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杜棱传

杜棱字雄盛,吴郡钱塘人。世代为本县的大姓。杜棱读了很多书,年轻时落泊,在当世不知名。于是游历岭南,侍奉梁朝广州刺史新渝侯萧日英。萧日英去世,归顺高祖,一直负责文书记事。侯景之乱时,命令杜棱带兵,平定蔡路养、李迁仕都立有战功。大军抵达豫章,梁元帝秉承皇帝旨意任杜棱为仁威将军、石州刺史,封为上百县侯,食邑八百户。

侯景被平定后,高祖镇守朱方,杜棱督管义兴、琅笽二郡。高祖图谋翦除王僧辩,和杜棱、侯安都等共同商议,杜棱认为困难。高祖担心他泄露,于是用手巾勒杜棱,杜棱气闷昏倒在地上,于是把杜棱关进别室。大军出发,唤他同行。王僧辩被平定后,高祖向东征讨杜龛等,派杜棱和侯安都留守。徐嗣徽、任约带引北齐军渡江,攻打台城,侯安都和杜棱连成圈抗敌,杜棱日夜巡逻警戒,安抚士兵,没有安稳地休息过。敌人被平定,按功劳任命杜棱为通直散骑常侍、右卫将军、丹陽尹。永定元年(557),晋升为侍中、忠武将军。不久迁任中领军,侍中、将军等职不变。

永定三年,高祖驾崩,世祖当时还在南皖。当时在内没有嫡系继承人,在外有强敌,侯王真、侯安都、徐度等都在军中,朝廷的宿将,只有杜棱在京都,独自掌管禁军,于是和蔡景历等秘不发丧,迎奉世陈书祖,此事见《蔡景历传》。世祖即位,杜棱迁任领军将军。天嘉元年(560),按照先前所建功劳,改封为永城县侯,增加食邑五百户。出任云麾将军、晋陵太守,增加俸禄二千石。二年,征召为侍中、领军将军。不久迁任翊左将军、丹陽尹。

废帝即位,杜棱迁任镇右将军、特进,侍中、尹等职不变。光大元年(567),解除丹陽尹职,量才立为佐史,给扶,又授职为领军将军。

太建元年(569),出任散骑常侍、镇东将军、吴兴太守,俸禄二千石。二年,征召为侍中、镇右将军。不久晋升为特进、护军将军。三年,因为公事免除侍中、护军职。四年,又任侍中、右光禄大夫,并送给他一部鼓吹,将军、佐史、给扶都不变。

杜棱先后侍奉三位皇帝,都被恩宠。晚年没有参与征讨之事,在京城悠闲自在,赏赐很多。不久死于官位,时年七十岁。追任开府仪同三司,丧事所需,都命令供给,谥号成。同年诏令配享高祖庙庭。儿子杜安世袭封。

猜你喜欢
  锺繇华歆王朗传第十三·陈寿
  列传第十一 王冲 王通弟劢 袁敬兄子枢·姚思廉
  卷二百五十二 熙寧七年(甲寅,1074)·李焘
  第五十九回 惩奸党唐主施刑 正乐悬周臣明律·蔡东藩
  ●卷八·陶宗仪
  东汉会要卷三十八【阙】·徐天麟
  卷之四十三·佚名
  卷之二百四十一·佚名
  卷之一百四·佚名
  六七四 翻书房为知照纂办《满洲蒙古汉字切音清文鉴》事致蒙古堂移会(附黏单)·佚名
  刘延明传·李延寿
  杜牧传·欧阳修
  李椿传·脱脱
  卷二百二十四·杨士奇
  卷一百六十九·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十·唐圭璋

    黄孝迈(一首)   湘春夜月  近清明。翠禽枝上销魂。可惜一片清歌,都付与黄昏。欲共柳花低诉,怕柳花轻薄,不解伤春。念楚乡旅宿,柔情别绪,谁与温存。  空尊夜泣,青山不语,残照当门。翠玉楼前,惟是有、一陂湘水,摇荡湘云。天

  • 田间诗学卷三·钱澄之

    郑谱略【初宣王封母弟友于宗周畿内咸林之地是为郑桓公今京兆郑县是其都也又为幽王大司徒甚得周众与东土之人问于史伯曰王室多故余惧及焉其何所可以逃死史伯曰其济洛河颍之间乎是其子男之国虢郐为大虢叔恃势郐仲恃险君

  • 卷十七·郭知达

    钦定四库全书九家集注杜诗卷十七  宋 郭知达 编近体诗冬日洛城北谒元皇帝庙【唐书天寳元年陈王府参军田周秀上言元皇帝降于丹鳯门之通衢告锡灵符在尹喜之故宅上遣使就尹喜宅遂发得之乃置元庙于大寕坊亲享于

  • 明穆宗庄皇帝实录卷之六十三·佚名

    隆庆五年十一月己未朔升狭西布政使司右参政侯东莱为按察司按察使直隶镇江府知府王惟善为副使户部河南司郎中沈奎为佥事东莱河南惟善狭西奎浙江○调四川按察司副使宋仪望于福建提调学校○发南京司设监右监丞田孜充边卫

  • 卷之一百五十·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上书房总师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国史馆总裁官武英殿大学士管理兵部事务加十三级纪录十四次臣贾桢稿本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保文渊阁领阁事武英殿总裁

  • 中兴小纪卷二十八·熊克

    宋 熊克 撰绍兴十年【嵗在庚申】春正月辛巳右仆射秦桧等奏前日外间有匿名书非毁朝廷当缴进上曰已见之无足恤又曰度近日上封事言臣等陛下掩蔽者多矣上曰无事凡所上书朕无不览若有言卿等过岂可不令卿等知却致积成大过

  • 卷五十六·佚名

    <史部,政书类,军政之属,钦定八旗通志>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八旗通志卷五十六氏族志三八旗满洲谱系二性佳氏【凡七派一出贝欢山秦一出英额一出长白山一出苏瓦顔一出鄂尔浑一出马察一出哈逹】穆尔察氏【凡四派一出绥分一出

  • 卷六·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大清通礼卷六吉礼社稷歳祭社稷之礼以春秋仲月日用上戊先三日礼部尚书一人诣牺牲所眂牲如仪右眂牲致斋书祝版眂割牲眂祝版北  【仪均与郊同】先一日太常寺卿率属洁坛敷五土如其方色恭设神座太社位右

  • 第七章 27·辜鸿铭

    子曰:“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辜讲有一次孔子说:“有些人或许提出理论,自己却不理解。我从来不做这样的事情。我不管读什么,学什么,总是选择优秀的部分去接受;不管看到什么,

  • 自序·冯友兰

    小史①者,非徒巨著之节略,姓名、学派之清单也。譬犹画图,小景之中,形神自足。非全史在胸,易克臻此。惟其如是,读其书者,乃觉择焉虽精而语焉犹详也。 七岁举神童作正字彼虽幼身己仕尔幼学勉而致有为者亦若是犬守夜鸡司晨苟不

  • 学品第二十二·佚名

    善业白佛言:闿士学无常为学一切智。学无所生学去淫劮学灭度为学一切智。佛告善业。若所问学无常为学一切智者,云何是如来本无随因缘得。如来本无字宁有尽时不。对曰:不也。如此为学一切智明度无极。如来地十种力四无所畏

  • 正德武功县志·康海

    陕西地方志。 明康海(1475—1540)纂修。三卷。海字德涵,号对山,陕西武功人。弘治进士,授修撰。为明中叶文学家、诗人。是志成于正德十四年(1519),约二万字。记事止正德十三年。正文分地理、建置、祠祀、田赋、官师、

  • 太清无极至妙神珠玉颗经·佚名

    太清无极至妙神珠玉颗经,撰人不详。似出于唐代。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神部方法类。经文言内丹修炼法。内称:神珠者太阳之精,玉颗者月华之英;太阳流珠主人之阳,太阴玄珠主人之阴。阴阳冲和应用,然后白金施,红雪配,精血住,真胎

  • 固气还神九转琼丹论·佚名

    由《固气还神论》和《九转琼丹论》两部分组成。后者有注。前者引《黄庭经》,述精气为人之本,教人养气养精。后者述神水为灵丹之源,教人炼丹。疑其为房中阴丹之术。

  • 存存斋医话稿·赵晴初

    医话。清赵晴初撰。三卷。晴初字彦晖,会稽 (今浙江绍兴) 人。清末医家。认为“医非博不能通,非通不能精,非精不能专,必精而专,始能由博反约”。后将其见闻及心得笔记整理辑成是编传于世。本书初刊于光绪七年(1881)。

  • 书诀·丰坊

    明丰坊著。1卷。是卷分段论述学书之法。即有笔诀书势、笔砚器具、篆法、悬腕用笔之法等等。对书法艺术中筋、骨、肉的产生与执笔、定腕、用墨的关系,论述得精辟,为前人经验之总结,总结了前人书论而归纳出来的两段话,

  • 资治通鉴考异·司马光

    北宋司马光撰,司马光等人所撰成的《资治通鉴》,共294卷,共参考正史之外各种杂史著作322种,历经19年最后完成,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著名的编年体通史巨著,在编撰《资治通鉴》的过程中,司马光比较各种史料,辨明选定的理由,同时撰写了

  • 梵摩难国王经·佚名

    全一卷。又作梵摩难王经。译于西晋之时,译者不详。收于大正藏第十四册。内容述说梵摩难国王不知其子均邻儒出家已证得阿罗汉,惟见其精勤粗食,遂对其供养异于僧众,佛陀乃令均邻儒现神通为国王解说苦、空等四谛要旨。梵摩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