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历代名贤确论卷六十四

齐高帝

金土同价【袁皓 东坡】

武帝

武帝疾王融谋以子良易嗣君【温公】

海陵王

明帝谋继大统侍中谢朏求出致酒遗弟瀹书曰饮此勿豫人事【温公】

通论

高帝明帝东昏侯【温公】

梁武帝

临川王宏洛口之败幷窃发以宏为名因免官【温公】

湛僧智围魏夏侯夔引兵助之魏元庆和以城降僧智以城逊夔【温公】

武帝好佛【李德裕】

贺琛启陈四事武帝怒而诘责【温公】

昭明太子葬其贵嫔求吉地被厌祷之谮【温公】

通论

武帝元帝【温公】

陈文帝

帝疾笃语孔奂等欲传位弟安成王顼奂等諌止之及太子伯宗立三年顼废伯宗而入簒是为宣帝【温公】

后主

荒淫【刘禹锡 东坡】

武帝

文帝宣帝后主【温公】

陈国兴亡【曾子固】

金土同价

袁皓齐处士言曰齐祖受禅大宴卿士顾谓丞相曰予不肖幸有天下乃百执事羽翼小子共拯宋人之溺也然予不敢易时而侮器使不逾十载致黄金与土同价朝臣称贺内外諠欢快喜相传日走天下齐封父闻而庆曰宋人生矣而告乡处士处士闻而泣曰舍虎逢狼改时而亡吾为宋人幸未死果涂炭于齐矣新主之言岂成圣人之道耶君王知黄金贵于土不知百姓视土贵于黄金吾闻古者土地之封在于民全而国殷土有林木民得而取土有醎卤民得而煑土有禾黍民得盈庾金玉在山桑麻在原圣人不禁无私无官死者有土生者有田圣人乐而百姓同百姓忧而圣人然秦传乱国之疾百姓之苦莫痊汉壤既广百姓饶矣土地之利百姓莫得而窥之金玉在山醎卤在田取块土者犯禁而死生无土而何以田殁无土而及乎泉生则税蠹而郡蠹邑克而吏啮吾视宋人之贫久矣未见宋人有寸土者君王茍欲致民于生地不若薄民之赋贻民之利知百姓贵土于黄金则其民受福于齐矣封父谢曰吾将闻执政者可乎处士曰否是欲急挈吾于祸矣惟父勿施吾将往

东坡曰齐高帝云吾当使金土同价意则善矣然物岂有此理者哉孟子曰物之不齐物之情也巨屦与小屦同价人岂为之哉而孟子亦自忘其言为菽粟如水火之论金之不可使贱如土犹土不可使贵如金也

武帝疾王融谋以子良易嗣君

温公曰孔子称鄙夫不可与事君未得之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茍患失之无所不至王融乘危徼幸谋易嗣君子良当时贤王虽素以忠清自居不免忧死迹其所以然正由融速求富贵而已轻躁之士乌可近哉

明帝谋继大统侍中谢朏求出致酒遗弟瀹书曰饮此勿豫人事

温公曰衣人之衣者懐人之忧食人之食者死人之事二谢兄弟比肩贵近安享荣禄危不豫知为臣如此可谓忠乎

高帝明帝东昏侯

温公南齐论曰高帝以功名之盛不容于昏暴之朝逆取而顺守之亦一时之良主也明帝自以得于不义猜忌高武子孙诛夷殆尽深戒东昏以先事制人而大臣疑惧祸变相寻卒亡其国夫不务全德而杀人以自安自古以来未有能济者也

临川王宏洛口之败并窃发以宏为名因免官

温公曰宏为将则覆三军为臣则涉大逆高祖贷其死罪可矣数旬之间迁为三公于兄弟之恩诚厚矣王者之法果安在哉

湛僧智围魏夏侯夔引兵助之魏元庆和以城降僧智以城逊夔

温公曰湛僧智可谓君子矣忘其积时攻战之劳以授一朝新至之将知人之贤不掩人之长功成不取以济国事忠且无私可谓君子矣

武帝好佛

李德裕曰世人疑梁武建佛刹三百余所而国破家亡残祸甚酷以为释氏之力不能拯其颠危余以为不然也释氏有六波罗密檀波罗密是其一也又曰难舍能舍大者头目支体其次国城妻子此所谓难舍也余尝深求此理本戒其不贪能自不戒哉是以诡诞之士竒邪之术君子远之

武帝元帝

温公曰武帝当齐之季任居方面危不自安乘时奋起以除昏主而成大业及享国日久普通大通之际遭魏氏衰微王公牧守襁属而归之戎车北征至于洛汭观其勤身约已好尚文雅拊循士大夫亦可谓恭俭寛厚之君矣然以万乘之主为桑门之行屈身倾国以奉浮屠恩胜于威纪纲不立信佞臣之谋贪河南之地弃与国宠叛人遂使台城覆没老而馁死江淮以南鞠为荆棘其智未足称也夫德泽不能及而享其大利圣人祸之譬如悦盗贼之财而延之入室财不可得而丧其所有必矣其子孙各拥强兵列居重镇不救君父之危而窥间乘便更相屠灭元帝于兄弟之中残忍尤甚是以虽翦凶渠而克复故业旋踵之间身为俘馘岂特人心之不与哉亦天地之所诛也

帝疾笃语孔奂等欲传位弟安成王顼奂等谏止之及太子伯宗立三年顼废伯宗而入簒是为宣帝

温公曰夫臣之事君宜将顺其美匡救其恶孔奂在陈处腹心之重任决社稷之大计茍以世祖之言为不诚当如窦婴面辨袁盎廷争防微杜渐以絶觊觎之心以为诚邪则当请明下诏书宣告中外使世祖有宋宣之美高宗无楚灵之思不然谓太子嫡嗣不可动摇欲保辅而安全之则当尽忠竭节以死继之如晋之荀息赵之肥义奈何于君之存则逆探其情而求合焉及其既没则权臣移国而不能救嗣王失位而不能死乃奸谀之尤者而世祖谓之遗直托以六尺之孤岂不悖哉

荒淫

刘禹锡台城诗曰台城六代竞豪华结绮临春事最奢万户千门成野草只縁一曲后庭花

东坡论陈隋好乐而亡曰吹笛弹琵琶五弦及歌舞二技自文襄以来好之河清以后尤甚后主惟赏邉方乐耽爱无已于是繁手淫声争新哀怨故曹妙逹安马驹之徒至有封王开府者遂服簮缨而为伶人之事后主亦能自度曲亲执乐器玩好无倦倚弦而歌别采新声为无愁曲音韵窈窕极于哀思挟侍儿阉官辈齐唱和之曲终乐阕莫不陨涕行幸道路或时马上作之乐往哀来竟以亡国【余见隋炀帝门】

武帝文帝宣帝后主

温公曰武帝与王僧辨同事梁室诛夷侯景乘时伺隙以诈力取国然率羸弊之众当强齐乘胜之势卒成大功奄有江南斯亦难矣文帝恭勤政事足为良主孝宣值齐之衰而启土逢周之兴而丧师岂非不恃内而恃外耶以陈国区区不能居天下五分之一栗栗危惧不能保其社稷况后主荒淫无度以趣之纳身眢井不亦宜乎

陈国兴亡

曾子固陈书序曰陈之为陈盖偷为一切之计非有先王经纪礼义风化之美制治之法可章示后世然而兼权尚计明于任使恭俭爱人则其始之所以兴惑于邪臣溺于嬖妾忘患纵欲则其终之所以亡兴亡之端莫非自已致者至于有所因造以为号令威刑职官州郡之制虽其事已浅然亦各施于一时皆学者之不可不考也而当时之士争夺诈伪茍得偷合之徒尚不得不列以为世戒而况于壊乱之中仓皇之际士之安贫乐义取舍去就不为患祸势利动其心者亦不絶于其间若此人者可谓笃于善矣盖古人之所思见而不可得风雨之诗所为作者也安可使之泯泯不少槩见于天下哉则陈之史其可废乎

历代名贤确论卷六十四

猜你喜欢
  卷一百二十六·列传第十四·张廷玉
  ●卷二百四十八·徐梦莘
  凡例·张廷玉
  卷二十二·杨士奇
  通志卷一百五十三·郑樵
  五 山东巡抚徐绩等奏覆购访遗书情形并进呈书目折·佚名
  卷十二 平帝纪 第十二·班固
  蔡景历传·姚思廉
  杜棱传·姚思廉
  于忠传·魏收
  严震传·刘昫
  王之诰传·张廷玉
  陈纍传·张廷玉
  卷四十五·佚名
  姚慕莲·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花间四友东坡梦·臧懋循

    花间四友东坡梦杂剧(元)吴昌龄撰●花间四友东坡梦杂剧目录第一折 〔音释〕第二折 〔音释〕第三折 〔音释〕第四折 〔音释〕题目 云门一派老婆禅 正名 花间四友东坡梦第一折〔外扮苏东坡上诗云〕隐隐胸中蟠锦绣。

  • ●卷六十八·徐梦莘

      靖康中帙四十三。   起靖康元年闰十一月十七日戊申,尽二十三日甲寅。   十七日戊申金人使萧庆同冯澥入城议事。   先是冯澥奉使粘罕(改作尼堪)理会三关事至怀州界逢金人馆伴刘思萧庆云:已遣使往汴京请黄河为界

  • 卷六 贪十三案·丁耀亢

    一、石崇贪劫奢亡晋石崇,字季伦,生于青州,故小名齐奴。少敏慧,勇而有谋。父芑临终,分财与诸子,独不及崇。其母以为言,芑曰:“此儿虽小,后能自得。”年二十余为修武令,有能名。入为散骑郎,迁城阳太守,伐吴有功,封安阳乡侯

  • 卷一百六十七·杨士奇

    永乐十三年八月乙丑朔○丙寅 永宁县进嘉禾五十四本 以北京军民养马者多增置行太仆寺卿少卿各一员寺丞八员○丁卯○遣官释奠先师孔子○戊辰祭 太社太稷命皇太子行礼 敕辽东总兵官都督刘江曰朕命尔备御一隅诸事皆

  •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一十·佚名

    正德九年三月甲子朔享肃太皇太后忌辰 奉慈殿行豋礼遣驸马都尉蔡震祭 裕陵○命成国公朱辅中军都督府掌印管事○命抚宁候朱麒奋武营坐营管操○赠夏邑县县丞安宣为开封府通判荫其子为国子生宣丞夏邑才七日值流贼攻城率众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四百九十九·佚名

    万历四十年九月壬辰朔前庚寅大学士李廷机奏臣年老多病自春至今比奉 圣谕欲臣少俟今又数日非臣决去 皇上未必放臣阁臣受恩深重原非他臣比臣独殿诸臣之后而迟于尚书孙丕扬者已七月固足以明阁臣之不敢造次以礼始终亦可

  • 附录一 四库全书总目水东日记提要·叶盛

    ●附录一四库全书总目水东日记提要○四库全书总目水东日记提要水东日记三十八卷,明叶盛撰。盛有叶文庄奏草,已著录。是书记明代制度及一时遗文逸事,多可与史传相参。其间征引既繁,亦不免时有抵牾。又

  • 武恪传·宋濂

    武恪字伯威,宣德府人。初以神童游学江南,吴澄为江西儒学副提举,推荐恪入国学读书。明宗(1328年在位)在当太子时便选恪为说书秀才。及太子出镇云南,恪也同行。太子欲起兵陕西,恪谏道“:太子往北行动,从国来说,要有君命;从家庭来

  • 郭英传·张廷玉

    郭英是巩昌侯郭兴的弟弟。在他十八岁那年,就和哥哥郭兴一起为太祖服务。太祖十分赏识他,命他在军帐里值宿,亲昵地称呼他为“郭四”。郭英跟从太祖攻克滁州、和州、采石、太平,征讨陈友谅,激战鄱阳湖,均立下战功。郭英随大军

  • 外篇·王夫之

    绘太极图,无已而绘一圆圈尔,非有匡郭也。如绘珠之与绘环无以异,实则珠环悬殊矣。珠无中边之别,太极虽虚而理气充凝,亦无内外虚实之异。从来说者,竟作圆圈,围二殊五行于中;悖矣。此理气遇方则方,遇圆则圆,或大或小,絪缊变化,初无定

  • 卷六·佚名

    <经部,礼类,周礼之属,周礼集说钦定四库全书周礼集说卷六夏官司马郑氏曰象夏所立之官马者武也言为武者也夏整齐万物天子立司马共掌邦政可以平诸侯正天下惟王建国辨方正位体国经野设官分职以为民极乃立夏官司马使帅其属

  • 晋公子重耳之亡(僖公二十三年)·佚名

    ——磨难是一笔财富 【原文】 晋公子重耳之及于难也(1)。晋人伐诸蒲城,蒲城人欲战,重耳不可,曰:“保君父之命而享其生禄(2),于是乎得人。有人而校(3),罪莫大焉。吾其奔也。”遂奔狄。从者狐偃、赵衰、颠颉、魏武子、司空季子(4)。

  • 卷一百三十三·佚名

    △初分校量功德品第三十之三十一复次憍尸迦。置赡部洲诸有情类。若善男子善女人等。教赡部洲东胜身洲诸有情类。皆令修学四静虑四无量四无色定五神通。於意云何。是善男子善女人等。由此因缘得福多不。天帝释言:甚多世

  • 序·佚名

      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入于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一切如来光严住持,是诸众生清净觉地,身心寂灭,平等本际,圆满十方,不二随顺,于不二境现诸净土。与大菩萨摩诃萨十万人俱,其名曰:文殊师利菩萨、普贤菩萨、普眼菩萨、金刚藏菩萨

  • 卷第八·霁仑超永

    五灯全书卷第八京都圣感禅寺住持(臣)僧 (超永) 编辑京都古华严寺住持(臣)僧 (超揆) 较阅 进呈南岳下第三世盐官安国师法嗣襄州关南道常禅师僧问。如何是西来意。师举拄杖曰。会麽。曰不会。师便打 师每见僧来参

  • 林野奇禪師語錄卷第三·通奇

    住華亭船子法忍寺嗣法門人行謐等編住浙江嘉興府秀水縣棲真禪寺語錄順治丁亥十二月十八日入院。山門以杖指云:重重寶樓閣,無礙解脫門。須從這裏直入,不得俯首躊躇。何故?大丈夫兒合,自繇拽杖便入。佛殿昔日釋迦老子道:若以色

  • 西游录注·李文田

    地理文献考证。元耶律楚材撰,清李文田注。一卷。蒙古太祖十三年(1218),楚材扈从西行五、六万里,留西域六、七年。以所见闻著《西游录》。元盛如梓《庶斋老学丛谈》曾节录其纪程部分。文田有《朔方备乘札记》已著录。原文

  • 老君音诵诫经·寇谦之

    北魏寇谦之撰。道教经书。一卷。北魏明元帝神瑞二年(415),寇谦之自称太上老君授予他《云中音诵新科之诫》二十卷,命他清整道教, “除去三张伪法”。此书即《云中音诵新科之诫》的残余部分。书中称老君授其系天师正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