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万历野获编

一名《野获编》。笔记。明沈德符(1578—1642)撰。三十卷,补遗四卷。德符有《顾曲杂言》已著录。本编为其追忆祖父及父亲所述明代朝野掌故和自己的见闻杂事而成。原本正编二十卷,成书于万历三十四年(1606),续编十二卷,成书于万历四十七年。以“退耕而言朝士”、“谋野则获”,故名;又编中强半述近事,故冠之“万历”。今本计有一千四百四十条,分为列朝、宫闱、宗藩、公主、勋戚、内监、内阁等四十八类。书中大多系明万历及万历前的朝廷掌故及士大夫们的政治生活的记载,也保存了部分有关小说和戏曲的资料。

《万历野获编》全部章节目录

(1)序
(2)续编小引
(3)补遗序
(4)补遗跋
(5)分类凡例
(6)卷一
(7)卷二
(8)卷三
(9)卷四
(10)卷五
(11)卷六
(12)卷七
(13)卷八
(14)卷九
(15)卷十
(16)卷十一
(17)卷十二
(18)卷十三
(19)卷十四
(20)卷十五
(21)卷十六
(22)]卷十七
(23)卷十八
(24)卷十九
(25)卷二十
(26)卷二十一
(27)卷二十二
(28)卷二十三
(29)卷二十四
(30)卷二十五
(31)卷二十六
(32)卷二十七
(33)卷二十八
(34)卷二十九
(35)卷三十
(36)补遗卷一
(37)补遗卷二
(38)补遗卷三
(39)补遗卷四

猜你喜欢
  前汉纪·荀悦
  华阳国志·常璩
  史通·刘知几
  铁围山丛谈·蔡絛
  北平录·佚名
  云蕉馆纪谈·佚名
  崇祯记闻录·佚名
  仿指南录·范康生
  庚申年陈墓镇记略·陆云标
  谠论集·陈次升
  清朝柔远记选录·王之春
  福建台湾奏摺·沈葆桢
  西清笔记·沈初
  英吉利广东入城始末·佚名
  史记三家注·司马迁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八·杜文澜

    卷八临江僊[临江仙]秦观词、独倚危楼情悄悄句、按淮海集楼作樯、柳永、&M007383;觉小庭院一首、冷风淅淅句、淅误作浙、杏花天周密词、君恩厚空怜命薄句、厚误作薄、应从鲍氏所刻薲洲渔笛谱更正

  • 三集目录八·乾隆

    <集部,别集类,清代,御制诗集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三集总目卷六十一丁亥元旦元旦试笔题檀玉如意边文进双喜图放生玉盘謡鲁治百花卷即用卷中题句韵陕西邠州民赵资八世同居赐诗旌表题古玉斧佩新正重华宫加赈山东去岁被水州

  • 卷二十六·沈德潜

    ☆李崧字静山,江南无锡人。布衣。著有《芥轩诗集》。○芥轩天真未漓,视天下无不善人,人有讥械者,对芥轩亦无所施,生平在春风和蔼中也。居鹅湖之浣香园,妻子奴婢,萧然自得。晚岁盲于目,诗成,每令童孙书之。○沈庄樗古隶歌银光横

  • 卷三十八·毕沅

      ◎宋纪三十八 ∷起屠维大荒落八月,尽玄黓涒滩十二月,凡三年有奇。   ○仁宗体天法道极功全德神文圣武睿哲明孝皇帝   天圣七年辽太平九年   八月,丁亥朔,日有食之。   诏:“罢天下职田,官收其入以所直均给之。

  • 双槐岁钞卷第六·黄瑜

    北京十景北京自元建大都,已有所谓八景,不知何人品题。至我朝太宗文皇帝,因潜渊定天邑,当时翰林诸儒臣胡广辈作为《八景诗》,传播海内。天顺辛巳端午节,英宗睿皇帝赐文武侍臣以扇,有御制七言古诗十首,凡千一百二十言,即前所谓八

  • 董心葵事记·佚名

    董心葵,武进人;农无力,商无本,工无艺,士无学。见贫贱人,怜之;见富贵人,骄之。复嗜赌,呼卢客盈座,以朱提之多寡次上下;谓之曰:你见吾有银百万,与天子坐讲金华殿也。其志念如此。年逾三十,糊口几不周;乃为一友坐粮艘至京,且携家室借寓于

  • 许远传·欧阳修

    许远,乃右相许敬宗之曾孙,是一位宽厚长者,为政清明。早年客居河西,章仇兼琼征召他来代理剑南府太守,想以女儿许配给他,许远坚决推辞。章仇兼琼恼怒,借口有过加以弹劾,降为高要县尉。后遇赦回。适逢安禄山叛变,有人向玄宗推荐许

  • 北洋海军章程第十三·佚名

    武备 船身机器军械 国旗 将旗 通语旗 金鼓海军各船军械,名目甚繁,时有添换修改,应由提督会同营务处军械局大员。按年造具表册呈报。 一、船身机器马力及各项枪炮、军械、鱼雷、电灯等件,按年造具船表呈报。 一、国旗 按西

  • 卷三十七·佚名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御选明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御选明臣奏议卷三十七蔺地善後机宜疏【天启四年】   朱燮元臣谨题为恭报蔺地情形与善後机宜仰祈圣裁以期安攘事先是臣切责五路将吏逼进龙场擒酋扫穴又虑酋党惧

  • 提要·俞汝言

     钦定四库全书     经部五春秋平义       春秋类提要【臣】等谨案春秋平义十二卷国朝俞汝言撰汝言字右吉秀水人是书成于康熙丙辰书中多引旧文其自立论无几然自宋孙复以来説春秋者务以攻击三传相高求驾乎

  • 卷二十五·乾隆

    <经部,礼类,礼记之属,钦定礼记义疏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礼记义疏卷二十五月令第六之六孟冬之月日在尾昏危中旦七星中【夏小正初昏南门见时有养夜织女正北乡则旦日在尾淮南子作招摇指亥】正义郑氏康成曰孟冬者日月会於

  • 第十七章道德--人生的实践(上)·梁漱溟

    道德一词在较开化的人类社会任何时代任何地方可以断言都是少不了的。但它在各时各地不免各有其涵义,所指不会相同,却大致又相类近耳。这就为人们在社会中总要有能以彼此相安共处的一种路道,而后乃得成社会共同生活。此通

  • 慈仁品法句经第七(十有八章)·佚名

    慈仁品者,是谓大人圣人所履德普无量。为仁不杀,常能摄身,是处不死。所適无患,不杀为仁,慎言守心。是处不死,所適无患,彼乱已整。守以慈仁,见怒能忍,是为梵行。至诚安徐,口无粗言,不瞋彼所。是谓梵行,垂拱无为,不害众生。无所尧恼,是

  • 答英国里尔大学教授爱斯嘉拉博士问(八则)·太虚

    答一:佛教来中国,中国之政治早成立,且儒家认为专职,故佛教取超然态度,退处方外以免冲突。其影响多在民间之道德风俗中,而在国家之政制法制上,较少影响。答二:但于佛教团之组织,及寺院僧众之管理上,由佛教徒之法律,与中国之政法伦

  • 注大乘入楞伽经 第六卷·佚名

    注大乘入楞伽经 第六卷东都沙门(宝臣)集尔时大慧菩萨摩诃萨(至)月光妙眼如是等 因上觉二无我等法名为佛。过去诸佛已觉此法。故名为佛。以过去故。世尊今觉此法亦名为佛。觉道虽一。过现不同。云何言我是过去

  • 终南山蟠龙子肃禅师语录·佚名

    嘉兴大藏经 终南山蟠龙子肃禅师语录子肃禅师语录序深阅超方之作一团祖佛真风历尽百若千辛志秉掀天揭地扫除知解山精木魅魂亡洞澈古今铁额铜头胆丧夺却浮山拄杖顿超从上纲宗展开尊宿钵盂纳尽天涯风月随宜丛化到处利生

  • 秘传断易鬼灵经·陵罗子

    鬼灵经自大宋陵罗子所做,专论堪舆一道,其中之妙,灵应异常,非别书所能比也,世之论风水者,纷纷不一,然无秘诀,终难入道,为人开山点穴,焉能趋吉避凶,此书之奥,不究来龙去脉,砂水罗盘,只要见景生情,触机应变,一动一静,一草一木,皆可参详,知往

  • 明孝宗实录·佚名

    二百二十四卷。详记孝宗在位期间史事,起成化二十三年(1487)八月,终于弘治十八年(1505)五月。正德元年(1506)始修,刘健、谢迁等主其事。后刘、谢去位,李东阳、焦芳等任总裁。正德四年四月书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