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一

●钦定四库全书

耕学斋诗集卷一

(明)袁华 撰

○骚

归来堂辞(有序)

归来堂者相州别驾章侯之所作也侯年踰知命即解印绶归奉母夫人张于兹堂此归来所以名也侯今七十有五斑衣白髪称觞献寿此天壤人间之至乐也汝阳袁华乃作归来堂辞以美之其辞曰

翼翼兮新堂高明兮孔扬睠青龙兮东下览凤凰兮南翔堂中美人兮金玉其相入直承明兮近日月之清光踰河湟兮度陇蜀历井陉兮上太行瞻白云兮孤飞怅万里兮游子羌弭节兮县车升斯堂兮奉甘旨斑衣兮被被列曾玄兮济济舞婆娑兮称兕觥乐怡愉兮岂弟新堂兮翼翼旅楹有闲兮孔安且硕繄千秋兮万年子子孙孙兮期永保而无斁

招鹤辞(有序)

玉山顾君仲瑛哭母於吴兴之商谿归葬绰墩先壠念母九泉不可复作乃筑亭於神道之左遂仿苏僊耽故实扁曰招鹤汝阳袁华为制招鹤辞三章俾歌以招之庶几化鹤一归少慰终天之戚云其辞曰

胎仙翺翔兮蘂珠之宫薄云汉兮溘埃风乘火精兮自养抱贞素兮气内充朝扶揺兮丹丘夕裵徊兮玄圃繄故国兮丘墟冢累累兮下土

蘂珠之宫兮胎仙翺翔美婵媛兮玄衣缟裳迟夫君兮未来擥青田兮璚芳长夜漫漫兮窅不见日子哀鸣兮血化为碧蕙帐空兮猿惊心旁皇兮反侧

新亭兮桓桓郁郁佳城兮松栢丸丸疏玉泉兮交流树琅玕兮为樊山川绸缪兮道里阻修陆有虎豹兮江有潜虬胎仙翺翔兮归休玄间窈冥兮不可以久留

哀宋姬(有序)

宋姬者肃王枢女也幼於水滨得玉印文曰金妃之印靖康之变金主纳焉或云符印之谶夫父雠不共戴天当国亡家灭之余犹委质以求全者君子不取也姬眎死特易事欲求其死以不死耳故屈身以侍巾栉傥一言以觊主听庶二帝生还虽蹈鼎镬不憾也主复徙二帝於五国城姬谏而主怒以匕首杀之予哀姬之志不克信而嘉姬之死得其所夫处变而不失常道者其惟宋姬乎其辞曰

膏吾车以北征兮邅黄龙之故城山川蚴蟉以郁盘兮维完顔氏之所京系二世之雄特兮日从事乎兵革何靖康之蒙尘兮身降庶而窜谪粤王枢之有女兮亦俘累而在行符玉文之印谶兮充下陈兮椒房甘委命而尽节兮羌陨身而奚益俟事机之可乘兮虽九死而不惜胡宋祚之中衰兮徙二帝于穷山之隂昧大义而共戴天兮荃不媿于中心陈谠言之謇謇兮矢弗从而继以死也何彼苍之不鉴其忠诚兮竟损生於匕首也噫吁戱天乎不仁兮俾独撄其荼毒父为虏兮国随覆身既死兮雠不能复谋弗克兮为大戮哀幽愤兮不平河流汤汤兮征鸿肃肃金源兮走鹿佑陵兮拱木陈吾辞兮吊贞淑魂其归来兮故国

○古诗(四言)

费侯兴学诗(并序)

崑山州庙学唐县令王纲所建记之者安定梁肃也五季之末废于兵宋知县边仿始克复修记之者太原王禹偁也政和迄宋季重修者屡矣国朝元贞元年陞县为州置博士弟子员延佑初迁治太仓而庙学亦废越四十有三载张氏入吴以州治濒海江无以盛民而固圉也复归旧邑今守东平费侯某下车首谒庙学怃然而叹曰学校者教化之本也盖不可一日忽踰年政成民信乃出其廪稍之赢新作戟门及讲堂撤礼殿之旧而加崇广焉作斋庑以居学徒则又民之输材而为助者呜呼若费侯者其可谓知所本矣诗曰维桑与梓必恭敬止况学校乎华也参职郡庠沐贤侯之教养覩兹轮奂实重依归乃历考庙学之废兴为诗一章以美之诗曰

肇昔娄校王令纲作五季披攘鞠为丛薄火德阜隆芟除苛虐久郁而信圣道孔昭蕞尔吴越既入王略繄边仿氏聿来主学庀材僝工不日而落历宋祀三百执事有恪於赫皇元龙飞朔漠诏陞县为州建官锡爵置博士员以训以饬治迁於东民实新邑庙随所在兹实榛棘岁在实沈海氛梗逆复归旧治邑庐如昨明明费侯英杰卓荦既牧我娄民复缮我城郭渐摩煦妪民瘉无瘼舍菜在泮考艺问业眷兹颓圮心焉怵惕相方眎址爰究爰度采石于山斩木于壑工师子来乃砻乃斵乃表修桓重门有觉外象灵星内列画戟中严礼殿既崇且硕凤丽于甍龙攫其角言言斋庑左右翼若横经有堂释奠有乐多士游歌有馆有谷费侯戾止在泮献酌冠弁俅俅不吴不谑頋瞻基构昔庳今扩不有君子其何能益嗟吁诸生夙蒙啓廸爰止其所涵泳朝夕服我圣训伊侯之德愿侯寿考如金如石懋继前修永永无斁

送秦文仲归崇明拜祠墓诗(有序)

淮海秦君德卿教授乡里埀四十年殁而门人私諡曰孝友先生其行述见鉄崖杨先生所为墓铭崇明桑梓里也至正庚子高邮张君某同知州事始白於有司列祀校官之先贤祀祠以天赐堂主李君配焉明年春正月其子约将归拜祠下并展三世松楸汝阳袁华追饯于娄之上而赠君诗诗曰

维秦氏先裔本颛帝玄鸟诞祥爰洎大费汤汤洪水佐禹平治赐姓曰嬴是为栢翳下逮非子主马汧渭厥马蕃息赏延于世助之土田锡以爵位自岐徂酆奄有其地以国命氏子孙蹶蹶冉相非商从学洙泗卒业圣门身通六艺三辅万石汉称循吏曰绵曰族曰举曰系或栖岩穴或推孝义文鸣淮海肇自观始疏派盐城丁宋之季南迁海隅相宅天赐懿自山父威仪棣棣玉立长身清庙茂器授经於方力求源委朝斯夕斯黾勉弗替贡于通州诗冠多士粤有仲子才德粹美肥遯居贞行端学邃蔚彼凤麟为邦家瑞讲道乡里埀四十载一裘一葛不事华靡高爵荣名视若敝屣沈潜理域仁经义纬性命道德经史传记孜孜讨论由内及外立言埀宪先正是嗣後生小子为所矜式殁有门人孝友表溢崇川之阳木栱墓隧掲示素履有隆斯碣伟哉张君恂恂岂弟以仁教养以德抚字下车省俗振举淹滞表里旌贤风化所系呜呼先生匪爵而贵上陈道统乃白有司翼翼新祠翬映泮水约承家学继志述事兢兢业业罔敢荒肆春雨既濡勾萌丛萃頋瞻桑梓油然孝思驾言遄归乘桴海澨■〈鱼畺〉波砥平云颿宵济展墓拜祠聿修厥祭何以将之旨酒肥彘言言高门列戟周卫七贵五侯充车结驷不学亡术崇殖货利未及百年子孙皂隷闻先生之风胡不少媿沧溟滔滔奔流东驶有如秦氏世泽罔既於千万年祀事不坠我作歌诗昭示来裔

武陵小隐

武陵者何娄市之梁也小隐者何史君仲先之所居也居市而曰小隐者何谦辞也赋诗者何美之也诗曰

小隐山林大隐廛市奚论小大惟适所止贞哉仲先如金如玉隐居行义不志於糓武陵之南娄水之隂有宅一区严邃靖深其中何有有琴有瑟亦有图史积之秩秩井冽寒泉林实嘉橘芬敷沃若清隂满室匪树之茂乃德之殖其心孔仁其门多疾既隐于市又隐于医施不责报维先哲是师我作歌诗以咏以吟愿坚素履永播徽音

赵氏一瓢春轩

斋居如壶迥非人间傲睨太虚心超古先霁月光风湛然天真维赵顔子一瓢之春

顾仲瑛栖禅小象

猗与若人青年伟才鬭鸡长乐走马章台归来丘园高风絶尘冥栖远蹈唯务光是伦矫矫虎龙风云翕从陈情退避于北山中中岁慕道閲经律论员颅方袍指心见性有田一成有宅一区壶觞图史足以自娱云山苍苍松籁谡谡云台炯然不假模貌

耕学斋诗集卷一

猜你喜欢
  陈纪·唐圭璋
  欧阳珣·唐圭璋
  孙浩然·唐圭璋
  第一齣~第九齣·沈龄
  韵语阳秋卷十三·葛立方
  乾集之下·钱谦益
  诗债·闻一多
  卷十五·唐圭璋
  卷408 ·佚名
  卷111 ·佚名
  卷一百十九·陈思
  松陵集巻八·陆龟蒙
  文公集补钞·吴之振
  天台续集巻中·李庚
  秋月·徐志摩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范云诗集·范云

    巫山高 当对酒 古意赠王中书诗 赠张徐州谡诗 答句曲陶先生诗 饯谢文学离夜诗 贻何秀才诗 答何秀才诗 赠俊公道人诗 别诗渡黄河诗 治西湖诗 效古诗 建除诗 数名诗 州名诗 奉和齐竟陵王郡县名诗 赠沈左卫诗 送沉记室夜

  • 第一折·孔文卿

    (正末带枷上,开)自宣某到于阙下,不引见官里,有秦桧将某送下大理寺问罪。陛下信奸臣贼子,将俺功臣亏损。“太平不用旧将军”,信有之!(唱) 【仙吕】【点绛唇】立国安邦,列着虎贲郎将。沙场上,卧雪眠霜,争与恁百二山河掌。 【混江

  • 第一折·尚仲贤

    (匹先扮建成、元吉上,开)咱两个欲待篡位,争奈秦王根底,有尉迟无人可敌。(元吉道)我有一计,将美良川图子献与官里,道的不是反臣那甚么?教坏了尉迟,哥哥便能勾官里做也。(驾云了)(呈图科)(高祖云了,大怒)将尉迟拿下!(末扮刘文静

  • 卷十三·冯惟讷

    钦定四库全书 古诗纪卷十三     明 冯惟讷 撰 汉第三 灵帝【讳宏河间孝王之曾孙先封解渎亭侯桓帝薨窦武迎立在位二十二年】 招商歌 【拾遗记云灵帝初平三年游於西园起裸游馆千间采绿苔而被堦引渠水以绕砌周流

  • 松陵集原序·陆龟蒙

    诗有六义其一曰比比者定物之情状也则必谓之才才之备者于圣为六艺在贤为声诗噫春秋之后颂声亡寝降及汉氏诗道若作然二雅之风委而不兴矣在诗有三言四言五言六言七言九言之作三言者曰振振鹭鹭于飞是也五言者曰谁谓雀无

  • 石屏诗集卷四 ·戴复古

    宋 戴复古 撰五言律夜吟呈赵东岩汲井潄残酒行吟到夜分一轩清似洗万籁寂无闻风送迎秋雨天收翳月云鸡鸣庭戸白人事又纷纷吾乡陈万卿儒者能医见宜春赵守盛称其医药之妙着本草折衷可传本草有折衷儒医功用深何须九折臂费

  • 通志卷一百九十八·郑樵

    宋 右 廸 功 郎 郑 樵 渔 仲 撰四夷传第五南蛮下岭南序畧 南粤 海南序畧 黄支 哥罗林邑 扶南 顿逊 毗骞 干陀利 狼牙修婆利 槃槃 赤土 真腊 罗刹 投和丹丹 边斗 杜薄 薄剌 防焚 火山 无

  • 五八一 闽浙总督杨景素奏覆查办《九十九筹》一书情形折·佚名

    五八一 闽浙总督杨景素奏覆查办《九十九筹》一书情形折乾隆四十四年正月初十日闽浙总督臣杨景素跪奏,为遵旨奏覆事。乾隆四十三年十二月二十六日承准大学士 公阿桂、大学士于敏中字寄,十二月初九日奉上谕:前据高晋奏缴

  • 九三 两江总督高晋奏续得经史各书开单呈览折·佚名

    九三 两江总督高晋奏续得经史各书开单呈览折乾隆三十八年七月十八日太子太傅 内大臣 大学士 仍留两江总督统理河务革职留任臣高晋谨奏,为恭陈续购经史各书,仰祈圣鉴事。窃照钦奉上谕,纂辑四库全书,首冠以经,表自古圣贤之

  • 水彩画略论(2)·李叔同

    未画之前,将画纸裁好,铺画板上,用净水拂拭数次。迨纸质湿透,用纸条抹浆糊,贴其四周,待干后再着色彩。第二章水彩画之临本欧美新教授法,初学绘画,即由写生入手,不用临本。然吾国人知识幼稚,以不谙画法者,强其写生,如坠五里雾中,有

  • 四九 山海经二·周作人

    鲁迅与《山海经》的关系可以说很是不浅。第一是这引开了他买书的门,第二是使他了解神话传说,扎下创作的根。这第二点可以拿《故事新编》来做例子,那些故事的成分不一样,结果归到讽刺,中间滑稽与神话那么的调和在一起,那是众

  • 第七卷·冯梦龙

    《南都公檄 史可法》维崇祯十七年四月朔日,南京参机赞务兵部尚书史可法等谨以宗社危情、生民至计布告普天臣子尝被今天子十七年之鸿休、托高皇帝三百祀之阴险者具言曰:窃闻遭时有道,类多以文事之盛而咄武功;遘会非常,正可

  • 南安岩严尊者·惠洪

    禅师讳自严。生郑氏。泉州同安人也。年十一弃家。依建兴卧像寺沙门契缘为童子。十七为大僧。游方至庐陵。谒西峰耆宿云豁。豁者清凉智明禅师高弟。云门嫡孙也 太宗皇帝。尝诏至阙。馆于北御园舍中。习定久之。恳之还

  • 佛说灌顶咒宫宅神王守镇左右经卷第五·佚名

        东晋天竺三藏帛尸梨蜜多罗译  闻如是。一时佛在摩竭国。与千二百五十比丘俱。菩萨万七千人。清信士三万人。清信女万二千人。诸天人民鬼神龙王不可称计。皆悉来集听佛说法莫不乐闻。  佛语目连。波罗阅国

  • 卷之十三·即非如一

    嘉兴大藏经 即非禅师全录即非禅师全录卷之十三门人明洞性安性节明觉明幢同编书问答石香居士尊谕谓衣到六祖不传后代作何传授愚谓法本不传师亦无授以不传之传而为真传无授之授是为嫡授所以世尊付迦叶偈云法本法无法无

  • 而已集·鲁迅

    杂文集。鲁迅作。1928年上海北新书局初版。鲁迅定居上海后出版的第一本杂文集。除《题辞》外,收1927年鲁迅在广州和上海两地所作《黄花节的杂感》等杂文29篇,附录1926年写的《大衍发微》一篇。集聚了作者对“中国现在是

  • 般舟赞·善导

    全一卷。全称依观经等明般舟三昧行道往生赞。又称般舟三昧往生赞。唐代善导撰。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七册。本书系依观无量寿经、弥陀经、无量寿经、般舟三昧经等而作之净土赞文,明示般舟三昧行道往生之法。分序文、正赞、

  • 禅宗直指·石成金

    全一卷。清代石成金(字天基,号惺斋)撰,其子峷年、嵩年校刻。收于卍续藏第一一二册。系石成金所著传家宝四集中之一部分。内题传家宝禅宗直指,内题之下附有‘明心见性须知,成佛成祖要法’十二字;故知本书旨在阐说明心见性、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