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一二四 三沈二马上

平常讲起北大的人物,总说有三沈二马,这是与事实有点不很符合的。事实上北大里后来是有三个姓沈的和两个姓马的人,但在我们所说的“五四”前后却不能那么说,因为那时只有一位姓沈的即是沈尹默,一位姓马的即是马幼渔,别的几位都还没有进北大哩。还有些人硬去拉哲学系的马夷初来充数,殊不知这位“马先生”,——这是因为他发明一种“马先生汤”,所以在北京饭馆里一时颇有名,——乃是杭县人,不能拉他和鄞县的人做是一家,这尤其是可笑了。沈尹默与马幼渔很早就进了北大,还在蔡孑民长北大之前,所以资格较老,势力也比较的大,实际上两个人有些不同,马君年纪要大几岁,人却很是老实,容易发脾气,沈君则更沉着有思虑,因此虽凡事退后,实在却很起带头作用。朋友们送他一个徽号叫“鬼谷子”,他也便欣然承受,钱玄同尝在背地批评,说这混名起得不妙,鬼谷子是阴谋大家,现在这样的说,这岂不是自己去找骂么?但就是不这样说,人家也总是觉得北大的中国文学系里是浙江人专权,因为沈是吴兴人,马是宁波人,所以有“某籍某系”的谣言,虽是“查无实据”,却也是“事出有因”,但是这经过闲话大家陈源的运用,移转过来说绍兴人,可以说是不虞之誉了。我们绍兴人在“正人君子”看来,虽然都是绍兴师爷一流人,性好舞文弄墨,但是在国文系里我们是实在毫不足轻重的。他们这样的说,未必是不知道事实,但是为的“挑剔风潮”,别有作用,却也可以说弄巧成拙,留下了这一个大话柄了吧。

如今闲话休题,且说那另外的两位沈君。一个是沈兼士,沈尹默的老弟,他的确是已经在北大里了,因为民六那一年我接受北大国史编纂处的聘书为纂辑员,共有两个人,一个便是沈兼士,不过他那时候不在城里,是在香山养病。他生的是肺病,可不是肺结核,乃是由于一种名叫二口虫的微生物,在吃什么生菜的时候进到肚里,侵犯肺脏,发生吐血,这是他在东京留学时所得的病,那时还没有全愈。他也曾从章太炎问学,他的专门是科学一面,在“物理学校”上课,但是兴味却是国学的“小学”一方面,以后他专搞文字学的形声,特别是“右文问题”,便是凡从某声的文字也含有这声字的意义。他在西山养病时,又和基督教的辅仁学社里的陈援庵相识,陈研究元史,当时著《一赐乐业考》,《也里可温考》等,很有些新气象,逐渐二人互相提携,成为国学研究的名流。沈兼士任为北大研究所国学门主任,陈援庵则由导师,转升燕京大学的研究所主任,再进而为辅仁大学校长,更转而为师范大学校长,至于今日。沈兼士随后亦脱离北大,跟陈校长任辅仁大学的文学院长,终于因同乡朱家骅的关系,给国民党做教育的特务工作,胜利以后匆遽死去。陈援庵同胡适之也是好朋友,但胡适之在解放的前夕乘飞机仓黄逃到上海,陈援庵却在北京安坐不动,当时王古鲁在上海,特地去访胡博士,劝他回北京至少也不要离开上海,可是胡适之却不能接受这个好意的劝告。由此看来,沈兼士和胡适之都不能及陈援庵的眼光远大,他的享有高龄与荣誉,可见不是偶然的事了。

另外一个是沈大先生沈士远,他的名气都没有两个兄弟的大,人却顶是直爽,有北方人的气概,他们虽然本籍吴兴,可是都是在陕西长大的。钱玄同尝形容他说,譬如有几个朋友聚在一起谈天,渐渐的由正经事谈到不很雅驯的事,这是凡在聚谈的时候常有的现象,他却在这时特别表示一种紧张的神色,仿佛在声明道,现在我们要开始说笑话了!这似乎形容的很是得神。他最初在北大预科教国文,讲解的十分仔细,讲义中有一篇《庄子》的《天下篇》,据说这篇文章一直要讲上一学期,这才完了,因此学生们送他一个别号便是“沈天下”。随后转任为北大的庶务主任,到后来便往燕京大学去当国文教授,时间大约在民国十五年(一九二六)吧,因为第二年的四月李守常君被捕的那天,大家都到他海甸家里去玩,守常的大儿子也同了同学们去,那天就住在他家里,及至次晨这才知道昨日发生的事情,便由尹默打电话告知他的老兄,叫暂留守常的儿子住在城外。因此可以知道他转往燕大的时期,这以后他就脱离了北大,解放后他来北京在故宫博物院任职,但是不久也就故去了。至今三位沈君之中,只有尹默还是健在,但他也已早就离开北大,在民国十八年北伐成功之后,他陆续担任河北省教育厅长,北平大学校长,女子文理学院院长,后到上海任中法教育职务,他擅长书法,是旧日朋友中很难得的一位艺术家。

猜你喜欢
  卷一百五 扁鹊仓公列传第四十五·司马迁
  列传第三十三 邵续 李矩 段匹磾 魏浚(族子该 郭默)·房玄龄
  卷六十四·列传第二·后妃下·脱脱
  ●卷十三·陶宗仪
  卷一百三十一·杨士奇
  卷之一百二十·佚名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三十·佚名
  卷之二百九十三·佚名
  卷之三百五十六·佚名
  卷三·王晫
  卷十九·傅恒
  志第二十四 百官一(原文)·范晔
  裴忌传·姚思廉
  第七十章 在粤之最后努力,对蒋之沉痛教训·李宗仁
  二十二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四十·陈元龙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厯代赋彚卷四十都邑灞桥赋【以水云辉映车    唐骑繁杂为韵】杜 顔溶溶?灞兮经秦川之有余褭褭红桥兮代造舟之厥初飞梁黙以霞起防柱晔其星舒九陌咸凑三条所如连山叠翠而西转羣树分形而北疎电透孤

  • 杏林撷秀 (清)谢素声 撰·张次溪

    ●目录 《杏林撷秀》序 杏林撷秀 ●《杏林撷秀》序 流水斜阳之地,岂必桃李始芳;晓风残月之场,原许棠梨并植。列羽霓之队,曲帐愈光;赋铁石之肠,令名何损?矧乃稚龙挺秀,雏凤振声。文杏宋墙,春意十分之闹;樱桃郑圃,秋容一抹之输。乍

  • 御制贞观政要序·吴兢

    钦定四库全书 御制贞观政要序 夫三代以上君明臣良天下雍熙世登上理自东迁以降风俗日薄天下无复熙皥之美虽有质美之主望治甚切而所以屈已从谏力行善政者终不能有以震古而铄今及唐贞观太宗以英武之资能用贤良之士时若

  • ●崇禎長編卷之五十八·汪楫

      崇禎五年四月   ○崇禎五年四月   五年壬申四月戊辰朔孟夏帝親享太廟   太子太傅禮部尚書黃汝良上言天之立君以為民也人君敬天孰有先於恤民者顧四海九州無非皇上赤子無不藉皇上生全惟是窮簷蔀屋之情狀祁

  • ●叙·佚名

    白石年谱一卷辽阳陈慈首先生着也曩予为白石歌曲斠证尝辑孴杂书欲补苴姜虬绿所编年谱旋闻之强村老人乃得见先生此稿考证详赡非承焘所能为役研诵赞叹之余尝疏疑义十数事似教于先生先生赐书宽奖谓曩属稿于苏州围城中初拟

  • 卷四十一·温达

    <史部,纪事本末类,圣祖仁皇帝亲征平定朔漠方略  钦定四库全书圣祖仁皇帝亲征平定朔漠方略卷四十一乙丑训谕武臣抚恤兵丁上御行宫召川陜总督吴赫西安副都统阿兰泰宁夏总兵官王化行原任总兵官王潮海冯徳昌副将髙永干

  • 弁言·钱仪吉

    这本「碑传选集」系自清道光间嘉兴钱仪吉(衎石)汇纂的「碑传集」选录而成的。钱氏尝就清初(始于天命纪元)讫嘉庆朝止二百年间「采集诸先正碑版状记之文,旁及地志杂传,依杜氏大珪、焦氏竑之例」(引钱氏「自序」语),辑为一集(初称

  • 卷三十四礼俗志一·黄遵宪

    外史氏日:五帝不袭礼,三王不沿乐,此因时而异者也;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此因地而异者也。况海外之国,服食不同,梯航远隔者乎!骤而观人之国,见其习俗风气,为耳目所未经,则惊骇叹咤,或归而告诸友朋以为笑谑。人之观吾国也亦然,彼此

  • 萧渊明传·李延寿

    萧渊朗的弟弟萧渊明,字靖通。从小便受梁武帝的喜爱,被封为贞陽侯。太清元年(547),他任豫州刺史,百姓们到朝廷上表,陈叙了他的德政,将碑树立在州门内。当石匠从肥陵采来做碑的石头时,萧渊明请厨夫设帐,召集了很多人,亲自领人将

  • 山伟传·李延寿

    山伟,字仲才,河南洛阳人。他的祖先居住代地。祖父山强,仪表丰伟,身长八尺五寸,善于骑马射箭,可拉开五石大弓。任奏事中散。曾跟随献文帝到方山打猎,有两只狐狸在皇帝的面前奔跑,献文帝命他射杀,一百步内,两只狐狸都被射获,被任命

  • 太祖本纪·张廷玉

    (一)明太祖开天行道肇纪立极大圣至神仁文义武俊德成功高皇帝,讳元璋,字国瑞,姓朱。先世家住沛,迁徙句容,再迁到泗州。其父名世珍,开始从泗州迁至濠州的钟离,生有四子,太祖是老二。其母姓陈,刚怀孕,梦见神授药一丸,放在手掌中闪闪

  • 卷一百六·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文献通考卷一百六羣祀考【下】直省专祀顺治三年勅封显佑通济之神【臣】等谨案会典载神谢姓名绪浙人行四读书金龙山明景泰间建庙沙湾盖崇祀已久至是加封庙祀宿迁从河臣请也其後南巡恒遣官致祭是年加运

  • 卷三百二十二·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八旗通志卷三百二十二八旗大臣年表十三八旗都统年表三满洲八旗三<史部,政书类,军政之属,钦定八旗通志,卷三百二十二>

  • 五经蠡测卷二·蒋悌生

    明 蒋悌生 撰尚书大禹谟后克艰厥后臣克艰厥臣政乃乂黎民敏徳【传曰乃者难辞也敏速也亦易辞也言君臣能各勤其职而不敢有一毫忽易之心然后庶政可得而治至于下民观感而化则上行下效表正影随甚不难矣】稽于众舎己从人不

  • 卷四·王元杰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谳义卷四     元 王元杰 撰闵公公名开庄公子惠王十六年即位闵谥也在国逢难曰闵经元年春王正月胡氏曰不书即位内无所承上无请命也谳曰庄公既薨子般继卒鲁国内乱而无君庆父利幼而立闵是不得承国

  • 卷第十八·佚名

    镡津文集卷第十八 藤州镡津东山沙门契嵩撰 此与杨公济晤冲晦。山游唱和诗。今总编于此。贵后贤披览。以见一时文会之清胜焉。 岁暮值雪。山斋焚香独坐。命童取雪烹茗。因思柳絮随风起之句。遂取谢道蕴传读之。见其神

  • 第九十九章 即位祝事等·佚名

    最胜而有德此之主(西利奇奢耶罗奢西哈)之殁,其义弟王,彼巧导人民,得[妙]容福运,乐照全楞伽洲,最胜之瑞德,柔软之王乃胜王。(一)由正觉之般涅槃至二千二百九十年,乐[此]楞伽洲,其时因大王之灭殁,人民沈忧,喜楞伽洲之利益此人民之主慰拊之

  • 稽瑞·佚名

    《稽瑞》一书为唐代刘庚辑著的一本历数各个朝代有名的天降祥瑞的记载。文章多是引用一些古籍如《史记》、《山海经》、《汉书》、《瑞应图》等书中所载的各种祥瑞现象。清道光季锡畴重刊《稽瑞》序曰:子思子曰:“国家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