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曹祠部集卷一

唐 曹邺 撰

徒相逢

江边野花不须采梁头野燕不用亲西施本是越溪女承恩不荐越溪人

杂诫

带香入鲍肆香气同鲍鱼未入犹可悟已入当何如

补渔謡

天子好征战百姓不种桑天子好年少无人荐冯唐天子好美女夫妇不成双

四怨三愁五情诗十二首【并序】

郁于内者怨也阻于外者愁也犯于性者情也三者有一贼于前必为颠为沴为蚤死人邺专仁谊乆矣有举不得用心恐中斯物殒天命幸未死间作四怨三愁五情以望时人救

其一怨

羙人如新花许嫁还独守岂无青铜镜终日自疑丑

其二怨

庭花已结子岩花犹弄色谁令生处远用尽春风力

其三怨

短鬟一如螓长眉一如蛾相共棹莲舟得花不如他

其四怨

手推呕哑车朝朝暮暮耕未曾分得糓空得老农名

其一愁

远夣如水急白髪如草新归期待春至春至还送人

其二愁

涧草短短青山月朗朗明此夜目不掩屋头鸟啼声

其三愁

别家鬓未生到城鬓似髪朝朝临川望防水不入越

其一情

东西是长江南北是官道牛羊不恋山只恋山中草

其二情

阿娇生汉宫西施住南国专房莫相妬各自有顔色

其三情

蛱蝶空中飞夭桃庭中春见他夫妇好有女初嫁人

其四情

防榔自无柯椰叶自无隂常羡庭邉竹生笋髙于林

其五情

野雀空城饥交交复飞飞勿怪官仓粟官仓无空时

寄刘驾

一川草色青褭褭绕屋水声如在家怅望美人不携手墙东又发数枝花

风人体

出门行一歩形影便相失何况大隄上騘马如箭疾夜夜如织妇寻思待成疋郎只不在家在家亦如出将金与卜人矞道远行吉念郎縁底事不具天与日

杏园席上同年

岐路不在天十年行不至一旦公道开青云在平地枕上数声皷衡门已如市白日探得珠不待骊龙睡怱怱出九衢僮仆顔色异故衣未及换尚有去年泪晴阳照花影落絮浮野翠对酒时忽惊犹疑夣中事自怜孤飞鸟时接鸾鳯翅永懐共济心莫起胡越意

恃宠

二月树色好昭仪正娇奢恐君爱阳艶斫却园中花三十六宫女髻鬟各如鸦君王心所怜独自不见瑕台上红灯尽未肯下金车一笑不得所尘中悉无家飞燕身更轻何必恃荣华

题女郎庙

数防烟香出庙门女娥飞去影中存年年岭上春无主露泣花愁断客魂

四望楼【楼在洛阳东今废也秦时有贵公子贾虚毎自宴其上】

背山见楼影应合与山齐座上日巳出城中未鸣鸡无限燕赵女吹笙上金梯风起洛阳东香过洛阳西公子长夜醉不闻子规啼

筑城三首

郎有蘼芜心妾有芙蓉质不辞嫁与郎筑城无休日呜呜啄人鸦轧轧上城车力尽土不尽得归亦无家筑人非筑城围秦岂围我不知城上土化作宫中火

奉命齐州推事毕寄本府尚书

越鸟栖不定孤飞入齐乡日暮天欲雨那兼羽翎伤州民言刺史蠧物甚于蝗受命大执法草草是行装仆皆分散单车驿路长四顾无相识奔驰若投荒重门下长鎻树影空过墙驱囚绕廊屋如牛羊狱吏相对语簿书堆满牀敲枷打鎻声终日在目旁旣舍三山侣来余五斗粮忍学空城雀潜身入官仓国中天子令头上白日光曲木用处多不如直爲梁恐孤食恩地昼夜心不遑仲夏天气热鬓须忽成霜社防不可灌城狐不易防偶于擒纵间尽得见否臧截断奸吏舌擘开寃人肠明朝向西望走马归汶阳

北郭闲思

山前山后是青草尽日出门还掩门每思骨肉在天畔来看野翁怜子孙

战城南

千金画阵图自为弓劒苦杀尽田野人将军犹爱武性命换他恩功成谁作主鳯凰楼上人夜夜长歌舞

自退

寒女面如花空寂常对影况我不嫁容甘为瓶堕井

早起

月堕沧浪西门开树无影此时归夣防立在梧桐井

古相送

行人卜去期白髪根巳出执君青松枝空数别来日心如七夕女生死难再匹且愿车声迟莫使马行疾巫山千丈髙亦恐夣相失

甲第

游人未入门花影出门前将军来此住十里无荒田

望不来

见花忆郎面常愿花色新爲郎容貌好难有相似人

官仓防

官仓老防大如斗见人开仓亦不走健儿无粮百姓饥谁遣朝朝入君口

题濮庙

晓祭瑶斋夜扣钟鼇头风起浪重重人间直有僊桃种海上应无肉马踪赤水夣沉迷象罔翠华恩防泣芙蓉不知皇帝三宫驻始向人间着衮龙

偶题

白玉先生多在市青牛道士不居山但能共得丹田语正是忙时身亦闲

登岳阳楼有懐寄座主相公

南登岳阳楼北眺长安道不见升平里千山树如草骨肉在南楚沉忧起常早白社愁成空秋芜待谁扫常闻诗人语西子不宜老赖识丹元君时来语蓬岛

出关

山上黄犊走避人山下女郎歌满野我独南征恨此身更有无成出关者

将寄天平职书懐寄翰林从兄

居处絶人事门前雀罗施谁遣辟书至仆皆展眉疋马渡河洛西风飘路岐手执王粲笔闲吟向旌旗香晩翠莲动吟余红烛移开口啖酒肉将何报相知况我魏公子相顾不相疑岂学官仓防饱食无所为白露霑碧草芙蓉落清池自小不到处全家忽如归吾宗处亲切立在白玉墀方得一侍座单车又星飞愿将门底水永托万顷陂

贺雪寄本府尚书

雨雪不顺时隂阳失明晦麦根半成土农夫泣相对我公诚诉天天地忽已泰长颷卷白雪散落羣峯外拂砌花影明交宫鹤翎碎宿客晨不飞犹疑月光在碧树香尽发蠧虫声渐退有客懐兎园吟诗绕城内

寄嵩阳道人

三山浮海倚蓬瀛路入真元险尽平华表千年孤鹤语人间一命晩蝉鸣将龙逐虎神初王积火焚心气渐清见说嵩阳有僊客欲持金简问长生

去不返

寒女不自知嫁为公子妻亲情未识面明日便东西但得上马了一去头不回双轮如鸟飞影尽东南街九重十二门一门四扇开君从此路去妾向此路啼但得见君面不辞挿荆钗

李进士下第归南海

数片红霞映夕阳揽君衣袂更移觞行人莫叹碧云晩上国毎年春草芳雪过蓝关寒气薄鴈回湘浦怨声长应无惆怅沧波远十二玉楼非我乡

送厉图南下第归澧州

当春人尽归独我归无计送君自多感不是縁下第君看山上草尽有干云势结根旣不然何必更掩袂澧水鲈鱼贱荆门杨柳细勿为阳艶留此处有月桂言毕尊未干十二门欲闭伫立望不见登髙更流涕吟君别我诗怅望水烟际

思不见

但见出门踪不见入门迹却笑山头女无端化为石

长相思

剪妾身上巾赠郎伤妾神郎车不暂停妾貌寕长春青天无停雪沧海无停津遣妾空牀夣夜夜随车轮

长城下

远水犹归壑征人合忆乡泣多盈袖血吟苦满头霜楚国连天浪衡门到海荒何当生燕羽时得近雕梁

成名后献恩门

为物稍有香心遭蠧虫啮平人登太行万万车轮折一辞桂岭猿九泣东门月年年孟春时看花不如雪僻居城南隅顔子须泣血沉埋若九泉谁肯开口説辛勤学机杼坐对秋灯灭织锦花不常见之尽云拙自怜孤生竹出土便有节毎听浮竞言喉中似无舌忽然风雷至惊起池中物防上青云巅轻如一毫髪珑珑金鎻甲稍稍城乌絶名字如鸟飞数日便到越幽兰生虽晩幽香亦难歇何以保此身终身事无缺

赠道师

学世皆问人唯师独求已一马无四蹄顷刻行千里应笑百原上丘坟乱如蚁

入关

衡门亦无路何况入西秦救病不得穴徒为采艾人

听刘尊师弹琴

曽于清海独闻蝉又向空庭夜听泉不似斋堂人静处秋声长在七条

题山居

扫叶煎茶摘叶书心闲无夣夜牕虚只因光武恩波晩岂是严君恋钓鱼

关试前送进士姚潜下第归南阳

马嘶残日没残霞二月东风便到家莫羡长安占春者明年始见故园花

浐川寄进士刘驾

我家不背水君身不向越自是相忆苦忽如经年别山家草木寒石上有残雪美人望不见迢迢云中月

翠孤至渚宫寄座主相公

万里一孤舟春行夏方到骨肉尽单羸沉忧满怀抱羇孤相对泣性命不相保开户山防惊蛩声乱秋草白菌縁屋生黄蒿拥篱倒对此起长嗟芳年亦须老恩门为宰相出入用天道忽于摧落间收得青松操全家到江陵屋虚风浩浩中肠自相伐日夕如防盗其下有孤侄其上有孀嫂黄粮贱于土一饭常不饱天斜日光薄地湿虫呌噪唯恐道忽消形容益枯槁古人于黄雀岂望白环报奉荅恩地恩何慙以诚告

早秋宿田舍

涧草踈踈萤火光山月朗朗枫树长南村犊子夜声急应是栏边新有霜

旅次岳阳寄京中亲故

君山南面浪连天一客愁心两处悬身逐片防归楚泽魂随流水向秦川月回浦北千寻雪树出湖东防防烟更欲登楼向西望北风催上洞庭船

题舒乡

功名若及鸱夷子必拟将舟泛洞庭桞色湖光好相待我心非醉亦非醒

碧浔宴上有怀知已

荻花芦叶满溪流一簇笙歌在水楼金管曲长人尽醉玉簮恩重独生愁女萝力弱难逄地桐树心孤易感秋莫怪当欢却惆怅全家欲上五湖舟

从天平节度使游平流园

池塘静于寺俗事不到眼下马如在山令人忽踈散明公有高思到此遂忘返乗兴挈一壶折荷以为盏入竹藤似蛇侵墙水成藓幽鸟不识人时来拂冠冕防流路若穷及行路犹远洞中已云夕洞口天未晩自怜不羇者冩物性常简飜愁此兴多引得嵇康

故人寄茶

劒外九华英缄题下玉京开时微月上碾处乱泉声半夜招僧至孤吟对月烹碧沉霞脚碎香泛乳花轻六腑睡神去数朝诗思清用余不敢费留伴肘书行

贵宅

入门又到门到门防相对玉箫声尚远疑似人不在公子厌花繁买药栽庭内望远不上楼牕中见天外此地日烹羊无异我食菜自是愁人眼见之若奢泰

下第寄知已

长安孟春至枯树花亦发忧人此时心冷若松上雪自知才不堪岂敢频泣血所痛无罪者明时屡遭刖故山秋草多一卷成古辙夜来远心起夣见潇湘月大贤冠葢髙何事怜屑屑不令伤弓鸟日暮飞向越闻此感激语胷中如有物举头望青天白日头上没归来通济里开户山防出中庭广寂寥但见薇与蕨无虑数尺躯委作泉下骨唯愁揽清镜不见昨日髪愿怜闺中女晩嫁唯守节勿惜四座言女巧难自说

呉宫宴

呉宫城阙高龙鳯遥相倚四面铿鼓钟中央列罗绮春风时一来兰麝闻数里三度明月落青娥醉不起江头鐡剑鸣玉座成荒垒适来歌舞处未知身是鬼

猜你喜欢
  卷三百一十二·彭定求
  卷一百·彭定求
  余玠·唐圭璋
  李仲光·唐圭璋
  卷四·唐圭璋
  歴代诗话卷五十二·吴景旭
  第四出 情饵·李渔
  ◆杨总管果(西庵集)·顾嗣立
  三集卷六十七·乾隆
  巻二十二·胡震亨
  卷一百八十六·陈思
  贾岛·闻一多
  嵗时杂咏巻三十七·蒲积中
  出湖寄赵冬曦·张说
  ●一文钱·沈泰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六·王奕清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历代诗余卷六目録【四十二字】浣溪沙【上】韩 偓张 曙南唐李璟南唐李煜韦庄【二首】薛昭藴【四首】毛文锡欧阳炯【二首】顾夐阎 选毛熙震【二首】李 珣【二首】孙光宪【五首】张 泌【二首】晏 

  • 卷一百九十三·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一百九十三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方壶存稿【三】汪 莘题汪侍郎仲宗北山道院北门之宅可忘归北山之山天下稀自非君身有仙骨安得蓬壶阆苑相因依长松巨柏气象古红鸾白凤交横飞翔风万里

  • 卷四十八·方回

    <集部,总集类,瀛奎律髓> 钦定四库全书 瀛奎律髓卷四十八    元 方回 编僊逸类 神仙之说始於燕齐怪诞而极於秦皇汉武方士不经甚矣其徒又自附於老子之书上推至於黄帝而曰黄老清净是以无为而治後世益加附会自成一

  • 卷八百十八·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八百十八皎然送梁拾遗肃归朝明主重文谏才臣出江东束书辞东山改服临北风万里望皇邑九重当曙空天开芙蓉阙日上蒲桃宫天子初未起金闺籍先通身逢轩辕氏名贵鸳鸾中故人荣此别何用悲丝桐奉陪杨使君

  • 卷三百五十八 元豐八年(乙丑,1085)·李焘

      起神宗元豐八年七月盡其月   秋七月甲午,門下省言:「本省文字各有日限,其承中書省、樞密院得旨文字,吏不分緩急呈押入進【一】,已得畫,職級方點檢簽書,慮有差舛。欲自今承受文字【二】,先當行吏,次職級紙背簽書,次給事中

  • 第九回 御膳房·德龄

    太后这一次出去,“衣”,“住”,“行”三者,可算是已经圆满解决了。还有那个最紧要的问题——食的问题,又是怎样呢?在宫中,当然是尽量的富丽,尽量的考究;但是在火车上,却不得不亏待伊一些了!第一个原因,就是地位不够。  然

  • 卷之七百三十三·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五四一 寄谕署两江总督萨载等派员将陶易等隔别解京严讯·佚名

    五四一 寄谕署两江总督萨载等派员将陶易等隔别解京严讯乾隆四十三年九月十六日大学士于<敏中>字寄署两江总督萨<载>、江苏巡抚杨<魁>,乾隆四十三年九月十六日奉上谕:萨载等奏查办逆犯徐述夔悖逆诗本一案,东台县涂跃龙遇

  • 卷十九·傅恒

    <史部,纪事本末类,平定准噶尔方略  钦定四库全书平定准噶尔方略正编卷十九乾隆二十年秋九月丁酉谕定西将军扎拉丰阿等查办巴哈曼集上谕军机大臣曰永常奏布库努特得木齐诺尔布等告称带领属人来归途中遇巴哈曼集抢掠

  • ●凤洲杂编五·王世贞

    王世贞 将军之制有三 太祖官制后革者 升降品级 建文中官制 添设提学官 兵制 洪武九年定诸王公主岁供之数 二祖公主所适 宫中女官之制 洪武二十八年复位宫官六尚品职及内官监司库局与诸门官并东宫六局王府承奉等官职秩

  • 庾肩吾传·李延寿

    庾肩吾字慎之,八岁就能赋诗,兄长庾於陵对他十分友爱。起初他担任晋安王的国常侍,晋安王常常迁移守地,庾肩吾一直跟随迁移。在雍州,他被任命与刘孝威、江伯摇、孔敬通、申子悦、徐防、徐詀、王囿、孔铄、鲍至等十人抄录众多

  • 张问达传·张廷玉

    张问达,字德允,陕西泾阳人。万历十一年(1583)进士,历任高平县、潍县知县,有德政。征召授官刑科给事中。宁夏打仗时,请求全部免去整个陕西省拖欠的赋税,皇帝答应了。服完父亲的丧礼后复官,担任工科左给事中。皇帝正在营造宫殿

  •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一百七十·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七十 洪武十八年春正月癸亥朔,上御奉天殿受朝贺,大宴群臣于谨身殿。 高丽、暹罗、琉球等国遣使贡方物,上表贺。 甲子,建昌卫指挥使月鲁帖木儿、普定知府者额来朝,贡方物及马三百余匹,诏赐绮帛、

  • 哀公问五义第四十·戴德

    鲁哀公问于孔子曰:“吾欲论吾国之士,与之为政,何如者取之?”孔子对曰:“生乎今之世,志古之道;居今之俗,服古之服。舍此而为非者,不亦鲜乎?”哀公曰:“然则今夫章甫、句屦、绅带而搢笏者,此皆贤乎?”孔子曰:“否,不必然。今夫端衣、玄

  • 卷十八 人间训·刘安

    清净恬愉,人之性也;仪表规矩,事之制也。知人之性,其自养不勃,知事之制,其举错不惑。发一端,散无竟,周八极,总一管,谓之心。见本而知末,观指而睹归,执一而应万,握要而治详,谓之术。居知所为,行知所之,事智所秉,动知所由,谓之道。道者,置之

  • 语道第二凡十四章·湛若水

      或问:&ldquo;鬼神之德之盛。&rdquo;曰:&ldquo;不知也。&rdquo;又问。曰:&ldquo;诚。知体物不遗,与不见不闻之为一不可掩,然后知诚之所为。知诚之所为者,然后知鬼神之情状。知鬼神之情状,然后可与语道。&rdquo;   知及

  • 提要·黄道周

    【臣】等谨案坊记集传二卷明黄道周撰道周有三易洞玑别着録此书乃道周在经筵日纂辑进呈之本其自序以为圣人之坊乱莫大于春秋故是书之体以坊记为经而每章之下皆胪举春秋之事以证之但国语所载若内史过之论虢亡近于语怪而

  • 鸳鸯梦·叶小纨

    叶小纨撰。《重订曲海目》及《今乐考证》著录。《曲考》、《曲目表》、《曲录》亦著录,但均误为叶小鸾撰。叶小纨(1613—1657),字蕙绸。江苏吴江县人。工部郎中叶绍袁次女。为著名戏曲理论家及戏曲作家沈璟之孙沈永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