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十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重订大金国志卷十

纪年

熙宗孝成皇帝二

【戊午】天眷元年春始诏改元

帝即位三年尚仍天会之号是岁始改天眷

时诸将相官职依旧多居汴京【按此谓刘豫之诸将相也诸将相土当有刘豫或亡齐字盖文脱耳】帝又於燕京建行台尚书省除杜充刘筈同签书省事

先是主计之任在燕山曰三司在云中曰转运在中京曰度支上京曰盐铁东京曰户部时杜充为三司使在燕京故就用之

遣万户呼沙呼北攻蒙古部粮尽而还蒙古追袭之至上京之西北大败我师於海岭【按蒙古原书天会八年作萌骨子是年作蒙兀天会十三年皇统六年七年及崇庆元年作肓骨子又作朦骨实皆蒙古二字语音之讹也又据此书大安三年所载则蒙古有东西二国其在东者□称蒙古即原书称萌骨子□骨子蒙兀朦骨呼沙呼与战於海岭而败者也其在西者向名鞑靼大安三年方称蒙古即元之初国号也纲目于皇统七年书金及蒙古和分注云蒙古益强自号大蒙古国部长称祖元皇帝改元天兴似即以为元之先世然元自太祖始称皇帝至世祖始建年号则其先世未常称帝建元可知且纲目所载似即采此书而此书多妄元史叙其先世甚畧无以貭其其是非也】

诏立费摩氏为后【按金史本纪天眷元年四月立费摩氏为贵妃十二月立贵妃费摩氏为皇后此书立后於夏与史不合】

除亡齐官许清臣同知怀州

夏元帅府下令诸欠公私债无可还者没身及家属为奴婢偿之

使乌兰思谋奉使於宋

初王伦来使见达兰於祁州达兰遣使偕伦至北地见帝首谢废豫然後致宋帝旨帝始密与羣臣定议许和且命思谋等使宋议之思谋即色埓默也乃始与宋通好海上所遣之人今再遣之示有许和意宋再遣王伦来帝亦再遣张通古往宋议和以诏谕江南为名言先归河南地徐议余事

秋起京畿陕右系在官金银钱谷转易北去

将有割地归南宋之意也

宋韩肖胄来充奉表报谢使

府州守折可求赴云中会【盖左监军萨里罕与之约故也】萨里罕酖之可求卒於路

去年冬帝之废豫可求先於是年秋因军事至云中萨里罕密谕可求将有废豫立可求之意至是以达兰主意割归南宋恐可求失望生变故酖之【按宋使刘豫传言可求为豫麟府经畧使以觖望为豫所杀与此不同】

冬左监军萨里罕自云中驰之陕右将见左都监博索共议割地时博索在凤翔萨里罕路由同州为守臣李世辅杀从者百人擒萨里罕归宋及北骑追逼李世辅始放之亡入夏国萨里罕归云中【按原书作萨里罕亡入夏国考通监纲目亡入夏国者乃李世辅非萨里罕也今改正】

【己未】天眷元年春夏人乘折可求之丧陷府州可求子彦文挈家走河东

後帝命彦文知代州

宋王伦来使充迎奉梓宫奉还两宫交割地界使帝下诏於河南以陕西河南故地归於南宋

畧曰顷立刘豫以守南夏累年於兹天其意者不忍遽冺宋氏社稷犹留康邸在江之南以安吾南北之赤子也倘能偃兵息民我国家岂贪尺寸之地而不为惠安元元之计乎所以去冬特废刘豫今自河之南复以赐宋氏尔等处尔旧土还尔世主我国家之恩亦以洪矣尔能各安其生无忘吾上国之大惠虽有巨河之隔犹吾民也其官吏等已有誓约不许辄行废置各守厥官以事尔主毋贻悔吝

又命官军吏民愿归山东河北者聼

大金之取山东多达兰之力也达兰久居潍州回易屯田遍於诸郡每认山东以为已有其立豫也旣不能收功於已又尝怒豫不拜深有悔吝山东之意由是达兰屡画山东河北图献议於帝曰河北素号富庶然名藩巨镇膏腴之地盐铁桑麻之利复盛在旧河之南我初与衆议以河为界耳今新河殆非我有岂可弃之当以新河为界时尼雅满用事议不得行达兰再四言之始取青州聊慰其意尼雅满薨达兰专权遂力主议取山东恐诸将生心不若废豫以取之达兰止有意於山东故河南只得归之於宋

行台左丞相张孝纯乞致仕居徐州乌珠从之

夏除李邺为翰林承旨冯长宁为东京【辽阳渤海地也】户部使邺与长宁尝助豫为虐至豫废後邺自东京知代州之会寜女直地五千里长宁自东京随行台之北京又之渤海地四千里

元帅达兰之蔚州下令诸藏亡走者家长罪死籍其家产人口半以充赏四邻之家共追赏钱八百缗仍发军分诸路搜捕民间大扰羣起为盗以拒官军遂复止之达兰在诸将中最号寛怒今故为此令盖与宗盘通谋将以致乱使民啸聚则藉之起兵又令中山府拘宋使王伦於馆会诸路军欲复侵河南盖以应宗盘也【按欲与宋和以河南陕西地予宋者达兰宗盘之谋也不欲予宋地而留宋使王伦者乌珠之意也以金史宋史通监纲目及此书前後所言考之其情事灼然可见独此条乃云达兰令中山府留王伦欲侵河南不独与各史不合亦与前後所言自相矛盾达兰得罪尚欲奔宋则其必无留王伦侵河南之谋亦可见矣今姑仍旧文而辨正之云】

试举人於燕山

时司马朴充主文中山石居为魁

秋七月【按原书无七月二字而分注乃言辛巳悉夷其族词无所系今据金史补】郎君乌克绅反既而擒获下大理狱事连宋国王宗盘兖国王宗隽虞国王宗英滕国王宗伟【按金史宗室表太宗子鄂勒博封虞王呼沙呼封滕王宗英宋伟盖即二王之更名而史失於载】前左副点检浑覩皆族诛时帝与左相陈王乌绅谋诛诸父因朝且伏兵於内宗盘等入见擒送大理狱辛巳悉夷其族诏畧曰周行管叔之诛汉致燕王之辟惟兹无赦古不为非不图骨月之间有怀蜂虿之毒欲申三宥公议岂容不顿一兵羣凶悉殄【翰林韩昉作也】

金初尚无城郭星散而居太宗尝浴於河牧於野屋舍车马衣服饮食之类与其下无异所独享者惟一殿名曰乾元所居四外栽柳以作禁围而已其殿宇遶壁尽置火坑【按此即今之火炕也此字出於俗语本无正字故或从火或从土旧唐书高丽传冬月皆作长坑下然温火以取煖字亦作坑】平居无事则锁之或时开钥则与臣下杂坐於坑后妃躬侍饮食或国主复来臣下之家君臣晏乐携手握臂同歌共舞故情通而心一无复觊觎意熙宗自践位以来左右诸儒日进谄谀教以宫室服御妃嫔禁卫之盛出则清道警跸入则端居九重旧功大臣非时莫得进见此宗盘之徒所以狼顾四起也

乌珠留宋使王伦於祁州【按原书此条在达兰之蔚州一条之前据通监纲目王伦见留在宗盘既诛之後今移正】

乌珠密奏於帝曰河南之地本达兰宗盘主谋割与南宋二人必隂结彼国今使已至汴京且未可令过界会宋西京留守孟庾至汴伦始解留钥将使指北行至中山府为乌珠所拘後送祁州【按宋史王伦传中山府拘伦十月始见金主於御子林通监纲目云伦至中山金人执之见金主於御子林致使指皆不云送祁州岂暂至祁州旋送帝所故史皆畧而不书耳】

除乌珠都元帅乌珠旣平宗盘之难驰至燕山以图达兰下祁州府狱伏诛仍囚达兰之子岱音久之因赦得出【按金史达兰子威台布达布同诛与此不同】

宗盘之难达兰预谋时方握兵在外难以遽诛八月除达兰为燕京行台左丞相又签书杜充为右丞相命下达兰语使者曰我开国功臣也何罪而与降奴杜充为伍耶不受命而叛【按金史达兰传云既至燕京愈骄肆不法复与翼王呼兰有谋朝议渐悉其与宋交通下诏加诛  此云不受命而叛则是未至燕京行台与史不合】初欲归宋朝不克既而北走沙漠乌珠遣右都监托卜嘉追获之下祁州元帅府狱狱具杀之达兰临刑谓乌珠曰我死之後祸必及尔宜速图之乌珠俛首无言

冬十月宋使王伦来京进见陈致使命帝归罪达兰悔割地之议削除燕山留守彬王宗孟暨其子禀属籍囚归上京【按金史无彬王宗孟彬亦非郡国之名宗室表太宗子鄂尔多封豳王岂豳彬音讹而宗孟即鄂尔多之更名耶但鄂尔多无传无以考其事迹姑附识其疑云】

时宋使王伦等至秦长城头郭勒河有号天使者负函自後至本国接伴问之答曰此鲁王首级也伦至京见帝致命帝悉无所答令翰林侍制耶律绍文为宣勅官问伦还知达兰等罪否伦对不知又云达兰无一言及岁币却要割地但知有元帅岂知有上国耶囚燕山留守彬王宗孟并其子禀旣而除属籍依旧燕山留守後又囚归上京

太行义士蠭起东京诸路道不通行

太行之士有自宋靖康之末上山保险至今不从朝命者其後又因严刑重赋饥馑逃亡及豪杰乘时而起者比比有之其尤甚者天会八年春以人口折还债负相率上山动以万计及宗盘达兰之徒被诛凡在朝在军莫非其党皆逃死偷生聚保山谷

封乌绅陈王除右丞相萧庆自右丞迁左丞

乌绅昔副尼雅满虽有才智素为诸将所忌宗盘辈未诛之先事之巨细乌绅一不敢预盖惟其智巧多虑所以得脱尼雅满之祸而达兰之败又且不预至於萧庆惟有书名押字行遣簿书而已然其後也骈首就戮卒皆不免焉

山东海寇张清乘海舟至辽东诈称宋师破苏州辽东士民及南宋被虏之人多有相率起兵应清者辽东大扰然清无大志旣而仍乘海舟复归

诏诸州郡不得从元帅府擅便签军候见里面走马使臣验认御画牌劄方许签发

此因宗盘达兰谋乱之後方为此关防也

钦定重订大金国志卷十

 

猜你喜欢
  卷二百七十三·列传第一百六十一·张廷玉
  卷一百四十九·毕沅
  卷七 前凉录·崔鸿
  皇清开国方略卷二十八·阿桂
  东汉会要卷五·徐天麟
  卷五·陈燕翼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三十四·佚名
  卷之一百二十三·佚名
  ○日军驻屯的要求与“汪政府”·陶希圣
  第三二九验充名单道光二十二年十一月十九日一二二○二--六·佚名
  第五章 徽商资本的出路·佚名
  谢承后汉书卷八·周天游
  三国史记卷第二十一。·金富轼
  刘光祖传·脱脱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五十七·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词苑丛谈卷一·徐釚

    翰林院检讨徐釚撰体制梁武帝江南弄云众花杂色满上林舒芳曜彩垂轻阴连手躞蹀舞春心舞春心临岁腴中人望独踟蹰此絶玅好词巳在清平调菩萨蛮之先矣沈约六忆诗其三云忆眠时人眠独未眠解罗不待劝就枕更须牵复恐旁人见娇羞在

  • 梦者·闻一多

    假如那绿晶晶的鬼火 是墓中人底 梦里迸出的星光, 那我也不怕死了!

  • 御选元诗卷二十七·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元诗卷二十七七言古诗三滕斌赠弓秋蟾琼花十里小楼红醉吞牛斗眠长虹十年四海分萍蓬一笑邂逅滕王洪牀头回首黄金空但觉耿耿盘心胸问蟾何不归蟾宫自有老月留身中谁授一粒金丹红学得纸上画墨龙白昼呼吸风

  • 序·王世贞

    夫国之有典也,则号令庆罚皆在焉。其曰典者何?志常也。曰异典者何?志非常也。诸创国者皆不为常者也。其业可大而法可久,习之则为常,是故曰典也。自古有天下之盛者,莫过唐、虞、三代。唐有天下,举亩{亩厶}之鳏民而委之政,既得政

  • 卷之八百十四·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史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第五卷 近代盐法概要·缪荃孙

    清场 区清初沿明旧制,两淮设场三十,曰富安、栟茶、安丰、角斜、梁垛、东台、何垛、小海、草堰、丁溪、白驹、伍佑、庙湾、莞渎、徐渎、板浦、临洪、兴庄、新兴、吕四、余东、余中、余西、金沙、西亭、石港、马塘、掘港

  • 七七○ 护河南巡抚李承邺奏遵旨查办《天元玉历祥异赋》等书情形折·佚名

    七七○ 护河南巡抚李承邺奏遵旨查办《天元玉历祥异赋》等书情形折乾隆四十六年三月十一日暂护河南巡抚印务 布政使臣李承邺跪奏,为钦奉谕旨,恭折覆奏事。窃照前抚臣雅德任内,于本年二月十九日承准尚书,额驸 公福隆安寄字

  • 绎史卷一百五十七·马骕

    灵壁县知县马骕撰食货志尔雅田一歳曰菑二歳曰新田三歳曰畬说文田陈也树谷曰田象四口十阡陌之制也路东西为陌南北为阡 畴耕治之田也甿民田也 畹田二十亩也五十亩曰畦 畔田界也畛井田间陌也畷两陌间道也广六尺 畎水

  • 十国春秋卷八十五·吴任臣

    检讨吴任臣撰呉越九列传髙彦【子渭】 朱行先黄晟司马福孙琰 呉敬忠滕彦休高彦海盐人初与同县沈夏受武肃王意宻谋诛都将徐及以其首归王前后从征多显功擢海昌镇将防湖州刺史李继徽弃郡奔淮南彦随王亲廵其地王由是雅属

  • 衡阳献王陈昌传·姚思廉

    衡陽献王陈昌字敬业,为高祖第六子。梁太清末年,高祖南征李贲,命陈昌和宣后随沈恪回吴兴。高祖东讨侯景时,陈昌与宣后、世祖都被侯景囚禁。侯景之乱平定后,拜官长城国世子、吴兴太守,时年十六岁。陈昌容貌伟岸俊美,神态清秀,性

  • 第十七章 13·辜鸿铭

    子曰:“乡愿,德之贼也。”辜讲孔子说:“那些在地方上温文尔雅、受人尊重的人,正是那些无情摧毁人心中的所有道德情操意识的人。”(关于后面这句话的解释,著名学者杨伯峻先生的解释是:受尊崇的好好先生们如果不坚持自我心中

  • 卷三·李钟伦

    <经部,礼类,周礼之属,周礼纂训  钦定四库全书周礼纂训卷三安溪李钟伦撰酒正掌酒之政令以式灋授酒材注式灋作酒之灋式作酒既有米麴之数又有功沽之巧疏酒正辨四饮则浆之政令亦掌之浆之灋式及浆材亦授之矣功沽谓善恶凡

  • 敕修百丈清规卷第二·德辉

    大智寿圣禅寺住持臣僧德辉奉 敕重编大龙翔集庆寺住持臣僧大诉奉 敕校正报本章第三性者。人之大本也。振天地而莫知其始。穷万世而莫知其终。佛与众生均有是性。悟之而登妙觉。迷之而流浪生死。从劫至劫六道异趣。业

  • 释门归敬仪(上卷)·道宣

        沙门释道宣大唐龙朔元年于京师西明寺述   敬本教兴一(谓佛化厥初礼仪莫识。圣法乘时行斯谒敬。所以广引诚教。为信首之初宗。庶有不惑于教喻)   济时护法二(谓季俗根钝非敬不弘。故济时机综习惟远。遂

  • 卷第八十七·李通玄

    大方广佛新华严经合论卷第八十七 唐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译经 唐太原方山长者李通玄造论 唐福州开元寺沙门志宁厘经合论 离世间品第三十八之七 【经】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甚微细趣何等为十所谓在母胎中示现初发菩

  • 序·佚名

    序粤维教外别传实非文字之学锻圣炼凡须是恶▆钳锤整顿初机妙在师严如竹浪禅师参遍诸方仍归昭觉于丈和尚麈拂之下而获妙谛受托之后隐逸青城初誓不出人前有时孤峰顶上目视云霄绝尘绝迹为懒瓒亮座主之俦有时十字街头逢

  • 风月梦·邗上蒙人

    《风月梦》, 清邗上蒙人著,三十二回。主要版本有,光绪九年(1883年)上海申报馆排印本, 有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自序;光绪十年上海江左书林校刻本;光绪十二年聚盛堂刊本,有插图五幅。坊间常见的《中国近代小说大系》中

  • 鬼恋·徐訏

    现代中篇小说。徐訏著。初载《宇宙风》1937年1、2月号。上海夜窗书屋1947年3月出版单行本,列入“三思楼月书”。《鬼恋》以神秘和朦胧的色调,写“我”于一个“月光凄艳清绝”的严冬之夜,在上海南京路与一位身着黑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