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七章 秦汉的武功

秦汉之世,是我国对内统一的时代,亦是我国向外拓展的时代。中国本部的统一,完成于此时。历代开拓的规模,亦自此时定下。所以秦汉的武功,是一个亟须研究的问题。

中国的北方,紧接蒙古高原。蒙古高原,是一个大草原,最适于游牧民族居住;而游牧民族,性好侵略,所以历代都以防御北族为要务。三代以前,匈奴和汉族,杂居黄河流域。蒙古高原,大约无甚大民族。至秦朝初年,而匈奴以河南为根据地。注240秦始皇命蒙恬把他赶掉,把河南收进来。筑长城,自临洮(táo)至辽东,注241延袤万余里。这长城,大约是因山川自然之势,将从前秦、赵、燕诸国所筑的长城,连接起来的。其路线,全与现今的长城不同。注242就形势推测,大约现在的热、察、绥、辽宁等省,都当包括在内。秦末大乱,戍边的都自行离开。于是匈奴复入居河南。这时候,匈奴出了个人杰,便是冒顿(mòdú)单于(chányú)。北方游牧种族,东有东胡,西有月氏(zhī),都给匈奴所击破。匈奴又北服丁令等国。注243其疆域,直达今西伯利亚南部。而因月氏的遁走,汉文帝时,匈奴又征服西域。于是长城以北,引弓之民,都归匈奴所制驭,俨然和中国南北对立了。汉高帝征伐匈奴,被围于平城,注244七日乃解。后来用娄敬的计策,以宗室女为单于阏氏(yànzhī),和他和亲。这是中国历代,以结婚姻为和亲政策之始。吕后及文、景二代,都守着和亲政策。匈奴入寇,不过发兵防之而已。到武帝,才任用卫青、霍去病等,出兵征讨。先收河南之地,置朔方郡。注245后来又屡次出兵,渡过沙漠去攻击。匈奴自此遂弱,然而还未肯称臣。到宣帝时,匈奴内乱,五单于争立,其呼韩邪(yé)单于,才入朝于汉。和呼韩邪争斗的郅支单于,逃到康居,注246为汉西域副校尉陈汤,矫制发诸国兵所攻杀。时为公元前三六年。前汉和匈奴的竞争,到此算告一段落。呼韩邪降汉后,其初对汉很恭顺。王莽时,因外交政策失宜,匈奴复叛。其时中国正值内乱,无人能去抵御,北边遂大受其害。后汉光武时,匈奴又内乱,分为南北。其南单于降汉,入居西河美稷。注247和帝时,大将军窦宪,出兵大破北匈奴于金微山。注248自此匈奴西走,辗转入于欧洲,为欧洲人种大迁移的引线。而南匈奴则成为晋时五胡之一。

历史上所用“西域”二字,其范围广狭,时有不同。其最初,则系指今天山南路。所谓“南北有大山;中央有河;东则接汉,阨(è)以玉门、阳关,注249西则限以葱岭”也。汉时,分为小国三十六,其种有塞,有氐羌。大抵塞种多居国,氐羌多行国。从河西四郡开后,注250而汉与西域交通之孔道始开。其当南北两道的楼兰、车师,注251先给中国所征服。后来汉武帝又出兵,远征大宛,注252于是西域诸国,皆震恐愿臣。前六〇年,汉遂置西域都护,并护南北两道。后来又置戊己校尉,注253屯田车师。莽末,西域反叛。匈奴乘机,威服北道。而莎车王贤,注254亦称霸南道。诸小国都叩玉门关,请遣子入侍,仰求中国保护。光武帝恐劳费中国,不许。明帝时,班超以三十六人,往使西域。因诸国之兵,定诸国之乱,到底克服西域,复属于汉。直至后汉末年才绝。

羌人的居地,遍于今陇、蜀、西康、青海之境;而其居河、湟之间的,最为强悍。汉武帝时,把他打破,置护羌校尉统领他。王莽时,以其地置西海郡。莽末,乘隙内侵。后汉时,屡次发兵讨破他。至和帝时,遂复置西海郡,并夹河开列屯田,以绝其患。此后降羌散居内地的,虽然复起为患,然而河、湟之域,则已入中国的版图了。

东胡,大约是古代的山戎。汉初居地,在满、蒙之间。自为匈奴所破,乃遁保乌桓、鲜卑二山。注255汉武帝招致乌桓,令处上谷,右北平、渔阳、辽西、辽东五郡塞外,助汉捍御匈奴。虽亦时有小寇,大体上总是臣服中国的。鲜卑居乌桓之北,后汉时,北匈奴西徙后,其地及余众,均为鲜卑所有,因此其势大张。其大人檀石槐,辖境之广,竟与匈奴盛时相仿佛。然檀石槐死后,缺乏统一的共主,声势复衰。乌桓的部落,亦颇有强盛的。后汉末年,都和袁绍相连结。袁氏败后,曹操大破之于柳城。注256自此乌桓之名,不复见于史,注257而鲜卑至晋时,亦为五胡之一。

朝鲜是殷时箕子之后。其初封地难考,大约自燕开辽东西后,遂居今朝鲜境内。和中国以(pèi)水为界。注258秦时,侵夺其地,国界在

水以东。汉初复还旧境。其时燕人卫满走出塞,请居秦所侵水以东之地。朝鲜王许之。满遂发兵袭灭朝鲜。传子至孙右渠,以公元前一〇八年,为汉武帝所灭。以其地为四郡。注259其南之马韩、弁(biàn)韩、辰韩,总称为三韩,亦都臣服于汉。朝鲜虽系箕子之后,然其人民则多系貉族。貉族尚有居辽东之北的。汉武帝时,其君南闾等来降,曾以其地置苍海郡,数年而罢。后汉时,今农安地方,有扶余国来通贡。大约就是南闾之族。扶余至西晋时,才为鲜卑慕容氏所灭。而其众在半岛内的,却建立高句丽(gāogōulí)、百济两国。扶余之东,又有肃慎,地在今松花江流域。这就是满族之祖。大约亦是燕开五郡时,逼逐到此的。注260后汉时称为挹(yì)娄。因为臣服扶余,和中国无大交涉。

南方一带,秦时所开的桂林、南海、象郡,秦亡时,龙川令赵佗,据之自立,是为南越。而句践之后无诸及猺(yáo),亦以率兵助诸侯灭秦故,汉初封无诸为闽猺王,猺为东瓯(ōu)王。注261武帝时,闽越和东瓯相攻击,武帝发兵灭闽越,徙东瓯于江、淮间,乘势遂灭南越。所谓西南夷,则当分为两派:夜郎、滇及邛都等,为今之倮(luǒluó)。椎结,耕田,有邑聚。其嶲(xī)、昆明及徙、筰(zuó)都、冉

(máng)、白马等,则均系氐羌。武帝亦皆辟其地为郡县。注262

【注释】

注240 今河套。

注241 临洮,今甘肃岷县。秦长城起乐浪郡遂城县,见《晋书·地理志》。

注242 今之长城,大抵是明代所筑,见《明史·兵志》。

注243 此丁令在北海附近。《汉书·苏武传》:“武居北海上,丁令盗其牛羊。”北海,今贝加尔湖。

注244 今山西大同县。

注245 在今鄂尔多斯。

注246 在今伊犁以西,西至里海,北抵咸海附近。

注247 汉县。故城在今鄂尔多斯左翼中旗。

注248 今阿尔泰山。

注249 在今甘肃敦煌县西。

注250 本匈奴地。其浑邪王杀休屠王降汉。汉乃辟为酒泉(今甘肃高台县)、武威(今甘肃武威县)、张掖(今甘肃张掖县)、敦煌(今甘肃敦煌县)四郡。

注251 楼兰之地,今已沦为沙漠。车师,今新疆吐鲁番县。

注252 今俄领中央亚细亚之地,在康居之南。

注253 戊校尉和己校尉系两官。后汉但置戊校尉。

注254 今新疆莎车县。

注255 在今蒙古东部兴安岭山脉中。

注256 汉县,今热河陵源县。

注257 惟《唐书·四夷传》有一极小部落名乌桓。

注258 今大同江。

注259 乐浪郡,今黄海平安两道地。临屯郡,今汉江以北之地。玄菟(tú)郡,今咸镜南道。真番郡,地跨鸭绿江。(据朝鲜金于霖《韩国小史》)

注260 《左氏》说武王克商,肃慎燕亳吾北土也。其时之肃慎,当在北燕附近。

注261 闽越,今福建闽侯县。东瓯,今浙江永嘉县。

注262 《史记》:“西南夷君长以什数,夜郎最大。其西,靡莫之属以什数,滇最大。自滇以北,君长以什数,邛都最大。此皆椎(chuí)结,耕田,有邑聚。其外,西自同师以东北至楪(yè)榆(今洱海),名为嶲、昆明。皆编发,随畜迁徙,毋常处,毋君长,地方可数千里。自嶲以东北,君长以什数,徙、筰都最大。自筰以东北,君长以什数,冉最大。其俗或土著,或移徙。自冉以东北,君长以什数,白马最大。皆氐类也。”案夜郎、滇及邛都,在今金沙江、黔江流域,徙、筰都、冉、白马,沿岷山峨眉之脉,分布于岷江、嘉陵江之上源,及岷江、大渡河之间。嶲、昆明则沿横断山脉,分布于澜沧、金沙二江之间。夜郎,今贵州桐梓县,武帝以为牂牁郡。滇,今云南昆明县,武帝以为益州郡。邛都,今四川西昌县,武帝以为越嶲郡。筰都,今四川汉源县,武帝以为沈黎郡。冉,今四川茂县,武帝以为汶(mín)山郡。白马,今甘肃成县,武帝以为武都郡。其澜沧江以西,今之保山县,则为哀牢夷,属于越族。后汉明帝时,才开辟为永昌郡。

猜你喜欢
  列传第十 胡籓 刘康祖 垣护之 张兴世·沈约
  卷二十五·吴广成
  第六十一回 挑嫠女即席弹琴 别娇妻入都献赋·蔡东藩
  卷第一百七十一·胡三省
  卷十三·朱熹
  卷之一百五十八·佚名
  卷之一百三十七·佚名
  清季外交史料选辑(二)·王彦威
  刘炳传·脱脱
  蒲察通传·脱脱
  樊山政书卷三·樊增祥
  九一、宋君偃元年乃周显王三十一年非四十一年乃幼年嗣位非·钱穆
  卷一百五十四·佚名
  ●卷之四·吕坤
  明鉴易知录卷八·吴楚材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一集·杨香池

    余自幼酷嗜唫咏,然自觉性情放荡,绝少精纯之作。惟于古今名人佳什,见则爱若琪璧,辄熟诵之。诵之者再,复手录之。二十年来愈积愈多,书窗无事,乃检取惬心者,附以所见,编为诗话。正所谓未能调羹,略知辨味。若欲以此语于著作之林,则吾

  • 薜荔园诗集卷二·佘翔

    (明)畲翔 撰 ○五言律诗 题戴氏风泽山房(二首) 谁栽千树橘况近百花庄何用愚名谷只宜醉作乡行藏髙卧穏岁月著书长兴到来看竹无劳枉报章 其二 结屋松林下终朝独闭闗猖狂知浊酒揺落对青山种树荷锄去寻僧采药还眷兹招隠地倘许

  • 卷二十一 本纪二十一·赵尔巽

      ◎穆宗本纪一   穆宗继天开运受中居正保大定功圣智诚孝信敏恭宽毅皇帝,讳载淳,文宗长子,母孝钦显皇后那拉氏,咸丰六年三月二十三日,生于储秀宫。   十一年,就学,编修李鸿藻授读。七月,文宗不豫,壬寅,疾大渐,召御前大臣载

  • ●卷二十一·赵翼

    ○薛居正五代史宋太祖开宝六年四月,诏修梁、唐、晋、汉、周书,其曰《五代史》者,乃后人总括之名也。七年闰十月,书成,凡一百五十卷,目录二卷。监修者为司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薛居正,同修者为卢多逊、扈蒙、张澹、李、刘兼、

  • 卷之二百九十二·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大臣

  • 第四十五章 蒙古大帝国的盛衰·吕思勉

    蒙古是野蛮的侵略民族所建立的最大的帝国,他是适直幸运而成功的。蒙古所征服之地,几于包括整个亚洲,而且还跨有欧洲的一部分。其中最重要的,自然还是西域。葱岭以西,亚历山大东征后,安息、大夏,对立为两个大国。其后则变为

  • ●宰惠紀略序·柳堂

    世有讀書尚論自負循良聞者亦翕然同聲望以龔黃之事業及得所假手而前後頓殊大為世所詬病者良以能坐言不能起行聞其語不若見其政之為足據也若惠民宰純齋柳公則真能言而亦能行者矣余與公之實政則不惟聞之抑且見之矣先是十

  • 绎史卷四·马骕

    灵壁县知县马骕撰炎帝纪帝王世纪炎帝神农氏姜姓也母曰任姒有蟜氏女登为少典妃游华阳有神龙首感生炎帝人身牛首长于姜水有圣德【春秋元命苞少典妃安登游于华阳有神龙首感之于常羊生神子人面龙颜好耕是为神农 潜夫论赤

  • ·谕书吏·丁曰健

    尔等入公门为吏,原为顾体面、保身家起见。如作奸犯科,甘蹈刑章,岂非自投法网?尔等将来考得吏员,亦将为朝廷官职;若有刑伤过犯,后悔何及?大家要勉励做个好书吏,不要包揽词讼,不要串通衿棍,挟制官长。县官是尔等父母,

  • 李光进传·刘昫

    李光进,本为河曲部落稽阿跌族人。父良臣,承袭鸡田州刺史,隶属朔方军。光进姊嫁给舍利葛旃,葛旃杀仆固而归附河东节度使辛云京。光进兄弟从小依傍葛旃,因此定居于太原。光进勇毅果敢,其武艺兵略次于葛旃。肃宗自灵武观察战局

  • 程文德传·张廷玉

    程文德,字舜敷,永康人。初受业于章懋,后追随王守仁。嘉靖八年(1529),与罗洪先同登进士。洪先第一,他第二,授翰林编修。因同年进士杨名弹劾汪钅宏,他被株连下狱,贬为信宜典史。钅宏罢官后,他被调任安福知县,后升兵部员外郎。父亲

  • 王守仁传·张廷玉

    王守仁,字伯安,余姚人。他的父亲王华,字德辉,成化十七年(1481)考中进士第一名。授编修。弘治中,逐渐做到学士、少詹事。王华很有度量和才能,在讲幄时间最长,孝宗很眷恋他。李广受世宗宠爱时,王华讲解《大学衍义》,说到唐代李辅

  • 世宗宪皇帝上谕旗务议覆卷十一·允禄

    上谕八旗各佐领下俱有铁匠鞍匠弓箭等匠毎月给伊等钱粮俾充各项匠役者特欲其平时学习手艺以便行军之际擕彼行走修理一应噐械耳前因各项匠役虽存其实能制造者甚少而该旗大臣官员亦不甚稽查管教是以特交与武备院令其教习

  • 卷七·叶酉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究遗卷七左庶子叶酉撰僖公下十有八年春王正月宋公曹伯卫人邾人伐齐夏师救齐五月戊寅宋师及齐师战于甗齐师败绩狄救齐宋襄之伐齐纳孝公也传称桓公与管仲属孝公于宋襄公以为太子管仲非从君于昏者其立孝

  • 卷十二·姚炳

    钦定四库全书 诗识名解卷十二 钱塘 姚炳 撰 草部 茅 茅【豳风七月篇】说文以茅为菅郑渔仲别茅叶为菅皆非古者菅茅异用菅同麻并沤为布而茅则以盖屋其种佳者用包裹礼物及充祭祀缩酒如禹贡包匦菁茅春秋传包茅不入及易

  • 胎藏生品第三·佚名

    尔时金刚藏,菩萨摩诃萨。复告螺髻梵,天主应当知。一切有情身,九物以为性。有为相迁动,能造所造俱。精血共和合,增长於不净。为无量诸业,之所常覆缠。如毒树所生,扶疏而蓊郁。贪瞋等烦恼,增长亦如是,九月或十月,生於满足时。既从

  • 佛说水沫所漂经·佚名

    东晋西域沙门竺昙无兰译闻如是。一时婆迦婆在阿迎阇(波斯匿王所造观也)恒水侧。与大比丘众五百人俱。时有大聚沫为水所漂。世尊见已告诸比丘。汝等颇见此沫聚为恒水所漂不。诸比丘对曰。如是世尊。世尊告曰。此沫聚若

  • 妙法莲华经文句卷第十下·智顗

    释如来神力品如来者上释竟。神名不测。力名干用。不测则天然之体深。干用则转变之力大。此中为付嘱深法。现十种大力。故名神力品。自此品下凡有八品。是付嘱流通。今品明菩萨受命弘经。次品如来摩顶付累。文有长行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