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荆南倡和诗集原序

前年予归养亲始寓荆南山中荆南者地志云义兴俗劲直有荆楚之风故水名荆溪溪之南曰荆南非江汉之间所谓荆南者也常之属邑四而义兴山独多凡山之羣峰簇出者惟荆南为然义兴故僻左而荆南延亘且百里予所寓处距州郭七十里四方宾客茍以事来义兴者多止州郭迳去以故荆南虽有佳山水谷岩潭洞之胜多不知使知之亦不暇游也予虽以邑人久寓于兹而亦未极披览去年春履道自吴门来与予俱主周氏家周氏好学有贤行得客予二人乃大喜为屋涧东西以馆之置荼具酒杯属其子弟从之游盖今二年之间亦稍稍事搜览天高气清间相与登铜棺窥玉潭咏颐山晚晴送具区之洪波招天目之远云而吴兴桐川诸山若奔走来会可喜者始咎向者缺游观之胜也闲居读书念亲旧离别与夫风泉月林之间载咏载歌商今古较人事吊吴封禅遗迹思孝侯折节从学之勇不可复见与夫杜牧之之风流苏长公之英灵则复感叹悲咤噆噆不已予与履道意思皆然因合前后所作为荆南倡和诗若干篇嗟夫予二人者交旧矣向年与履道居吴门或居无锡其相从之好有之而聚散恒倐然非有如今日之乆也更唱迭和非有如今日之多也惟其流离不偶亦岂有如今日之甚也哉盖前五六年民物尚富康士往来东西州者众故于登览不能专宜其于山水之胜反有畧而非顾者今予与履道徒以留连至此遭时屯阨不能羽翼以飞殆所谓匪鳣匪鲔潜逃于渊匪鹑匪鸢翰飞戾天噫士至于此乃得于一丘一壑尽心焉由此观之则人之有忧患孤苦者未可以为不幸也孟子曰人之有德慧术智者恒存乎疢疾诗亦然又况重于诗者乎异时年迈志衰皤然两翁复相遇于山巅水涯开巻一笑则犹借此以识穷愁忧患之嵗月云前年至正十三年也十五年秋七月马治序荆南倡和诗録为两巻一留孝常许一以自藏砥与孝常非直嗜诗者也顾有所感于中而形于言尔非敢有意于示人也心之所感情之所发有不能自已者故不自知其言之多也见其言之多而遂以为耽于诗者非也盖吾二人之诗非艰深劳苦以得之见山而心乐焉则欲养其德也观水而志达焉则欲果其行也登高而见白云之英英则思吾亲之在远也与山僧野老往来以游则亦未絶于朋从也居穷约而无怨尤之辞则知安乎命分之故也是皆有感于中而形于言尔谓非为学之道乎虽然荆南山水岂以吾二人而着即天下名山水多矣其峰峦洞谷岂尽胜荆南哉彼或当四方之要冲遇贤达之游咏则名著于无穷矣荆南既僻左寡贤达之遇则其名之不着也固宜然则居僻而名不着岂特山水也哉岂特山水也哉句吴周砥序

猜你喜欢
  卷六百零九·彭定求
  卷五百九十九·彭定求
  褚生·唐圭璋
  今传是楼诗话 十三·王揖唐
  卷十八·杜文澜
  彊村语业·序·朱祖谋
  三集目录四·乾隆
  卷九十九·王奕清
  校勘记·黄昇
  古诗镜卷二十九·陆时雍
  巻十八·邵浩
  卷四百十五·陈廷敬
  卷一百七十四·陈廷敬
  巻四·佚名
  心泉学诗稿巻五·蒲寿宬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临江驿潇湘秋夜雨·臧懋循

    临江驿潇湘秋夜雨杂剧(元)杨显之撰●临江驿潇湘秋夜雨杂剧目录楔子 〔音释〕第一折 〔音释〕第二折 〔音释〕第三折 〔音释〕第四折 〔音释〕题目 淮河渡波浪石尤风 正名 临江驿潇湘秋夜雨楔子〔末扮张天觉同正

  • 卷377 ·佚名

    王柏 和易岩春雪韵 腊前雪,春半雪。 颠倒失其时,相去逾一月。 一月不争多,燠寒异厥罚。 垤户当坚凝,阳气乃舒发。 草木既萌动,龙蛇起窟穴。 万物欣向荣,狞风夜狂悖。 晓鸡噤不鸣,但见窗间白

  • 卷九·冯惟讷

    <集部,总集类,古诗纪> 钦定四库全书 古诗纪卷九      明 冯惟讷 撰 古逸第九 逸诗【上】 支【玉海逸诗】 【国语卫彪傒曰武王克殷作此诗以为饫歌名之曰支以遗後人使永监焉夫礼之立成者为饫昭明大节而已少曲

  • 艾轩诗钞·吴之振

    林光朝送别湖北漕李秘监仁甫文字眇烟云,过眼徒浩浩。所有未见书,惜哉吾已老。子云客长安,陈迹如一扫。同叔向来人,我生苦不早。亦闻青城山,斯翁为有道。瞿塘不可上,秋梦长颠倒。白日来西昆,一见自应好。纵谈百代前,至竟非枯槁

  • 卷三十一·施元之

    <集部,别集类,北宋建隆至靖康,施注苏诗>   钦定四库全书 施注苏诗卷三十一 宋 苏 轼 撰 施元之 原注 武进邵长蘅 删补 诗三十九首 【时守颍州作】 叶待制求先坟永慕亭诗【叶待制名康直字景温建州人擢进士第知

  • 卷十一·本纪第十一·脱脱

        圣宗二   四年春正月甲戌,观渔土河。林牙耶律谋鲁姑、彰德军节度使萧闼览上东征俘获,赐诏奖谕。丙子,枢密使耶律斜轸、林牙勤德等上讨女直所获生口十馀万、马二十馀万及诸物。己卯,朝皇太后。决滞讼。壬

  • 第四十回 万贞儿怙权倾正后 纪淑妃诞子匿深宫·蔡东藩

      却说两宫太后,既上尊号,第二种手续,便是册立皇后的问题。先是孙太后宫中,有一宫人万氏,小字贞儿,本青州诸城人氏,父贵为本县掾吏,坐法戍边,贞儿年仅四岁,没入掖廷,充小供役,过了十多年,居然变成一个绝色的女子,丰容盛,广颊修

  • 卷之七百三十二·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事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七百二十六·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后汉纪四隐皇帝下乾三年(庚戌、950)·司马光

    >后汉纪四后汉隐帝乾三年(庚戌,公元950>年) [1]春,正月,丁未,加凤翔节度使赵晖兼侍中。 >[1]>春季,正月,丁未(初九),凤翔节度使>赵晖加官兼任侍中>。 [2]密州刺史王万敢请益兵以攻唐;诏以前沂州刺史郭琼为东路行营都部署,帅禁军及

  • 卷一百二十五·陈祥道

    欽定四庫全書禮書卷一百二十五宋 陳祥道 撰<經部,禮類,通禮之屬,禮書,卷一百二十五><經部,禮類,通禮之屬,禮書,卷一百二十五><經部,禮類,通禮之屬,禮書,卷一百二十五><經部,禮類,通禮之屬,禮書

  • 以真俗二谛破诸执见·印光

    世人执空执有,妄生己见,故迷而不觉。世尊设教,即欲令众生破此二见,特设一念佛法门,俾其从有而至空,得空而不废有,则空有二法,互相资助,得益甚大。况仗弥陀愿力,故其力用,超过一切法门,而为一切法门之所归宿也。世有一种下劣知见人

  • 维摩义记卷第二(末)·慧远

    次告罗睺令往问疾。对前八人明行修法。此对罗睺明其发心出家之法。罗睺佛子此名覆障亦云不放。在母胎中六年不出。故名覆障及不放矣。何故处胎六年不出。以宿缘故。缘如经说。本曾为王。沙门求见六日不看。故得此报。

  • 卷第四十五·白岩净符

    宗门拈古汇集卷第四十五古杭白岩嗣祖沙门 净符 汇集△青十五明州雪窦足庵智鉴禅师(青十五天童珏嗣)参翠山宗。宗问。道者为众竭力。不无其劳。窦曰须知有不劳者。曰尊贵位中留不住时如何。窦曰触处相逢不相识。曰。

  • 历代名画记·张彦远

    唐代张彦远著。中国第一部纪传体绘画通史。张彦远(约815~约875),字爱宾,河东(今山东永济)人,乾符初官至大理寺卿。本书成于大中元年(847)。十卷。记述自轩辕黄帝起至唐会昌元年间历代画家三百七十二人的传记和有关绘画

  • 阴符经考异·朱熹

    一卷。南宋朱熹撰。《阴符经考异》,又称《黄帝阴符经注解》。唐代有两种《阴符经》注本(李筌《阴符经集注》和张果《阴符经注》)流传于宋,引起宋儒研究《阴符经》者聚讼纷争,争论焦点就是《阴符经》的真伪。一种意见认为

  • 大生义经·佚名

    一卷,赵宋施护译。阿难思念十二缘生之深义,以此问佛,佛为广说逆从老死,推至识支,即中阿含大因缘经也。

  • 迦叶仙人说医女人经·佚名

    一卷,宋法贤译。说迦叶仙人应[口*尔]嚩迦人请医女人产病之法者。全然为医书,不关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