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上清外史薛玄曦(上清集)

玄曦,字玄卿,河东人。徙居信州之贵溪。年十二,辞家入道龙虎山,师事张留孙、吴全节。延佑间,用荐者召见侍祠,制授大都崇真万寿宫提举,升提点上都崇真万寿宫。泰定元年,奉诏征嗣天师,既至,住镇江之干元宫,未行,扈从滦阳,还至龙虎台,喟然叹曰:楚云江树,遐阻万里。引领亲舍,宁无惕然于中乎!即日辞归。辟清宁斋、见心亭、熙明轩,筑琼林台于龙虎山之西,日与学仙者相羊其间,而密修大洞回风混合之道。会杭州佑圣观孙真人仙去,法席久虚,省府奉书币以迎,辞不就。至正三年,制授弘文裕德崇仁真人佑圣观住持,兼领杭州诸宫观,玄曦不得辞,乃拜命而遣弟子摄其事。五年卒,年五十七,自号上清外史。所著有《上清集》、《樵者问》,会稡群贤诗文为《琼林集》。玄卿负才气,倜傥不羁,善为文,而尤长于诗。揭曼硕留琼林月余,斋三日乃为作序,称其老劲深稳如霜松雪桧,百折莫能挠;清拔孤峻如豪鹰俊鹘,千呼不肯下;萧条闲远如空山流泉深林,孤芳自形自色,不与物竞。人以为知言。玄卿书札极丽逸,片楮出,人争欲得之。有闻风而未之见者,或使图其像以去。见心亭后有土阜隆然,人称之曰「薛公墩」云。 

次韵欧阳检阅濠池观荷 

野宿山简虞博士王待制 

题高尚书夜山图 

燕粟总管玩芳亭子 

送文郎中奉使交趾 

送陈都事使云南兼寄李仲渊廉访 

宋显父秘书惠海子北门之什次韵答之 

送朱本初之玉隆堂 

游张公洞简常守刘道中 

题刘京叔归潜室 

攸宁庵 

万岁山次韵 

简畅廉访 

华素台 

张舍人遥碧楼 

庆黄晋卿任江浙儒学提举 

大驾度居庸关 

次韵王侍郎上都见寄 

寄赠华阳洞隐者 

高远堂 

赠聂尊师 

题云林子南村隐居图 

简高佥事尧臣 

送李理问赴岭北省二首 

送黄元深游淛 

春尽北行留别吴大修撰 

次韵卢疎亭廉使见寄 

○次韵欧阳检阅濠池观荷 

行行濠池上,亭亭见长荷。琼葩耀初日,碧芰卷轻波。深蒲晓色乱,微雨晚香多。方舟时自移,高轩或来过。岂无河朔饮,那复发商歌。商歌一慷慨,此物奈君何! 

○野宿山简虞博士王待制 

迢迢野宿山,峰峦何崔嵬。朝登猛虎啸,暮宿玄猿哀。高风四面发,花鸟为谁开?传闻章皇帝,此地昔徘徊。龙驾竟不还,浮云空往来。秀色九天外,巨灵不敢摧。飘摇散襟带,览结何悠哉! 

○题高尚书夜山图 

高李风流仕西浙,共倚危楼望吴越。吴越江山千万里,高侯画对中秋月。生纸经营入董源,朦胧烟树迷宫阙。玉露沉沉四泬寥,潮声已息箫声咽。不写思陵全盛时,空遗白塔堪愁绝。君不见王子猷,亦向山阴弄雪舟。谁拈秃笔埽清游,古今嘉致总悠悠。 

○燕粟总管玩芳亭子 

粟氏林亭好,飘飘借马游。药阑当户密,花径近城幽。未许朝参懒,聊为逸兴留。使君行乐处,风物为春柔。 

○送文郎中奉使交趾 

天子龙飞统万邦,玉符封检下殊方。远人尽是雕题獠,奉使唯应粉署郎。翡翠飞时铜柱湿,鹧鸪啼处石门荒。炎风苦雨烦珍重,蒌叶槟榔取次尝。 【《体要》、《正体》俱作柳贯,《待制集》中不载。】 

○送陈都事使云南兼寄李仲渊廉访 

送君铨选使滇池, 【一作溪。】 部落诸贤想自 【一作「夷自品」。】 题。明月先经 【一作「梦回」。】 夔子北,长风却 【一作吹。】 度夜郎西。山横 【一作涵,又作怜。】 塞雨骅骝滑,花发 【一作压。】 蛮云杜宇啼。为问霜台李廉访, 【一作「学士」。】 白头官满尚羁栖。 【《元音》作赵孟俯,《松雪集》中不载。】 

○宋显父秘书惠海子北门之什次韵答之 

得君佳句见君情,春半闲从海上行。红杏啼莺沙苑邃,绿杨嘶马汉堤平。玉山地势连双阙,金水河流注夹城。万乘以仁怀远迩,游观宜着鲁诸生。 

○送朱本初之玉隆堂 

西山紫翠簇芙蓉,师住逍遥第一峰。慎勿挽弓思射鹿,祇须铸铁学降龙。闲穿晓月鉏灵药,醉拂秋风卧古松。应忆京华旧游处,蓬莱访畔五云重。 【按此诗蒋易《风雅》题作《送真一诗》,云:「西山紫翠郁芙蓉,师住逍遥第一峰。滕阁雨收瞻驻鹤,楚江沙长羡降龙。有时带月鉏灵药,无事焚香对古松。谩忆京华旧游处,蓬莱坊畔五云东。」与此小异。】 

○游张公洞简常守刘道中 

赤乌二载发奇空,古洞深沈道路危。翠窦下攒山瀑落,紫岩中廓石膏垂。铁船通海时难遇,金鼎调元事可期。祇恐使君同变化,白螺来往少人知。 

○题刘京叔归潜室 

独构茅堂养道真,满前俗事罢纷纭。磻溪夜钓波心月,汾曲春耕陇上云。长笑熊罴劳应梦,直 【一作肯。】 教猿鹤怨《移文》。近来传得安心法,万壑松风枕上闻。 

○攸宁庵 

高兴何如向子平,男昏女嫁一身轻。白云在望频登陇,黄发为期少入城。茧室已营身后计,凤笙时听月中声。江淮十载风尘满,回首谁应似独醒。 

○万岁山次韵 

万岁仙山耸碧空,广寒春 【一作宫。】 殿最当中。桥连绮 【一作「云移锦」。】 石通三岛,路遶银河接两宫。柳拂甘泉巢翡翠,花凝太液下冥鸿。 【一作「孔雀花浓深驻日,凤凰枝老细含风。」】 年年此地 【一作岁岁。】 经游辇,自是承 【一作升。】 平乐未终。 

○简畅廉访 

名家世代产贤臣,清白流芳迈等伦。柏叶拂阶迎廌角,红云拥殿识龙鳞。畅当诗律知无敌,薛稷才华愧不纯。江左扫清虽一道,里行犹赖济斯民。 

○华素台 

银台错落照长春,泰宇清明绝点尘。星斗九天分楚越,山河万里界瓯闽。花边绛节招猿鹤,云里丹梯驻凤麟。戏马歌风何足数,初阳今古对天人。 

○张舍人遥碧楼 

西北高楼入九天,楚云吴树净娟娟。玉浮翡翠流青草,金削芙蓉列紫烟。方椟尚藏周典礼,故家犹继汉神仙。想应公子登临处,明月吹笙彩凤旋。 

○庆黄晋卿任江浙儒学提举 

忆昨追随到上台,鳌头先夺锦标回。道人独宝笼鹅帖,天子曾惊倚马才。礼以二仪宗太极,名因三赋重蓬莱。只今教雨司吴越,绝胜文翁化蜀来。 

○大驾度居庸关 

居庸雄据万重山,南北门分作汉关。鼓角动时森虎卫,旌旗行处识龙颜。禅宫路转风烟合,御苑春深草树闲。待得长杨围猎罢,又随车骑此中还。 

○次韵王侍郎上都见寄 

滦水东风净物华,石鳌峰下驻仙车。清明草检归黄阁,胜日开筵近紫霞。万户砧声闻别馆,九天秋色落谁家?仙郎赋罢长回首,南去还乘八月槎。 

○寄赠华阳洞隐者 

归去华阳古洞天,高情萧爽绝凡缘。牵萝石壁书红叶,散发云林卧紫烟。长史玉经何日降,隐居真诀至今传。江东却拟寻君去,合景回风问上玄。 

○高远堂 

数椽茅屋云中出,一抹青山坐上看。读罢《黄庭》春雨后,刺桐花落鸟声寒。 

○赠聂尊师 

青山寂寂雨潇潇,一个长松翠欲飘。白发道人年八十,小楼闲坐说前朝。 

○题云林子南村隐居图 

山高白石秀,竹密绿阴浓。窗映风光扫,溪流月影重。 

○简高佥事尧臣 

宪府开江左,清风肃百曹。朝廷任隐逸,郡县覩英豪。必使民情直,须除吏弊牢。马周为善政,今古尚持操。 

○送李理问赴岭北省二首 

君向龙沙去,迢迢不计程。关山殊汉苑,河陇异秦城。青草明妃冢,黄云属国营。盛年经此地,往事肯伤情。 

画省开边鄙,郎官选俊才。臂鹰过雁碛,走马上龙堆。气候调中律,星辰接上台。何当瓜及日,却向晋陵回。 

○送黄元深游淛 

南宫朝殿锁蓬莱,芳草春深梦不回。只有海门青一点,月明犹送旧潮来。 

○春尽北行留别吴大修撰 

万柳千花拂酒旗,南陵北苑草离离。居庸关下泉呜咽,又是东风欲去时。 

○次韵卢疎亭廉使见寄 

西风吹老敬亭秋,回首江云近涿州。记得少年陪剑履,麒麟合上凤池头。 

猜你喜欢
  卷一百九十六·彭定求
  卷一·魏元旷
  ●初编·卷九·沈瘦东
  卷二·丁绍仪
  ●卷五·况周颐
  第三折·孙仲章
  卷一百七十二·徐世昌
  三集卷五十·乾隆
  卷四十一·陈焯
  卷一百四十二·陈廷敬
  卷七十五·佚名
  卷二十六·佚名
  卷三十九·徐倬
  卷十三·施元之
  唐英歌诗跋·吴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白云樵唱集卷二·王恭

    (明)王恭 撰○歌行赋髙漫士适安堂题于方壶所寄画小隠翻成大隠媒终南捷径近蓬莱君家草堂独萧洒半占峯南松际开草堂松际秋声里四壁清晖映乌几卷幔朝眠日出髙野鹤孤云祗如此孤云野鹤澹忘形嬴得丘园养性灵飞腾未应郎官宿嘉

  • 列传第二十七 王秀之王慈蔡约陆慧晓顾宪之萧惠基·萧子显

    王秀之,字伯奋,琅邪临沂人也。祖裕,宋左光禄大夫、仪同三司。父瓒之,金紫光禄大夫。秀之幼时,裕爱其风采。起家着作佐郎,太子舍人。父卒,为庵舍于墓下持丧,服阕复职。吏部尚书褚渊见秀之正洁,欲与结婚,秀之不肯,以此频转为两府外

  • 卷二百四十九·列传第八·脱脱

        范质 王溥魏仁浦   范质字文文素,大名宗城人。父守遇,郑州防御判官。质生之夕,母梦神人授以五色笔。九岁能属文,十三治《尚书》,教授生徒。   后唐长兴四年举进士,为忠武军节度推官,迁封丘令。晋天福中,以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三百六·佚名

    嘉靖二十四年十二月庚寅朔○辛卯以山东都司掌印署都都指挥佥事贾席充右参将协理漕运○壬辰授服阕庶吉士林树声为翰林院编修○癸巳 慈孝献皇后忌辰 奉先殿行祭礼○沈王胤栘为其世子恬烄乞 祖训敬一箴及五经四书大学衍

  • ●卷七·王锜

    ○先君阴德先君弃诸孤时,锜方六岁。明年,修撰张先生益、吏部司务邹先生亮皆还吴,同来致奠,且访孤之存。奠毕,因索锜见,锜方染痢甚厉,不能出,二公大忧之。时锜师全先生美在座,因曰:“可竹君岂无后者!不须忧。”二公问曰

  • 第二十九卷 唐 扬吴 南唐·缪荃孙

    唐唐故张君墓志贞观十六年,此志石不满一方,正书,无铭词。光绪间江都出土。君讳行密,其先陇西原北人也。祖崇基,隋岐州刺史。□□轻徭薄赋,民皆□仰。父素德,黄门侍郎,於大业元年敕往江南,由此思退,遂移家扬州江阳城东之育贤村

  • 钦定续通志卷一 唐纪一·纪昀

    唐纪【一】【臣】等谨按自班固已后断代为史而会通之义不着宋臣郑樵作通志乃始探篹缀辑上下数千载综其行事粲然成一家之言厥功伟矣顾以唐书五代史为本朝大臣所修不敢轻议故纪传断限逮隋而止今【臣】等奉命续纂是书爰始

  • 一六七 内务府总管金简奏黄寿龄携书外出提调等率意从事请交部议处折·佚名

    一六七 内务府总管金简奏黄寿龄携书外出提调等率意从事请交部议处折乾隆三十九年七月初三日奴才金简谨奏,为参奏事。窃奴才内府世仆,本非科第,荷蒙皇上殊恩,命为四库全书处副总裁。奴才自顾庸愚,深为不称,凡纂辑等事,实未习

  • 苏秦说齐闵王·佚名

    【提要】 作为一代大战略家、大游说家,苏秦的智慧、才干和气度足以让几千年来的豪杰才俊们钦佩叹服。他给齐闵王阐述的立国做人之道,是非常深刻非常有效的,如果没有长期的从政经验和清醒的洞察力,是不可能得出如此精辟深

  • 法象第二·徐干

      夫法象立,所以爲君子。法象者,莫先乎正容貌,愼威儀。是故先王之制禮也,爲冕服采章以旌之,爲珮玉鳴璜以聲之。欲其尊也,欲其莊也,焉可懈慢也!夫容貌者,人之符表也。符表正,故情性治;情性治,故仁義存;仁義存,故盛德著;盛德著,故可以

  • 卷五·朱熹

    冯氏本拾遗《春秋》书灾异,盖非偶然。不云霜陨,而云陨霜;不云夷伯之庙震,而云震夷伯之庙;分明是有意于人也。天人之理,自有相合。人事胜,则天不为灾;人事不胜,则天为灾。人事常随天理,天变非应人事。如祈寒暑雨,天之常理,然人气壮

  • 大般涅槃经 第三十四卷·佚名

    大般涅槃经 第三十四卷宋代沙门慧严等依泥洹经加之迦叶菩萨品之四迦叶菩萨白佛言。世尊。一切众生皆从烦恼而得果报。言烦恼者所谓恶也。从恶烦恼所生烦恼亦名为恶。如是烦恼则有二种。一因二果。因恶故果恶。

  • 杂阿毗昙心论 第九卷·佚名

    杂阿毗昙心论 第九卷尊者法救造宋天竺三藏僧伽跋摩等译杂品第九已分别诸法一一定相续于上众杂义是今当略说已分别诸法一一定相续者。已说诸法展转相续种种品类。于上众杂义(谓决定应相续说者已说竟即此义上众杂

  • 通例(例者略也类也举略以知类也)·志磐

    佛祖统纪通例(例者略也类也举略以知类也)释本纪释迦如来。最初得佛之后。大悲利物。未来不息。以故果后示权。数数出世。莫可以三际求其始终。况于十方国土。唱生唱灭。处处不同。岂当于此南洲一方毕其能事。然今所录

  • 浮石和尚語錄敘·通贤

    昔張文定謂:三代以下儒門澹泊、收拾不住,英靈漢子盡歸釋氏,舉馬祖、坦然、丹霞輩以實之。張無盡賞為名言。然達磨西來不立文字,形於紙墨何有吾宗?諸方說禪浩浩,徒以組章織句為工,其去經生家掇拾餖飣詫為洙泗淵源者,何殊燕乙也

  • 唐大诏令集·宋敏求

    北宋宋敏求编。共130卷,为唐代各朝诏令的总集,系作者根据其父宋绶所纂辑之稿整理而成。体例上共分为帝王、妃嫔、追谥、册谥文、哀册文、皇太子、诸王、公主、郡县主、大臣、典礼、政事、蕃夷等13门类。每一门类下又

  • 尚书要义·魏了翁

    十七卷,《序说》一卷。宋魏了翁撰。了翁贬居靖州时,着《九经要义》,凡二百六十三卷,《尚书要义》乃其中之一。《尚书》文词古奥,唐人已称该书“佶屈聱牙”,此书伪孔传随文作注,不少古词古义赖之以明,唐孔颖达依孔传作正义,虽诠

  • 释摩男本四子经·佚名

    一卷,吴支谦译。中阿含苦阴经下之别译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