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庾季才传

庾季才,字叔奕,新野人。

他的第八代祖父名叫庾滔,随晋元帝南下过长江,官至散骑常侍,元帝封他为遂昌侯,因此安家于南郡江陵县。

祖父名叫庾诜,是梁代处士,与同宗族的庾易齐名。

父亲庾曼倩,光禄大夫。

庾季才小时候就很聪明,八岁能背诵《尚书》,十二岁便通晓《周易》,喜欢预测天象。

庾季才守丧以至孝而出名。

梁代庐陵王萧绩任他为荆州主簿,湘东王萧绎看重他的才能,便把他召来,授给他外兵参军之职。

设立了西台以后,庾季才又多次升官,直至中书郎,兼任太史,封为宜昌县伯。

庾季才坚决推辞太史一职。

元帝说:“汉代司马迁一家几代主掌这一职务,北魏高堂隆也任过这个职务,不乏前例,你害怕什么呢?”元帝也很懂星象历法,于是与季才一道仰观天象,元帝闲谈时对庾季才说:“我很担心祸起萧墙,事情一旦发生,我用什么办法可以平息呢?”季才说:“近来天象预示有变故,可能是秦将入侵郢都,您应留下得力的臣子坐镇荆、陕两地,您则整顿队伍回京都,以避免祸患。

假使羯寇进攻紧迫,也只会失掉荆、湘两地,至于整个国家,则可以不必担忧。

假使您坚持长留不走,恐怕不合天意。”元帝起初认为这话有道理,后与吏部尚书宗懔等人商议之后还是留下了。

不久,江陵陷落,果然应验了庾季才的话。

周太祖一见到庚季才,就对他特别礼遇,让他任太史。

每次出征,总让他陪同。

周太祖赐给他住宅一区,水田十顷,还有奴婢、牛羊及其他物品,对季才说:“你是南方人,还没有安心于北方,我之所以赏赐你这些东西,只想消除你思念故土的心思。

你应该竭尽忠诚侍奉我,我也将用富贵来答谢你。”起初,郢都沦陷之后,士大夫多沦落为贼民。

季才散发他所得的赏赐之物,赎求亲朋故友。

文帝问:“你为什么要这样做?”季才说:“我听说曹操攻克了襄陽,首先就为贤士异度章名,晋平定了建业,以得到陆士衡而欣喜。

征伐他国而求取贤才,这是自古的常规。

现在郢都陷落,它的君主确实有罪,而那些士大夫有什么过错呢?却让他们都沦落成了低贱的奴隶!我是外乡之客,不敢向皇上陈述自己的见解,但我确实可怜他们,所以才散发财物来赎求贤才。”太祖于是领悟了,说:“这都是我的过错,如果不是你提醒我,恐怕就会使天下人失望了!”于是下令赦免作了奴婢的梁国俘虏数千人。

武成二年(560),庾季才与王褒、庾信同任麟趾学士。

后又升任稍伯大夫、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

后来,大冢宰宇文护执政,他问庾季才:“近几天天象有什么好兆头?”季才回答说:“我深受朝廷大恩,如果不把我所知道的都告诉您,那便同木石一样不近人情。

近来,居上台的那颗星星象有变,是不利于宰相的兆头,你应该还政于天子,告老还乡。

这样你就可以安享天年,并可以得周公旦和汉太..伟的美誉,子孙们封地也可久保稳固。

否则,后果难以料想。”宇文护沉思了很久,对季才说:“我本意是这样,只是我的辞呈没有被批准罢了。

你既然是朝官,可以按朝廷惯例行事,就不用麻烦你另外参劾我了。”从此以后,宇文护对庾季才日渐疏远,没再单独会见过他。

直到宇文护被杀,查抄他的书信、札记时,武帝亲临检查。

凡是有假托天命,胡乱编造异端邪说的人,全被杀戮。

只有庾季才的两封信,极力阐述宇文护宰相的不祥征候,劝宇文护应该放弃权力归政于帝。

文帝对少宗伯斛斯征说:“庾季才为人极忠诚谨慎,很懂得为臣的礼节。”于是赐给他粟粮三百石,布帛二百段,并升他为太史中大夫,命他撰写《灵台秘苑》,加封他为上仪同,又封他为临颍伯,食邑六百户。

宣帝继位以后,又加封他为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增加食邑三百户。

当高祖任丞相时,曾于夜晚召见季才,问他:“我凭自己平庸不实的才能,却接受如此重任,这天意人事,你怎样看待?”庾季才说:“天道精深微妙,难以意料觉察,仅用人事推测,你的帝王之兆已定,即使我说你难当此重任,你难道能重蹈箕郑父和颍考叔的覆辙吗?”高祖沉默了许久才抬起头来说:“我现在是骑虎难下呀!”于是赐给季才各色丝织品五十匹,绢三百段。

高祖说:“你有这番好意,我很惭愧,我应该好好考虑考虑。”大定元年(581)正月,庚季才说:“本月十七日早晨,有一股形状像楼阙的青气出现在皇城之上,一会儿就变成了紫色,迎风向西飘去。

《气经》上说:‘天不能没有云而下雨,帝王不能没有瑞气的祥兆而登位。’现在‘王气’已经出现,必须马上应证它。

二月的太陽过了卯日进入酉日,正处在天空的正中,这叫‘二八之门’。

太陽,是国君的象征。

国君登位应选在二月。

这个月十三日是甲子日。

甲是六甲之首,子是十二时辰的开始。

甲数是九,子数也是九,九是‘天数’,这一天就是‘惊蛰’,即陽气正旺盛的时候。

过去周武王在二月甲子(十三)日统一天下,周朝延续了八百年,汉高祖在二月甲子(十三)日称帝,汉朝历时四百年,所以我知道甲子、甲午是符合天命的日子。

今年二月甲子(十三)日,您应该应证天象,接受天命。”高祖采纳了他的建议。

开皇元年(581),授季才为通直散骑常侍。

高祖准备迁都,有一天夜晚与高赹、苏威二人刚商定下来,不料第二天一早庾季才就上奏说:“我观察过天象,研究过图谶,龟卜上的兆纹确实与旧时重合,所以一定要迁都。

再说尧定都平陽,舜定都冀州,由此可知,历代帝王居所世世代代各不相同。

况且自汉建造这座都城至今将近八百年,水都是咸的了,不太适合人居住。

希望陛下协调天意人愿,做迁徙的打算吧。”高祖非常惊愕,对高赹等人说:“这事多么神奇啊!”于是发布命令准备迁都,并赏给季才绢三百段、马两匹,晋升他为公爵。

高祖对季才说:“从今以后,我相信天行有道了。”接着命令季才和他的儿子庾质共同撰修《垂象》、《地形》等书。

高祖对季才说:“天地之间的奥秘,推测的办法是多种多样的,各人所持的见解不同,有时会造成很大的差异。

我不想外人干预这事,所以让你们父子共同修撰。”书写成后上奏皇上,皇上赐给他米一千石,绢六百段。

开皇九年(589),庾季才出任均州刺史。

委任状刚下,季才正要赴任,当时有人建议说,季才精通术艺,应用其所长,皇上又下诏恢复他的原职。

庾季才因为年老,多次上表请求离职,皇上屡次下旨不让辞职。

当时恰逢张胄玄的历法通行,又有袁充说日影变长。

皇上将这事拿去问季才,季才说袁充错了。

皇上非常愤怒,于是免去了庾季才的职务,只给他一半的官俸,让他回家。

以后,所有的吉凶祥异,常派人到他家去询问。

庾季才于仁寿三年(603)去世,终年八十八岁。

庾季才胸怀阔大,学识渊博,讲究信义,爱结交朋友。

经常选定良辰吉日,与琅笽人王褒、彭城人刘珏、河东人裴政及同族的庾信等聚会在一起,饮酒作文。

另有刘臻、明克让、柳巧言等人,虽然是后辈人,也与他们在一起交游。

他撰写的《灵台秘苑》一百二十卷,《垂象志》一百四十二卷,《地形志》八十七卷,都通行于世。

猜你喜欢
  杂传第四十二·欧阳修
  卷二百三十五 熙寧五年(壬子,1072)·李焘
  第三十二回 太后的梳妆台·德龄
  大明宣宗章皇帝实录卷之四十六·杨士奇
  雍正实录卷之一百二十二·佚名
  卷之五百八十八·佚名
  四·王元稚
  ◎知事闹笑话·李定夷
  一百九十八 江宁织造曹(兆页)覆奏家务家产摺·佚名
  六九六 谕校书错误之总裁程景伊王杰等着分别罚俸·佚名
  卷之四十·祁韵士
  卷一下·班固
  闗中奏议巻十一·杨一清
  卷二十二·佚名
  钟望荣·周诒春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刘厵·唐圭璋

      水调歌头   几载沧江梦,此夕复经过。双台双峙如画,空翠滴晴波。不是先生高节,激起清风千古,汉鼎复如何。矫首望天际,烟树翠婆娑。   危楼下,数不尽,去帆多。人人惊肉生髀,却日欲挥戈。谁识矶边泉石,别有壶中天地,烟雨一

  • 西湖艣唱·藤香馆词

    全椒薛时雨澍生槜李虚燕垒生录入水调歌头·吴蓉圃太史同年凤藻招宴吴山道院即席有作积雨放晴霽,风景倍清研。拓开游览眼界,须上最高巔。多少红楼白塔,一派湖光山色,都落綺筵前。极目远天尽,疋练截江边。联今雨,呼旧雨

  • 第三折·白朴

    (外扮陈玄礼上,诗云)世受君恩统禁军,天颜喜怒得先闻。太平武备皆无用,谁料狂胡起战尘。某右龙武将军陈玄礼是也。昨因逆胡安禄山倡乱,潼关失守。昨日宰臣会议,大驾暂幸蜀川,以避其锋。今早飞报说,贼兵离京城不远。圣主令某统

  • ●丹桂钿合·沈泰

    (勾余六桐叶宪祖编西湖尧臣黄之尧评海阳€倩黄之城、苏卿姚士望阅) 正名向氏母错认宗枝,妙通尼来说因依。 权学士兴怀旧事,徐丹桂重配新知。 △第一折 【凤皇阁】〔生便服上〕疏窗凉透,客馆衣初授。一年一度会双星,倒有天长

  • 國朝獻徵錄卷之一百七·焦竑

      都督府二(都督同知)   ◆都督同知   大都督同知何文輝傳   中軍都督府都督同知陳質傳(忠節錄)   鳳陽守將都督同知孫岳傳(忠節錄)   右軍都督同知韓觀傳   後軍都督府都督同知贈涇國公謚襄敏陳公亨神道碑(金

  • 建康实録卷九·许嵩

    晋烈宗孝武皇帝孝武皇帝讳曜字昌明太宗第三子也初太宗见防云晋祚尽昌明及帝在孕李太后梦神人曰汝生子男必昌明为字及产东方始明因名之太宗后闻悟乃泣曰昌明在尔耶兴宁三年封防稽王咸安二年秋七月己未立为皇太子是日太

  • 卷之四十·佚名

      监修总裁官光禄大夫太保兼太子太傅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二等伯加四级臣马齐光禄大夫经筵日讲官起居注少保兼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仍兼管吏部户部尚书翰林院掌院事加二级又加一级臣张廷玉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太子

  • 卷之三百十三·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经

  • 卢柔传·令狐德棻

    卢柔字子刚。从小失去父母,为叔母抚养,叔母待他比自己儿子还亲。卢柔尽心侍奉,也同亲生儿子一样。族人赞叹而敬重他。卢柔聪明机敏,不到二十岁就能写文章,只是口吃,不能说出主张。又常常纵酒放诞,被世人所讥讽。司徒、临淮王

  • 赵扌卞传·脱脱

    赵扌卞,字阅道,衢州西安人。进士及第后,任武安军节度推官。有人在大赦前伪造公章,在大赦后使用,执法人员认为他该死,赵扌卞说:“大赦前没有使用,大赦后没有制造,不该死。”终使得罪犯免于一死。历任崇安、海陵、江原三县知县,泗

  • 警戒第十二卷·朱熹

      1、濂溪先生曰:仲由喜聞過,令名無窮焉。今人有過,不喜人規。如護疾而忌醫,寧滅其身而無悟也。噫!   2、伊川先生曰:德善日積,則福祿日臻。德逾於祿,則雖盛而非滿。自古隆盛,未有不失道而喪敗者。   3、人之于豫樂,心說

  • 御制读左传季文子出莒仆·杜预

    御制读左传季文子出莒仆季文子出莒仆是也而左氏有过辞然鲁之襄仲独非仆之类乎其事即接宣公之立不闻文子有讨贼之诛何独严於仆而恕於仲乎且偻数元恺四凶谓尧不能举贤而舜举之尧不能去恶而舜去之审

  • 春秋亿卷三·徐学谟

    明 徐学谟 撰僖公元年春王正月不书即位史阙也左氏曰出故也出则何以不书即位也公谷皆曰继弑君不言即位也夫桓公何以言即位也胡氏曰内无所承上不请命也鲁之书即位者岂皆内有所承上有所请也皆意之也齐师宋师曹师次于聂

  • 江有汜·佚名

    ——古典的浪漫情怀【原文】江有汜①,之子归。不我以,不我以,其后也悔。江有渚,之子归。不我与④,不我与,其后也处⑤。江有沱,之子归,不我过,不我过,其啸也歌。【注释】汜(si):江水决堤冲出后重又退回江里。以:用

  • 卷十五·夏良胜

    <子部,儒家类,中庸衍义钦定四库全书中庸衍义卷十五    明 夏良胜 撰三重之义 【命官之制 审刑之制 田赋之制兵戎之制 崇勲之制】舜典帝曰咨汝二十有二人钦哉惟时亮天工三载考绩三考黜陟幽明庻绩咸熈分北三

  • 卷第三十八(结字号)·朱时恩

    佛祖纲目卷第三十八(结字号) 甲子(宋高宗绍兴十四年起金皇统四年)己巳(金改天德)癸酉(金改贞元)丙子(金改正隆)辛巳(金大定元年)癸未(孝宗隆兴元年)乙酉(改乾道)甲午(改淳熙)庚戌(光宗绍熙元年金明昌元年)乙卯(改庆

  • 游美同学录·周诒春

    同学录,周诒春选编,周诒春(1883年-1958年),字寄梅,祖籍安徽休宁,生于湖北汉口,青年时期曾留学美国学习教育学。1913年至1918年,他出任北京清华学校第二任校长,为清华大学后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抗战爆发后,周诒春仍心系

  • 禅苑蒙求·志明

    《禅苑蒙求》又名《禅蒙求》、《禅苑瑶林》、《禅苑瑶林注》、《禅苑蒙求瑶林》、《雪堂和尚注释禅苑瑶林》,金·错庵志明撰,元·雪堂德谏注。收在《宋史 志第一百五十八 艺文四 》、《卍虚藏》第一四八册、《禅宗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