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校勘记

唐宋诸贤绝妙词选纲目

①“宋词”,毛本无。卷四至卷八所注“宋词”毛本亦无。

②“潜”、毛本误作“谮”。

③“宋词”、“禅林”,毛本无。

④“宋词”、“闺秀”,毛本无。

唐宋诸贤绝妙词选卷一

①“唐宋诸贤绝妙词选卷之”,毛本作“花庵绝妙词选卷”,卷二至卷

十同。

②“白”下毛本有“号青莲居士”五字。

③“蛮”,毛本作“鬘”,下同,《中兴以来绝妙词选》亦同。

④“梯”,毛本作“阶”。

⑤凡词牌与上一题同者,毛本均省作“又”字,以下不复一一出校语,《中兴以来绝妙词选》同。

⑥凡同一题作有若干首者,毛本均加“又”字,以下不复一一出校语,《中兴以来绝妙词选》同。

⑦“定”,毛本作“会”。

⑧“一词”,毛本作“闺怨二词”。

⑨此处毛本注有“此词上四句皆谈钱塘景”十字。

⑩“胡”,毛本作“蝴”。

(11)“冰”,毛本作“永”。

(12)“黎”,毛本作“梨”。

(13)“相”,毛本作“想”。

(14)“秋”,毛本作“愁”。

(15)“乡乡”,毛本作“卿卿”。

(16)“秦”,原作“■”,据毛本改。

(17)“兰”,毛本作“阑”。

(18)“石”,万历本、毛本均作“名”,据《旧五代①?和凝传》改。

(19)“词”,毛本作“词”。

(20)“霏霏”,原缺一“霏”字,据毛本补。

(21)“浣溪沙”,毛本作“浣沙溪”。

(22)“颤”,毛本误作“■”。

唐宋诸贤绝妙词选卷二

①“双飞”,毛本作“双双”。

②“篁”,毛本作“簧”。

③“水”,毛本作“外”。

④“又”,毛本作“只”。

⑤“无”,毛本作“不”;“眠”,原缺,据毛本补。

⑥“不”原缺,据毛本补;“有恨”下原有“有恨”二字,据毛本删。

⑦“尤”,毛本作“无”。

⑧“雁”,毛本作“鸿”。

⑨“谩”,毛本作“漫”。

⑩此句下毛本注有“‘牛衣’,一作‘半依’”六字。

(11)“照”,原作“昭”,据毛本改。

(12)“河”,毛本作“江”。

(13)“拆”,毛本作“折”,疑误。

(14)“桨”,毛本作”浆”。

(15)“虚”,毛本作“空”。

(16)“英”,毛本作“时”。

(17)“按”,毛本作“接”。

唐宋诸贤绝妙词选卷三

①“申”,毛本无。

②“暝”,毛本作“瞑”。

③“浆”,毛本作“桨”。

④“柳”,毛本无。

⑤“江景”,毛本无。

⑥“江乡”,毛本无。

⑦“黎”,毛本作“梨”。

唐宋诸贤绝妙词选卷四

①“杨”,毛本作“扬”。

②“巴”,毛本作“芭”。

③“杨”,毛本作“扬”。

④“舞”,毛本作“无”。

⑤“虫”,毛本作“蛩”。

⑥“涩”,毛本作“湿”。

⑦“禄”,毛本作“杨”。

⑧“昼”,原作“画”,据毛本改。

⑨“未”,原作“末”,据毛本改。

⑩“中”,原缺,据毛本补。“薪”,毛本亦空格,据《苕溪渔隐丛话?前

集》卷五十九补。

(11)“阑”,毛本作“兰”。

唐宋诸贤绝妙词选卷五

①“管”,毛本作“苔”。

②“刃”,毛本作“刀”。

③“暗”,毛本作“恨”。

④“之”,毛本无。

⑤“刀”,毛本作“刁”。

⑥“泪盈盈”,万历本、毛本均在下阙之首,据《词律》改。

⑦“分”下毛本有“段”字。

⑧“雨零铃”,《词律》作“雨霖铃”。

⑨“磋”,毛本作“搓”。

⑩“流”,毛本作“浦”。

(11)“楼”,毛本作“悽”。

唐宋诸贤绝炒词选卷六

①“帘”,原作“廉”,据毛本改。

②“岁”,原作“义”,据毛本改。

③“刀”,毛本作“刁”。

④“树”,原缺,据毛本补。

⑤“冰”,毛本作“水”。

⑥“蜡”,毛本作“腊”。

⑦“杜”,毛本作“社”。

⑧“身”,原作“见”,据毛本改。

⑨“瓘”,毛本作“璜”。

⑩“春”.毛本作“秋”。

(11)“也”,毛本作“小”。

(12)“小冲山”,《词律》作“小重山”,下同。

(13)“老”,毛本作“乱”。

唐宋诸贤绝炒词选卷七

①“愔愔”,毛本作“愔惜”。

②“此”,原作“比”。据文意改。

③“音”,毛本作“寄”。

④“恨”,毛本作“限”。

⑤“雏”,毛本作“离”。

⑥“滋”,毛本作“湿”。

⑦“僇”,毛本作“憀”。

⑧“满”,毛本作“蒲”。

⑨此首前毛本尚有《忆秦娥》一首:“天如洗。金波冷浸冰壶里。冰壶

里。一年得似,此宵能几。等闲莫把阑于倚。马蹄去便三千里。三千里。几

重云灿,几重烟水。”

⑩“蟾”,毛本作“澹”。

(11)“灯”,毛本作“打”。

(12)“词”,毛本作“园”。

(13)“税”,原作“悦”,据毛本改。

(14)“按”,毛本作“案”。

(15)“慷”,毛本作“慵”。

唐宋诸贤绝妙词选卷八

①“汩”,毛本作“烟”。

②“上元”下毛本有“有怀京师”四字。

③此处毛本注有“‘报’,一本作‘问’”五字。

④“空”、原作“窗”,据毛本改。

⑤“巴”,毛本作“芭”。

⑥“鶒”,毛本作“■”。

⑦“嫩”,毛本作“漱”。

⑧“塔”,毛本作“搭”。

⑨“绿”,原缺,据毛本补。

⑩“晓”,毛本作“敢”。

(11)“周”,毛本作“调”。

(12)“朱”,毛本作“脂”。

唐宋诸贤绝妙词选卷九

①“泠泠”,原作“汵汵”,据毛本改。

②“问”,毛本作“闹”。

③“占”,原作“古”,据毛本改。

唐宋诸贤绝妙词选卷十

①“满”下毛本注有“一本有‘西’字,方叶调”八字。

②“两”,原作“雨”,据毛本改。

③“依”,毛本作“衣”。

④“又”,毛本作“久”。

⑤“闹”,毛本作“啼”。

⑥“因”,毛本作“烟”。

⑦“望”,毛本作“至”。

⑧“缕”,毛本作“镂”。

猜你喜欢
  ●卷四·吴殳
  十八家诗抄·卷六·曾国藩
  第五章 郊游点化·屠隆
  ◆苕溪渔者郯韶(云台集)·顾嗣立
  第三十七出 骇变·汤显祖
  杨氏女杀狗劝夫·臧懋循
  渚山堂词话卷三·陈霆
  二妙集卷第五·段克己
  前集卷九·罗椅
  卷二·王蕴章
  三集卷六十八·乾隆
  中州乐府跋·元好问
  卷一百九·陈廷敬
  卷八百五·佚名
  卷五百十八·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无名氏·唐圭璋

      味词意,作者当为南宋人。   喜迁莺   春寿太守   光风转蕙,正中和节过,艳阳春半。暖日瞳昽,瑞烟蓬勃,还是生申华旦。保釐东土三载,分却九重霄旰。政成也,且凝香燕寝,雍容方面。   堪羡。德望重,敌国隐然,不假长江险

  • 第三幕·老舍

    第一场时间 一九五○年夏,某一夜的后半夜,天尚未明。地 点 龙须沟地势较高处的一家小茶馆——三元茶馆。布 景 三元茶馆是两间西房,互相通连,冬天在屋里卖茶,夏季在屋外用木棍支着旧席棚,棚下有土台,作为茶桌。旁边放着

  • 跋·赵崇祚

    《花间集》皆唐末五代时人作,方斯时,天下岌岌,生民救死不暇,士大夫乃流宕如此,可叹也哉!或者出于无聊故邪?笠泽翁书 。唐自大中后,诗家日趣浅薄,其间杰出者亦不复有前辈闳妙浑厚之作,久而自厌,然梏于俗尚不能拔出。会有倚声作词

  • 卷一百九十二·曹学佺

    <集部,总集类,石仓历代诗选>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一百九十二 明 曹学佺 编 宋诗六十九 黄 干 答曾伯玉借长编 白露下百草迅商薄修林幽人起长叹感此节物深揽衣自徘徊抚劒还悲吟丈夫各有志莫作儿女心涉远当

  • 卷四百七十九·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四百七十九蜂类五言古蜂           【梁】简文帝逐风从泛漾照日乍依微知君不留眄衔花空自飞五言律蜂           【明】俞允文春晴逢谷雨泛滥绕林篁逐醉萦轻袂

  • 卷一百十七 景祐二年(乙亥,1035)·李焘

      起仁宗景祐二年七月盡是年十二月   秋七月甲申,詔特賜寇準諡曰忠愍。   賜武原修河役卒緡錢。   丙戌,詔以冬至有事於南郊。   環慶路部署司言,西界首領遇訛等數入寇邊,請下鄜延路移文約束,從之。   封崔府

  • 卷六下·张廷玉

    钦定四库全书词林典故卷六下廨署【附詹事府教习馆】古者建官列署示职业之所治有常涖也考唐宋间他曹官外设公廨而翰林以待诏禁中故独称内署迄无定所元置翰林院厥制稍异至明建院於长安左门之东玉河之西则今之岿然者是也

  • 读书偶记卷一·雷鋐

    副都御史雷鋐撰李贯之得力唤起截断四字频唤起真心敬以直内之要也每截断私念义以方外之本也黄勉斋语何基曰为学必有真实心地刻苦功夫基悚然服以终身吾辈勉旃刘器之从司马公得不妄语三字终身行之拳拳勿失家居未尝有惰容

  • 提要·徐庭垣

    【臣】等谨案春秋管窥十二卷国朝徐廷垣撰廷垣秀水人官新昌县县丞朱彛尊经义考不载其名疑其书晚成彛尊未及见也自孙复以后説春秋者始尚深刻朱子谓其如商君之法弃灰于道者被刑葢甚之也南宋以来沿其遗说往往务为苛索遂使

  • 待轩诗记卷八·张次仲

    明 张次仲 撰周颂【周颂者周室功成徳洽之诗作在周公摄政成王即位之初雅不言周颂言周者以别商鲁也周颂皆施于礼乐非如风雅有徒作而不用者也商周二颂皆用以告神明而鲁颂乃用以为善祷后世文人献颂特效鲁耳非商周之旧也

  • 卷九十九·顺治

    <子部,儒家类,御定孝经衍义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孝经衍义卷九十九大顺之徴【臣】按经文以以顺天下发端因述五等之孝而总结之以尊卑虽殊孝道同致盖因心而行横塞无际虽云随力尽分而施化实待圣人能左右之曰以也自曾子曰甚哉

  • 卷三百二十四·佚名

    △初分真如品第四十七之七舍利子於意云何。布施波罗蜜多於无上正等菩提有退屈不。舍利子言:不也善现,舍利子於意云何。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於无上正等菩提有退屈不。舍利子言:不也善现,舍利子於意云何。离布施波

  • 宝授菩萨菩提行经正文·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光禄卿明教大师臣法贤奉诏译如是我闻,一时佛住广严城大林楼阁中。与大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烦恼。逮得己利尽诸有结。除诸重担所作已办。如大龙王。心善解脱慧善解脱

  • 瑜伽师地论略纂卷第七(论本第十六七八九二十)·窥基

    基撰思谓思虑。即遍行思。唯意识俱。因思生慧。名为思慧。今取因思慧所成诸法。体通五蕴。为此地体。文分为二。初标列三门。后随别释。自性清净者。明思慧体。简生得善故名清净 思择所知者。思择一切所应知法 思择

  • 卷之十六·别庵性统

    续灯正统卷十六 南海普陀嗣祖沙门西蜀 性统 编集 临济宗 大鉴下第二十四世 小庵密禅师法嗣 二仰圆钦禅师 禾之秀水人。遍参诸方。毫无所契。入西京。谒小庵於旅舍。庵问。浙中有个伶俐人。汝还见么。师曰。圆钦钝

  • 第十 死前经之义释·佚名

    一 如何见者与戒者 所言成为寂静耶 彼瞿昙是最上人 彼被问而向我语(八四八)&ldquo;如何见者与戒者,所言成为寂静耶&rdquo;[之句中],&ldquo;如何见者&rdquo;是如何状,如何住立,如何类,具备如何见者[之意味]。此是&ldquo;如何

  • 玉堂丛语·焦竑

    亦作《玉堂丛话》8卷,明焦竑撰。焦竑平生著述宏富,此书是其最后一部著作,他在万历四十六年(1618)为本书作序,第2年即谢世。此书是他死后由其门人编辑行世的。“玉堂”是翰林院的别称,此书因专记翰林故事,故称《玉堂丛

  • 评注产科心法·汪喆

    产科著作。2集。清汪喆(朴斋)撰。成书于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此书汇集作者数十年女科临证经验,列种子、胎前、临产、产后4门。上集论种子与胎前诸病的治则方药;下集分述临产和产后诸疾的病因证治。书中因症附方,简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