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四七五 谕内阁着国史馆总裁于应入《贰臣传》诸人详加考核

四七五 谕内阁着国史馆总裁于应入《贰臣传》诸人详加考核

乾隆四十三年二月二十四日

乾隆四十三年二月二十四日内阁奉上谕:

我国家开创之初,明季诸臣望风归附者多,虽皆臣事兴朝,究有亏于大节,自不当与范文程诸人略无区别,因命国史馆以明臣之降顺者另立《贰臣传》,据实直书,用彰公是。兹念诸人立朝事迹,既不相同,而品之贤否邪正,亦判然各异,岂可不为之分辨淄渑?如洪承畴在明代身膺阃寄,李永芳曾乘障守边,一旦力屈俘降,历跻显要,律以有死无贰之义,固不能为之讳。然其后洪承畴宣力东南,颇树劳伐,李永芳亦屡立战功,勋绩并为昭著,虽不克终于胜国,实能効忠于本朝。昔战国豫让初事范中行,后事智伯,卒伸国士之报,后之人无不谅其心而称其义,则于洪承畴等又何深讥焉?至如钱谦益,行素不端,及明祚既移,率先归命,乃敢于诗文阴行诋毁,是为进退无据,非复人类。又如龚鼎孳,曾降闯贼,受其伪职,旋更投顺本朝,并为清流所不齿,而其再仕以后,惟务腼颜持禄,毫无事迹足称,若与洪承畴等同列《贰臣博》,不示等差,又何以昭彰瘅?着交国史馆总裁于应入《贰臣传》诸人详加考核,分为甲乙二编,俾优者瑕瑜不掩,劣者斧钺凛然,于以传信简编,而待天下后世之公论,庶有合于《春秋》之义焉。然朕所以为此言者,非独为臣子励名敌而植纲常,实欲为君者当念苞桑而保宗社。盖此诸人,未尝无有用之才,诚使明之守成者能慎持神器而弗失,则若而人皆足任心膂股肱,祖业于是延,人才卽于是萃,故有善守之主,必无二姓之臣,可不儆惧乎!并将此通谕中外知之。钦此。(军机处上谕档)

猜你喜欢
  庙学典礼卷五·佚名
  ◎议员与天鹅及乌龟·吴虞公
  今献备遗卷十三·项笃寿
  第三三○禀道光二十三年五月十一日一二二○二--七·佚名
  第八卷 星野晷度(一)·缪荃孙
  第二十册 天命六年三月至四月·佚名
  通鉴纪事本末卷六上·袁枢
  卷二十四·司马迁
  娄师德传·欧阳修
  戚纶传·脱脱
  高攀龙传·张廷玉
  ●序·壁昌
  卷七十八·佚名
  第七章 秦汉的武功·吕思勉
  三十一年(上)·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序·李渔

    笠翁之著述愈出而愈奇,笠翁之心思愈变而愈巧。读至《巧团圆》一剧,而事之奇观止矣,文章之巧亦观止矣!笔笔性灵,言言精髓。吐人不能吐之句,用人不敢用之字;摹人欲摹而摹不出之情,绘人争绘而绘不工之态。然此非自笠翁始也。古来

  • 卷下·梁章钜

    贺云台师加衔联云台师以今年丙午乡试重宴鹿鸣。大吏奏入,得优旨,晋加太傅衔,并有“三赴鹿鸣”之望,荣宠极矣。按:吾师本以太子太保原衔越加七级而至太傅,如斯旷典,前此所未闻也。谨考本朝满汉大臣,生前以太傅加衔者

  • ◆上清外史薛玄曦(上清集)·顾嗣立

    玄曦,字玄卿,河东人。徙居信州之贵溪。年十二,辞家入道龙虎山,师事张留孙、吴全节。延佑间,用荐者召见侍祠,制授大都崇真万寿宫提举,升提点上都崇真万寿宫。泰定元年,奉诏征嗣天师,既至,住镇江之干元宫,未行,扈从滦阳,还至龙虎台,喟

  • 卷一·袁华

    ●钦定四库全书耕学斋诗集卷一(明)袁华 撰○骚归来堂辞(有序)归来堂者相州别驾章侯之所作也侯年踰知命即解印绶归奉母夫人张于兹堂此归来所以名也侯今七十有五斑衣白髪称觞献寿此天壤人间之至乐也汝阳袁华乃作归来堂辞以

  • 三集卷八十六·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三集卷八十六古今体一百十四首【庚寅二】偶观张说李泌赋方圆动静因以五经义旨演绎成辞方若大地圆若高天动若坤辟静若乾专右易方若汤武圆若尧舜动若於变静若哲濬右书方若国风圆若雅颂动若物感静若古

  • 卷七·本纪第七·脱脱

        真宗二   六年春二月戊寅,幸飞山雄武营,观发机石、连弩,遂宴射潜龙园。己卯,以京东西、淮南水灾,遣使振恤贫民,平决狱讼。幸北宅视德润疾。庚辰,以西凉府六谷首领潘罗支为朔方军节度、灵州西面都巡检使。甲

  • 读礼通考原序·徐乾学

    礼有五丧祭重矣曲台之记石渠之论议于丧礼尤详焉晋人崇尚荘老宜其自放礼法之外而于丧礼变除假寜之同异独龂龂辨难若杜预卫瓘袁准孔伦陈铨刘逵贺循环济蔡谟刘德明葛洪孔衍之徒均有撰述宋齐以降言凶礼者不乏自唐徙五礼之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 列传一百六·纪昀

    列传宋 【十】○宋十李昉【宗讷 宗谔昭述 昭遘】 吕蒙正 张齐贤【宗诲】贾黄中李昉吕蒙正张齐贤贾黄中△李昉李昉字明远深州饶阳人父超晋工部郎中集贤殿直学士 【东都事畧作集贤院学士】 无子以昉为后荫补斋郎选授

  • 提要·允秘

    【臣】等谨按钦定宗室王公功绩表十二卷乾隆四十六年奉勅撰初乾隆二十九年命宗人府内阁考核宗室王公功绩辑为表一卷详列封爵世系传五卷第一卷第二卷为亲王第三卷为郡王第四卷为贝勒贝子镇国公辅国公第五卷为王贝勒获

  • 大和·周绍良

    №大和001【盖】唐故乐安郡太君蒋氏玄堂志【志文】唐故太中大夫殿中少监致仕骑都尉琅耶王公故夫人乐安郡太君蒋氏玄堂志孤子衮讠巽曰:衮行逆天地,先大夫违养再期之前月,太夫人乐安郡太君又弃衮及诸孙於东都

  • 鲁悉达传·姚思廉

    鲁悉达字志通,扶风..人。其祖父鲁斐,为齐通直散骑常侍、安远将军、衡州刺史,爵为陽塘侯。父亲鲁益之,为梁云麾将军,新蔡、义陽二郡太守。鲁悉达幼以行孝出名,初任梁南平嗣王中兵参军。侯景之乱时,鲁悉达纠集乡里人,保守新蔡,耕

  • 陈元康传·李延寿

    陈元康,字长猷,广宝人。父亲陈终德,魏时任济阴内史,元康贵显之后,朝廷赠封终德为度支尚书,谥号为贞。  元康广泛涉猎文学历史,机警敏捷,很有才干。北魏孝明帝正光时,他跟随李崇北伐,因建立军功赐爵为临清男。节闵帝普泰时,任主

  • 开元释教录卷第十二(别录之二)·智升

    有译有本录中菩萨三藏录之二(大乘经重单合译下)  月灯三昧经十一卷(或十卷一帙)  高齐天竺三藏那连提耶舍译(全本后出单重合译)月灯三昧经一卷(一名文殊师利菩萨十事行经)  宋沙门释先公译(第二别译)  右一经

  • 泉州府志选录·佚名

    本书不分卷,选自清乾隆二十八年黄任与郭赓武重修、同治九年知府章倬标等补刊之「泉州府志」。原书列有四十六门类,凡七十六卷、卷首一卷。,本书所选有关台湾史料,改以志地、志事、志人分目,而殿以「志余」六则。首为「志地

  • 真诰·陶弘景

    道教经典。相传乃神仙口授,真人诰谕,故名。在西晋升平三年至太和二年(359—367)间,由杨义记录,传许谧、许翙、许黄民等。后由梁陶弘景编撰。全书七篇二十卷。其《运题象》、《甄命授》、《稽神枢》各四卷,《协昌期》、《阐

  • 靖江宝卷·佚名

    靖江宝卷源于古老的民间说唱艺术,有近300年的历史,是我国古代宝卷至今还在农村讲唱、传承的“活化石”。世代相承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特征之一,靖江宝卷具有近三百年历史,分为“圣卷”、“草卷”和“科仪卷”三类

  • 文摘·何心隐

    仁义之人,人不易而人也。人则仁义,仁义则人。不人不仁,不人不义。不仁不人,不义不人,人亦禽兽也。仁义之人,人不易而人也。必以仁为广居,而又必广其居以象仁。自旦至昼,必好仁,必为仁,必恶不仁,必不牿亡于旦昼所为之不仁。必以义

  • 谤佛经·佚名

    全一卷。元魏菩提流支译。收于大正藏第十七册。与竺法护译之决定总持经为同本异译。内容叙述师子游戏菩萨等十大菩萨,已修七年陀罗尼,虽精进修业,然不得成就种种妙果,因而对佛法生疑惑,乃舍戒还俗,作鄙劣行为。时阿阇世王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