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娄师德传

娄师德字宗仁,郑州原武县人。考中进士,调任江都县尉。扬州长史卢承业认为他不同寻常,说:“娄君,是三公宰辅之才,应当将子孙委托给他,怎能以他现在是僚属吏员论呢?”

高宗上元初年(674),娄师德任监察御史。适逢吐蕃军侵犯边境,刘审礼阵亡,娄师德奉旨前去洮河收容失败散逃人员,就便出使吐蕃国。吐蕃的首领论赞婆等由赤岭奉持牛和酒前来迎接,宴劳,娄师德向他们宣扬唐朝的国威、信义,陈述两国关系好不好的利与害,使吐蕃的首领既敬畏又心悦诚服。后来,招募勇猛之士征讨吐蕃,娄师德自告奋勇,头束红额巾应征诏令,高宗授予他朝散大夫之职,让他从军。因建立功劳,提升他任殿中侍御史,兼河源军司马,并主持屯田事务。与吐蕃在白水涧交战,八次遇敌,八战八胜。

武则天天授初年(690),娄师德任左金吾将军、检校丰州都督。身穿皮套袄,率领军士开垦荒田,积聚粮食数百万,军队因此供给充足,无须转运粮食和向民间购粮的费用。武后下诏书慰劳他。长寿元年(692),召他回朝廷授予他夏官侍郎职务,兼管尚书省事务,晋升为同凤阁鸾台平章事。武后曾对娄师德说“:军队在边疆,必须开垦农田,您可不能因此事辛劳而畏难呀。”于是仍然委任他为河源、积石、怀远诸军及河、兰、鄯、廓诸州的检校营田大使。后入朝晋升为秋官尚书、封爵为原武县男;又改任左肃政御史大夫,并主持政务。证圣年间(695),娄师德与王孝杰一同在洮州抵御吐蕃军,素罗汗山一战,大败,被贬为原州员外司马。万岁通天二年(697),入朝任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后来,与武懿宗、狄仁杰分道安抚平定河北,晋职为纳言,晋封为谯县子、陇右诸军大使,仍然掌管守边军队的屯田事务。

圣历三年(700),突厥军队入侵,朝廷下诏令委任娄师德为检校并州长史、天兵军大总管。同年九月,在会州去世,终年七十岁。赠予幽州都督衔,谥号为“贞”,安葬时赐给享用往返仪仗。

娄师德身高八尺,方口宽唇。为人深沉有度量,别人冒犯了他,总是谦逊地自我解脱,不流露于形色。一次,他与李昭德同行,娄师德一向身体肥胖,不能快步行走,李昭德嫌他行走迟缓,恼怒地说“:你是被农家子弟留住了。”娄师德笑着说:“我不在农家,还在什么人那里?”

他的弟弟掌管代州,娄师德给他讲如何做官,教给他忍耐的本领。他弟弟说:“有人把口水吐到自己脸上,把它擦干净就算了。”娄师德说“:还不够。把口水擦干净,这是恼怒的表现;你只是让它自己干而已。”在夏官任侍郎时,一次登载备选录用官员名册,被选的人员凑近案桌查阅登载簿册。娄师德说“:允许我选定了再看行吗?”被选用人员不肯离去,于是他挥着笔说“:当心墨沾污了你!”

狄仁杰尚未担任辅政大臣时,娄师德推荐他入朝辅政。待到狄仁杰与娄师德官位相同时,多次排挤娄,让他离开朝廷执行政务。武后察觉后,问狄仁杰:“师德贤明吗?”狄回答说:“他担任将领谨慎守职,是否贤明,我就不知道了。”武后又问“:他能鉴别人的优劣吗?”狄回答说“:臣曾与他是同僚,没有听说他能识别人的优劣。”武后说:“我用你,是师德举荐的,他实在是够得上能识别人才的了。”然后拿出娄师德举荐狄仁杰的奏章给狄看,狄仁杰感到惭愧,事后感叹地说“:娄公有大德,我被他宽容相待却不知道,我不及他太远了!”娄师德统领边防要务,担任将相职务三十年,为人端正勤恳、厚重忠诚,待人心无亲疏厚薄,正当酷吏残忍凶狠之际,人们大多难免遭祸,惟独娄师德能始终保持功劳名节,与郝处俊相当。当世的人们谈及受赞许的人,总是娄、郝二人并举。

猜你喜欢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二十一·李心传
  第八十八回 兴党狱缇骑被伤 媚奸珰生祠迭建·蔡东藩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三百七·佚名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十二·佚名
  卷之二百八·佚名
  卷之三百六十·佚名
  世宗实录四·佚名
  卷八十七·张守节
  萧宝夤传·李延寿
  周纍传·张廷玉
  王通传·张廷玉
  汉纪三十九肃宗孝章皇帝下元和二年(乙酉、85)·司马光
  卷三十四 职官六·龙文彬
  卷73·陈邦瞻
  十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四折·佚名

    (曹操领卒子上,云)恨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某乃曹操是也。颇奈诸葛亮无礼也,将夏侯惇十万雄兵,在博望城中,用水火尽皆折损,更待干罢。如今俺管通军师病体痊可了也,我已令人请来拜为军师。某与刘玄德交战,有何不可。小校门首觑

  • 卷七·仇兆鳌

    钦定四库全书杜诗详注卷七翰林院编修仇兆鳌撰新安吏【原注收京后作虽收两京贼犹充斥 按此下六诗多言相州师溃事乃乾元二年自东都回华州时经歴道途有感而作説者以为自华州之东都时误矣 师氏曰从新安吏以下至无家别葢

  • 卷八百七·佚名

    <集部,总集类,御定全唐诗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八百七拾得拾得贞观中与丰干寒山相次垂迹於国清寺初丰干禅师游松径徐步赤城道上见一子年可十岁遂引至寺付库院经三纪令知食堂每贮食滓於竹筒寒山子来负之而去一夕僧

  • 列传第四十五·魏徵

    ○列女 自昔贞专淑媛,布在方策者多矣。妇人之德,虽在于温柔,立节垂名,咸资于贞烈。温柔,仁之本也;贞烈,义之资也。非温柔无以成其仁,非贞烈无以显其义。是以诗书所记,风俗所在,图像丹青,流声竹素,莫不守约以居正,杀身以成仁者也。

  • 國朝獻徵錄卷之七十一·焦竑

      光祿寺   南京光祿寺   ◆光祿寺   卿   少卿   寺丞   署丞   ○卿   光祿寺卿張泌傳(實錄)   光祿寺卿郝公郁墓志(楊士奇)   大理寺少卿光祿寺卿汪宗器傳(實錄)   光祿寺卿陳公煥神道碑(嚴嵩)  

  • 卷之九十一·佚名

    洪武七年秋七月甲子朔享太庙○议增圜丘方丘从祀更定其仪圜丘坛第一成设 昊天上帝正位 仁祖淳皇帝配位如旧第二成东设大明位西设夜明位内壝之内东西各三坛星辰二坛分设于东西星辰之次东则太岁及五岳坛西则风云雷雨及

  • 卷之五百六十九·佚名

    光绪三十三年。丁未。春正月。癸巳朔。上诣奉先殿堂子行礼。  ○遣官祭太庙后殿。  ○率王以下文武大臣、诣皇极殿、庆贺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皇太后。礼成。御太和殿受朝贺。  ○诣大高殿拈香。

  • 第一○六比单(堂谕)同治十三年十月十九日一一三○四-一五·佚名

    淡水分府陈,比催脱逃跑勇温天送,予以开释比单承温程差李禄计开差带温天送比催吞没勇粮由。〔堂谕〕开释。(朱书)〔同治十三年〕十月十九日比(淡水分府陈)

  • 一二一四 礼部尚书纪昀奏沥陈愧悔并恳恩准重校赔缮文源阁明神宗后诸书折·佚名

    一二一四 礼部尚书纪昀奏沥陈愧悔并恳恩准重校赔缮文源阁明神宗后诸书折【真按:纪昀的窘态.】乾隆五十二年六月十一日臣纪昀跪奏,为沥陈愧悔,仰恳天恩事。本月初八日文报到京,臣敬接廷寄谕旨,跪读之下,惶骇战惧,莫知所为。

  • 一四四、邹衍考(附:邹奭)·钱穆

    《史记?孟荀列传》:&ldquo;邹衍至梁,梁惠王郊迎。至赵,平原君侧行襒席。至燕,燕昭王拥篲先驱。&rdquo;《汉志》阴阳家有《邹子》四十九篇,班《注》云:&ldquo;名衍,齐人,为燕昭王师,居稷下,号谈天衍。&rdquo;又《邹子终始》五十

  • 卷第一百二十七·佚名

    典礼十二明堂四四月月令政和八年四月朔。皇帝御明堂左个。以是月天运政治布告于天下曰。孟夏之月。朔日癸丑。日在胃。昬张中。晓斗中。辛酉、立夏。斗建巳。日在昴。昬翼中。晓斗中。得孟夏之节。蝼蝈鸣。律中仲吕之

  • 卷一百二十一·佚名

    <史部,政书类,军政之属,钦定八旗通志>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八旗通志卷一百二十一人物志志书之有人物盖自汉晋以来矣襄阳耆旧汝南先贤其记载之权舆乎唐宋至今凡一郡一邑之志洎夫天下之通志无不蒐罗史籍探索金石以表章懿淑

  • 十一年·佚名

    (乙卯)十一年清雍正十三年春正月1月1日○朔壬申,上御仁政門受賀。○下諭,勸農于八道兩都。○憲府〈持平金錫一。〉申前啓,不允。又啓言:「元朝慶賀,禮之大者,而漢城判官李世聃被酒叫呼,擧措荒亂,宜汰去。」上從之。○奉朝賀崔奎

  • 松阳讲义卷七·陆陇其

    赠内阁学士陆陇其撰论语樊迟问知章这一章论仁知注谓此必因樊迟之失而告之盖仁知工夫不止于此故知是因迟之失而告之亦如告由以不知为不知告牛以仁者其言也讱皆是因病立方曰可谓知矣可谓仁矣语气便有分寸不是谓知仁之道

  • 基础学问总检点·胡兰成

    准绳是随处生出来的批评现代社会,要从建造现代社会所依据的基础学问:数学、物理学与西洋哲学批评起。这三门学问的精密程度如何?其于物于人的真切如何?其造形的经过如何?文明必是绝对精密的,如宋玉赋美人,&ldquo;增之一分则

  • 目录·佚名

    教外别传目录卷一释迦牟尼佛(贤劫第四尊)卷二西天祖师一祖摩诃迦叶尊者 二祖阿难尊者三祖商那和修尊者 四祖优波鞠多尊者五祖提多迦尊者 六祖弥遮迦尊者七祖婆须密尊者 八祖佛陀难提尊者九祖

  • 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经卷第二十六·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银青光禄大夫试光禄卿慈觉传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法护等奉 诏译精进波罗蜜多品第九之二复次舍利子。时彼有情多起邪见横生计执。说法苾刍亦复减少。为人轻贱不生尊重。亦不恭敬亲近供养。有诸苾刍非法说法。

  • 怪钟疑案·阿加莎·克里斯蒂

    《怪钟疑案》(外文名称《The Clocks》)是由(英)阿加莎·克里斯蒂创作的一部侦探推理小说。首版于1963年出版。一座普通的临街公寓,一个被指定到那里发现尸体的年轻女孩,一具特地跑到那里被谋杀的身份不明的尸体,一个平凡孤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