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钦定四库全书	白香山诗集卷二     歙县汪立名编长庆集二【讽谕古调诗五言凡五十八首】	续古诗十首	戚戚复戚戚送君远行役行役非中原海外黄沙碛伶俜独居妾迢逓长征客君望功名归妾忧生死隔谁家无夫妇何人不离拆所 
- 这里都是君王的樱桃艳嘴的小歌童:有的唱出一颗灿烂的明星,唱不出的,都拆成两片枯骨。(原载 1923 年 1 月 13 日《清华周刊》第 267 期《文艺增刊》第 3 期,后收入《红烛》) 
- ●元诗纪事卷二十九 【 寇贼】侯官陈衍辑芝麻李西昌寇◆芝麻李平湖录:萧县人李二,号芝麻李,以烧香聚众,与其党赵君用、彭早住起淮安,攻陷徐州。元兵破徐州,芝麻李遁,赵君用、彭早住走濠州。庚申外史:芝麻李者,邳州人也。值岁饥 
-    却说穆提婆随主北行,途次见从官四散,料知齐亡在迩,不如降敌求荣,遂暗地奔回,往投周军。周主邕令提婆为柱国,领宜州刺史,且传檄齐境,晓谕君臣,谓齐主能深达天命,衔璧牵羊,当焚榇示惠,待若列侯,将相王公以下及士民各族,有能深识 
- (桓荣、丁鸿)◆桓荣传,桓荣字春卿,沛郡龙亢人。少年时在长安,学习《欧陽尚书》,以九江朱普为师,家中贫困,常靠佣工养活自己,精力不倦,十五年没有回家探视,到王莽篡位时才回去。恰逢老师朱普去世,桓荣到九江奔丧,自己负土替老师筑坟 
-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明会典  钦定四库全书明会典卷二十一户部六事例洪武二十三年令监生同各府州县官拘集各里甲人等审知逃户该县移文差亲隣里甲於各处起取其各里甲下或有他郡流移者即时送县官给行粮押赴原籍州县 
- <经部,书类,尚书通考钦定四库全书尚书通考卷六     元 黄镇成 撰弼成五服至于五千州十有二师外薄四海咸建五长蔡氏曰五服甸侯绥要荒也言非特平治水土又因地域之逺近以辅成五服之制也五千者每服五百里五服之地 
- 宋 朱子 集注万章章句上〈凡九章〉万章问曰舜往于田号泣于旻天何为其号泣也孟子曰怨慕也〈号平声○舜往于田耕历山时也仁覆闵下谓之旻天号泣于旻天呼天而泣也事见虞书大禹谟篇怨慕怨已之不得其亲而思慕也〉万章曰父 
- 禅师名庆闲。福州古田卓氏子也。母梦胡僧授以明珠。吞之而娠。及生白光照室。幼不近酒胾。年十一。事建州升山沙门德圆。十七得度。二十远游。性纯至。无所嗜好。唯道是究。貌丰硕。寡言语。所至自处。罕与人接。有即 
- 第四十五則趙州一領布衫舉:僧問趙州從諗禪師:萬法歸一,一歸何處?州云:我在青州作一領布衫,重七斤。僧問一歸何處?若答:一歸於無,那就是不及格。為什麼?萬法歸一,一歸於無,那只是一句觀念論的邏輯學的說話,一點意味亦沒有。應當把它 
- (见定流行入藏录卷下)大唐天后敕佛授记寺沙门明佺等撰小乘修多罗藏二百七部(四百四十三卷)四十四帙单译经·阴持入经一部二卷·大安般守意经一部二卷(或一卷)·大安般经一卷·八大人觉经&mid 
- 	法玺印禅师语录目录卷第一序同安上堂晚参卷第二同安上堂卷第三龙门上堂越山升座卷第四清化上堂晚参卷第五小参普说示众茶话卷第六法语卷第七勘验机缘参见机缘卷第八书启卷第九真赞自赞卷第十颂古偈诗卷第十一佛事卷 
- 笔记。明顾岕著。一卷。兹编系著者于嘉靖元年至六年(1522—1527)官儋州时所录见闻。自序云:“儋耳孤悬海岛,非宦游者不能涉,涉必有鲸波之险,瘴疠之毒,黎獠之冥顽无法,为兹守者,多不能久,久亦难其终也。余自嘉靖龙飞, 
- 一卷。清薛凤祚撰。是书本穆尼阁《天步真原》而作,在于介绍推算交食之法。其法按年月日时度数,逐次检取角度加减而得食分时刻方位,堪称简捷精密。有乾隆朝刊本,八千卷楼有抄本。 
- 一卷。清高世栻撰。高氏认为 “经论之道,遂失其传,舛谬纷纭”,故为其弟子“讲学论道”,使学者“知医之传有其真”。此书即高氏教授门人之言,由其弟子王嘉嗣等据其讲稿整理而成。全书约四万字,共三十四篇。论述阴阳气 
- 书法评论。唐李嗣真著。一卷。是书所载82人,分为十等,各有叙录。有评有赞,条理秩然。称后品者,盖有王愔、王憎虔、袁昂、庾肩吾等曾有书品在前。前品已定,则不复铨。此书只在上上品之上更列逸品,为嗣真所创,以明其在 
- 明代文言轶事小说集。 一卷。明陆釴编。此书为抄摘他书中有关明洪武年间杂事的一部集子。材料来源以《余冬序录》(明何孟春撰)为主,此外还录自《野记》(明祝允明撰)、《客座新闻》(明沈周撰)、《草木子》 (明叶子奇撰) 
- 章回小说。近代林纾著,署“冷红生”。三十章。全用文言写成。叙王仲英于辛亥广州起义后,南下辅佐镇江标统林述卿,与胡秋光女士一见倾心。仲英到军队后,正值武昌起义,上海、江苏光复,镇江亦随之起义,林率部攻南京,仲英临阵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