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泉州府志选录

本书不分卷,选自清乾隆二十八年黄任与郭赓武重修、同治九年知府章倬标等补刊之「泉州府志」。原书列有四十六门类,凡七十六卷、卷首一卷。,本书所选有关台湾史料,改以志地、志事、志人分目,而殿以「志余」六则。首为「志地」,录有原书军制门「明军制」「水寨军兵」一节,记明代泉州府属诸岛屿--包括澎湖设寨置汛概况。次为「志事」,此目分两篇:一伪节自原书祥异门所附「纪兵」,一为选录海防门有关纪载。「纪兵」上撷宋干道七年昆舍邪入寇事,下取明崇祯二年以讫清康熙二十二年止明季「海寇」扰泉活动及清初郑氏海上之进止。「海防」断自明万历二十五年添设澎湖游兵以及于台湾入清以后以台、厦为枢纽之海上交通管制诸措施。又次为「志人」,选自原书「名宦」、「封爵」及「人物」诸传。其最早者为宋干道时汪大猷传,有涉及昆合邪之记载;最晚者,则止于清雍、干间人。至未附「志余」六则,本诸原书「拾遗」门转载诸家笔记或文集有关台、澎及郑氏之轶闻。

《泉州府志选录》全部章节目录

猜你喜欢
  营平二州地名记·顾炎武
  嘉泰会稽志·施宿
  东槎纪略·姚莹
  噶玛兰厅志·陈淑均
  西村十记·史鉴
  宁古塔村屯里数·佚名
  禹贡论·程大昌
  黑龙江舆图说·屠寄
  布特哈志略·孟定恭
  舟车闻见录·江藩
  晋录·沈思孝
  五星占·佚名
  昌吉县呼图壁乡土志·佚名
  正德武功县志·康海
  光绪苗栗县志·沈茂荫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八百一十七·彭定求

        卷817_1 【奉和颜使君真卿与陆处士羽登妙喜寺三癸亭】皎然   秋意西山多,列岑萦左次。缮亭历三癸,疏趾邻什寺。   元化隐灵踪,始君启高诔。诛榛养翘楚,鞭草理芳穗。   俯砌披水容,逼天扫峰翠。境新耳目换,物

  • 石敦夫·唐圭璋

      敦夫,与姚述尧同时   临江仙   窥檐蟾影白,照坐烛花红。

  • 卷一百十九·徐世昌

    周玉衡周玉衡,字润山,荆门人。嘉庆丁卯举人,历官江西按察使。殉难,谥贞恪。题壁株守孤城阅几时,沥心血尽绝援师。兵因食尽难言战,家望生还未有期。蹈刃方能徵学养,濒危深恐愧须眉。孤臣一死终何补,惭恧君恩报

  • 双溪集巻二·杭淮

    明 杭淮 撰五言絶句畵鹰劲翮戈矛利秋空搏击姿开轩圗畵里燕雀莫深疑扇景野云低度水江壁迥含风万里沧洲兴数声渔笛中春云虚涧壑春月亚花枝爱杀山中相金笼不受覊陪祀毕西湖途中杂兴同献吉赋五首微茫沙际阁兀嵂水穷山望

  • 卷之二百十九·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卷之三百二十九·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卷之六十二·佚名

    光绪三年。丁丑。十一月。丁卯。谕内阁。吴元炳奏。丁忧人员。请旨饬查勒限回籍等语。丁忧人员。例应回籍守制。近来各省实缺候补各官。往往有丁忧后逗遛省城。营谋局务各项差使。延不回籍。竟至习为故常。殊属不成

  • 尚史卷八十八·李锴

    表二周同姓诸侯年表上太史公一观诸要谱十二诸侯辟驰説却厯人法至简也今拟其体着之表系统于周列国班焉首同姓次异姓同姓尚亲异姓尚功始周始讫周终一以従之天之道也夫王者之道正乎天天之道正乎一仲尼法天尊王修春秋而

  • 第二九六札光绪十五年十一月九日一一七一三--三·佚名

    台北府查核新苗分界应以中港大溪为界,饬新竹县会同苗栗知县,履勘定界,绘图具覆札新竹县钦加盐运使衔、在任候补道、福建台北府正堂、加一级、军功加二级、纪录五次雷,为饬遵事。本年十一月初四日,奉台

  • 通志卷八十五上·郑樵

    宋 右 廸 功 郎 郑 樵 渔 仲 撰宗室传第八上北齐赵郡王琛【子叡 叡子整信】清河王岳【子劢】广平公盛【子子瑗】阳州公永乐【继子孝绪 永乐弟长弼】防乐王显国 上洛王思宗【子元海 思宗弟思好】平秦王归

  • 山涛传·房玄龄

    山涛字巨源,河内怀县人。父亲山曜,是宛句县令。山涛早年丧亲,家中贫困。少年即有器量,独立不群。喜好《庄子》、《老子》,常隐居乡里,掩盖自己的志向才能。与嵇康、吕安为友,后又遇阮籍,常在一竹林中交游,志趣契合,为莫逆之交。

  • 一三九、田骈考(附:彭蒙、王斶)·钱穆

    《史记?孟荀列传》:“田骈齐人,学黄老道德之术。”《汉志》道家有《田子》二十五篇,(《吕览》高诱《注》云:“道书十有五篇。”)班固曰:“名骈,(《庄子释文》引《慎子》云:“田骈名广。”)齐

  • 通制条格卷第六·拜住

     选举  选格至元二十八年六月,中书省奏准《至元新格》:诸职官随朝以三十个月日为任满,在外以周岁为满,钱谷之官各以得代为满,吏员须以九十个月方得出职。由职官转补者同职官例。若未及任满,本管官司不得辄动公文越例保申

  • 卷九·梁益

    钦定四库全书诗传旁通卷九      元 梁益 撰小雅北山之什北山独贤吕成公曰孔丛子云我从事独贤劳事独多也鞅掌孔頴达曰传以鞅掌为烦劳之状郑以鞅如马鞅之鞅掌如以手执物许慎曰马之颈组曰鞅亦谓之缨范处义诗补传

  • 禾山普禅师·惠洪

    禅师名德普。绵州蒲氏子。少尚气节。博观有卓识。见富乐山静禅。师合爪作礼曰。此吾师也。静与语奇之。携归山中。阴察之。其作止类老头陀。静曰。此子赋性豪纵。不受控御。而能折节。杵臼炊爨间。以事众为务。是为希

  • 答 某 师 书·太虚

    某某慧鉴:自称意见是很浅薄的,诚然是很浅薄的!然马说固不无片面理由,佛出印度以三衣一钵奠定僧团生活,而锡、缅、暹且相承至今,而入西藏则另成西藏样式,入日本则另成日本样式,在中国至唐、宋亦不得不变成开山力田的禅寺,乃至迄

  • 丹铅余录·杨慎

    十七卷,又《续录》十二卷,《摘录》十三卷,《总录》二十七卷。明杨慎撰。旧时考证诸书异同的著作都冠以“丹铅”二字,因“古之罪人,以丹书其籍”,杨慎被流放,名在罪人之列,故以“丹铅”二字寄意。凡《余录》十七卷,《续录》十二

  • 舍利弗问经·佚名

    梵名S/a^riputra -paripr!ccha^ 。全一卷。译于东晋,译者佚名。又作菩萨问喻。收于大正藏第二十四册。属小乘律部。乃佛在王舍城音乐树下,答舍利弗之所问。计有戒律传持之次第、戒律诸部之分派、开遮衣钵食酒杀生等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