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断食肉品第八

尔时大慧菩萨摩诃萨复白佛言:世尊,愿为我说食不食肉功德过失。我及诸菩萨摩诃萨。知其义已为未来现在报习所熏食肉众生而演说之。令舍肉味求於法味。於一切众生起大慈心。更相亲爱如一子想。住菩萨地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或二乘地暂时止息。究竟当成无上正觉。世尊,路迦耶等诸外道辈。起有无见执著断常。尚有遮禁不听食肉。何况如来应正等觉。大悲含育世所依怙。而许自他俱食肉耶。善哉世尊,具大慈悲哀愍世间。等观众生犹如一子。愿为解说食肉过恶不食功德。令我及与诸菩萨等。闻已奉行广为他说。尔时大慧菩萨重说颂言:

菩萨摩诃萨,志求无上觉。酒肉及与葱,为食为不食。愚夫贪嗜肉,臭秽无名称。与彼恶兽同,云何而可食。

食者有何过,不食有何德。惟愿最胜尊,为我具开演。

尔时佛告大慧菩萨摩诃萨言:大慧。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吾当为汝分别解说。大慧。一切诸肉有无量缘。菩萨於中当生悲愍不应啖食。我今为汝说其少分。大慧。一切众生从无始来。在生死中轮回不息。靡不曾作父母兄弟男女眷属乃至朋友亲爱侍使。易生而受鸟兽等身。云何於中取之而食。大慧。菩萨摩诃萨。观诸众生同於己身。念肉皆从有命中来。云何而食。大慧。诸罗刹等闻我此说尚应断肉。况乐法人。大慧。菩萨摩诃萨。在在生处观诸众生皆是亲属。乃至慈念如一子想。是故不应食一切肉。大慧。衢路市肆诸卖肉人。或将犬马人牛等肉。为求利故而贩鬻之。如是杂秽云何可食大慧。一切诸肉皆是精血污秽所成。求清净人云何取食。大慧。食肉之人众生见之悉皆惊怖。修慈心者云何食肉。大慧。譬如猎师及旃陀罗。捕鱼网鸟诸恶人等。狗见惊吠兽见奔走。空飞水住一切众生。若有见之咸作是念。此人气息犹如罗刹。今来至此必当杀我。为护命故悉皆走避。食肉之人亦复如是,是故菩萨为修慈行不应食肉。大慧。夫食肉者,身体臭秽恶名流布。贤圣善人不用亲狎。是故菩萨不应食肉。大慧。夫血肉者,众仙所弃群圣不食。是故菩萨不应食肉。大慧。菩萨为护众生信心。令於佛法不生讥谤。以慈愍故不应食肉。大慧。若我弟子食啖於肉。令诸世人悉怀讥谤。而作是言:云何沙门修净行人。弃舍天仙所食之味,犹如恶兽食肉满腹游行世间。令诸众生悉怀惊怖。坏清净行失沙门道。是故当知佛法之中无调伏行。菩萨慈愍为护众生。令不生於如是之心。不应食肉。大慧。如烧人肉其气臭秽。与烧馀肉等无差别。云何於中有食不食。是故一切乐清净者不应食肉。大慧。诸善男女。冢间树下阿兰若处寂静修行。或住慈心或持咒术。或求解脱或趣大乘。以食肉故一切障碍不得成就。是故菩萨欲利自他不应食肉。大慧。夫食肉者,见其形色则已生於贪滋味心。菩萨慈念一切众生犹如己身。云何见之而作食想。是故菩萨不应食肉。大慧。夫食肉者诸天远离。口气常臭。睡梦不安觉已忧悚。夜叉恶鬼夺其精气。心多惊怖。食不知足。增长疾病易生疮癣。恒被诸虫之所唼食。不能於食深生厌离。大慧。我常说言:凡所食啖作子肉想。馀食尚然。云何而听弟子食肉。大慧。肉非美好肉不清净。生诸罪恶败诸功德。诸仙圣人之所弃舍。云何而许弟子食耶。若言许食此人谤我。大慧。净美食者,应知则是粳米粟米大小麦豆苏油石蜜。如是等类此是过去。诸佛所许。我所称说。我种性中诸善男女。心怀净信久植善根。於身命财不生贪著。慈愍一切犹如己身。如是之人之所应食。非诸恶习虎狼性者,心所爱重。

大慧。过去有王名师子生。耽著肉味食种种肉。如是不已遂至食人。臣民不堪悉皆离叛。亡失国位受大苦恼。大慧。释提桓因处天王位。以於过去食肉馀习。变身为鹰而逐於鸽。我时作王名曰尸毗。愍念其鸽自割身肉以代其命。

大慧。帝释馀习尚恼众生。况馀无惭常食肉者,当知食肉自恼恼他。是故菩萨不应食肉。大慧。昔有一王乘马游猎。马惊奔逸入於山险。既无归路又绝人居。有牝师子与同游处遂行鬼行生诸子息。其最长者名曰班足。後得作王领七亿家。食肉馀习非肉不食。初食禽兽後乃至人。所生男女悉是罗刹。转此身已,复生师子豺狼虎豹雕鹫等中。欲求人身终不可得。况出生死涅槃之道。

大慧。夫食肉者,有如是等无量过失。断而不食获大功德。凡愚不知如是损益。是故我今为汝开演。凡是肉者悉不应食。大慧。凡杀生者多为人食。人若不食亦无杀事。是故食肉与杀同罪。奇哉世间贪著肉味於人身肉尚取食之。况於鸟兽有不食者,以贪味故广设方便。罝罗网罟处处安施。水陆飞行皆被杀害。设自不食为贪价直而作是事。

大慧。世复有人心无慈愍专行惨暴犹如罗刹。若见众生其身充盛。便生肉想言此可食。大慧。世无有肉非是自杀亦非他杀。心不疑杀而可食者,以是义故我许声闻食如是肉。大慧。未来之世有愚痴人。於我法中而为出家。妄说毗尼坏乱正法。诽谤於我言听食肉亦自曾食。大慧。我若听许声闻食肉。我则非是住慈心者,修观行者,行头陀者,趣大乘者,云何而劝诸善男子及善女人。於诸众生生一子想断一切肉。大慧。我於诸处说遮十种许三种者,是渐禁断令其修学。今此经中自死他杀。凡是肉者一切悉断。大慧。我不曾许弟子食肉。亦不现许亦不当许。大慧。凡是肉食於出家人悉是不净。

大慧若有痴人。谤言如来听许食肉亦自食者,当知是人恶业所缠。必当永堕不饶益处。大慧。我之所有诸圣弟子尚不食於凡夫段食。况食血肉不净之食。大慧。声闻缘觉及诸菩萨尚惟法食。岂况如来。大慧。如来法身非杂食身。大慧。我已断除一切烦恼。我已浣涤一切习气。我已善择诸心智慧。大悲平等普观众生犹如一子。云何而许声闻弟子食於子肉。何况自食。作是说者无有是处。尔时世尊重说颂言:

悉曾为亲属,众秽所成长。恐怖诸含生,是故不应食。一切肉与葱,韭蒜及诸酒。如是不净物,修行者远离。

亦常离麻油,及诸穿孔床。以彼诸细虫,於中大惊怖。饮食生放逸,放逸生邪觉。从觉生於贪,是故不应食。

邪觉生贪故,心为贪所醉。心醉长爱欲,生死不解脱。为利杀众生,以财取诸肉。二俱是恶业,死堕叫唤狱。

不想不教求,此三种名净。世无如是肉,食者我诃责。更互相食啖,死堕恶兽中。臭秽而癫狂,是故不应食。

猎师旃茶罗,屠儿罗刹娑。此等种中生,斯皆食肉报。食已无惭愧,生生常癫狂。诸佛及菩萨,声闻所嫌恶。

象胁与大雲,涅槃央掘摩。及此楞伽经,我皆制断肉。先说见闻疑,已断一切肉。以其恶习故,愚者妄分别。

如贪障解脱,肉等亦复然。若有食之者,不能入圣道。未来世众生,於肉愚痴说。言此净无罪,佛听我等食。

净食尚如药,犹如子肉想。是故修行者,知量而行乞。食肉背解脱,及违圣表相。令众生生怖,是故不应食。

安住慈心者,我说常厌离。师子及虎狼,应共同游止。若於酒肉等,一切皆不食。

必生贤圣中,丰财具智慧。

猜你喜欢
  合部金光明經卷第一·欧阳竟无
  现大神变品第二十·马鸣
  南岳继起和尚语录卷之七·弘储
  阿毗达磨品类足论 第三卷·世友
  佛说如幻三摩地无量印法门经卷上·佚名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注解 第六卷·宗泐
  第十四卷·佚名
  卷八十九·道世
  卷第十·佚名
  建中靖国续灯录卷第二十六[宋磻]·惟白
  佛说法常住经·佚名
  卷八·佚名
  阿毗昙毗婆沙论 第三十二卷·佚名
  降象品第二十五·佚名
  卷七·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感伤一 古调诗五言 凡七十八首·白居易

    朱陈村  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去县百余里,桑麻青氛氲。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县远官事少,山深人俗淳。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生为陈村民,死为陈村尘。田中老与幼,相见

  • 卷四十三·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四十三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独乐园稿【二】喜雨二首呈景仁侍郎兼献大尹宣徽累日増烦暑通宵结薄隂苍茫变风色散漫作春霖野店垂柳重僧房緑篠深疎慵尤得趣闭户拥重衾漠漠春隂合爞爞旱

  • ●卷一百十五·徐梦莘

      炎兴下帙十五。   起建炎二年正月十二日丁酉,尽二月十九日甲戌。   十二日丁酉金人(删此字)银术(改作尼楚赫)陷房州。   十三日戊戌金人(删此字)娄宿(改作罗索)陷长安安抚使唐重战卒总管杨宗闵运使桑景询通判曾谓提

  • 第十五章新政之成绩·梁启超

    荆公之新政,为成乎?为败乎?其不能具谓之成,无待言也。何也?以其效果往往不如其所豫期也。虽然,具谓之败焉不得也。何也?彼行之诚不免有流弊,然为救时之计,利率逾于病也。熙宁五年,公尝有上五事札子云:陛下即位五年,更张改造者数千

  • 卷之九十二·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上书房总师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国史馆总裁官武英殿大学士管理兵部事务加十三级纪录十四次臣贾桢稿本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保文渊阁领阁事武英殿总裁

  • 清史列传选三·佚名

    林达泉丁日昌刘步蟾袁保恒岑毓英何璟左宗棠杨岳斌张之洞邓承修孙开华聂士成叶祖珪李元度锡珍杨昌浚刘铭传邵友濂杨岐珍李鸿章林达泉林达泉,广东大埔人;咸丰十一年举人。江苏巡抚丁日昌悉其留心经济,延之幕府。每论古今舆

  • 第三七五禀同治六年九月二十一日一二二○九--一·佚名

    生员、职员、监生等,禀举下山、五和、树杞林、六张犁等四庄庄正具禀竹北一保九芎林街,治下生员魏缵唐、职员刘嵩山、监生彭殿华、詹国和、罗在田、曾清机、林希贤、吴殿华、庄蓍郑家茂、彭德业等,为

  • 一五一三 谕内阁着添派庆桂等会同纪昀续行缮办四库全书·佚名

    一五一三 谕内阁着添派庆桂等会同纪昀续行缮办四库全书嘉庆八年四月初七日内阁奉谕旨:现在续行缮办四库全书,前已谕令纪昀查明具奏。兹据将应入各书开单呈览,并拟出事宜十条,着添派庆桂、董诰、朱珪、戴衢亨、英和、钱樾

  • 魏郑公谏续录卷上·翟思忠

    元 翟思忠 撰太宗论自古政化得失因曰大乱之后造次不可致化公对曰不然凡人居安乐则骄逸骄逸则思乱思乱则难化在危困则忧死亡忧死亡则思化思化则易教犹饥人易食也太宗曰善人为邦百年然后胜残去杀大乱之后将来【来疑作

  • 冯翊王高润传·李延寿

    冯翊王高润,字子泽,神武帝的第十四个儿子。幼小时,神武帝称赞他说:“这是我家的千里驹呀!”天保初年受封,历任东北道行台右仆射、都督、定州刺史。他容貌俊秀,仪表出众。年龄已十四五岁,他的母亲郑妃还与他睡在一起,外面颇有污

  • 钦定南巡盛典卷五·高晋

    目录天章【五】乾隆二十二年丁丑御制古今体诗 钦定南巡盛典卷五天章【丁丑 浙江】诗入浙江境轻舟晓日别吴门川路溪烟漾宴温栁叶青笼鸡犬社菜花黄入苎萝村连江顿觉民风异转壑都闗吾意存恩沛宁无需再沛畴咨大吏悉心论

  • 论诽第二十四·桓宽

    丞相史曰:“晏子有言:‘儒者华于言而寡于实,繁于乐而舒于民,久丧以害生,厚葬以伤业,礼烦而难行,道迂而难遵,称往古而訾当世,贱所见而贵所闻。’此人本枉,以己为式。此颜异所以诛黜,而狄山死于匈奴也。处其位而非其朝,生乎世而讪其

  • 存学编卷二·颜元

    性理评程子曰:“邢明叔明辨有才气,其于世务练习,盖美才也。晚溺于佛,所谓‘日月至焉而已’者,岂不惜哉!”  朱子云:“程子死后,其高弟皆流于禅。”岂知程子在时已如此乎!盖吾儒起手便与禅异者

  • 御制题宋版六经图八韵·杨甲

    御制题宋版六经图八韵太古图先书后出考书或不考图非陈【森】刋苗【昌言】序诚探要【六经图为宋绍兴中布衣杨甲所撰乾道初知抚州陈森属教授毛邦翰等编类补刻之为图三百有九】物列文彰允造微典备六千年烛照【自伏羲至今

  • 齐乘·于钦

    山东地方志。元于钦(1284—1333)纂修。六卷。钦字思容,益都(今属山东)人。官国子助教,兵部侍郎,益都路总管。山东,古齐地。古称诸侯国史为“乘”,因以名志。钦曾周览齐地山川,考诸经史,遍访乡老而纂是书初稿,后经其子

  • 证治汇补·李用粹

    杂病专著。八卷。清李用粹撰。刊行于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李用粹,字修之,号惺庵。生卒年代不详。上海人。后因家传而通医,为清代医学家。除本书外,另有《归德堂医案》,由弟子唐玉书整理成书。本书列八门,分八卷。

  • 官场现形记·李伯元

    长篇谴责小说。清末李宝嘉(伯元)著。共60回。撰于1901至1905年。这是我国近代第一部在报刊上连载并取得社会轰动效应的长篇章回小说,开创了近代小说批判现实的风气。小说由30多个相对独立的官场故事联缀起来,涉及清政府

  • 辅成王周公摄政·郑光祖

    元杂剧剧本。简名《周公摄政》。郑光祖撰。末本。此剧曲文全存,科白简略。剧演周武王灭殷后,周公请封纣子武庚,以维殷祀。另封管叔、蔡叔、霍权前往监视,号“三监”。武王病重,周公祝告天帝,愿以身代死;开金縢木柜查看卜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