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历代名贤确论卷六十五

明元帝 太武帝

太武凶残【王毂】

崔浩【少游】

孝文帝

穆泰与陆叡安乐侯隆等谋作乱伏诛【温公】

韩显宗等谏取士当择贤才不宜专取门望【温公】

文帝至肆州慰劳所遇跛眇者赦军士为盗者三人【温公】

孝明帝

李崇北征上表乞改镇立州高平镇民叛帝谓崇表之由【温公】

通论

魏之人君【温公】

魏去夷即华【六一】

北齐

历代人君【温公】

文皇帝

伊娄谦聘齐其参军高遵辱命周高祖克齐执遵付谦任其报复谦请赦遵帝乃止谦待遵如初【温公】

高祖

平齐后务俭约露寝【温公】

通论

后周人君【温公】

七代通论

宋齐梁陈周北齐后魏【东坡】

宋齐梁陈【李白】

宋齐【李德裕】

太武凶残

王毂后魏行曰力微皇帝谤天嗣太武凶残人所畏一朝鲇■〈羊历〉飞上天子孙尽作河鱼饵

崔浩

少游曰有有道之士有有才之士至明而持以晦至智而守以愚与物并游而不离其域者有道之士也以明济明以智资智颖然独出不与众为耦者有才之士也夫有道之与有才相去远矣不可不知也史称崔浩自比张良且谓稽古过之以愚观之浩曾不及荀贾何敢望子房乎夫子房之于汉荀攸贾诩之于魏浩之于元魏运筹制胜筭无遗策实各一时之谋臣也高祖以子房与韩信萧何为三杰用之以取天下韩信王楚数十城萧何封侯第一而子房独愿封留而已及太子监关中兵乃行少傅事晏然处于叔孙通之下了无矜伐不平之意故司马以为无智名勇功可谓有道之士也荀贾虽不足以与于此然攸谋谟帷幄时人子弟莫知其言诩亦阖门自守退无私交皆以令终故陈寿以为良平之亚虽有才之士亦颇闻君子之道者也浩则不然其设心措意惟恐功之不著名之不显而已李顺之死浩既有力而奏五寅元历章尤夸诞妄诋古人所撰图书至镵石道傍以彰直笔明哲之所为固如此乎正孟子所谓小有才未闻君子之大道适足以杀其身而已盆成括之流也以此论之浩曾不及荀贾明矣何敢望子房乎夫以其精治身以绪余治天下功成事遂奉身而退者道家之流也观天人察时变以辅人事明于末而不知本阴阳家之流也子房始游下邳受书圮上老人终曰愿弃人间事从赤松子游耳则其术盖出于道家之流也浩精于术数之学其言荧惑之入秦彗星之灭晋与夫兎出后宫姚兴献女之事尤异及黜庄老乃以为矫诬之言则其术盖出于阴阳而已此其所以不同也然高帝用子房之谋弃咸阳还定三秦灭项羽于垓下太武用浩亦取赫连昌破蠕蠕平沮渠牧犍于凉州惠帝得不废本子房之谋而太武为国副主亦自浩发之其迹盖相似也呜呼岂欲为子房而不知所以为子房者欤

穆泰与陆叡安乐侯隆等谋作乱伏诛

温公曰夫爵禄废置杀生予夺人君所以驭臣之大柄也是故先王之制虽有亲故贤能功贵勤宾茍有其罪不直赦也必议于槐棘之下可赦则赦可宥则宥可刑则刑可杀则杀轻重视情寛猛随时故君得以施恩而不失其威臣得以免罪而不敢自恃及魏则不然勲贵之臣往往豫许之以不死使彼骄而触罪又从而杀之是不信之令诱之使陷于死地也则刑政之失莫此为大焉

韩显宗等谏取士当择贤才不宜专取门望

温公曰选举之法先门地而后贤才此魏晋之深弊也而历代相因莫之能改也夫君子小人不在于世禄与侧微以今日视之愚智所同知也当是之时虽魏孝文之贤犹不免斯蔽故夫明辨是非而不惑于世俗者诚鲜矣

文帝至肆州慰劳所遇跛眇者赦军士为盗者三人

温公曰人主之于其国譬犹一身视远犹迩在境如在廷举贤才以任百官修政事以利百姓则封域之内无不得其所矣是以先王黈纩塞耳前旒蔽明欲其废耳目之近用推聪明于四远也彼废疾者宜养当命有司均之于境内今独施于道路之所遇则所遗者多矣其为仁也不亦微乎况赦罪人以挠有司之法尤非人君之体也惜夫孝文魏之贤君而独有是乎

李崇北征上表乞改镇立州高平镇民叛帝谓崇表之由

温公曰李崇之表乃所以销祸于未萌制胜于无形也上既不能用及乱生之日曾无愧谢之言乃更以为崇罪彼不明之君乌可与谋哉诗云聴言如对诵言如醉匪用其良覆俾我悖其是之谓矣

历代人君

温公曰神武以高世之略平尔朱之乱功大势盛为魏孝武所疑虽有逐君之惭而能惓惓尽恭以事静帝没身不怠此其可称者也文襄有儁材而无重德悖慢无礼终陨身于奴隶文宣淫湎残暴甚于桀纣能信用贤臣委之以政威加邻敌终其天年盖亦有以得之矣孝武明逹恺悌实有齐之令主享国不永惜哉武成骄淫奢纵齐业始衰后主继之昬狂尤甚诛翦忠良信用谗邪十年而亡已为幸矣

伊娄谦聘齐其参军高遵辱命周高祖克齐执遵付谦任其报复谦请赦遵帝乃止谦待遵如初

温公曰赏有功诛有罪此人君之任也高遵奉使异国漏泄大谋斯叛臣也周高祖不自行戮乃以赐谦使之复怨失政刑矣孔子谓以德报怨者何以报德为谦者宜辞而不受归诸有司以正典刑乃请而赦之以成其私名美则美矣亦非公义也

高祖平齐后务俭约露寝

温公曰周高祖可谓善处胜矣他人胜则益奢高祖胜而愈俭

后周人君

温公后周论曰文帝以关中之众东迎孝武收疲散之兵抚贫困之民任贤使能列官布职明部分务农桑以辅魏室虽以高氏之强不能陵也其所为典法施于后世可不谓贤乎武帝以英杰之资受制强臣恭黙端拱十有余年须其罪盈恶熟为众所弃一旦除之若拨麷振槁可谓知柔知刚智勇兼备者矣然后亲统六师以征东夏齐之险阻不守士卒不战数月之间缚其君臣致于鼓下使有周之境东渐于海南薄于江虽魏室全盛之时不能及也惜其宣帝恣其淫侈进其竒谲自絶于天结怨于民三年而为异姓所有悲夫

宋齐梁陈周北齐后魏

东坡七代论曰英雄之士能因天下之隙而遂成天下之势天下之势未有可以必成者也而英雄之士常因其隙而入于其间坚忍而不变是以天下之势遂成而不可解自晋以下者天下何其纷纷也强者不能以相吞灭天下大乱离而为南北北又自离而为东西其君臣又自相簒取而为七代至于隋而后合而为一盖其间百有余年之中其贤君名臣累累而出者不为少矣然而南不能渡河以有北之民而北不能过江以侵南之地岂其百年之间南无间之足乘而北无隙之可入哉盖亦其势之有所不可者也七代之际天下尝有变矣宋取之晋齐取之宋梁取之齐陈取之梁而周齐取之后魏此五衅者兵交而不解内乱而无救其间非小也而其四邻拱手远望而莫敢入盖其取之者诚有以待之而不可以乘其仓卒也嗟夫北方之人其力不足以并南而南方之势又固不可以争衡于中国则七代之际天下将合之际也姚兴既死而秦地大乱武帝举江南之兵长驱以攻秦兵不劳而关中定此天下之一时也夫刘穆之死关中未安席不及暖兵不及息而奔走以防江南之乱留孺子孱将以抗四方强悍之虏则夫天下之势亦随去之而已矣且夫孙权曹操之事足以见矣曹操之不能过江以攻孙权力有所未足也而孙权终莫肯求逞于中国盖其志将以侥幸乎北方大乱然后奋而乘其弊而非以为其地之足以抗衡于中原也嗟夫使武帝既入关因而居之以镇抚其人民南漕江淮之资西引巴汉之粟而内因关中之盛厉兵秣马以问四方之罪戾当此之时天下可以指麾而遂定矣而何江南之足以蔕芥夫吾心哉然而其事则不可不察也其心将有所取乎晋而恐夫人之反之于南是以其心忧惧颠倒而不见天下之势孔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故夫有可以取天下之势而不顾以求移其君而遂失之者宋武之罪也

宋齐梁陈

李白金陵歌曰石头巉岩如虎踞凌波欲过沧江去钟山龙盘走势来秀色横分历阳树四十余帝三百秋功名事迹随东流白马小儿谁家子泰清之岁来闗囚金陵昔时何壮哉席卷英豪天下来冠盖散为烟雾尽金舆玉座成寒灰扣剑悲吟空咄嗟梁陈之国乱如麻天子龙沈景阳井谁歌玉树后庭花此地伤心不能道目下离离长春草送尔长江万里心他年来访商山皓

宋齐

李德裕宋齐论曰宋齐以降继体承祧者君德寖微王道凌替纉绪之初始革大运降宥解网以悦众心仁义之风薄骨肉之情废前史论之详矣然政未得中改之可也如弓之高下者抑举琴瑟之不调者更张此亦天之道也岂独人事哉唯用其罪人不可甚矣天下之恶一也古人言一心可以事百君百心不可以事一君岂有不忠于前朝而能忠于后主者也毁泉台春秋之所讥先儒之所恶宋齐之君有一于此必以为美政泉台见妖尚不可毁况无妖者乎燕人之思召伯甘棠勿翦楚人之懐叔子望碑堕泪彼人臣也而见思若此虽时移政改莫匪旧臣昔伯益赞禹称大舜之德曹参事惠帝守萧何之法魏文帝初受汉禅羣臣皆扬魏德唯卫臻独称汉美文帝曰天下之珍当与山阳共之为人臣者罔念于此可谓有百心矣

历代名贤确论卷六十五

猜你喜欢
  志第七 礼仪七·魏徵
  卷三百七十八 元祐元年(丙寅,1086)·李焘
  卷三十一 前燕録九·崔鸿
  卷第二百五十九·胡三省
  读礼通考卷八十三·徐乾学
  德宗承统私记·罗惇曧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三十九·佚名
  卷之二百三十三·佚名
  通志卷一百四十六·郑樵
  名臣碑传琬琰之集下卷十七·杜大珪
  通鉴纪事本末卷二十上·袁枢
  耶律室鲁传·脱脱
  古里甲石伦传·脱脱
  卷第十九·佚名
  二十三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六百零七·彭定求

        卷607_1 【翰林作】刘邺   曾是江波垂钓人,自怜深厌九衢尘。浮生渐老年随水,   往事曾闻泪满巾。已觉远天秋色动,不堪闲夜雨声频。   多惭不是相如笔,虚直金銮接侍臣。   卷607_2 【待漏院吟】刘邺  

  • 第二折·郑光祖

    (吕布领卒子上,云)跨下征驰名赤兔,手中寒戟号方天。天下英雄闻吾怕。则是我健勇神威吕奉先。某姓吕名布,宇奉先,乃九原人也。幼而习文,长而演武,上阵使一枝方天戟,寸铁在手,万夫不当,片甲遮身,千人难敌。先拜丁建阳为父,一日丁建

  • 卷二·查慎行

    <集部,别集类,清代,敬业堂诗集钦定四库全书敬业堂诗集卷二翰林院编修查慎行撰慎旃集中【尽庚申一年】喜季叔自荆州至二首会合期难定苍茫忆旧秋烽烟随地满书疏隔年收薄宦供驱策空囊怆去留荆南曾久住囘首似并州再见干戈

  • 卷九十一·陈焯

    钦定四库全书宋元诗会卷九十一兵部主事陈焯编杨维桢【字亷夫会稽人泰定丁卯进士署天台尹改钱清塲盐司狷直寡谐十年不调後迁江西儒学提举未上值兵乱避地富春山徙钱塘张士诚屡招不往又忤达实丞相自苏徙松江主盟词坛东南

  • 卷二百六十五·列传第二十四·脱脱

        李昉吕蒙正 张齐贤贾黄中   李昉,字明远,深州饶阳人。父超,晋工部郎中、集贤殿直学士。从大父右资善大夫沼无子,以昉为后,荫补斋郎,选授太子校书。汉乾祐举进士,为秘书郎。宰相冯道引之,与吕端同直弘文馆,改

  • 卷三百二十五 列传一百十二·赵尔巽

      李清时姚立德 李宏子奉翰 孙亨特 何煟子裕城 吴嗣爵 萨载 兰第锡 韩鑅   李清时,字授侯,福建安溪人,大学士光地从孙。乾隆七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十四年,授浙江嘉兴知府。上南巡,或议自嘉兴至杭州别辟道行民舟,清时

  • ◎民政二·徐天麟

    ○傅籍景帝二年,令天下男子年二十始傅。(本纪,师古曰,傅,著也,言著名籍,给公家徭役也,天麟按,高纪发关中老弱未傅者悉诣军,如淳曰,律年二十三傅之畴官,高不满六尺二寸以下为疲癃,汉仪注,民年二十三为正,一岁为卫士,一岁为材官骑士,习射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五十八·佚名

    万历十三年二月壬寅朔诏定科场事宜先是各省乡试以巡按御史及二司充总裁官内外无复讥防又预自撰录有主者未入闱而文已传于外矣关节既易大臣子弟多幸中而中式举人得自写原卷送部名曰公据其朱墨卷不以解部即有物议无从磨

  • ◎依然歌舞升平·李定夷

    武汉社会,于民国元年阴历岁首,因时局纷扰,谨遵国制,并未举行过年。二年阴历元旦,大局已形镇静,商民遂仍旧过年。然各店铺不过停贸二三日,大商店多于阴历初二开门,各机关则照常办事,并不休息。至三年阴历新正,中央已有一年分为四

  • 大事记解题卷十·吕祖谦

    宋 吕祖谦 撰汉孝文皇帝元年冬十月庚戌徙立故琅邪王泽为燕王解题曰泽少帝时为齐王所诈失国自归长安故史记本纪书故琅邪王汉书削故字辛亥皇帝即阼谒高庙解题曰曲礼曰践阼临祭祀内事曰孝王某外事曰嗣王某践履也阼东阶

  • 通志卷一百六十八·郑樵

    宋 右 迪 功 郎 郑 樵 渔 仲 撰独行传第一后汉谯元【费贻 元子瑛】李业【王皓 王嘉任永 冯信】刘茂【严授 卫福徐咸 所辅】温序 彭修 索卢放 周嘉【髙祖父燕从弟畅】范式【张劭陈平子孔嵩】李善 王

  • 一四四八 谕着各督抚照数严追摊赔文津阁换写书籍原承办供事人员归款·佚名

    一四四八 谕着各督抚照数严追摊赔文津阁换写书籍原承办供事人员归款乾隆五十七年五月十四日乾隆五十七年五月十四日奉旨:军机大臣核议纪昀奏覆勘文津阁书籍遗漏未签各员,请交部分别议处,其应行换写各书,所需工料银两,于议

  • 读例存疑卷十·薛允升

    戸律之二田宅欺隐田粮检踏灾伤田粮功臣田土盗卖田宅任所置买田宅典买田宅盗耕种官民田荒芜田地弃毁器物稼穑等擅食田园瓜果私借官车船欺隐田粮:巻首凡欺隐田粮(全不报戸入册)脱漏版籍者,(一应钱粮倶被埋没,故计所隐之田,)一亩

  • 葛守礼传·张廷玉

    葛守礼,字与立,德平人。嘉靖七年(1528),考取乡试第一名。第二年考中进士,授职彰德的推官。大盗诬陷富贵人家,株连者上百。葛守礼将他们全部释放,主持刑狱的人向御史诬陷他。遇上藩府的刑狱久久不能裁决,交付葛守礼,一次审讯就

  • 卷二百九·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八旗通志卷二百九人物志八十九忠义传一【满洲八旗一开国至天聪八年共九十一人】【谨按昭忠祠列传久有成编凡仗节死绥之臣得预馨香均登简牍故自敬谨亲王以下凡大臣殁於王事者无不备书以见圣朝褒崇之典

  • 卷十四·冯复京

    钦定四库全书六家诗名物疏卷十四  明 冯复京 撰国风鄘一鄘通典云卫州新乡县西南三十二里有鄘城即鄘国○孔氏曰王肃服防以鄘在纣都之西孙毓云据鄘风定之方中楚丘之歌鄘在纣都之南明矣○一统志鄘城在河南卫辉府城东

  • 萬如禪師語錄卷第二·佚名

    嗣法門入行猷等編住福建興化府曹山上生禪寺語錄師於崇禎壬午年四月初六日入院。三門。我此法門,八字打開,腳下無私,直往直來。且入門一句作麼生道?拽拄杖便入。佛殿靈山一會,儼然未散,直下見得,不隔一線。從他三十二相八十種

  • 卷一·佚名

    纯备德禅师语录卷一嗣法门人智远等编住彝陵州黄陵月峡禅院语录康熙丙午岁师受参府傅公游府魏公请住黄陵月峡禅院语录。山门 师以杖指门云门开八字路设一乘孤迥迥廓似太虚洞玄玄明如杲日山僧今日到来且道入门一句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