其名曰:&ldquo;天之祥,乃宋之瑞也。&rdquo;字之曰宋瑞。南宋杂事诗注 宝祐登科录,一甲

  • 卷之五十  損齋備忘錄上(明)梅純 撰·邓士龙

    (損齋備忘錄,二卷,明梅純撰。梅純,夏邑人,為洪武中駙馬都尉梅殷玄孫,世居金陵。成化辛丑進士。知定遠縣,忤上官,棄歸。襲武階,為中都副留守。傳附明史卷一二一寧國公主傳後。) 損齋備忘錄上 紀事 纂言 知人 格物 ○紀事 續資治

  • 孟子集疏卷十二·蔡模

    宋 蔡模 撰告子章句下【凡十六章】任人有问屋庐子曰礼与食孰重曰礼重【任平声○任国名屋庐子名连孟子弟子也】色与礼孰重【任人复问也】曰礼重曰以礼食则饥而死不以礼食则得食必以礼乎亲迎则不得妻不亲迎则得妻必亲

  • 卷九十六·山井鼎

    钦定四库全书七经孟子考文补遗卷九十六日本山井鼎物观 撰春秋左传注疏第四十四昭公七年考异足利本传大宰防啓疆曰疆作彊宋板永懐堂同下皆放是 何蜀之告望正误告当作敢 若属有疆场之言场作埸宋板同 其祖弗父何以有

  • 卷首第三·秦蕙田

    钦定四库全书五礼通考卷首第三刑部尚书秦蕙田撰礼制因革上虞书舜典修五礼 帝曰咨四岳有能典朕三礼佥曰伯夷帝曰俞咨伯汝作秩宗夙夜惟寅直哉惟清伯拜稽首譲于防龙帝曰俞往钦哉臯陶谟天秩有礼自我五礼有庸哉通典自伏羲

  • 能显中边慧日论第二·慧沼

    淄州大云寺苾刍慧沼撰引鉴除谬章第二 标彰五性谬一 种性不同谬二 本性住性谬三 五性唯亲谬四 真如为种谬五 通经法尔谬六 漏生无漏谬七 说教前后谬八 增寿非了谬九 说妄通经谬十 通释外难谬十一标彰五性谬

  • 千顷堂书目·黄虞稷

    目录书。黄虞稷撰。本书成于清初,乾隆中修《四库全书》时收入史部目录类,但向无刊本。至民国二年(1913)乌程张均衡始以十万卷堂、汉唐斋两钞本互补,刻入《适园丛书》。黄虞稷(1629—1691),字俞邰,又字楮园,先世福建泉

  • 庄子通·王夫之

    哲学著作。明清之际王夫之撰。运用《庄子》的思想资料发挥自己的哲学观点。书中肯定了庄子“大小无定量”、大小之间可以互相转化的思想,但又强调,大小并非没有界限,大小的区别和转化依赖于一定的“情”或“势”,从而与《

  • 梅花百咏·冯子振

    一卷 本书为元冯子振与释明本唱和诗集。冯子振号海粟,又号怪怪道人。攸州(今属湖南)人,官承事郎集贤待制。明本,俗姓孙,号中峰,钱塘(今属浙江)人,居吴山圣水寺。明本工于吟咏,与赵孟頫友善;冯子振以文章名显一世,意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