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西游录注

地理文献考证。元耶律楚材撰,清李文田注。一卷。蒙古太祖十三年(1218),楚材扈从西行五、六万里,留西域六、七年。以所见闻著《西游录》。元盛如梓《庶斋老学丛谈》曾节录其纪程部分。文田有《朔方备乘札记》已著录。原文并注约一万字。对书中所记楚材于元太祖十三年春三月,出云中、抵天山(阴山)、涉大碛、踰沙漠、达和林(哈尔和林)以及西行过金山(阿尔泰山)所见,回鹘城、唐碑、瀚海、不剌城、阿里马城、芭榄城等地山川、道路、物产、民俗等均一一注释。对研究《西游录》内容,和十三世纪我国新疆、蒙古高原和中亚等地交通、物产、城镇分布、风土民情有重要参考价值。有《灵鹣阁丛书》本, 《丛书集成初编》本。

《西游录注》全部章节目录

猜你喜欢
  云南志略·李京
  七十二候考·曹仁虎
  荆楚岁时记·宗懔
  泰山道里记·聂鈫
  台游日记·蒋师辙
  广志绎·王士性
  重修福建台湾府志·刘良壁
  杭俗遗风·范祖述
  南游杂忆·胡适
  乾隆云南通志·鄂尔泰
  元丰九域志·王存
  噶玛兰志略·柯培元
  安平县杂记·佚名
  无锡县志·佚名
  西南夷风土记·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二集卷七十五·乾隆

    <集部,别集类,清代,御制诗集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二集卷七十五古今体八十首【戊寅一】戊寅元旦万爆鸣中九陌言宫声祥应岁朝论三阳和淖临寅月初旭闓披丽午门资始萝图钦御【音迓】景棣通玉烛庆调元贵山奉朔新驰使泽共

  • 御选宋诗卷五十九·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宋诗卷五十九五言长律三朱长文仲春上丁知府金部躬率僚宷释奠于先圣既而升公堂命学官讲书窃惟中庸之篇自安定先生尝以是诲人阅歳既久嗣音者稀某孤陋无似窃慕前哲其啓讲也今龙阁黄公尝临之其终讲也金部

  • 志第十六 刑罚七·魏收

    二仪既判,汇品生焉,五才兼用,废一不可。金木水火土,咸相爱恶。阴阳所育,禀气呈形,鼓之以雷霆,润之以云雨,春夏以生长之,秋冬以杀藏之。斯则德刑之设,着自神道。圣人处天地之间,率神祗之意。生民有喜怒之性,哀乐之心,应感而动,动而逾

  • 卷六十四·志第三十一·柯劭忞

      ○选举一   △学校 科举   自世祖以来,科举议而未行,士之进身,皆由椽吏。其岁贡之法曰吏习儒书,儒通吏事。奉行既久,考选多不如法。仁宗即位,设科取士,论才首德行,衡文先经术,立法之善,易世不能废也。惟以稔知吏弊,凡

  •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八十四·佚名

    正德七年二月丙子朔○丁丑□奠先师孔子遣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费宏行礼○命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彭泽同咸宁伯仇钺提督军务御马监太监陆訚监督军务司设监太监尹生监管神枪时河南贼刘三赵风子邢老虎等连破州县亲王及守臣

  • 卷之一百七十·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两汉笔记卷十二·钱时

    宋 钱时 撰桓帝元嘉元年春正月朔羣臣朝贺大将军冀带劒入省尚书蜀郡张陵呵叱令出敕羽林虎贲夺劒冀跪谢陵不应即劾奏冀请廷尉论罪有诏以一岁俸赎百寮肃然河南尹不疑尝举陵孝亷乃谓陵曰昔举君适所以自罚也陵曰明府不以

  • 卷33·陈邦瞻

    ○浚六塔二股河仁宗天圣五年秋七月,诏发丁夫三万八千,卒二万一千,缗钱五十万,塞滑州决河。六年八月,河决于澶州之王楚埽。八年,始诏河北转运司,计塞河之备。良山令陈曜请疏郓、滑界糜丘河以分水势,遣使行视之。庆历元年诏权停

  • 丽泽论説集録卷九·吕祖谦

    门人所记杂说一敬而无失此言甚好但体此理便见得中便见得易鸢飞鱼跃皆在学者莫先逊悌逊悌则心下心下则平平则至公大同之理自见矣左右厢起于唐本用李靖兵法诸军各分左右厢统之自府兵法坏京师变为彍骑谓之禁兵诸道变为长

  • 卷九·魏了翁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左传要义卷九宋 魏了翁 撰庄公元年至八年【一】无事而书月闵僖亦然元年王正月正义曰此月无事而空书月者庄虽不即君位而亦改元朝庙与民更始史书其事见此月公宜即位而父弑母出不忍即位故空书其文闵僖

  • 左传折诸卷八·张尚瑗

    钦定四库全书左传折诸卷八  兴国县知县张尚瑗 撰文公公孙敖闻其能相人也相人二字始见于此荀卿作非相篇论其不足凭而唐举相蔡泽吕公相汉高帝姑布子卿许负其术遂相沿矣见其二子焉晋书杨淮二子乔与髦俱总角为成器淮与

  • (六)礼乐·钱穆

    《通书》有《礼乐》章,云:“礼,理也。乐,和也。阴阳理而后和。君臣父子兄弟夫妇,万物各得其理然后和,故礼先而乐后。”中国古人观念重和,而和则必有理。理者,分理之义。朱子承濂溪乃曰:“礼,天理之节文。”宇宙一气,而分阴阳,实则

  • 论式·章太炎

    编竹以为简,有行列䚡理,故曰&ldquo;仑&rdquo;。仑者,思也。〈大雅〉曰:&ldquo;于论鼓锺。&rsquo;论官有司士之格,论囚有理官之法,莫不比方。其在文辞,《论语》而下,庄周有〈齐物〉(〈齐物论〉旧读皆谓&ldquo;齐物之论&rdquo;,物

  • 卷二·佚名

    复次持轴山後至持双山。其山严丽殊妙可观。纯金所成。彼有四大王天诸天子众往复其间。须弥山王高出众山。此山王东有大天王名曰持国。所居宫城亦号持国。其城纵广正等二百五十由旬。周匝千由旬内外严丽殊妙可观。城有

  • 致阎百川总司令书·太虚

    百川总司令仁者:忆前年过晋,备承优遇,在贵署畅情剧谈,举凡天人之故,政教之微,无不倾怀放抱而出之,诚快事也!别来忽三易寒暑矣,盱衡各方渠率,殆皆有蹶竭以赴之概。惟仁者休休有容,卓然保持常度,且揭十三年来实行而不事空谈之三民主

  • 卷第八·函昰

    天然是禅师语录卷第八嗣法门人今辩重编问答师问僧。声色枞然。拨不是。不拨不是。你作么生。僧云。我总不见有过。师云。见有过也不是。见无过也不是。毕竟作么生。僧无语。师云。何不问山僧。僧如问。师云。快打茶

  • 慈悲道场忏法·佚名

    梁志公宝唱等集。归依三宝第一。断疑第二。忏悔第三。发菩提心第四。发愿第五。发回向心第六。显果报第七。出地狱第八。解怨释结第九。自庆第十。警缘三宝第十一。忏主谢大众第十二。总发大愿第十三。奉为天道礼佛第

  • 持句神咒经·佚名

    别名陀罗尼句经,一卷,吴支谦译。与陀邻尼钵经同本异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