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戚纶传

戚纶字仲言,应天楚丘人。父亲戚同文,字文约,自己有传。戚纶少年时与其兄戚维以文章品行知名,坚持不懈学习古文,喜欢谈论名教。太平兴国八年(983)考中进士,被任命为沂水主簿。按照名册和户籍,搜求到许多逃亡户脱漏的户口漏交的租税。调任太和县知县。戚同文在随州去世,戚纶步行千余里奔丧。不久诏令起复任职,于是加任大理评事。长江以南百姓性情险恶强悍经常发生诉讼官司,戚纶写下《谕民诗》五十篇,运用当地风俗和百姓熟悉的事情,来规诫教诲百姓,当地百姓大多传诵它。每年按时与监狱囚犯约定,派遣他们回家祭祀先祖,囚犯都按期返回。升任光禄丞,由于审讯陈州官司失实而犯有过失,免除官职。写有《理道评》十二篇,钱若水、王禹翶十分赏识看重。后来,又授予大理评事、知永嘉县。境内有池塘灌溉之利,疏通治理防止水涝旱灾。又担任光禄寺丞,转运使又将其政绩上报,朝廷多次下诏书褒奖戚纶。

真宗即位,转任著作佐郎、通判泰州。准备上任,秘书监杨徽之向朝廷推荐戚纶文章学问美好严谨,应留在馆阁,任命为秘阁校理。受诏考试校司天台职官,制定州县职田条规制度,诏令馆阁官员敬献旧文,真宗赞扬戚纶所写之文,特地改任太常丞,不久判鼓司、登闻院。拿出官府所藏钱帛买军粮,朝廷诏令戚纶乘坐驿车前往协调买卖。

景德元年(1004),判三司开拆,被赐予帛、鱼,改任盐铁判官。上疏奏言边防之事,很受真宗嘉奖。十月,授予右正言、龙图阁待制,赐予金紫服。当时开始设置这个官职,和杜镐一起被任命。戚纶长期任州县官吏,对政事十分关注,每次上殿言对,必谈到日影西移,有时夜中被召见,也多有陈述。不久戚纶上奏说:“出谋献计,是大臣的职责;章疏奏议,是谏者的职责。臣下多次承蒙召见应对,每次都被接见很长时间,委屈万乘的尊严,接见微贱之臣,圣德广大,包纳荒秽,臣下十分愚钝,触犯禁律不予治罪,怎敢顺俗不言呢?谨选择十件应该治本的事情附在奏章左边:一是王畿关辅,二是五等分封,三是复制科,四是推崇国学,五是开辟扩大国土,六是修贡举,七是任用大臣,八是设置平价买进粮食的部门,九是增加厢军、减少禁卫军,十是修撰《六典》条令法规。”言词很诚恳切合实际,真宗给予嘉奖。

景德二年(1005),起用赵安仁、晁迥、陈充、朱巽同知贡举,戚纶上奏所说选择文士的办法,大多成为条规制令,得到朝廷采用。准备修撰《册府元龟》,恰好朝廷设置官员总管在京各司事务,共一百三十司,让戚纶与刘承王圭共同主管此事。判鸿胪寺。在此之前,王公大臣受诏安葬,公私花费没有一定的标准。戚纶上书禀告此事,诏令戚纶与晁迥、朱巽、刘承王圭校定官吏的等级,形成制度,于是遵照执行。戚纶认为三公、尚书、九列的官职,从唐末以来,有司逐渐增加,号令不统一,建议应当采用《通礼》、《六典》法令条规,按类进行继承和改革,写成大典,当时人们对此称赞不已。任右司谏、兵部员外郎。当时朝廷禁止大臣们匿名上奏以及越级上廷言事,戚纶说:“忠诚正直的人,应当广开言路并对上言者予以奖励,如果是朝廷疏远之人,就更难上书言事了。”真宗对此很赞赏。

大中祥符元年(1008),主管吏部选官之事。真宗刚刚接受祭灵之文,戚纶上疏说:“臣下考究过古代典籍和秘文,检验神灵回应显示吉祥,不过是天人互相反映。陛下继承先圣的大业,开启万世的鸿图,勤于政事,恭敬沉思,上天降下借鉴,赐予吉祥户册,显示统治人民的警戒,用来光大累世的吉祥。请求诏令有司,尽快举行大祀,命令侍从,摹写祥符,用瑞玉系着,藏在太庙,另外又以副本秘密地藏在禁中,传之万代,不敢怠慢荒废。但臣下担心被流俗迷惑不受拘束,用人鬼的妖言,来破坏天书的真实用意。臣下端守符瑞,注视正道,来报答上天的赐予,使百姓都享受恩惠。”

这年冬天,真宗祀封泰山,命令戚纶共同商议运送之事。典礼完毕,升任户部郎中、直昭文馆,像以前一样待制。被诏令,共同编撰《东封祥瑞封禅记》。恰逢提高待制的等级,又兼任集贤院修撰。建议制作并解释祭奠礼仪,颁布天下,设立常平仓,隶属司农寺,来平抑民间买卖,都被采纳。曾经在龙图阁设宴为种放饯行,朝廷下诏左右大臣为文作序,真宗披览戚纶所作,称赞他有史才。

三年(1010),升任枢密直学士,真宗作诗对他表示宠爱。祭祀汾阴,又兼任发运之职。不久,出知杭州,又兼任左司郎中。所在之地江水涨潮成为祸患,戚纶于是命人修筑护堤,将柱石全部换掉,尽管免除了水患,但当时民众却很责怪他设置护堤。胡则这时担任发运使,曾留居杭州,放纵妄为不检点,与李溥交谊深厚,戚纶对他向来讨厌。通判吴耀卿,是胡则的党羽,暗中窥探戚纶的一举一动,将情况报告给胡则。胡则当时为当权者所亲近,于是一起收集戚纶的过失,后来戚纶调任扬州知州。维扬也在李溥、胡则的势力之内,控制更加严厉,戚纶请求调任偏僻郡县,结果调往徐州。

八年(1015),戚纶和刘综都被罢去学士,授予左谏议大夫。代职回京,又任青州知州。这年发生饥荒,戚纶拿出官府所藏粮食来救助饥饿的百姓,使许多老百姓得以保全生命安定生活。调往郓州,王遵诲任劝农副使,曾任西部边境将帅,寄居在永兴家中,闺门不肃,丑恶被揭发,知府寇准替王遵诲平息了此事。戚纶用言语戏谑寇准,遵诲十分愤怒,以为戚纶污辱他,于是上奏说戚纶故意诽谤诋毁,戚纶因此降为岳州团练副使,调到和州。天禧四年(1020),改任保静军副使。这年冬天,由于患病请求回归乡里,改任太常少卿,分司南京。五年(1021),死,终年六十八岁。

戚纶笃志于古学,善谈名理,喜欢谈论政治,有些迂腐疏阔。与其兄戚维感情深厚,戚维死,戚纶听到告丧,十分悲痛以致数日不吃任何东西。在朋友和亲友的交往中,以信义著称。儒士前来拜见者,必询问他的学业,试探他的志向和崇尚,根据其才能进行诱导教诲。曾经说“:告老还乡后,用十年时间在乡间讲习,也可以恢复古道救济世人。”大中祥符年间(1008~1016),继续修撰礼仪条文,戚纶经常参与建议,与陈彭年共职,多次召见应对,订立许多条规,很受真宗宠爱。乐于推荐士人,每次上奏十数人,都是当时知名人士。晚年被权贵宠幸者排斥,从此不再复起。善于教导子弟,虽然地位显赫,他仍然十分节俭。死后,家中没有多余的财物。张知白当时主管朝事,停止俸禄来资助戚纶的丧事。其家人在小楼间,得《遗戒》一篇,大多都是劝导人们为学。有文集二十卷。又有前后上奏条议,有关政府政务的利弊、边防防备均田的上策,另集为《论思集》十卷,分为上下篇。天圣(1023~1032)年间,戚纶之子戚舜宾将《论思集》敬献朝廷,昭令追赠左谏议大夫。戚舜宾,官太子中舍。

猜你喜欢
  卷九十六 张丞相列传第三十六·司马迁
  卷三百十一 列传九十八·赵尔巽
  1940──中華民國二十九年庚辰·郭廷以
  ●卷十一。恩叙六·梁章钜
  阅史郄视续一卷·李塨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二百八十五·佚名
  卷之四百七十八·佚名
  卷五十九·苏辙
  一七 花牌楼下·周作人
  梁鼎传·脱脱
  张彝宪传·张廷玉
  王彰传·张廷玉
  卷一百四十五·雍正
  卷二十·佚名
  第六节 唐末割据(下)·吕思勉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李朝卿·唐圭璋

      待考   玉楼春   摘仙暂下金銮殿。开宴瑶池春未晚。飞琼南舞锦靴寒,弄玉吹箫银字暖。   寿觞阿母年年劝,犹道碧桃尚浅。花开更待几东风,应见华千岁换。   玉楼春   炉烟不断腾金兽。香雾入帘波影皱。秋堂

  • 萧仲昺·唐圭璋

      沁园春   庆宁乡令   笑问鸥盟,所不同心,有如大江。念渊明漫仕,虽轻斗粟,弦歌有得,难慕柴桑。相业流芳,元枢新躅,拈作先生一瓣香。长生酒,仗西风桂子,吹到河阳。   湘江。笑绾铜章。便好筑绵州六一堂。看千年辽鹤,重

  • 第十七出 合围·洪昇

    〔外末、副净、小生扮四番将上〕〔外〕三尺镔刀耀雪光,〔末〕腰间明月角弓张。〔副净〕葡萄酒醉胭脂血,〔小生〕貂帽花添锦绣装。〔外〕俺范阳镇东路将宫何千年是也。〔末〕俺范阳镇西路将官崔乾佑是也。〔副净〕俺范阳

  • 皇明诗选卷之二·陈子龙

    李雯舒章氏云间陈子龙卧子氏同撰宋征舆辕文氏五言古诗一刘基高启张羽袁凯倪瓒汪广洋乌斯道杨士奇张洪李东阳李梦阳◆刘基 【字伯温青田人洪武中以佐命功封诚意伯为胡惟庸药死正德中赠太师谥文成所著有郁离子诚意伯全

  • 给——·徐志摩

    我记不得维也纳, 除了你,阿丽思; 我想不起佛兰克府, 除了你,桃乐斯; 尼司,佛洛伦司,巴黎, 也都没有意味, 要不是你们的艳丽,—— 玫思,麦蒂特,腊妹, 翩翩的,盈盈的, 孜孜的,婷婷的, 照亮着我记忆的幽黑, 像冬夜的明星, 像暑夜的游萤,——

  • 02、双戏·蒲松龄

    高公、高母上云年岁周花甲,鬓边白发生;有子万事足,无妾一身轻。 咱家姓高名猷,字是仲鸿,本贯临江府峡江县。俺本宦官后人也,家中有万金产业。我合夫人周氏,都是六十余岁。五十上生了一子,叫小长命。自从读书,起了个名字叫高蕃

  • 卷之六百九十二·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二七 夜航船·周作人

    有一个号叫作鸣山的,是我们同高祖的族叔,曾经在水师学堂当过一时的学生,记得几句“喝茶抽烟”的英语,与封燮臣或者还是同年,其时在宋家溇的北乡义塾改作学堂,请他去当教习,我便请他给我与封君连络。七月十八日下午同鸣山至昌

  • 阮卓传·姚思廉

    阮卓,陈留尉氏人。祖父阮诠,是梁散骑侍郎。父亲阮问道,是梁宁远岳陽王府记室参军。阮卓年少聪明,立志研读经书史籍,擅长谈论,尤其擅长五言诗。性情至孝,其父随岳陽王出镇江州,染病去世,阮卓那年才十五岁,亲自从都城奔赴江州,水汤

  • 卷四十九·佚名

    <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礼部志稿>钦定四库全书礼部志稿卷四十九明 俞汝楫 编奏疏学政疏覆行国学三事疏正统三年三月北京国子监助教李洪言三事一国学乃养育天下贤才之所粤自肇建北京南北分为二监例以南人入南监北人

  • 礼六○·徐松

    赐酺【宋会要】太宗雍熙元年十二月十日,诏曰:「王者赐酺推恩,与众共乐,所以表升平之盛事,契亿兆之欢心。累朝以来,此事久废,盖逢多故,莫举旧章。今四海混同,万民康泰,严禋始毕,庆泽切行,宜令士庶之情,共庆休明之运。可赐酺三日。」

  • 三正考卷一·吴鼐

    工部主事呉鼐撰造厯之初建子史记索隐黄帝建子鼐按黄帝命大挠作甲子以四甲子为厯元则是建子无疑也若建寅则四甲子乃在癸亥嵗之十一月唐虞建寅尧典日中星鸟以殷仲春日永星火以正仲夏宵中星虚以殷仲秋日短星昴以正仲冬鼐

  • 卷二百六十·佚名

    △初分难信解品第三十四之七十九善现,一切智智清净故布施波罗蜜多清净。布施波罗蜜多清净故平等性清净。何以故?若一切智智清净。若布施波罗蜜多清净。若平等性清净。无二无二分无别无断故。一切智智清净故净戒安忍精进

  • 俱舍论疏 第二十五卷·法宝

    俱舍论疏 第二十五卷沙门法宝撰分别贤圣品第六之四论。如前所说至亦有云何。已下大文第五明六种姓。一明六种罗汉。二明六种学.凡。三明三种退别。四明六退果时等。五明练根不同。六明九种无学就初门中。一明六

  • 第九十六章 罗普奢西哈王·佚名

    由此各各所居,人间之主等,随时之经过,享受王位之乐,彼等相协和,后与彼婆兰义人战斗,处处博得胜利,此三兄弟之人主而后至相违背。此中名罗普奢西哈(第二世),彼大名称[之王]排除兄弟,[以其他之地]为己物。(一、三)参配毒物[于长王子]而杀之

  • 东谷所见·李之彦

    一卷。亦作《东谷随笔》。南宋李之彦(生卒年不详)撰。李之彦生于宋末,社会风气日益衰坏,教学之余,将其所见,随手笔录,以成是书。全书共十三则,皆愤世疾俗、词怨以怒之语。卷末载“太行山戏语”一条,谓“事非不必与世人辨”,对

  • 周易浅述·陈梦雷

    八卷,清陈梦雷著。书成于康熙甲戍年(1694年)。清陈梦雷(1650—1741)撰。陈梦雷字则震,一字省斋,晚号松鹤老人。福建闽县人。顺治己丑进士。官至翰林编修。康熙二十一年(1682)缘事谪戍沈阳尚阳堡。越十八余年赦罪还京,

  • 御定千叟宴诗·康熙

    四卷。清康熙六十一年(1722)奉敕编。为集皇家开宴庆颂之诗。首录康熙之作,继以群臣和章,以颂“盛世”安以乐之音。有 《四库全书》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