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第四十五

宗门拈古汇集卷第四十五

古杭白岩嗣祖沙门 净符 汇集

△青十五

明州雪窦足庵智鉴禅师(青十五天童珏嗣)

参翠山宗。宗问。道者为众竭力。不无其劳。窦曰须知有不劳者。曰尊贵位中留不住时如何。窦曰触处相逢不相识。曰。犹是途中主宾。如何是主中主。窦曰丙丁吹灭火。宗以手掩窦口。窦拓开便行。

崇先奇云。翠山恁么问。雪窦恁么答。尽谓宾主穆穆。检点将来。大似持钵不得诈道不饥。

△青十六

明州天童长翁如净禅师(青十六雪窦鉴嗣)

上堂。霜风号肃杀。霜叶堕萧[台-台+(癸-天+虫)]。举拂子曰。看。惟有玲珑岩。崔嵬望转高。所谓天童滞货今朝短贩一遭。莫有酬价底么。下座。

文峰玉云。长翁与么说法。阳春雪曲固难为和。乃无端唤作滞货要人酬价。从前雪曲可惜变作下里巴歌了也。还有挽转者么。试与长翁出臂力看。

天童六坐道场并未言禀承。有请为拈香者。童曰我待涅盘堂里拈出。及临终果拈香曰。如净行脚四十余年。首到乳峰失脚堕於陷阱。此香今不免拈出钝置我雪窦足庵大和尚。

龙唐柱云。长翁老祖被雪窦活埋在碧玉阱中。直得有屈无伸。所以三回两度吐露不得。逗到临末梢头方才雪屈。何也。纵有伯牙琴。应难写心曲。

天童开炉上堂。召众打圆相曰。个是天童火炉。近前则烧杀。退后则冻杀。忽有个汉出来道合作么生。[囗@力]。火炉动也。

天界盛云。我当时若见者汉恁么道。便与蓦头一喝云。者老汉自己眉毛烧却也不知。

白岩符云。在者里又且不然。尽大地是个火炉。你近前则烧杀。退后亦烧杀。直饶你总不恁么也无你亸避处。忽有个汉出来道毕竟合作么生。[囗@力]。可惜许。

崇先奇云。天童老祖大似贫儿暴富卖弄家珍。皋亭当时若见。踏翻便行。令者一队趋炎附热汉冻杀有甚么过。

△青十七

襄州鹿门觉禅师(青十七天童净嗣)

参天童长翁。值翁上堂曰。一个乌梅似本形。蜘蛛结网打蜻蜓。蜻蜓落了两片翼。堪笑乌梅咬铁钉。门不觉失笑曰。早知灯是火。饭熟几多时。

天界盛云。长翁用尽伎俩。不过只发得没意智汉个好笑。究竟向上事。未曾打发在。

鹿门示众。尽大地是学人一卷经。尽乾坤是学人一只眼。以者个眼读如是经。千万亿劫无有间断。

报恩秀云。看读不易。

愚庵盂云。正恁么时。有经处无眼。有眼处无经。举意读时便成间断。报恩云看读不易。咄。寐语作么。

龙唐柱云。看则眉毛落地。读则碓嘴生花。

乌龙岑云。以者只眼读者卷经。直是东南西北无一物能为障碍。古今三世无一刻能为间断。只是看读不易。山僧为伊拈却去也。遂竖起拂子高声云。尽大地是一卷经。尽乾坤是一只眼。孟八郎汉便恁么去。乃掷下拂子。

崇先奇云。鹿门恁么示众。也是依经解义。报恩虽善断章节句。怎奈打失眼睛。皋亭一出娘肚皮便开眼见明闭眼见暗。至今胸无一元字脚。山依旧是山。水依旧是水。又何用别作解会。也别无难易。且道与古人是同是别。辨得者出来吐露。不知者切忌心粗。

鹿门因普照参。照问如何是尽乾坤是学人一只眼。门曰汝被一卷经遮却也。照拟对。门摇手曰不快漆桶。照於是得言外旨。

天界盛云。鹿门惯得其便则且置。且道如何是言外旨。盏子扑落地。碟子成七片。

△青十八

青州普照一辨禅师(青十八鹿门觉嗣)

因大明宝问。离四句绝百非。请师直指西来意。照曰。昨日有人恁么问。被打出去也。明曰今日又如何。照曰你得恁么不识痛痒。明礼拜。照曰。可惜许。棒折也。明直得汗下。

文峰玉云。一挨一拶有放有收。还他二大老不虚其为作家手眼。有者道赤眼撞着火柴头。也不妨许伊道着。若是大明汗下。犹未梦见在。

白岩符云。杀人不用刀。活人何必剑。在普照老汉得之矣。当时大明可惜放过。若不放过。待道可惜许棒折也。便好进云。知和尚祇有受璧之心。且无割城之意。看者老汉又当作何处置。

普照尝垂百问勘验学者。兹略记其五问。声前荐得落在今时。句后承当迷头认影。作么生是空劫已前自己。

愚庵盂云。道即不难。恐落今时。旁僧云。请和尚道看。余打一掴云。羞也不识。要称禅客。

龙唐柱云。青州老人秉洞上宗纲。为天下归仰。大开东阁迎宾。不忘重闱禁殿。要识空劫已前自己么。良久云。从来无位次。谁敢强安排。

百丈源云。贫逸富劳。

问。二边纯莫立。中道不须安。且道甚处相见得个端的。

愚庵盂云。可怜无定河边骨。尽是春闺梦里人。

百丈源云。和尚口乾。叫侍者过茶来。

问。回途转位直须戴角披毛。唤作畜生得么。

愚庵盂云。娲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百丈源云。轻打我轻打我。

问。念念释迦生世。步步弥勒下生。为甚么拟心即错动念即乖。

愚庵盂云。富嫌千口少。贫恨一身多。

百丈源云。甜瓜甜。苦瓜苦。

问。有口读不尽。无言心自明。是则裂破虚空。不是则鬼家活计。上人端的处。道将一句来。

愚庵盂云。骨鎈。又云。背手抽金镞。

百丈源云。莫装聋好。

明州天童云外岫禅师(青十八直翁举嗣)

上堂。闹市红尘里有闹市红尘里佛法。深山岩崖中有深山岩崖中佛法。山僧昨日出城门。闹市红尘里佛法一时忘却了也。归到二十里松云。便见深山岩崖中佛法。大众。且道如何是深山岩崖中佛法。白云澹泞出没太虚之中。青萝夤缘直上寒松之顶。

龙唐柱云。深山佛法。云外一一发泄了也。且道如何是闹市红尘里佛法。楼连湖野梅花弄霁雪之天。乐作行营鼓吹杂胡笳之曲。

暠山季云。云外恁么说法。大似随境漂流。

佛日哲云。云外老汉寻常气吞寰宇。及至拈着佛法二字。便打作两橛。隆安佛法则不然。闹市红尘里便是深山岩崖中。深山岩崖中即是闹市红尘里。所以太白峰头和泥合水。长安市上壁立万仞。壁立万仞处通身合水和泥。合水和泥时斩然壁立万仞。且道隆安有甚长处乃能如是。卓拄杖云。但见皇风成一片。不知何处有封疆。

天童垂语。天童今日大死去也。你作么生救。天童今日大死去也。你不要相救。天童今日大死去也。阿谁与我同行。

雪窦证於第一问着语云。救他作么。第二问云。请和尚吃饭。第三问云。和尚先行。某甲后随。

龙唐柱云。可惜放过天童者汉。我若在。待云今日大死去也阿谁与我同行。即与挑起钵囊横担楖栗。看者汉去得去不得。若去不得。便与推倒方丈。才见真狮子儿。岂不俊哉。

△青十九

磁州大明宝禅师(青十九普照辨嗣)

示众。若论此事。如人作针线。幸然针针相似。忽见人来。不觉失却针祇见线。者边寻也不见。那边寻也不见。却自曰近处尚不见远处那里得来。多时寻不得。心烦昏闷。乃打睡。拽衣就枕。方就枕时。蓦然一札。曰原来在者里。

愚庵盂云。大明不能为后人抽钉拔楔。作洒落了事人。反引渠向针线上作活计。就使模索得来。转见迷头认影。虽然。三十年后一回饮水一回噎。

龙唐柱云。有时求不得。无心还自来。须知此事奇特非常。祇如枕边一札时如何。分明一段风流事。惟许佳人独自知。

暠山季云。若论此事。直饶你蓦札相逢。到山僧者里犹未许在。何故聻。从门入者不是家珍。

崇先奇云。大明虽婆心切切。若是皮下有血底自然不甘。还有为古人出气者么。皋亭要问伊知痛痒也未。

△青二十

太原王山体禅师(青二十大明宝嗣)

示众。既有尊贵之位。须明尊贵底人。须知尊贵底人。不处尊贵之位。方明尊贵不落阶级。

宝寿方云。太原与么提持。要明尊贵一路尚欠在。为什么。不见道方外谁敢论量。

愚庵盂云。如何黑漆屏风上。更写卢仝月蚀诗。

王山见雀子啄生台饭。乃拍手一下。雀飞去。大明遂於山背上打一掌。山回首。明曰。还是雀子辜负你。还是你辜负我。山罔措。明曰。幸自可怜生。却乃互相辜负去。山豁然有省。十载执侍。秘重深严。一旦抽单。罔不疑怪。或问大明侍者何往。明曰。诸方来诸方去。何介意哉。曰参学何似。明曰。道有参学。栽他头角。道无参学。减他威光。一众方疑。后承印记。

龙唐柱云。全身奉重不触威严。转位提持纵横得妙。道有道无二俱不涉。诸人作么生会。天晓便藏无影树。太阳虽照不能寻。

△青二十一

磁州雪岩满禅师(青二十一王山体嗣)

初参普照。照曰。兄弟年少正宜力参。老僧当年念念以佛法为事。严避席进曰。和尚而今如何。照曰如生冤家相似。严曰若不得此语。几乎枉行千里。照下禅床握岩手曰作家那。

报恩秀云。死灰里一粒荳爆。

愚庵盂云。普照当时待他问和尚而今如何。也好顶门一棒。或再进语。更与一棒。且教者汉参三十年。普照若行得此令。吾宗不止如是。虽然。烂泥里有刺。作者方知。

龙唐柱云。雪岩向狮子颔下解铃。骊龙额上探珠。诚为好手。然终未免被普照赃诬一上。至今称不得好人。报恩曰冷灰里一粒荳爆。也是压良为贱。

崇先奇云。万松祖错下名言。殊不知青州勾贼破家。我若作普照。待问而今如何。拈棒趂出。免见互相钝置。

白岩符云。雪岩末上若不与一拶。岂不失却青州。虽然。犹欠辣手。当时待道如生冤家。何不向道。和尚今日瓦解氷消。青州虽有恶水。管取无处浇泼。

雪岩后造王山问。洞山於睹影处悟邈师真意旨。临济於彻困处悟佛法无多子。如何后来出世为人立甚正偏君臣玄要人境。无乃反惑乱人乎。山笑曰。子欲了此生死病源。既於彻悟处与为人处自生惑乱。则生死病根如何断得。古人所谓不疑言句是为大病。子今既疑则病发矣。子知此病即子药乎。岩於是坐卧不宁久之。一日读洞山兼中到颂曰。折合终归炭里坐。乃忽然契悟曰。今日方知病即药也。呈解於山。山曰料掉没交涉。岩曰者老汉此回瞒我不得也。

天界盛云。草头方子撞采。医得一个也。拈拄杖云。还有要识者草头方子者么。卓一卓云。料掉没交涉。

白岩符云。大疑大悟。不疑则不悟。雪岩既疑矣悟矣。且道还谛当也无。直饶道此回瞒我不得。殊不知早被王山笼罩了也。山僧与么批判。还有为雪岩作主者么。良久云。设有也是料掉没交涉。

△青二十二

燕京报恩万松行秀禅师(青二十二雪岩满嗣)示众。机轮转处智眼犹迷。宝镜开时纤尘不度。开拳不落地。应物善知时。两刃相逢时如何回互。

愚庵盂云。徧身绮罗者。不是养蚕人。

报恩示众。去则留住。住则遣去。不住不去。渠无国土。何处逢渠。在在处处。且道是什么物得恁么奇特。

愚庵盂云。秤锤蘸醋。

报恩示众。动则埋身千丈。不动则当处生苗。直须两头撒开。中间放下。更买草鞋行脚始得。

愚庵盂云。曾经三峡猿啼处。不是愁人也断肠。

报恩示众。踢翻沧海大地尘飞。喝散白云虚空粉碎。严行正令犹是半提。大用全彰如何施设。

愚庵盂云。瑠璃殿上无知识。

报恩示众。向上一机鹤冲霄汉。当阳一路鹞过新罗。直饶眼似流星。未免口如匾檐。且道是何宗旨。

愚庵盂云。闭眼食蜗牛。一场酸涩苦。

报恩问僧。俱胝竖指意旨如何。僧乃竖一指。恩曰。祇者个。更别有。僧无语。恩便喝出。

龙唐柱云。措大汉子随人语脉里走。不识转身一路。待云祇者个更别有。便缩却指头。不惟与俱胝相见。亦乃使天下人摸索不着。

报恩问僧。洞山道龙吟枯木异响难闻。如何是异响。曰不会。恩曰善解龙吟。

崇先奇云。报恩老人虽别音响。怎奈欠一着在。者僧善解龙吟。只是不知时节。仔细看来。也是别宝遇着瞎波斯。

报恩因僧问。撒手那边底人。为什么不居正位。恩曰大功不宰。曰。回头者畔底人。为什么不堕偏方。恩曰至化无为。

白岩符云。芳花丛里不措一足。万年床上懒去安眠。独许万松个汉。尽大地人无敢论量。虽然。你若作正偏回互会。堕拔舌犁耕地狱有日在。

△青二十三

西京少室雪庭福裕禅师(青二十三报恩秀嗣)

因僧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庭曰待乳峰点头即向汝道。

愚庵盂云。乳峰点头也。道个什么。火里[即*鸟]鹩吞大虫。

龙唐柱云。天华则不然。有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即向他道。直待乳峰点头亦不向汝道。

崇先奇征云。为是答者僧语。为是别有道理。者僧当时若果然会去。乳峰至今横点头竖点头。若也不会。祖师归天竺久矣。

雪庭因僧问。如何是向上尊贵一路。庭曰。渔歌惊起沙汀鹭。飞出芦花不见踪。

愚庵盂云。一字入公门。九牛拔不出。

崇先奇云。有人透得过者。可辨语渗漏。

白岩符云。与么答话。诸方尽作向上尊贵语会。还谛当也未。苟不曾认得皓布裈面目清楚。要与他雪庭老汉相见。千里万里。

△青二十四

西京少室灵隐文泰禅师(青二十四雪庭裕嗣)

上堂。尘劫来事只在於今。河沙妙德总在心源。试教伊觌面相承。便不解当风拈出。且道过在什么处。卓拄杖曰。祇为分明极。翻令所得迟。

愚庵盂云。只如灵隐还拈得出么。若拈得出。何不略借一观。若拈不出。河沙妙德向何处去也。隔墙恩怨如何说。独抱琵琶月下弹。

龙唐柱云。大小灵隐将差珍异宝撒出。当阳供养诸人了也。拈拄杖云。看看。见之不取。思之千里。

崇先奇云。大小灵隐只见锥头利不见凿头方。

白岩符云。逆来则瞋。顺来则喜。甚处不是觌面相承处。更要当风拈出作么。泰翁与么说话。大似要人头上安头。蓦竖拂子云。决定是见。击案云。决定是闻。良久云。不可更头上安头也。乃掷下拂子。

△青二十五

西京还源宝应福遇禅师(青二十五少室泰嗣)

因僧问。如何是西来的的大意。应曰。风送泉声来几畔。月移花影到窗前。

愚庵盂云。大小祖师引人向声色里作窠臼。好与三十棒。除却声色也好与三十棒。祇如愚庵聻。点石化为金玉易。劝人除却是非难。

南山宝云。有能向者里点得宝应老落处出。方知释迦掩室维摩杜口总是不守本分底人。

龙唐柱云。转功就位。转位就功。则不无宝应。若问山僧。更有入理底句。寒松尽夜无虚籁。老鹤移栖空月巢。

崇先奇云。宝应老人平常六韬三略七事随身。恁么答话。大似坐观成败。然虽如是。还觉脑门重么。

△青二十六

南阳香严淳拙文才禅师(青二十六宝应遇嗣)

因僧问。如何是理法界。严曰。虚空扑落地。粉碎不成文。如何是事法界。严曰。到来家荡尽。免作屋中愚。如何是事理无碍法界。严曰。三冬枯木秀。九夏雪花飞。如何是事事无碍法界。岩曰。清风伴明月。野老笑相亲。

崇先奇云。香严老人只知指疆画界。不觉通身水泥。者僧会即会也。是纸上富贵。若是四法界。未梦见在。

白岩符云。尽谓香严老汉被者僧扯入葛藤窠里东兜西搭。殊不知善言言者言满天下无口过。还知者老汉舌根不动处么。良久云。切忌道山僧饶舌。

香严尝读证道歌。至幻化空身即法身处。豁然契悟。

愚庵盂云。若向者里悟去。披毛戴角有日在。

龙唐柱云。不离花下路。便见洞中春。会么。山僧借手行拳去也。乃举长芦上堂云。幻化空身即法身。遂作舞云。见么见么。恁么见得。过桥村酒美。又作舞云。见么见么。恁么不见。隔岸野花香。且道香严悟底与长芦道底还有差别也无。

△青二十九

西京少室俱空契斌禅师(青二十九凝然改嗣)

僧问。如何是空劫已前底事。空曰乌龟向火。

愚庵盂云。料掉没交涉。且道过在主家宾家。者里明得。方许你会空劫已前底事。如或不明。且看乌龟向火。

龙唐柱云。恁么举扬。还当得空劫已前事么。天色稍晚。各自归堂参取好。

凤山启云。五月五日午时节。赤口白舌尽消灭。

崇先奇云。者僧当时悟去。可以随处作主。若更去东卜西卜。则病在心头。

△青三十四

建昌寿昌无明慧经禅师(青三十四廪山忠嗣)

问僧。赵州道台山婆我为汝勘破了也。毕竟勘破在什么处。僧曰和尚今日败缺了也。昌曰老僧一生也不奈何。好教你知。若实会。举似来看。僧拟进语。昌打一棒云。者掠虚汉。

栖霞成云。台山一案拈却多少人鼻孔。换却多少人眼睛。者僧也解诈明头。及乎老汉拈出个柴头向他面前一吹。直得退身无路。且道者一棒他还知落处么。

白岩符云。可惜者僧有前无后。当时若是个善始善终底。待道老僧也不奈何。便好向道转见不堪。拂袖便出。管教者老汉刮目相待。

崇先奇云。台山路惟赵州与寿昌老人亲履实践。故不与路为雠。可惜者僧当时舍近求远遂成周遮。若是皋亭。待他道老僧一生也不奈何。但云和尚更须买草鞋行脚。不图勘破寿昌。并得参见赵老。

△青三十五

越州云门显圣湛然圆澄禅师(青三十五大觉念嗣)

因鹤林参五台山达观可。盘桓夜深次。观曰你信得及么。鹤曰信得及。观曰既信得及。请将法华经抛入尿桶看。鹤如所言。诸方疑骇。门往勘之。问鹤有此事否。鹤曰实有此事。门曰汝信得及么。鹤曰信得及。门曰既信得及割取头来。鹤不知所措。门曰。虚头禅客。观闻曰。阿耶阿耶。鹤林万劫地狱。云门一语出之矣。

东明际云。此二尊宿一人有杀人刀无活人剑。一人亦有杀人刀亦有活人剑。若人捡点得出。许伊具择法眼。

宝寿方云。二老汉生平气吞宇宙。虽岳偃湫倾无能动其丝发。乃被一孟八郎转却。而所谓生平气宇向什么处去也。

广润融云。云门一语虽出鹤林万劫地狱。又累天下老和尚及大地有情无情齐陷阿鼻。还有跳得出者么。一僧云广润长老聻。润便打。

云门因僧问。如何是异类中行。门曰轻打我轻打我。僧曰我会也。门曰你作么生会。僧遂作驴鸣。

天目律云。师翁生平发一机垂一语。如金刚圈栗棘蓬。直是无你攒簇处。因甚到者里被人一拶便乃入泥入水。宝寿孙又且不然。如何是异类中行。便与他一把草。他若眼目定动。向道。者畜生。草料也不识。

崇先奇云。者僧虽善步趋。犹欠返掷。捡点将来。也是邯郸学唐步。

白岩符云。云门师翁一生眼脑端正气宇清明。无端引者僧向瞎驴痛马队里作活计。不肖孙则不然。设有问如何是异类中行。向他道。木作头。泥水作头。解作头。石作头。

云门在云栖。栖举高峰海底泥牛话问门曰。他道内有一句能纵能夺能杀能活。你且道是那一句。门推出旁僧曰。大众证明。栖颔之。

愚庵盂云。彼时此语传之海内。直得须弥山震动。大洋海波翻。阿修罗手擎日月高声唱云。邪正不分。过由旁僧。

崇先奇云。披沙拣金。还他云门老人眼亲手快。若是内中一句能纵能夺能杀能活。莫道云栖。便是高峰老汉亦拈不出。何故聻。大众证明。

龟山宣云。云栖借马行追。云门当风指出。二老与么相见。五湖衲子便宜多矣。然就中一句子。毕竟未能指出。

云门在云栖时因津送亡僧回。栖问众曰。亡僧迁化。向什么处去。门出众曰。谢和尚挂念。

愚庵盂云。云门老汉虽善机宜。还须替者僧入涅盘堂始得。

云门因僧参乃问。你行脚事作么生。僧画一圆相。门划破圆相。僧敲桌三下。门却画一圆相。僧又敲桌三下。门又重画三圆相。僧以手抹却。门曰离此之外别道一句看。僧拟议。门便喝出。

东明际云。者僧将成九仞之山。不进一篑之土。

崇先奇云。王者之师有征无战。者僧不识大命擅自对垒。及乎被云门老人大书露布。方肯束手归降。

锦德寒云。我若作者僧。待道离此之外别道一句看。拂袖便出。

云门一日上堂说法毕。忽召众曰。还有问话者么。若有出来。我祇要打草惊蛇。僧才出。门曰真是一场业地。卓拄杖便下座。

愚庵盂云。者老汉图得一时俊快。不顾后人捡点。者片地从古至今何曾清净得来。偶然一时打草。却被者僧靠倒。

云门因雪峤大师问。如何是杀人刀。门曰布鼓当轩谁敢击。如何是活人剑。门曰虽然后学也堪为。

东明际别前语云。照顾汝头。别后语云。快走快走。

云门因中丞苏云浦问。鸳鸯绣出从君看。不把金针度与人。如何是金针。门曰。我在京师走一遭。不曾遇着一人。浦复问。门曰古佛过去久矣。

崇先奇云。云门老汉金针暗掷。辜负鸳鸯独宿。者俗汉锦衣夜行。不思故国风光。

凤山启云。祥麟不践生草。大鹏耻宿鸡栖。啮镞之机惊群之句谁敢追风。但末梢头太煞老婆。若是不肖。待复问。便与一棒。教者俗汉疑三十年。

海门涌云。云门不合将精金杂以沙卖。诸人请另出一只手。

信州博山无异元来禅师(青三十五寿昌经嗣)

因寿昌以玄则禅师答僧问龙吟雾起虎啸风生话命颂。山冲口颂云。杀活争雄各有奇。模糊肉眼曷能知。吐光不遂时流意。依旧春风逐马蹄。昌颔之。

栖霞成云。掀翻海岳须还拔地之才。驱走雷霆要有滔天之作。博山此颂拔地之才有矣。滔天之作具矣。要五百年名世凤舞岐山。十万里传心龙吟枯木。又须别有话会处始得。

建阳东苑慧台元镜禅师(青三十五寿昌经嗣)

因有省。以偈呈寿昌曰。识破不值半文钱。可怜摸索几多年。宗流尽是欺心汉。说甚祖师别有禅。昌曰。识得破果然不值钱。你且道那里是赵州勘破婆子处。苑厉声曰和尚莫作怪。昌为大笑曰。参禅要到者一着。始不受人牢笼。苑礼拜。

栖霞成云。东苑老人被寿昌冷地一锥。若无后语。祸事祸事。

白岩符云。东苑所供既实。寿昌乃又向无头对处捏出冤辞。自非抚心无媿者则勘鞫临场又安能当抵。虽然。末上一机未免彼此钝置。

宗门拈古汇集卷第四十五(终)

猜你喜欢
  不能代替·佚名
  卷之十一·纪荫
  大乘莊嚴經論卷第十三·欧阳竟无
  般若心经略疏连珠记上·师会
  入楞伽经卷第二·佚名
  卷第四(弥沙塞)·佚名
  佛说金色迦那钵底陀罗尼经·佚名
  评同治新政考·太虚
  弘明集卷第二·僧祐
  复赵慧燮李晴峰居士书·太虚
  卷九·性音
  发菩提心论开题(注)·太虚
  御选语录卷四·雍正
  佛教之新认识·太虚
  卷十·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第二十出 移防·孔尚任

    ◎甲申六月〖锦上花〗(副净扮高杰领众执械上)策马欲何之?策马欲何之?江锁坚城,弩射雄师。且收兵,且收兵,占住这扬州市。——俺高杰领兵渡江,要抢苏、杭,不料巡抚郑瑄,操舟架炮,堵住江口,没奈何又回扬州;但不知黄、刘三镇,此时何往。

  • 人种由来·徐志摩

    一夏娃“你是亚当吗,上帝创造我来伴你的。你从今后再不怕荒凉,再不愁孤寂。让我摸摸你的脸,口边蓬蓬像树藓,你喉头有个桃核,你肌肉好多强健;但是你胸前不如我又嫩又软又肥——我们原来两样的,我又希奇又欢喜

  • 双溪集巻八·杭淮

    明 杭淮 撰七言律诗奉送呉中允甯庵之官南都知君应不重南迁兴在莱衣白髪前云度太行虚极目帆开景蒨实登仙玉堂髙寒碧山对黄阁深严太极偏须信文昌归北府暂看秋夜照江夭张氏园陪宴陈希白太守西园五马醉青春翠幄髙褰云叶

  • 卷二·黎民表

    钦定四库全书瑶石山人稿卷二明 黎民表 撰五言古诗和陶徵君饮酒仆自垂髫操翰涉于强仕之年六上京师迄于空返蹇劣之效斯已彰矣甲寅岁言归故山始营隐居之所暇日览陶靖节集有饮酒诗二十首辄依其韵为之意率词俚取诸胸臆观

  • 志第六 礼仪下·范晔

    大丧 诸侯王列侯始封贵人公主薨不豫,太医令丞将医入,就进所宜药。尝药监、近臣中常侍、小黄门皆先尝药,过量十二。公卿朝臣问起居无间。太尉告请南郊,司徒、司空告请宗庙,告五岳、四渎、群祀,并祷求福,疾病,公卿复如礼。登遐

  • 十一、我的春园①·林语堂

    ①原题为《记春园琐事》。我未到浙西以前,尚是乍寒乍暖时候,及天目回来,已是满园春色了。篱间阶上,有春的踪影,窗前檐下,有春的淑气,"桃含可怜紫,柳发断肠青",树上枝头,红苞绿叶,恍惚受过春的抚摩温存,都在由凉冬惊醒起来,教人几乎

  • 民国六年(1917)三月二十一日至六月一日·胡适

    一、《沁园春》俄京革命(三月廿一日)前日报记俄京革命之第一日,有此一段:groupsofstudents,easilydistinguishedbytheirbluecapsanddarkuniforms,fellintostepwithroughunitsofrebelsoldiers,andwerejoinedbyotherheterogene

  • 富弼传·脱脱

    富弼字彦国,河南人。起初,他的母亲韩氏身怀有孕,梦见旌旗鹤大雁降落在庭院中,说是上天赦免,不久生下富弼。年轻时坚持学习,气量大度,范仲淹见到他后十分惊奇,说:“帝王的辅佐之才。”将他所写的文章拿给王曾、晏殊看,晏殊将女儿

  • 扈蒙传·脱脱

    扈蒙字日用,幽州安次人。其曾祖父扈洋任涿州别驾。其祖父扈智周任卢龙军节度推官。其父扈曾任内园使。扈蒙年轻时会写文章,后晋天福年间,考中进士,到后汉任..县主簿。赵思绾叛乱,朝廷派遣郭从义征讨。郡县官吏都穿短促军服

  • 梁曾传·宋濂

    梁曾字贡父,燕人。年幼好学,日记数千言。中统四年(1263)经翰林学士承旨王鹗举荐,征召为中书左三部令史,三次迁职任中书省属官。至元十年(1273)因考核及格而授云南诸路行省都事,并佩银符。后升员外郎。十五年,迁职同知广南西

  • 卷六十三·阿桂

    <史部,政书类,仪制之属,八旬万寿盛典钦定四库全书八旬万夀盛典卷六十三恩赉【二 本年恩诏二】乾隆五十五年万夀覃恩诏赐王公以下及年过六十之外藩福晋妻室满汉大臣命妇等彩币有差户部谨题为钦奉恩诏事乾隆五十五年正

  • 卷二百七十五·杨士奇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历代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二百七十五明 杨士奇等 撰经籍东汉光武建武元年陈元与桓谭杜林郑兴俱为学者所宗时议欲立左氏传博士范升奏以为左氏浅末不宜立元闻之乃上奏曰陛

  •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五十六·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五十六 洪武三年九月丙戌朔,皇从兄嫂蒙城王夫人田氏薨。上以夫人早寡,有节行,甚重之。及薨,命中书省致祭,仍命中宫皇太子及亲王各祀以少牢,赠蒙城王妃,护丧还葬临濠。诰曰:“朕惟帝王厚亲亲之道,必推恩

  • 卷八·王昭禹

    <经部,礼类,周礼之属,周礼详解钦定四库全书周礼详解卷八宋 王昭禹 撰司裘掌为大裘以共王祀天之服【裘者可以衣被人而人之所裘也古之制裘者必以兽皮而差为之等皆有法象存焉非明其义者不足以制之非知其数者不足以为之

  • (六)礼乐·钱穆

    《通书》有《礼乐》章,云:“礼,理也。乐,和也。阴阳理而后和。君臣父子兄弟夫妇,万物各得其理然后和,故礼先而乐后。”中国古人观念重和,而和则必有理。理者,分理之义。朱子承濂溪乃曰:“礼,天理之节文。”宇宙一气,而分阴阳,实则

  •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卷中·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光禄卿明教大师臣法贤奉 诏译尔时作法苾刍白世尊言。我得菩提成正觉已。所有一切众生。闻我名号永离热恼心得清凉。行正信行得生我刹。坐宝树下证无生忍。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世尊。我得

  • 卷第五·应庵昙华

    应庵和尚语录卷第五 建康府蒋山太平兴国禅寺语录 嗣法门人 (守诠) 等编 师入寺开堂。拈香云。此一瓣香。恭为今上皇帝。祝延 圣寿万岁万岁万万岁。次拈香云。此一瓣香。奉为  判府安抚留守端明尚书暨阖府勋贵。

  • 续诗品·袁枚

    清代诗论著作。1卷,由32首四言诗组成。袁枚著。书前有作者小序,称“余爱司空表圣《诗品》,而惜其只标妙境,未写苦心,为若干首续之”。袁枚此书正是讲诗法之作,如“崇意”、“精思”、“博习”、“选材”、“布格”、“择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