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八十三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明会典

  钦定四库全书

明会典卷八十三

礼部四十二

祭祀四

陵寝【国初追封诸王及外戚坟附】

熙祖陵在今凤阳府泗州蠙城之北洪武初尊号曰祖陵设泗州祠署置奉祀一员又望祭德祖懿祖二陵置陵户二百九十三户供洒扫每岁正旦清明中元冬至及每月朔望本署官供祭行礼仁祖陵在中都凤阳府太平乡洪武初尊号曰皇陵设皇陵卫并祠祭署署官奉祀一员祀丞三员俱勲旧世袭置陵户三千三百四十二户供直宿洒扫於内选礼生二十四名供祭祀执事每岁正旦清明中元孟冬冬至俱署官行礼朔望中都留守司官行礼弘治元年以来差内官一员奉勑监护凡官员以公事经过者俱谒陵

太祖高皇帝陵曰孝陵在南京锺山之阳高皇后马氏合葬设神宫监并孝陵卫及祠祭署每岁正旦孟冬忌辰万寿圣节俱行香清明中元冬至俱祭祀特令勲旧大臣一员行礼南京各衙门文武官俱陪行礼若亲王之国过南京者谒陵官员以公事入城者谒陵出城者辞陵国有大事则遣大臣祭告太宗文皇帝陵曰长陵在京师昌平县之天寿山文皇后徐氏合葬仁宗昭皇帝陵曰献陵在天寿山昭皇后张氏合葬宣宗章皇帝陵曰景陵在天寿山章皇后孙氏合葬英宗睿皇帝陵曰裕陵在天寿山睿皇后钱氏合葬宪宗纯皇帝陵曰茂陵在天寿山孝穆皇后纪氏合葬诸陵各设神宫监并卫及祠祭署凡清明中元冬至祭祀俱分遣驸马都尉行礼各衙门文武官陪祭忌辰及正旦孟冬万寿圣节亦遣驸马都尉行礼亲王之国诣诸陵辞谒

祭陵仪注

典仪唱执事官各司其事赞引引献官由右门入至拜位赞就位执事捧香炉诣前跪进香于献官赞上香赞复位赞拜兴拜兴拜兴拜兴衆官同典仪唱奠帛行初献礼执事捧帛捧爵自跪献赞跪衆官皆跪赞读祝赞俯伏兴平身衆官同典仪唱行亚献礼执事捧爵自跪献典仪唱跪俯伏兴平身衆官同典仪唱行终献礼礼同亚献典仪唱拜兴拜兴拜兴拜兴平身衆官同典仪唱读祝官捧祝进帛官捧帛诣燎位礼毕

祝文

维某年某月某朔某日孝曾孙嗣皇帝谨遣某官某昭告于某号某谥皇帝某谥皇后曰气序流迈时维【清明中元冬至】追念深恩伏增哀感谨用祭告伏惟尚享诸陵并同惟裕陵称孝孙嗣皇帝茂陵称孝子嗣皇帝懿文太子陵在孝陵之左四孟清明中元冬至岁暮及忌辰凡九祭俱孝陵祠祭署兼主之

祭仪同前

恭让章皇后陵在京师西山清明中元冬至及忌辰俱遣内官行礼

祭仪同前

祝文

维某年某月某朔某日孝曾孙嗣皇帝谨遣某昭告于恭让诚顺康穆静慈章皇后尊灵曰日月不居仙逝益远兹遇某节不胜追慕谨用祭告伏惟尚序恭仁康定景皇帝陵在西山清明中元冬至及忌辰俱遣仪宾行礼

祭仪同前

祝文

维某年某月某朔某日侄孙嗣皇帝谨遣某官某昭告于叔祖恭仁康定景皇帝曰节序流迈时维某节追念亲亲良增伤感兹以牲醴用修时祭伏惟尚享孝陵诸妃俱陪葬惟二妃葬陵之东西长陵诸妃俱陪葬献陵诸妃俱陪葬惟三妃别葬金山景陵诸妃俱陪葬惟一妃别葬金山裕陵无陪葬者一葬绵山余俱葬金山茂陵无陪葬者一葬茂陵西南余俱葬金山

凡陪葬诸妃岁时俱享于殿内其别葬诸妃俱遣内官行礼

悼恭太子 怀献世子 蕲献王 滕怀王 忻穆王许悼王 卫恭王 贞烈妃杨氏 越靖王 贞惠

妃吴氏 秀怀王 妃黄氏 岐惠王 蔚悼王及永清公主 长泰公主 仙游公主俱葬西山岁时遣内官行礼

诸王坟

寿春王 妃刘氏 霍丘王 妃翟氏 下蔡王 安丰王 妃赵氏 蒙城王 妃田氏 宝应王 六安王 来安王 都梁王 英山王

右俱国初追封坟在凤阳府西北二十五里地名白塔设祠祭署陵户

南昌王 妃王氏 盱眙王 妃唐氏 临淮王 妃刘氏 山阳王 招信王

右俱国初追封附葬凤阳皇陵有司岁时祭祀皆与享其分封诸王葬于本封之国者其子孙自主祭祀此不具列

外戚王坟

阳王坟在凤阳府盱眙县津里镇洪武初设盱眙祠祭署置坟户二百一十户徐王坟在凤阳府宿州新丰里洪武初设宿州祠祭署置坟户九十三户滁阳王坟在直隶滁州洪武初立庙坟所置坟户以奉祭祀

事例

洪武二十六年令车马过陵者及守陵官民入陵者百步外下马违者以大不敬论 永乐元年太祖高皇帝忌辰上率诸王奉先殿祭毕仍率百官躬诣孝陵致祭公侯驸马伯文武四品以上及近侍官於殿前行礼五品以下官於门外行礼 七年营山陵於昌平县黄土山封其山为天寿山 正统元年谕礼部每遇山陵祭祀之日与百官俱具浅色衣服 二年谕都察院天寿山祖宗陵寝所在敢有剪伐树木者治以重罪家属发边远充军即出榜禁约仍令锦衣卫官校巡视工部同钦天监官环山立界界外听民樵采 成化九年奏准南京孝陵祭祀凡文武大小官员有不赴者令御史纠察 十五年令凤阳皇陵皇城并泗州祖陵所在应禁山塲地土巡山官军务要用心巡视不许伐树取土石开窑烧造烧山及於皇城内外耕种牧放作践有犯者正犯处死家口俱发边远充军有科歛银两馈送不用心巡视及守备留守等官贪图贿赂不严加约束以致下人恣肆作弊不能禁治者一体重罪

明会典卷八十三

猜你喜欢
  列传第二十三 宗元饶 司马申 毛喜 蔡徵·姚思廉
  卷十六·浦起龙
  资治通鉴后编卷八十·徐乾学
  卷之四百五十四·佚名
  卷七十九下·郝经
  第三十四册 崇德元年十一月·佚名
  绎史卷一百三十·马骕
  世家卷第四十 高丽史四十·郑麟趾
  ●续碑传选集(一)·佚名
  顾众传·房玄龄
  鹿·魏收
  庞安时传·脱脱
  卷六十六·赵汝愚
  礼二七·徐松
  自序·捧花生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东皋集补钞·吴之振

    戴敏初夏游张园乳鸭池塘水浅深,熟梅天气半阴晴。东园载酒西园醉,摘尽枇杷一树金。句人行踯躅江边路,日落秭规啼处山。

  • 列传第十三 张茂度 子永 庾登之 弟炳之 谢方明 江夷·沈约

    张茂度,吴郡吴人,张良后也。名与高祖讳同,故称字。良七世孙为长沙太守,始迁于吴。高祖嘉,曾祖澄,晋光禄大夫。祖彭祖,广州刺史。父敞,侍中、尚书、吴国内史。 茂度郡上计吏,主簿,功曹,州命从事史,并不就。除琅邪王卫军参军,员外散

  • 外篇 古今正史第二·刘知几

      《易》曰:"上古结绳以理,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儒者云:"伏羲氏始画八卦,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由是文籍生焉。"又曰:"伏羲、神农、黄帝之书谓之'三坟',言大道也;少昊、颛顼、高辛、唐、虞之书谓之'五典',言常道也。"《春秋传

  • 雍正实录卷之七十九·佚名

      监修总裁官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太保议政大臣保和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总理兵部事三等伯加十五级臣鄂尔泰总裁官光禄大夫经  筵日讲官起居注太保兼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仍兼管吏部尚书翰林院掌院事三等伯

  • 皇王大纪卷四·胡宏

    宋 胡宏 撰五帝纪帝舜有虞氏元载舜践天子位都于蒲阪建旂乗鸾车号有虞以土徳王封丹朱于实沈之墟是为唐以奉其先祀服其服礼乐如之以客见天子天子弗臣示不敢专也封象于有庳论曰苏黄门曰世未有不能承其父母而能治天下者

  • 一三 炼度·周作人

    伯宜公去世,照例有些俗礼,举行殓葬事宜,没有什么特别的事可说,但在五七的时候,叫道士来做“炼度”的法事,这是很难得遇见的一桩事情。本来这种特别法事,只有妇女产难这才适用,因为世俗相信《刘香宝卷》里的话,“生男育女秽天地

  • 三国史记卷第五十。·金富轼

    输忠定难靖国赞化同德功臣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师守太保门下侍中判尙书吏礼部事集贤殿太学士监修国史上柱国致仕臣[金富轼]奉宣撰。五零卷列传一零零零零零列传第一{十}。[弓裔][甄萱]。五零卷列传一零弓裔零一○[弓裔]

  • 卷三十九 萧何曹参传 第九·班固

    (萧何,曹参)【原文】萧何,沛人也。以文毋害为沛主吏掾。高祖为布衣时,数以吏事护高祖。高祖为亭长,常佑之。高祖以吏繇咸陽,吏皆送奉钱三,何独以五。秦御史监郡者,与从事辩之。何乃给泗水卒史事,第一。秦御史欲入言征何,何固请,得

  • 卷三十下 郎顗襄楷列传第二十下·范晔

    (郎顗、襄楷)◆郎顗传郎顗字雅光,北海安丘人。父郎宗,字仲绥,学习《京氏易》,长于风角(候四方之风以占吉凶)、星算(天文算数)、六日七分(一卦六日七分),能望气候占候吉凶,常卖卜养活自己。安帝召他,对策为诸儒表率,后来拜为吴县

  • 卷一百一·阿桂

    钦定四库全书八旬万夀盛典卷一百一歌颂【二十一】万夀颂九章【谨序】内阁学士【臣】李潢【臣】闻夀为仁徵福以德致诗书所纪祝嘏之词莫备於天保一篇而天人相感建极锡福之理则洪范为尤着窃考三五以来其间受笃祜介纯禧者

  • 食货三五·徐松

    钞旁印帖徽宗崇宁三年六月十日,敕:「诸县典卖牛畜契书并税租钞旁等印卖田宅契书,并从官司印卖,除纸、笔、墨工费用外,量收息钱,助(瞻)[赡]学用,其收息不得过一倍。」 十一月十二日,尚书省奏白札子:「考城县典卖牛畜契,每一道今

  • 易经·系辞下传·第九章·佚名

    易之为书也,原始要终,以为质也。 六爻相杂,唯其时物也。 其初难知,其上易知,本末也。 初辞拟之,卒成之终。 若夫杂物撰德,辨是与非,则非其中爻不备。噫! 亦要存亡吉凶,则居可知矣。 知者观其彖辞,则思过半矣。二与四位,同功而异位

  • 正賫送·章太炎

    葬不欲厚,祭不欲渎。靡财于一奠者,此谓贼;竭思于祝号者,此谓诬。诸为归人纂述者,亦赍送之事也。不得其职,甚乎以璠玙敛矣!古者吊有伤辞,谥有诔,祭有颂。其馀皆祷祝之辞,非著竹帛者也。《上曲礼》:知生者吊,知死者伤。正义曰:吊辞口

  •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十二·玄奘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十二本地分中声闻地第十三初瑜伽处出离地第三之一如是已说趣入地。云何出离地。嗢拖南曰若世间离欲如是出世间及此二资粮是名出离地 谓若由世间道而趣离欲。若由出世道而趣离欲。若

  • 存心与择法·太虚

    ──二十一年十二月在汕头欢迎会讲──今天能在汕头中心的市商会与诸位相见,诚为难得!所以不妨乘此好机会,将佛法普通的义理,向诸位谈谈。一、存心  即普通一般人所谓存心好坏的存心。明显的说,就是各人的精神重心力,注意

  • 起世因本经卷第八·佚名

    隋天竺沙门达摩笈多译三十三天品下诸比丘。若当有时诸外道辈。或复波利婆罗阇迦。来向汝处。问汝等言。诸长老辈。何因何缘。有一种人。为彼非人之所恐怖。于一种人。复不为彼非人恐怖。其诸外道。作是问者。汝等应当

  • 卷第十四(第三诵之一)·佚名

    十诵律卷第十四(第三诵之一)后秦北印度三藏弗若多罗译九十波逸提之六佛在拘睒弥国。尔时长老阐那用有虫水。诸比丘语阐那言。莫用有虫水。多少虫死。阐那言。我用水不用虫。诸比丘言。汝知水有虫不。答言知。若知者何

  • 淮南子·刘安

    西汉淮南王刘安(汉高祖刘邦之孙)及其宾客所著的一部杂家著作。本名《淮南鸿烈》,自刘向校定后,称《淮南》,《隋书·经籍志》始题作《淮南子》。《汉书·艺文志》著录内21篇,外33篇。内篇论道,外篇杂说,现只流传内篇。该书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