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一百二十五

欽定四庫全書

禮書卷一百二十五

宋 陳祥道 撰

<經部,禮類,通禮之屬,禮書,卷一百二十五>

<經部,禮類,通禮之屬,禮書,卷一百二十五>

<經部,禮類,通禮之屬,禮書,卷一百二十五>

<經部,禮類,通禮之屬,禮書,卷一百二十五>

樂記曰聖人作為椌楬書曰戛擊鳴球合止柷敔詩曰鼗鼓柷圉荀卿曰鞉柷拊椌楬似萬物明堂位曰揩擊周禮小師掌教播鼗柷敔蓋柷敔以椌楬為體椌楬以戛揩擊為用故椌楬戛揩擊先儒皆謂之柷敔也爾雅曰所以鼓柷謂之止所以鼓敔謂之籈先儒謂柷如漆桶方二尺四寸深二尺八寸中有椎柄連底撞之令左右擊止者其椎名也敔如伏虎背上有二十七鉏鋙刻以木長尺櫟之籈者其戛名也此以漢大予樂言之【本朝依唐制以竹為籈長二尺四寸破一端為十二筮樂將止先擊其首次三戛之】蓋鼓柷謂之止欲戒止於其早也鼓敔謂之籈欲修潔於其後也柷方二尺四寸隂也敔二十七齟齬陽也樂作陽也以隂數成之樂止隂也以陽數成之固天地自然之理也聲之所出以虚為本桐虚而不實故為琴瑟糠虚而不實故為搏拊虚以虚然後可設椌以空然後可擊及其止則歸於實焉故敔為伏虎之形則實而已

笙師掌教舂牘應雅以教裓樂鄭司農曰牘以竹大五六寸長七尺短者一二尺虚中筩無底其端有兩空肆畫以兩手築地應長六尺五寸其中有椎竽

禮記曰女媧之笙簧世本曰隨作笙儀禮曰二笙一和而成聲周禮笙師掌教吹竽笙爾雅曰大笙謂之巢小者謂之和先儒謂笙列管匏中施簧管端大者十九簧小者十三簧竽三十六簧笙長四尺竽長四尺二寸簧金鐷為之蓋衆管在匏有巢之象故大笙曰巢大者倡小者和小笙曰和後世雅樂和皆二十七簧外設二管不定置謂之義管每變均易調則更用焉由是定置二管於匏中為十九簧書曰笙鏞以間笙師祭祀饗食共笙鍾之樂鄭氏曰與鍾相應之笙國語曰金石以動之絲竹以行之則笙鏞雖間作其動之於始則金石而已韓非曰竽者五聲之長故竽先則鍾瑟皆隨竽唱則諸樂皆和蓋後世之樂然也簫【大者一十四管小者十六管】

小師掌教簫管絃歌笙師掌教吹竽笙壎籥簫箎書曰笙鏞以間簫韶九成詩簫管備舉禮從以簫管書於簫言樂成詩於簫言備舉禮凡言簫多在笙竽之後則簫之奏蓋後於笙矣爾雅曰大簫謂之言小者謂之筊廣雅曰籟謂之簫莊周三人籟比竹是已荀卿曰鳳凰于飛其翼若干其聲若簫蓋簫比竹為之其狀鳳翼其聲鳳聲言與籟皆其異名也郭璞曰言二十三管長四尺筊十六管長尺二寸【風俗通曰簫十管長二尺易說長尺四寸鄭氏曰簫象鳥翼鳥火禽也火生數二成數七夏時火用事二七一十四簫之長由此也舊圖雅簫長一尺四寸二十四彄頌簫長尺二寸十彄博雅云簫大者二十四管無底小者十六管有底蔡邕曰簫編竹有底長則濁短則清以密窒其底而增損之則和蓋皆述其傳然也漢元帝云吹洞簫謂之洞簫蓋無底耳】

禮書卷一百二十五

猜你喜欢
  礼论篇第十九·荀况
  卷中·王诩
  卷五十四·湛若水
  思辨录辑要卷二十七·陆世仪
  平书订卷十 财用第七上·李塨
  卷六·俞汝言
  卷六·郑伯谦
  卷二十七下·朱熹
  卷三十六·顺治
  卷六十(那连提耶舍译)·佚名
  卷四十·佚名
  卷四·佚名
  贺白国防部长就职电·太虚
  民国与佛教·太虚
  佛说佛名经卷第七·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安陆集 全文·张先

      醉垂鞭(正宫)  双蝶绣罗裙。东池宴。初相见。朱粉不深匀。闲花淡淡春。  细看诸处好。人人道。柳腰身。昨日乱山昏。来时衣上云。  醉垂鞭(赠琵琶娘,年十二)  朱粉不须施,花枝小。春偏好。娇妙近胜衣。轻罗红雾

  •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四十九·杨仲良

      仁宗皇帝   广蛮区希范内寇   庆历四年二月。广西环州隶宜州羁縻,领思恩、都亳二县。蛮区希范者,思恩人也,狡黠颇知书。尝举进士试礼部,景祐末,与其叔正辞应募,从官军讨安化州叛蛮,既而希范击登闻鼓求录用。事下宜州

  • 资治通鉴后编卷一百二十三·徐乾学

    宋纪一百二十三【起着雍困敦十月尽黓执徐十二月凡四年有三月】孝宗绍统同道冠徳昭功哲文神武明圣成孝皇帝乾道四年冬十月甲午禁归正人藏匿金人者 乙未臣僚言天下之事必歴而后知试而后见为县令者必为丞簿为郡守者必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四百一十三·佚名

    万历三十三年九月壬申朔礼部进三十四年祀册 上不御殿命侍郎李廷机捧进○赏已故司礼监太监田义新钞三千贯祭三坛工部给与棺木造坟安葬享堂碑亭如例○户部覆狭西布政司咨韩世子择葬民地夏税秋粮照例豁免从之○兵部覆贵

  • 王文正公笔录(标点版)·王曾

    范鲁公质早辅周室,及太祖受禅,不改其任。两朝翊戴,嘉谋伟量,时称明相。自云:&ldquo;执政之地,生杀舒惨所系,苟不早夜兢畏,悉心精虑,败事覆饣束,忧患毕至。道有枉直,时有夷险,居其位者,今古为难。&rdquo;尝谓同列曰:&ldquo;人能鼻吸

  • 第五节茶园、菜园、槟榔、番檨·佚名

    第一 札饬第二 札饬第三 札饬第四 谕示第五之一 种茶合约字第五之二 丈单第五之三 尽根卖断根茶欉字第六 分给茶埔垦字第七 招贌耕合约字第八 招贌耕约字第九 贌荒埔栽种茶欉字第一○ 贌荒埔承耕约字第一

  • 通鉴纪事本末卷十七上·袁枢

    宋 袁枢 撰僞楚之乱晋武帝太元十四年 初帝既亲政事威权已出有人主之量己而溺于酒色委事于琅邪王道子道子亦嗜酒日夕与帝以酣歌为事又崇尚浮屠穷奢极费所亲昵者皆姏姆僧尼左右近习争防权柄交通请托贿赂公行官赏滥杂

  • 宋纪二 太祖文皇帝上之上元嘉元年(甲子、424)·司马光

    宋纪二 宋文帝元嘉元年(甲子,公元424年) [1]春,正月,魏改元始光。 [1]春季,正月,北魏改年号为始光。 [2]丙寅,魏安定殇王弥卒。 [2]丙寅(初四),北魏安定殇王拓跋弥去世。 [3]营阳王居丧无礼,好与左右狎昵,游戏无度。特进致仕范泰上

  • 天论篇第十七·荀况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修道而不贰,则天不能祸。故水旱不能使之饥,寒暑不能使之疾,祆怪不能使之凶。本荒而用侈,则天不能使之富;养略而动罕,则天不

  • 卷二十三·朱熹

    <子部,儒家类,御纂朱子全书>钦定四库全书御纂朱子全书卷二十三孟子四尽心上尽其心者章尽其心者知其性也者字不可不子细看人能尽其心者只为知其性知性却在先李问尽其心者知其性也曰此句文势与得其民者得其心也相似人徃

  • 襄公·襄公十年·左丘明

    【经】十年春,公会晋侯、宋公、卫侯、曹伯、莒子、邾子、滕子、薛伯、杞伯、小邾子、齐世子光会吴于柤。夏,五月甲午,遂灭逼阳。公至自会。楚公子贞、郑公孙辄帅师伐宋。晋师伐秦。秋,莒人伐我东鄙。公会晋侯、宋公、卫侯

  • 住二空品第七十八·佚名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云何是法如梦如响如幻如化如热时焰如光如影。是诸法皆空。云何为有造处所。言是道是俗是无为是有为有漏无漏。云何言是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辟支佛。云何言是求阿耨多罗三耶三菩。佛告须菩提,凡夫

  • 卷第九(外化菩萨部第二)·宝唱

    经律异相卷第九(外化菩萨部第二)梁沙门僧旻宝唱等集  &middot;文殊变金光首女令成丑坏一&middot;文殊现身诸刹取钵弘教二&middot;普贤誓护五种法师三&middot;净精进化功德财久忍众苦四  &middot;树提摩纳手出龙象

  • 行狀·佚名

    公諱通微,字萬如,禾中人,族姓張氏。父卒,公方孩提其母金攜之育外家,至踰齠齔,未知所學,乃從其諸父習世間資生之業。既而矢志出塵。年十九,依本郡興善寺。涵初上人剃染,凡四載。過苕上圓證寺會有所感瀝血手書法華經,繼以讀誦。歷

  • 浑盖通宪图说·李之藻

    明李之藻撰。三卷。万历年间刊刻。《天学初函》、《四库全书》、《守山阁丛书》中均收入此书。介绍西洋星盘的制法和用法。因星盘盘面是将天球球面坐标投影到平面上而成,故名。卷首冠以浑象图说、赤道规略说、昼长昼短

  • 临症验舌法·杨云峰

    《临症验舌法》二卷,题为西吴杨云峰先生所撰。上卷述其验舌之法,首列临证验舌为准统 论一篇,提纲挈领。下列分虚实,分阴阳,配藏府,决死生各篇,殿之临证以验舌为准结论一篇。

  • 指月录·瞿汝稷

    全称《水月斋指月录》,三十二卷。明代瞿汝稷集。《指月录》一书,录述从过去七佛到宋大慧宗杲的禅宗传承法系650人的言行传略。卷一、二、三述过去七佛,应化圣贤,西天祖师;卷四述东土祖师,从菩提达磨到六祖慧能; 卷五至三十

  • 壹输卢迦论·龙树

    龙树菩萨造 元魏中天竺婆罗门瞿昙般若流支译   明一切法无常自体空,自体空不离无常,非离诸行而有无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