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黄忏华问(七则)
问一:“凝然真如不作万法”一语,见何论著? 问二:关于“三法印”之解释,以何书为最详? 问三:“明心见性”一语,为宗门所常用,心与性有何分别? 问四:恳将“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一语,加以极简单之解释! 问五:恳以极简单之解释,指示“三界唯心”与“万法唯识”二语之区别!问六:观世音为等觉菩萨,三十二相应缘示现,原无定法,何以世人多图观音为女身,又起自何时? 问七:宗门原为不言之教,但不得已而思其次,以何书解释禅宗为最确切详明?
答一:凝然真如云云,见于贤首家之教义章等,乃误解唯识家所言真如而指斥之辞。 答二:三法印之解释,日文有一佛学概论,言之颇详,惜已忘其名。 答三:“明心见性”,心即心识,性即真如,谓心识若空了或明了,即见真如。答四:“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只是应以我法双空的观行智或根本智,而生六度等清净行后得智利他行等。 答五:“唯心”“唯识”,心识一同二别。同者、具体综括言之曰:“三界唯心”!抽象分析言之曰:“万法唯识”,心识名异事同。别者、识指了别境识,即前六识,由前六识了别万法,上溯凡愚不可知之七、八识境明不离识,曰万法唯识。心者、阿陀那识,染净通名,赖耶、如来藏,如指环与金,为地上菩萨直说藏心变现三界身资财等,如楞伽、密严、胜鬘、华严等明。 答六:在中国相传,屡现女身,得女人多数崇奉,乃成女像,他国则不然。答七:禅宗稍有学理组织者,曹洞若洞上古辙等,但只一派。指月录各派全,但无组织。唐代之坛经、禅源诠,宋之传灯录等。(见海刊九卷二期)
猜你喜欢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卷第一·佚名 第五十六則 欽山一鏃破三關·胡兰成 敕修百丈清规卷第四·德辉 目录·密行寂忍 听讲五教仪拾零·太虚 卷第一百十二·霁仑超永 第四 义释品·佚名 变谋明慧品第五·佚名 塔銘·佚名 第三 见相应·佚名 菩提道次第心论科判·宗喀巴 卷九·佚名 大乘广百论释论 第一卷·护法 第十一卷·佚名 提要·黄道周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