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三家诗源流

三家诗源流

三家总记

汉书曰汉兴鲁申公爲诗训故而齐辕固生燕韩生皆爲之传或取春秋采杂説咸非其本义与不得已鲁最爲近之

应劭曰申公作鲁诗后苍作齐诗韩婴作韩诗

隋经籍志曰汉初鲁人申公受诗于浮邱伯作训诂是爲鲁诗辕固生亦传诗是爲齐诗燕人韩婴亦传诗是爲韩诗终于后汉三家并立齐诗魏代已亡鲁诗亡于西晋韩诗虽存无传之者

按韩诗内传太平御览尚引其文刘安世以爲少时尝读韩诗是内传之亡当在北宋之末所存者外传一卷而已

鲁诗传授

汉书曰楚元王交字游高祖同父少弟也少时尝与鲁穆生白生申生俱受诗于浮邱伯伯者孙卿门人也高后时浮邱伯在长安元王遣子郢客与申公俱卒业元王好诗诸子皆读诗申公始爲诗传号鲁诗元王亦次之诗传号元王诗传

汉书申公鲁人少从楚元王俱事齐人浮邱伯受诗汉兴高祖过鲁申公以弟子从师入见于鲁南宫武帝使使束帛加璧安车以蒲裹轮驾驷迎申公至时已八十余以爲太中大夫病免归数年卒弟子爲博士十余人孔安国周霸夏寛砀鲁赐兰陵缪生徐偃邹人阙门庆忌申公卒以诗春秋授而瑕邱江公尽能传之及鲁许生免中徐公皆守学敎授韦贤治诗至丞相子成以淮阳中尉论石渠后亦至丞相由是鲁诗有韦氏学王式翁思事免中徐公及许生爲昌邑王师山阳张长安幼君先事式后东平唐长宾沛禇少孙亦来事式皆爲博士由是鲁诗有张唐禇氏之学张生兄子防卿爲谏议大夫其门人琅琊王扶陈留许晏由是张家有许氏学【按鲁诗与韦贤同时者有章氏学后汉武荣治韦氏章句有武氏学不可悉载】

陆德明曰申公以诗经爲训故以敎无传疑者则阙弗传【儒林传】号曰鲁诗弟子爲博士者十余人郎中王臧御史大夫赵绾临淮太守孔安国胶西内史周霸城阳内史夏寛东海太守鲁赐长沙内史缪生胶西中尉徐偃胶东内史阙门庆忌皆申公弟子

汉艺文志鲁说二十八卷鲁故二十五卷

齐诗传授

汉书辕固齐人以治诗孝景时爲博士诸齐以诗贵显者皆固之弟子也夏侯始昌最明传后苍苍字近君东海郯人通诗礼爲博士至少府授翼奉萧望之匡衡衡授琅琊师丹防理斿君颍川满昌君都由是齐诗有翼匡师防之学

陆德明曰辕固生作诗传号齐诗传夏侯始昌授后苍苍授翼奉及萧望之匡衡衡授师丹及伏理满昌昌授张邯及皮容皆至大官徒众尤盛后汉陈元方亦传齐诗

汉艺文志齐诗传二十九卷【苟悦汉纪云辕固生作诗内外传】后氏苍齐故二十卷传三十九卷孙氏故二十七卷传二十八卷杂记十八卷

韩诗传授

汉书曰韩婴燕人推诗人之意而作内外传数万言其语颇与齐鲁间殊然归一也淮南贲生受之燕赵间言诗者由韩生河南赵子事生授同郡蔡谊谊授同郡食子公与王吉食生授泰山栗丰丰授山阳张就吉授淄川长孙顺顺授东海发福由是有王食长孙之学汉艺文志韩故三十六卷【新唐书韩诗卜商序韩婴注二十二卷】内传四卷外传六卷【隋唐志十卷】诗说四十一卷

汉魏说诗不着传授者

伏生尚书大传时或引诗伏本鲁人与申公先后同时是鲁诗家伏湛治鲁诗见本传

淮南子鸿烈解集众手成书其说诗不一然家世鲁诗也亦爲鲁诗

贾谊新书説诗与鲁诗合即驺虞可见矣刘歆曰诗始萌芽天下众书往往颇出皆诸生杂説犹广立于学宫爲立博士在汉之儒惟贾生而已

董仲舒春秋繁露及本集説棫朴云汉及白牡骍刚诸诗与毛诗不同是时三家早出盖三家说也

司马迁曾向孔安国问故孔安国鲁申公弟子

刘向列女传曾南丰讥其説诗多乖异不知向家世鲁诗也说苑新序亦然向子歆好春秋左传及毛诗其与毛异者皆鲁诗

班固白虎通多引韩诗内传亦时述鲁诗汉书亦然盖三家诗俱有之

扬雄法言鲁颂閟宫之说乖异大抵亦出三家

蔡邕书鲁诗石经其琴操亦多鲁说唯独断载三颂之序俱同毛公朱氏经义考疑是鲁序与毛同者

郑康成未笺毛传时其注三礼多用鲁诗兼出齐韩见郑志答张逸及郑驳异义

王肃崔灵恩皆毛诗家其注亦时出三家说

猜你喜欢
  齐人好毂击晏子绐以不祥而禁之第二·晏婴
  景公为长庲欲美之晏子谏第六·晏婴
  卷二·江永
  大智若愚的颜回·孔子
   第一章 中国人民·林语堂
  卷三十八·李明复
  卷十六·范处义
  丧服第十一·佚名
  指月录卷之二十三·瞿汝稷
  与法尊书(六十通)·太虚
  佛法与孔子之道·太虚
  菩萨学处讲要(注一)·太虚
  卷四十二·佚名
  机锋转语认作实法其害甚大·印光
  银货两讫·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六·沈德潜

    ☆徐元文字公肃,江南昆山人。顺治己亥赐进士第一人,官至大学士。○登Ю﹀峰高峰直上势崔嵬,闽越雄州一柱开。路转千盘随石笕,崖临百丈耸丹台。鸟飞天外山如镜,人到云中海似杯。便欲凌虚生羽翼,然绁马阆风来。○春日阅武召百

  • 列传第十二 沈众 袁泌 刘仲威 陆山才 王质 韦载族弟翙·姚思廉

    沈众,字仲师,吴兴武康人也。祖约,梁特进。父旋,梁给事黄门侍郎。众好学,颇有文词,起家梁镇卫南平王法曹参军、太子舍人。是时,梁武帝制《千字诗》,众为之注解。与陈郡谢景同时召见于文德殿,帝令众为《竹赋》,赋成,奏,帝善之,手敕答

  • 列传第五十三 邢峦 李平·魏收

    邢峦,字洪宾,河间鄚人也。五世祖嘏,石勒频征不至。嘏无子,峦高祖盖,自旁宗入后。盖孙颖,字宗敬,以才学知名。世祖时,与范阳卢玄、渤海高允等同时被征。后拜中书侍郎,假通直常侍、宁朔将军、平城子,衔命使于刘义隆。后以病还乡里

  • ●卷一·魏泰

    太祖皇帝得天下,破上党,取李筠,征维扬,诛李重进,皆一举荡灭,知兵力可用,僭伪可平矣。尝语太宗曰:“中国自五代以来,兵连祸结,帑廪虚竭,必先取西川,次及荆、广、江南,则国用富饶矣。今之敌,止在契丹,自开运以后,益轻中国。河东

  • ●簷曝雜記卷一·赵翼

    ○軍機處軍機處,本內閣之分局。國初承前明舊制,機務出納悉關內閣,其軍事付議政王大臣議奏。康熙中,諭旨或有令南書房翰林撰擬,是時南書房最為親切地,如唐翰林學士掌內制也。雍正年間,用兵西北兩路,以內閣在太和門外,儤直者多,慮

  • 辑春秋别典凡例·薛虞畿

    凡辑事尽春秋匪春秋之年事无辑也起隐尽哀一如左氏间详晋大曲沃赵保晋阳虽逾二百四十年之外为晋主夏盟宜详始卒从左例也凡辑曰别典匪别弗提左氏内外公糓檀弓旣列于经家传户诵无用取焉诸子百氏希于闻见搜罗殆备义取翼传

  • 卷之一千一·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二十三·祁韵士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外藩蒙古回部王公表传卷之二十三传第七喀喇沁部总传喀喇沁部在喜峯口外至京师七百六十里东西距五百里南北距四百五十里东界土默特及敖汉西界察哈尔正蓝旗牧厰南界盛京边墙北界翁牛特元时有扎尔楚泰者

  • 王佑传·张廷玉

    广西佥事王佑,泰和人。按察使寻适曾向他询问政事。王佑说“:蛮方之人亵渎伦常有伤风化,不趁此时声明礼法,宣示奖惩,以后便难治理了。”寻适听从了他的意见,广西因而被治理得很好。四川平定后,王佐迁任重庆州知州,招徕并安抚百

  • 5.大禹治水·林汉达

    尧在位的时候,黄河流域发生了很大的水灾,庄稼被淹了,房子被毁了,老百姓只好往高处搬。不少地方还有毒蛇猛兽,伤害人和牲口,叫人们过不了日子。尧召开部落联盟会议,商量治水的问题。他征求四方部落首领的意见:派谁去治理洪水呢

  • 三十九年(下)·佚名

    秋七月7月1日○朔戊辰,上在貞陵洞行宮○朝,王世子問安。○大司諫黃暹啓曰:「伏見,委官箚中:『人言,推究非宜云,是以臣等論啓,爲非宜也。』委官箚子批答有『推詰不嚴』之敎。臣旣參鞫,則不免有失,而頃日引避,慮煩不及,昨日同僚偕避

  • 内则·戴圣

    后王命冢宰,降德于众兆民。子事父母,鸡初鸣,咸盥漱,栉縰笄緫,拂髦冠緌缨,端韠绅,搢笏。左右佩用,左佩纷帨、刀、砺、小觿、金燧,右佩玦、捍、管、遰、大觿、木燧,偪,屦着綦。妇事舅姑,如事父母。鸡初鸣,咸盥漱,栉縰,笄緫,衣绅。左佩纷

  • 提要·陆陇其

    卷一计二十条卷二计三十九条卷三计三十二条卷四计二十七条卷五计四十五条卷六计四十二条卷七计二十六条卷八计三十二条卷九计三十七条卷十计一十六条卷十一计二十条卷十二计三十三条三鱼堂剩言十二卷国朝陆陇其撰本名

  • 卷一百九十三·秦蕙田

    <经部,礼类,通礼之属,五礼通考钦定四库全书五礼通考卷一百九十三刑部尚书秦蕙田撰嘉礼六十六观象授时东方苍龙七宿角宿二星角两星南北正直着【今测角一星黄经九宫一十九度二十六分纬南一度五十九分赤经九宫一十七度一

  • 卷五·佚名

    △相品第五尔时三千大千世界百亿诸魔生如是念。今佛世尊入王舍城门。我等应以最上庄严。严饰此城门之内及彼地方。如彼城外天龙夜叉之所庄严。尔时世尊以他心智知百亿魔心之所念。欲以神通最上色相庄严佛处。是时世尊

  • 开元释教录卷第十七(别录之七)·智升

    别录中删略繁重录第四(一百四十七部四百八卷)  删繁录者。谓同本异名。或广中略出。以为繁剩今并删除。但以年岁久淹共传讹替。徒盈卷帙有费功劳。今者详挍异同甄明得失。具为条目有可观焉。新括出别生经  六十七

  • 止观大意·湛然

    唐天台沙门释湛然述因员外李华欲知止观大意略报纲要。略述教观门户大概。今家教门以龙树为始祖。慧文但列内观视听而已。洎乎南岳天台。复因法华三昧。发陀罗尼。开拓义门观法周备。消释诸经。皆以五重玄解十义。融通

  • 梅山续稿·姜特立

    诗文集。宋姜特立著。十八卷。是此集为特立六十以后为东宫属官时所作,前此当有稿别行。《直斋书录解题》载《梅山诗稿》六卷,《续稿》五卷。《文献通考》卷二四五载《续稿》十五卷。清修《四库全书》,用浙江鲍士恭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