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六 贪十三案

一、石崇贪劫奢亡

晋石崇,字季伦,生于青州,故小名齐奴。少敏慧,勇而有谋。父芑临终,分财与诸子,独不及崇。其母以为言,芑曰:“此儿虽小,后能自得。”年二十余为修武令,有能名。入为散骑郎,迁城阳太守,伐吴有功,封安阳乡侯。崇颖悟有才气,而任侠无行检。惠帝永康中,为荆州刺史,劫远使商客致富不赀。崇有别馆,在河阳之金谷,一名梓泽,送者倾都账饮于此焉。财产丰积,室宇宏丽。后房百数,皆曳纨绣,珥金翠,竹丝尽当时之选,庖膳穷水陆之珍。与贵戚王恺、羊之徙,以奢靡相尚。恺以饴澳釜,崇以蜡代薪。恺作柴纱步障四十里,崇作锦步障五十里。崇涂屋以椒,恺用赤石脂。崇、恺争豪如此。武帝每助恺,尝以珊瑚树赐之,高二尺许,树柯扶疏,世所罕比。恺以示崇。崇便以铁如意击之,应手而碎。恺甚惋惜,以为疾己之宝,声色方厉。崇曰:“不足多恨,今还卿。”乃命左右,悉取珊瑚树,有高三四尺者七六株,条干绝俗,光彩耀日,如恺比者甚众。恺然自失矣。崇为客作豆粥,咄嗟便办。每冬得韭、萍、齑。尝与恺出游,争入洛城,崇牛迅若飞禽,恺绝不能及。每以此三事为恨,乃密货崇帐下,问其所以,答曰:“豆至难煮,豫作熟末,客来但作白粥以投之耳。韭、萍、齑,是捣韭根杂以麦苗耳。牛奔不迟,良由驭者,逐不及,反制之,可听蹁辕则驶矣。”于是悉从之,遂争长焉。崇后知之,因杀所告者。尝与王敦入太庙,见颜回原宪之像,顾而叹曰:“若与之同登孔堂,去人何必有间?”敦曰:“不知余人云何,子贡去卿差近。”崇正色曰:“士当身名俱泰,何至瓮牖哉?”其立意类此。崇有妓曰绿珠,美而艳,善吹笛。孙秀使人求之。尝时在金谷别馆,方登凉台,临清流,妇人侍侧。使者以告。崇尽出其婢妾数十人示之。皆蕴兰麝,被罗彀,曰:“任所择。”使者曰:“君侯服御,丽则丽矣,然本受命,指索绿珠,不识孰是?”崇勃然曰:“绿珠吾所爱,不可得也。”使者曰:“君侯博古通今,察远照迩,愿加三思。”崇曰:“不能。”使者出而又返,崇竟不许。秀怒,乃劝赵王伦诛崇。崇亦潜知其谋,乃与黄门郎潘岳阴劝淮南王允、齐王以图伦、秀。秀觉之,遂矫诏收崇及潘岳、欧阳建等。崇正宴于楼上,介士到门,崇谓绿珠曰:“我今为尔得罪。”绿珠泣曰:“当效死于君前。”因自投于楼下而死。崇曰:“吾不过流徙交广耳!”及车载诣东市,崇乃叹曰:“奴辈利为吾家财。”收者答曰:“知财致害,何不早散之?”崇不能答。崇母兄妻、子,无少长皆被害,死者十五人。崇时年五十二。初,崇家稻米饭,普地经宿,皆化为螺,时人以为族灭之应。有司簿阅崇水碓三十余区,苍头八百余人。他珍宝、货贿、田宅称是。

论曰:崇为卫尉,多杀人掠财,而其谄佞贾充妻广成君,而望尘而拜,多置园囿奴婢自荒。当时晋实孑弱,淫逸是起。至武帝借珊瑚以助恺,而其风不可挽矣。《晋书》云:奢侈之费,甚于天灾。不惟崇足杀身,实亦亡国之兆。他日诸王内乱而胡马横奔,金谷铜驼,荆棘满目,不识绿珠笛声,犹在楼中否?呜呼,蕴利生孽,人生几何,而不自足也。

二、桑弘羊牟利致族

汉武帝时,贾人子桑弘羊会心计,得幸于上,为致粟都尉。须大农,尽斡天下盐铁,置部丞满天下,使远方各以其物和商贾转贩,而相灌输。置平准于京师,受天下之货,贱置贵卖,欲使富商大贾无所牟利。万物不得胜踊,吏丞皆坐市列,天下骚然。帝方巡狩封禅,穷兵四夷。凡赏赐金钱,丰辄亿万,皆弘取足焉。帝悦之,赐爵左庶长。武帝崩,弘羊与燕王旦谋反,伏诛,夷其族。

论曰:善盗者,艺愈精而罪愈重,盗愈利而主愈害。弘羊心计折秋毫,盐铁贸贩不顾王者之体,兵疲民困,汉岌岌乎殆哉!烹以致雨,即不叛亦宜。班固等之与仲舒、汲黯,并称得人,谬矣!

三、董贤煽宠杀身

汉哀帝时,侍中董贤,为人美利自喜,和柔便辟,为上所幸,尝与共卧起。妻得通籍殿中,女弟为昭仪。贵震朝廷。上为贤起大第于北阙下,穷极巧技。赐武库禁兵、上方珍宝、东园秘器、珠襦玉押,无不备具。为贤起冢义陵旁,周垣数里。尚书仆射郑崇谏杀之。元寿二年冬,以贤为大司马卫将军。时贤年二十二。尚书百官,因贤奏事,亲属皆奉朝请。后置酒麒麟殿,上谓贤曰:“吾欲法尧禅舜,如何?”中常侍王闳曰:“天子无戏言。”乃止。帝崩,太后逼贤即日自杀,收其家财四十三万万,父恭与家属徙合浦死。

论曰:敝冠不加于足,屦新不加于顶,上下之殊分也。贤以倡优弄臣,僭位元僚,终自夷灭。使贤得为老丑庸钝之人,以斯役终,不亦善乎!非其器而盈之,求毁之道也。吾于贤何罪焉。

唐肃宗上元元年,以度支郎中元载为盐铁转运使。元载敏捷巧算,善于奏对。上爱其才,委以江淮漕运使。载乃以豪吏为令,举八年赋税而并征之,不论有无,皆藉其家,谓之“白著”。严刑以敛,民穷皆为群盗。载贿结李辅国,上乃以之同平章事,领转运使如故。专权自恣,贿赂山积,膏腴别墅,疆畛相望。旦数十区,名姝异妓,虽禁中不逮。帝尽得其状。载尝独见,帝深戒之。然不悛。代宗大历十二年,会有告载谋反者,上命收之,赐自尽。妻、子皆伏诛。有司藉载家财,胡椒八百石,钟乳五百两,他物称是。遣中使发载叔父墓,斫棺弃尸,毁其庙主及大宁安仁里二第,以赐百官。

论曰:人生中寿六十,除去老少不堪之年,能快乐者四十余年耳。即极意温饱,亦不至食胡椒八百石也。惟愚生贪,贪转生愚。黄金虽积,不救燃脐之祸。三窟徒营,难解排墙之危。吾于此侪,亦大生怜悯矣。

五、刘巨容黄金杀身唐昭宗时,刘巨容能烧药为黄金。宦者田令孜求其方,不与,恨之,遂杀巨容而灭其族。初,黄巢作乱,巨容为山东南道节度使,大破之于荆门。巢败走,或劝容急追,容曰:“国家善负人,留之为富贵之资。”贼遂猖獗。至此,为令孜所杀。

论曰:天地之大宝,天地之大权也。因之而贫贱富贵乎?人助帝王,鼓舞进退焉。使坐而可成,则天子不必贵,匹夫不必耕,四民五伦可以俱废。故诈者往往以此媒利而得害。非特绝其子孙,且杀身焉。吾未见黄金北斗者,属之点化家也。吁,愚哉!

六、杨骏贪位据权

杨骏,晋武帝后父也。晋太康十年,武帝不豫,骏侍疾禁中,遗诏同汝南王亮辅政。骏改易要近,置其心腹。及帝崩,惠帝立,以杨氏为太后,骏逐汝南,自为太傅、大都督,假黄钺,录朝政,百官总己以听。入居太极殿,以虎贲百人自卫。惠帝后贾氏,险悍多权略,与太后杨氏不和。骏忌之,以其甥段赓、张劭典禁兵,掌机密。凡有诏命,必呈太后,然后行。冯翼太守孙楚曰:“公以外戚,当伊、霍之任,不与宗室共参万机,祸至无日矣。”骏不从。元康元年春三月,贾后使黄门董猛等谋杀骏,启帝作诏,帅殿中四百人围其第。骏逃入厩,杀之。妻、子、亲故皆夷三族,皇太后亦废,为贾后所杀。

论曰:尝观外戚当枢密之任,未有不覆者,其势不能全也。骏以小人之材,而谮处台鼎,当乘危改诏之时,天已诛之矣。此卫青所以闭门谢客也。

七、元显父子争权

晋安帝隆安初,会稽王道子进位太傅、扬州牧,假黄钺,以王国宝、王绪为心腹,威震内外。世子元显年十六,聪警有隽才,性狡悍淫苛。道子以为征虏将军。隆安三年,道子有疾,无日不醉。元显讽朝廷,解道子扬州以授己,引树亲党,生杀任意,朝贵皆畏之。时谓道子为东录,元显为西录。东录门可张罗,西录车骑填辏,特晋室虚竭。元显聚敛不已,富拟帝室。元兴元年,桓玄举兵,以讨显为名入建康,父子皆被杀。

论曰:以利交者以利败,以势交者以势败。盖因乎其本也。父子犹然,势利于人浓矣。记曰:蛾子其时术之,此之谓矣。

八、刘后贪鄙败国

刘后,五代唐李存勖后也。后生于寒微,其父为穷卜。幼时被掠入宫,遂得幸。性狡悍淫妒,与诸夫人争宠,以门第不高耻之。其父往谒,后曰:“妾父已死,何物穷丑,敢来辱人。”笞而逐之。拜河南尹张全义为假父,幸其第。好蓄财聚敛,薪苏果茹,皆贩鬻之。四方贡献,各分为半,一上天子,一上中宫。故宝货山积,用写佛经施尼僧而已。庄宗同光四年,唐军食不足,百官表请发内库财。后闻之大怒,于屏后出,妆具银盆及三皇子于外,曰:“请鬻以给军。”百官惶惧而退。及庄宗被弑,后不亲视,急囊其金玉,系之马上,与李存渥逃于晋阳,遂与通焉。存渥为乱军所杀,刘后为尼,李嗣源遗人诛之。

论曰:牝鸡司晨,维家之索,余于愚妇人也何诛?

九、蔡确挤人谋位

宋神宗元丰二年,蔡确附王安石用事,荐为监察御只。善揣摩人意,凡安石新法,皆出确力。知帝厌安石,帝欲罢知制诰熊本,而代其职知制诰。又欲得台端,因论中丞邓润甫等,帝遂罢润甫,使确代为中丞。时元绛参知政事,确欲图之无隙。会有告绛子受贿者,确深其狱,连系数百人。使狱卒困之一室,凡饮食粪秽,溷为一器,问之遂承。确因劾绛而代其位,为参知政事。确自居官,皆以起狱谋人位而得之,道路叱诅,而确优游得计焉。哲宗元元年,确有罪免,以怨谤贬窜新州而死。

论曰:有埋棘于坎,以陷往来者,因而自陷焉。然后尤棘之不仁焉。不曰棘之,性固如是乎?吾于棘乎无诛,吾不知树棘者之何心?

一十、张康国附权得鸩

宋哲宗绍圣中,蔡京复治王安石新法,荐康国为助。及京为宰相,定元党议,康国皆力赞之,故京屡荐引,不三年,自转运判官,为尚书左丞。徽宗崇宁四年,以康国知枢密院事。康国见位与京逼,渐为崖异。帝亦恶京专愎,阴令康国排之,许以为相。于是二人之怨日深。大观二年,康国朝退,仰天吐舌,至待漏院而卒。人以为京鸩之云。靖康元年,京亦伏诛。

论曰:谔谔,虎豹相。恶之来也,已则取之。

十一、蔡京父子相妒

徽宗崇宁元年,以蔡京为翰林学士,承旨进位尚书左仆射兼中书侍郎。京天性凶谲,舞智御人,为王安石、章所擢用。屡罢屡起。至是复追贬司马光等四十四人官,立党人碑于端礼门。凡司马光等一百二十人等其罪状,谓之奸恶,请御书为文刻石。诏党人子弟毋得至阙下。毁司马光等像于景灵宫,除秘阁程颢名,逐其生徒,不许聚讲。崇宁二年,京又自书党人大碑,颁行州县,令监司长史厅皆刻石。有石工安民当镌字,辞曰:“司马相公,天下皆称正直。今谓奸邪,民不忍刻也。”官府欲罪之。民泣曰:“彼役不敢辞,乞免镌‘安民’二字于石末,恐得罪后世。”闻者愧之。大观元年,蔡京子攸为龙图阁学士兼侍读。京以专政日久,帝眷渐疏。攸权势日盛,与父相辄。由是父子之间各立门户。一日对客,遽握京手,作诊视状曰:“大人脉势舒缓,得无不安乎?”明日,使人勒京以疾致仕。加攸开府仪同三司,宠输于京。钦宗靖康元年,窜京于儋州,其子孙二十三人分窜远地。遇赦不移死于道,攸亦被诛。

论曰:良弓之子,必学为箕,言其善述也。其父杀人,其子必学为劫,则又有倍焉者矣。挤贤谋位,至移于父子。权势之于人,甚矣哉!

十二、盗杀王黼

黼美丰姿,有口辨,寡学而多智,善佞附蔡京,一岁三迁。徽宗宣和元年,以为尚书左丞,赐第城西。日导以教坊乐,供帐什器,悉取于官,宠倾一时。凡帝所为花石艮岳,穷兵极欲,皆出黼计。宣和二年,以为太保太宰。以黼力主攻辽,进位太傅,赐玉带,总治三省事。及金张珏以平州来归,黼力主纳之,遂开金人边衅。五年,帝幸黼第观芝,夜归醉不能语,几至生变。钦宗靖康元年,金人粘没喝分道入寇,渡河围汴。黼闻变,私逃载其孥以东。诏贬永州安置,盗诛于雍邱,妻、子俱死。

论曰:禾虫生蠹,还自克我。当黼载孥私奔之日,佞计已穷而为天所戮。呜呼,君子于黼也何诛!

十三、卢坦不治败子

唐卢坦罪保衡,为河南尉,清正有能名。时杜黄裳为尹,有宦家败子与恶人游破产者。尹使坦治之。坦曰:“凡居官廉,虽大臣必无厚蓄。蓄其财以贻子孙者,必剥下以致之。如子孙善守,是天富不道之家,不若恣其不道,以归于人。”

《汉书》曰:东海疏广,为太子太傅,兄子受为少傅,皆道高有师范。时天下升平,太子每朝进见,太傅在前,少傅在后,朝廷以为荣。广谓受曰:“吾闻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功遂身退,天之道也。今仕宦至二千石,宦成名立,如此不去,惧有后悔,岂如父子相随出关,归老故乡,以寿命终,不亦善乎!”受叩头曰:“从大人议,即日移病,赐告挂冠归。”上嘉之,赐黄金二十斤。皇太子赠以五十斤。上命公卿大夫,设祖道供帐于东门都城外以荣之。送者车数百辆。道路观者曰:“贤哉!”二大夫至,为之泣下。广既归乡里,日令家人设酒食,请族人宾客欢,数问其家,金余几促卖以供具。乡人为谋,令立产业,以贻子孙。广曰:“吾岂老悖不念子孙哉?愿自有旧田里产业,可耕其中,以供衣食,使与凡人齐。今复增益之,是教以惰耳。且子孙贤而多财,则损其志;愚而多财,则益其过。夫富者,众之怨也。吾不欲益其过而生怨。”

论曰:吾不知此公有败子否?

猜你喜欢
  臧榮緒晉書卷十六·汤球
  臧榮緒晉書卷七·汤球
  读礼通考卷六十二·徐乾学
  卷之一百九十八·佚名
  明熹宗哲皇帝实录卷之四十七(梁本)·佚名
  卷之六百五十六·佚名
  先进遗风卷上·耿定向
  一百八十 江宁织造曹(禺页)奏请进盐差馀银摺·佚名
  一百四十六 江宁织造曹寅奏郎廷极王度昭到任摺·佚名
  卷四·宇文懋昭
  一○二六 军机大臣为奉旨将《意林》原书取进呈览事致浙江巡抚函·佚名
  陈涉世家第十八·司马迁
  晋纪十五 肃宗明皇帝下太宁二年(甲申、324)·司马光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二百五十六·佚名
  十二年·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附录·多隆阿

    例封文林郎乙酉科拔贡生多公墓志铭 张玉纶 鸣呼!公之墓,果何地耶?而予乃铭之。公少予六岁,方冀公之铭予,而予忍铭公乎哉!然事至今日,予又忍不铭公乎哉!于是,遥为之铭曰:岫岩之精瀛,□那之灵苞。含符吐毓,此奇英渊涵九德,沉潜六籍。

  • 二集卷十八·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二集卷十八古今体九十九首【庚午五】四月朔日进宫斋戒自昆明湖进舟至万夀寺川路晓烟未泮麦畴宿雾犹浓触景成欣援毫得句雨後明湖潋涨痕爱寻溪路远尘喧馨香饼饵酬殷望澄动川云供静存适为肃斋还内禁得

  • 列传第十六 陆子隆 钱道戢 骆牙·姚思廉

    陆子隆,字兴世,吴郡吴人也。祖敞之,梁嘉兴令。父悛,封氏令。子隆少慷慨,有志功名。起家东宫直后。侯景之乱,于乡里聚徒。是时张彪为吴郡太守,引为将帅。彪徙镇会稽,子隆随之。及世祖讨彪,彪将沈泰、吴宝真、申缙等皆降,而子隆力

  • 卷四百六十九 列传二百五十六·赵尔巽

      恩铭孚琦 凤山 端方弟端锦 刘燧 赫成额 松寿 赵尔丰冯汝骙 陆锺琦子光熙等   恩铭,字新甫,于库里氏,满洲镶白旗人,锦州驻防。以举人纳赀为知县,累官至知府。光绪十一年,权知兖州,晋道员。二十一年,改官山西。二十六年,署

  • 國朝獻徵錄卷之十四·焦竑

      內閣三   ◆內閣三   光祿大年柱國太子太保戶部尚書兼謹身殿大學士贈太保謚文和劉公珝神道碑銘(徐溥)   特進光祿大夫柱國少師兼太子太師吏部□書華葢殿大學士贈太師謚文穆劉公吉神道碑(徐溥)   資善大夫太子

  •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四十五·杨仲良

      仁宗皇帝   茶法   十三场利害   天圣元年正月。国朝惟川峡[1],广南茶听民自卖买,禁其出境,余悉榷,犯者有刑。在淮南,则蕲、黄、庐、舒、寿、光六州,官自为场,置吏总之,谓之山场者十三,六州采茶之民皆隶焉,谓之园户,岁

  • 卷之一百四十一·佚名

      监修总裁官光禄大夫太保兼太子太傅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二等伯加四级臣马齐光禄大夫经筵日讲官起居注少保兼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仍兼管吏部户部尚书翰林院掌院事加二级又加一级臣张廷玉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太子

  • 吕陶传·脱脱

    吕陶字元均,成都人。蒋堂镇守蜀州,延纳很多士人入学,亲自考核他们的文章,曾得到吕陶的论文,集中学生朗读,说:“这是贾谊的文章。”吕陶当时年纪十三岁,在座的人都感到吃惊。由于这样礼之于宾筵。一天,与蒋堂同游僧舍,一起读寺碑

  • 郝和尚拔都传·宋濂

    郝和尚拔都,太原人,和尚为其小名。幼为蒙古兵掠去,在郡王迄忒麾下效力,能译蒙汉语言,善骑射。太祖遣他出使宋朝,往返四次,以能言善辩著称。太祖崩后第二年(1228),郝和尚拔都为九原府主帅,佩金符。太宗二年(1229),率兵南伐,占领潼

  • 养廉例·佚名

    目录 正印官兼署他缺应支养廉与出差之员对半分支 在京借支养廉应补水脚、添平银两 各官养廉俸食按照时价银七钱三匀搭支食 州同及分征县丞额廉加厚,试用委署俱应半支 各属应解养廉银米请照时价变价酌定章程 文职各官扣

  • 易经·系辞下传·第七章·佚名

    易之兴也,其于中古乎? 作易者,其有忧患乎? 是故,履,德之基也; 谦,德之柄也; 复,德之本也;恒,德之固也;损,德之修也;益,德之裕也; 困,德之辨也;井,德之地也;巽,德之制也。履,和而至;谦,尊而光;复,小而辨于物;恒,杂而不厌;损,先难而后易;益,长裕而不设; 困

  • 重令第十五·管仲

    凡君国之重器莫重于令,令重则君尊;君尊则国安。令轻则君卑,君卑则国危;故安国在乎尊君,尊君在乎行令,行令在乎严罚;罚严令行,则百吏皆恐;罚不严,令不行,则百吏皆喜。故明君察于治民之本,本莫要于令,故曰:“亏令者死,益令者死,不行令者

  • 第十五章 4·辜鸿铭

    子曰:“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辜讲孔子说:“古代帝王舜,或许是唯一一位可以成功实施无为而治的人。需要的确实是所谓的政府吗?统治者仅需在其个人行为上一丝不苟,并且行为方式要符合其地位。”

  • 瑜伽師地論卷第五十二·欧阳竟无

      彌勒菩薩說   唐三藏沙門玄奘譯   攝決擇分中五識身相應地意地之二   復次云何等無閒緣。謂此諸心心所無閒彼諸心心所生.說此爲彼等無閒緣.若此六   識爲彼六識等無閒緣卽施設此名爲意根.亦名意處亦名意

  • 卷第十七·道宣

      佛德篇第三之三  隋国立舍利塔诏隋高祖舍利感应记隋著作王邵庆舍利感应表(并答)隋安德王雄百官等隋国立佛舍利塔诏隋文帝(自注一十六州等)   岐州凤泉寺雍州仙游寺嵩州嵩岳寺泰州岱岳寺华州思觉寺衡州衡岳寺定州

  • 片玉心书·万全

    儿科著作。明万全撰。五卷。全有 《育婴秘诀》 已著录。是书刊于嘉靖二十八年(1549)。卷一至卷三,总论儿科疾病的辨证及治疗方法,并附歌赋及望诊图; 卷四、卷五,叙述胎毒、变蒸、惊风等三十二类疾病证治。系万氏儿科

  • 绿野仙踪·李百川

    长篇小说。又名《百鬼图》。抄本100回,有作者自序;刻本80回,无自序。作者李百川,清乾隆年间人,一生坎坷落拓,辗转奔走,用10年时间完成《绿野仙踪》。自称写这部小说“总缘蓬行异域,无可遣愁,乃作此呕吐生活耳”。该书以明朝嘉

  • 大事记续编·王祎

    明王祎撰。七十七卷。系继吕祖谦《大事记》而作,体例全同吕书而将解题附各条之下,不另作一书。俞恂谓本书起自汉武帝征和四年(前89),迄于宋德祐二年(1276),计一千三百六十五年。传本虽始于汉武帝征和四年,却止于后周显德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