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恭圣仁烈杨皇后传

恭圣仁烈杨皇后,年轻时因为姿色动人而被选入后宫,忘掉了姓氏,有人说是会稽人。庆元元年(1195)三月,封为平乐郡夫人。庆元三年四月,进封为婕妤。有个叫杨次山的人,也是会稽人,杨皇后自称是她的哥哥,于是姓杨。

庆元五年,进封为婉仪。庆元六年,进封为贵妃。恭淑皇后去世,中宫空缺,贵妃与曹美人都受皇帝宠爱,韩..胄见杨贵妃喜弄权术,而曹美人生性柔顺,就劝皇帝立曹氏为后。而贵妃博涉书史,通达古今,为人又机警,宁宗终于立她为皇后。

杨次山的门客王梦龙知道韩..胄的谋划,暗地里告诉了皇后,皇后很恨韩..胄,与杨次山算计趁机会诛杀他。恰遇韩..胄建议在中原用兵,皇后让皇子日严入奏:“..胄重开战端,会对国家不利。”皇帝不予理睬。皇后从旁极力赞同皇子的意见,皇帝也不予理睬。皇后担心事体泄露,让杨次山选择可以利用的廷臣,一起谋划此事。礼部侍郎史弥远,一向与韩..胄有矛盾,于是欣然从命。参知政事钱象祖,曾经因劝阻用兵被贬到信州,史弥远就将此谋先告诉他。礼部尚书卫泾、著作郎王居安、前右司郎官张钅兹都参与了这个阴谋,开禧三年(1207)十一月三日,韩..胄正去早朝,史弥远密派遣中军统制夏震在六部桥侧埋下伏兵,率领健卒把韩..胄推拥到玉津园,用铁槌杀了他。又命史弥远、钱象祖等人到延和殿,把韩..胄的死讯告诉皇上,皇帝不相信,过了三天,皇帝还说他没有死,原来这个阴谋完全出自皇后及次山等人,皇帝开始并不知道。

皇后诛杀韩..胄后,史弥远一天天受到重用。嘉定十四年(1221),皇帝因为储君未定,抚养宗室子贵和,立为皇子,赐名..。史弥远当了丞相,又被皇后信任,于是专断国家政事,..慢慢心中不平。当初,..好琴,弥远买了一个擅长弹琴的美女送给他,私下收买美女,让她阴察皇子举动。..喜欢这个美女,有一天,..指着舆地图对美女说:“这是琼崖州,日后一定把史弥远流放到那里。”美女把这句话告诉给弥远。..又在茶几上写了几字“:弥远应当发配八千里。”..身边的人都是弥远的心腹,跑去告诉了他。弥远非常害怕,暗地里生起异志,打算立另一个宗室子昀为皇子,于是暗地里与昀来往。

嘉定十七年闰八月丁酉日,皇帝去世,弥远连夜召昀进宫,皇后还不知道。弥远派皇后侄儿杨谷及杨石把想废立皇子的事告诉皇后,皇后不同意,说“:皇子是先帝所立,怎么能擅自变更?”当天晚上,一共七次往返,皇后还是不听。杨谷等人就跪着哭道“:宫内宫外的军民都已归心,如果不立他,一定发生祸变,那样杨氏就没有生地了。”皇后默默不语过了很久,说:“那个人在哪里?”弥远等人召昀进来,皇后抚着他的背说:“你现在是我的儿子了!”于是假造诏书废..为济王,立昀为皇子,登皇帝位,尊皇后为皇太后,一同听政。

庆二年(1226)十一月戊寅日,加太后尊号为寿明。绍定元年(1228)正月丙子日,再加尊号慈睿。绍定四年正月,太后七十岁,皇帝率领百官朝拜慈明殿,加太后尊号为寿明仁福慈睿皇太后。十二月辛巳日,太后生了病,诏令祈祷祭祀天地、宗庙、社稷、宫观,大赦天下。绍定五年十二月壬午日,在慈明殿去世,终年七十一岁,谥号为恭圣仁烈。

杨次山官至少保,被封为永阳郡王。杨次山的两个儿子:杨谷被封为新安郡王,杨石被封为永宁郡王。各自有传。侄孙杨镇,与理宗女周汉公主结婚,官至左领军卫将军、驸马都统。宗族杨凤孙等人,都官位显达。

猜你喜欢
  志第三十一 地理五·欧阳修
  卷二百七十二·列传第三十一·脱脱
  卷二百八十一 列传六十八·赵尔巽
  卷十四 哀帝·王夫之
  读礼通考卷七十四·徐乾学
  读礼通考卷四十四·徐乾学
  广右战功录·唐顺之
  卷之二百五·佚名
  卷之四百七十·佚名
  卷十·宇文懋昭
  庾季才传·魏徵
  元晖传·李延寿
  隐太子李建成传·欧阳修
  杨万里传·脱脱
  卷三十六·杨士奇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歴代诗话卷三十六·吴景旭

      巳集上之下  杜诗  引坐  陈无功曰晋以后有宫人叅随侍朝故杜诗云戸外昭容紫袖垂双瞻御座引朝仪至朱梁革易遂沿后世肃观  吴旦生曰唐制天子坐朝宫人引至殿上故郑谷入阁诗亦云导引出宫钿也文昌杂録云天祐二

  • 卷350 ·佚名

    苏轼 赠上天竺辩才师 南北一山门,上下两天竺。 中有老法师,瘦长如鹳鹄。 不知修何行,碧眼照山谷。 见之自清凉,洗尽烦恼毒。 坐令一都会,男女礼白足。 我有长头儿,角颊峙犀玉。 四岁不知行

  • 第十一回 凶信讹传·蒲松龄

    却说小举人上京会试,太太嘱咐道:"若会了便捎个信去,着你爹爹来家;不会,便亲自去看。" [跌落金钱]嘱咐娇儿记在心,到京遇着太原人,我儿呀,你可细把你爹爹问。若能会了休起身,细写府县合庄村,我儿呀,我就托人捎个信。不会不必返家

  • 王言解第三·王肃

    孔子闲居,曾参侍。孔子曰:“参乎,今之君子,唯士与大夫之言可闻也。至于君子之言者,希也。于乎,吾以王言之,其不出户牖而化天下。”曾子起,下席而对曰:“敢问何谓王之言?”孔子不应,曾子曰:“侍夫子之闲也,难对,是以敢问。”孔子又不

  • 靖康要録卷十一·汪藻

    二年正月一日上朝见贺太上皇帝于延福宫文武百官僧道等诣南城贺二帅传令谢之金帛所括数未足敌使数驰使谯责二尹于是遣何防见二帅商量元数今城中悉公私所有不及百一意指恳到尼玛哈大怒诃诋之 敌遣使十一人入贺圣防差礼

  • 第二十八册 天命六年十一月·佚名

    第二十八册 天命六年十一月十一月初一日,都堂达尔汉侍卫,在辽东向诸贝勒索取财物,且盗取缎疋、财帛,为其弟达尔泰首告之。遂将其自沈阳以来按职份所赏诸物及所窃之财货一并没收,一份赐首告者,其二份赏给都堂、总兵官、副将

  • 范缜传·李延寿

    范缜字子真。父亲范氵蒙,作过奉朝请,死得早。范缜少年时孤苦贫困,侍奉母亲孝顺恭敬。二十岁以前,跟沛国刘王献学习,刘王献认为他与众不同,亲自为他行冠礼。在刘王献门下数年,总是草鞋布衣,步行于道路。刘王献门下有许多乘车跨

  • 广王全昱传·欧阳修

    广王全昱,梁太祖的长兄,太祖即位,封他为广王。太祖与二兄存逃亡参加农民军,全昱与母亲在刘崇家当佣工。太祖当节度使,接母和兄到宣武,后来任他当山南西道节度使。年老以太师退归家中闲居。太祖将接受唐哀帝的让位,有司在前殿

  • 三年·佚名

    (癸卯)三年清雍正元年春正月1月1日○朔辛巳,上下備忘記曰:邦運不幸,諸路狀聞,罔非傷心,而近年以來,饑饉洊仍,穡事告凶,錦玉靡安,夙宵不遑暇矣。京外之蓄積已竭,念及於此,尙寢無吪。予方與廟堂,議究荒政,以爲蘇活吾民之計,顚連流離,十居

  • 三家诗源流·范家相

    三家诗源流三家总记汉书曰汉兴鲁申公爲诗训故而齐辕固生燕韩生皆爲之传或取春秋采杂説咸非其本义与不得已鲁最爲近之应劭曰申公作鲁诗后苍作齐诗韩婴作韩诗隋经籍志曰汉初鲁人申公受诗于浮邱伯作训诂是爲鲁诗辕固生亦

  • 第65章·老子

    【原文】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1)。民之难治,以其知之(2)。故以知治国,国之赋;不以知治国,国之德(3)。知此两者,亦稽式。恒知稽式,是谓玄德(4)。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乃至大顺(5)。【题解】本章集

  • 断食肉品第八·佚名

    尔时大慧菩萨摩诃萨复白佛言:世尊,愿为我说食不食肉功德过失。我及诸菩萨摩诃萨。知其义已为未来现在报习所熏食肉众生而演说之。令舍肉味求於法味。於一切众生起大慈心。更相亲爱如一子想。住菩萨地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

  • 究竟无我分第十七·朱棣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佛告须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当生如是心。我应灭度一切众生。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有一众生

  • 深密解脱经卷第四·佚名

    元魏天竺三藏菩提流支译  弥勒菩萨问品之二  弥勒菩萨言。世尊。云何菩萨摩诃萨修菩萨行。现得菩萨诸胜妙果。佛言。弥勒。若菩萨如实能知六种法者。是人能得菩萨妙果。何等六种。所谓善知心生。善知心住。善知心

  • 建立曼荼罗护摩仪轨(法全)·佚名

      初日以如来性加持自身。及供养警地神。择地中诸恶物。筑令坚实。第二日于坛内掘一肘。不动明加持五宝等。定圣尊位。五佛四菩萨白檀点位。第三日置瓶不动明加持一百八遍。第四日暮次香水真言一百八遍然后洒净。第

  • 子思子·汪晫

    南宋汪晫编著。一卷。成书于庆元(1195—1200)至嘉泰(1201—1204)间。传说子思承孔子门人曾子之学而撰有《中庸》,其言行则散见于其他诸书,未能搜罗荟集而独刊行于世。晁公武《郡斋读书志》载有《子思子》七卷,即为子思言

  • 学术辨·陆陇其

    一卷。清代陆陇其(1629-1692)撰。其学说以“居敬穷理”为主,崇尚程朱学说,反对王守仁之说。此书分上、中、下三篇,都是驳斥王(守仁)学的论述。其中上篇叙述王学之产生、源流,中篇叙述议论王学之错误所在,弊之根由,下篇论述王

  • 佛母出生三法藏般若波罗蜜多经·佚名

    二十五卷,赵宋施护译。有三十二品,与道行般若经同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