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二百二十七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二百二十七

樵类

五言古

樵父词         【唐】储光羲

山北饶朽木山南多枯枝枯枝作采薪防室私自知诘朝砺斧寻视暮行歌归先雪隠薜荔迎暄卧茅茨清涧日濯足乔林时曝衣终年登险阻不复忧安危荡漾与神游莫知是与非

樵人十咏【录六      唐】陆龟防樵谿

山高谿且深苍苍但羣木抽条欲千尺众亦疑朴一朝防剪伐万古辞林麓若遇燎圆穹微烟出云族

樵家

草木黄落时比邻见相喜当门清涧尽屋在寒云里山棚日才下野灶烟初起所谓顺天民唐尧亦如此

樵子

生在苍崖边能谙白云养才穿逺林去巳在孤上薪和野花束歩带山词唱日暮不归来柴扉有人望

樵担

轻无斗储价重则筋力絶欲下半岩时忧襟两如结风高势还却雪厚疑中折负荷诚独难移之赠来哲

樵风

朝随早潮去暮带残阳返向背得清颷相随无近逺采山一何迟服道常苦蹇仙术信能为年华未将晩

樵歌

纵调为野吟徐徐下云磴固知负樵乐不减援琴兴出林方自转隔水犹相应但取天壤情何求郢人称

奉和樵人十咏【录四    唐】皮日休樵溪

何时有此谿应便生幽木橡实养山禽藤花防涧鹿不止产蒸薪愿当歌棫朴君知天意无以此安吾族

樵家

空山最深处太古两三家云萝共夙世猨鸟同生涯衣服濯春泉盘餐烹野花居兹老复老不觧叹年华

樵径

防茏中一径绕在千峯里歇处遇松根危中值石齿花穿枲衣落云拂芒鞋起自古行此途不闻顚与坠

樵风

野船渡樵客来往平波中纵横清颷吹旦暮归期同苹花惹衣白莲影?薪红吾意请封尔直作镜湖公

山中          【元】于 石

我家万山中日日采樵去扪萝上层巅苔滑不畱屦落日负樵归云深失归路谁家犬吠声声在云深处

下岭樵歌        【明】许 继

石磴缘苍苍负薪下层峭歌声相应发山木闪残照近惊幽谷响逺答清猿啸欵乃江上音烟波岂同调

题画          【明】鐂 泰

千落日隂闪闪鸦飞尽隔树暗鸣泉苍茫路难认何处逺归樵山花红揷鬓

访樵者         【明】孙一元

逺寻山中樵不识山中路隔林伐木声遥意林深处不晤竟空归日堕西陵树

赠山隂陈海樵      【明】王 问

十年制一斧三日采一薪白石自堪煮赤松为尔邻入市当问卜移家非避秦独乗辽东鹤高揖谢时人

观束薪          王 问

山椒露未晞松约多樛枝林踈古苔出错崿云根僛坐此观捆载落日樵腹饥归防秋篱下薪湿烟火迟

七言古【附长短句】

樵客吟         【唐】张 籍

山上采樵选枯树深处樵多出辛苦秋来野火烧栎林枝柯巳枯堪采取斧声坎坎在幽谷采得齐梢青葛束日西待伴同下山竹担弯弯向身曲共知路傍多虎穴未出深林不敢歇邨西地暗狐?鸣稚子呌时相应声采樵客莫采松与柏松柏生枝直且坚与君作屋成家室

樵歌          【宋】郑 震

上山劚山山丁登下山嵌山山棱层秋残日暮归来晚茅檐洗脚月又明明朝早入芙蓉城

醉樵歌         【明】张 简

东呉市中逄醉樵鐡冠欹侧髪飘萧两肩屹屹何所负青松一枝悬酒瓢自言华葢峯头住足迹踏徧人间路学书学剑倶不成惟有饮酒得真趣管乐本是王覇才松乔自有烟霞具手持昆冈白玉斧曾向月里斫桂树月里仙人不我嗔特令下饮洞庭春兴来一吸海水尽却把瑚樵作薪醒时邂逅逄王质石上看棊黄鹄立斧柯烂尽不成仙不如一醉三千日于今老去名空在处处题诗偿酒债淋漓醉墨落人间夜夜风雷起光怪

赠醉樵         【明】高 启

川钓巳遭猎野耕终改图不如山中樵醉卧谁得呼采山不采松松花可为酒酒熟谁共斟木客为我友木客已去空石牀举杯向月邀呉刚借汝快斧斫大桂要令四海増清光林风吹髪寒拥耳独枕空尊碧岩里此时忘却负薪归猛虎一声惊不起世间万事如浮烟看棊何必逢神仙青松化石鹤未返酒醒又是三千年

五言律

樵者          【唐】崔 涂

入山行采薇闲剪蕙为衣避世嫌山浅逄人说姓稀有时还独醉何处掩衡扉莫看棊终局谿风晚待归

六言律

冬樵          【明】杨 慎

城阙软红尘逺林峦空翠岚深丁丁鸟惊斧重霏霏雪压担沈沙明东郭履迹谷响南华足音归去自换邨酒不湏觧却貂金

七言律

雪樵          【元】龚 璛

伊川门下巳齐腰清苦谁如雪里樵浩荡山林行靡靡低迷蓑笠影飘飘枯梢一夜号寒堕野菜寻春待冻消炙手故应犹可热高人尘甑尽无?

樵           【明】朱之蕃

行歌伐木隠林中平楚高原四望通爱踏春山萦碧草醉眠秋壑舞丹枫唯畱松柏团成盖不许荆榛竞作丛半岭夕阳归路稳乗风破浪为谁雄

五言絶句

樵           【金】李俊民

云外山将遍人间日易斜不知棊换世柯烂未还家

樵歌贻卢子明      【明】黄克晦

采薪入深林唱歌出幽谷樵歌非无辞辞古不可读

六言絶句

樵           【明】黎 扩

窈窈径穿林下丁丁斧彻云间耳惯猿惊鹤怨迹穷红树青山

七言絶句

樵翁          【唐】蒋 吉

独入深山信脚行惯当防虎不曾惊路傍花发无心看惟见枯枝刮眼明

樵叟          【唐】僧贯休

樵父貎饥带尘土自言一生苦寒苦担头担个赤瓷罂斜阳独立朦胧坞

樵者          【宋】欧阳修

云际依依认旧林断崖荒磴路难寻西山望见朝来雨南涧归时渡处深

嵗晩书事        【宋】刘克庄

嵗晩郊居苦寂寥日高盐路去城遥深深榕径苔墙里忽有银钗呌卖樵

次松风阁韵       【宋】裘万顷

白云殊不作俗态流水更似知人心谿边濯足谿上坐樵唱一声秋满林

余杭樵歌        【宋】谢 翺

樵斧丁丁响翠微頳肩半脱汗身衣因来避雨岩前洞裹得山蜂和蜜归

九曲樵歌        【元】曹文晦

琼阙峩峩接太清五云洞口问长生欲知岭上无穷景听取樵歌四五声

寄破山樵者李超无    【明】尹嘉宾

结隠深随麋鹿羣上方钟磬断知闻空山嵗晩多氷雪若个头踏冻云

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二百二十七

猜你喜欢
  卷二百三十五·彭定求
  孙惔·唐圭璋
  萧琛诗集·萧琛
  第二折·佚名
  沧浪集卷二·严羽
  卷四十六·查慎行
  卷一百二十四·冯惟讷
  起造一座墙·徐志摩
  第十七歌 五六月里天气热旺旺·刘半农
  洗衣歌·闻一多
  末日·闻一多
  唐音巻十三·杨士弘
  卷七百二十五·佚名
  御选元诗卷六十三·康熙
  卷四·朱昆田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今传是楼诗话 十二·王揖唐

    四四一、沧桑换劫,仕隐都难,避地躬耕,每多朝士。杨漕与析津接壤,故退宦多乐就之。蛰庵有《自孥小舟过河,与梁次侯闲话》诗云:“次侯吾故人,隔河斜对宇。耕作有偃息,还往无迎拒。沿河东西岸,汲汲事斥卤。耦耕诚何心,遗民略

  • 卷第二百四十四 唐紀六十·司马光

      起屠維作噩(己酉),盡昭陽赤奮若(癸丑),凡五年。   文宗元聖昭獻孝皇帝太和三年(己酉、八二九年)   春,正月,亓志紹與成德合兵掠貝州。   義成行營兵三千人先屯齊州,使之禹城,中道潰叛;橫海節度使李祐討誅之。   李聽、

  • 卷四十·黄以周

      徽宗   △宣和元年(己亥,一一一九)   1、六月(案:钱大昕《朔闰考》:六月丙子朔。) 戊寅,呼庆等至阿骨打军前,阿骨打及粘罕等责以中辍,且言登州不当行牒。呼庆对:“本朝知贵朝与契丹通好,又以使人至登州,缘疾告终,(案:原本误“

  • 卷五十一·谷应泰

      ○更定祀典世宗嘉靖九年二月,给事中夏言请更郊祀。洪武初,中书省臣李善长等进《郊社宗庙议》:“分祭天地于南北郊,冬至则祀昊天上帝于圜丘,以大明、夜明星、太岁从;夏至则祀地于方泽,以五岳、   五镇、四海、四渎从。

  • 大明宣宗章皇帝实录卷之十五·杨士奇

    宣德元年三月乙未朔顺天府官引京城坊厢长老人入见 上谕之曰京师五方之民杂居习尚不同不易治朝廷供亿百需以其便近多所责办视外郡尤烦劳皆朕所悉今嗣承 祖宗大统期与海内相安于无事矧京师乎尔为民者胥相训告勤务本业孝

  • 二百九十二 内务府总管允禄为旗鼓佐领曹颀等身故请补放缺额摺·佚名

    雍正十一年七月二十四日 旗鼓佐领曹颀、徐俊平、尚志舜、李延禧、桑额、乌雅图身故,佛伦革职,郑禅宝升任,为补放此等缺额,将兼在中正殿行走之掌仪司郎中丁松,都虞司员外郎雅尔岱,营造司员外郎世佳保,广储司员外郎永保、尚林,

  • 第九○谕光绪二十年六月廿三日一一二一七-一一·佚名

    新竹知县范,对庄书朱呈玉发给谕戳赏戴花翎、在任候补直隶州、本任台湾县、调署新竹县正堂、随带加二级范为谕饬承充事。案据户粮税总书朱琛禀称:「缘本邑清理田赋案内,奉宪饬,设立庄书,以便稽查逃粮、

  • 涉史随笔原序·宋葛洪

    凡令微官洎布衣求进谒于庙朝者惧其无因至前必托曰有已见以为之先而觊幸一日之呼召庙朝不逆其情呼而前叩其所言自蕲进丐怜外往往讫无他説习常成俗上下恬不以为怪是直相与从事于欺而已而洪固不敢为欺也比以忧居取厯代史

  • 张孔孙传·宋濂

    张孔孙字梦符,其祖先为契丹族之乌若部,该部为金人所并,迁至隆安。父张之纯,为金朝东平万户府参议。有天夜里梦中拜谒孔子庙,赐他嘉果,其后生孔孙。孔孙这名字,表示是孔子所赐的意思。长大后以文学著名,召聘为万户府议事官。蒙

  • 毛胜传·张廷玉

    毛胜,字用钦,初名福寿,元朝右丞相伯卜花之孙。伯父那海,洪武年间归附,后来以参加“靖难”之功升到都指挥同知。他没有儿子,毛胜的父亲安太继承为羽林指挥使,传给儿子济,济没有儿子,毛胜继承他的职位。给济记征北之功时,毛胜进升

  • 明初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吴晗

    一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地主阶级对于农民的残酷的经济剥削和政治压迫,迫使农民多次举行起义,以反抗地主阶级的统治。从秦朝的陈胜、吴广、项羽、刘邦起,中经汉朝的新市、平林、赤眉、铜马和黄巾,隋朝的李密、窦建德,唐朝

  • 王宠佑·周诒春

    王宠佑 字佐臣。年三十八岁。生于香港。已婚。女一。初学于香港皇仁书院。毕业于北洋大学。光緖二十七年游美。入加利佛尼大学。习矿科。光緖二十八年。入哥仑比亚大学。习矿学及地质学。光緖二十九年。得硕士学位。

  • 刘子遗书卷二·刘宗周

    (明)刘宗周撰○学言一只此一心自然能方能员能平能直员者中规方者中矩平者中衡直者中绳四者立而天下之道冒是矣际而为天蟠而为地运而不已是为四气处而不坏是为四方生而不穷是为万类建而有常是为五常革而不悖是为三统治而

  • 卷十五·刘玉汝

    钦定四库全书 诗缵绪卷十五     元 刘玉汝 撰 大雅三 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无纵诡随以谨无良式遏寇虐憯不畏明柔远能迩以定我王 民亦劳止汔可小休惠此中国以为民逑无纵诡随以谨惽怓式遏寇虐无俾

  • 第一 捭阖 8·王诩

    【原文】捭之者,开也,言也,一陽一也;阖之者,闭也,默也,一陰一也。一陰一陽一其和,终始其义①。故言长生、安乐、富贵、尊荣、显名、一爱一好、财利、得意、喜欲为一陽一,曰始。故言死亡、忧患、贫贱、苦辱、弃损、亡利、失意、

  •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十八·欧阳竟无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十九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二十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二十一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二十二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二十三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二十四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二十五

  • 长途·张资平

    在岭南的重山叠嶂中,有一农村,叫做归来乡。在村的南端雁飞峰下,有一列人家。其中外观上比较宏大的,要算是涂震南的一家了。快近正午时分,村中家家屋屋都起了炊烟,只有涂家还是冷森森的。进了初夏了,太阳烈烈地把这山中的一块

  • 节孝语录·徐积

    一卷。北宋徐积撰。徐积字仲车,山阳人。进士。元祐初授扬州司户参军,为楚州教授。历和州防御推官,改宣德郎。卒于监中岳庙,政和六年(1116)赐谥孝处士。是书,为其门人江端礼所录。《文献通考》载一卷,与今本合。其中“说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