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理宗谢皇后传

理宗谢皇后,名道清,天台人。她的父亲谢渠伯,她的祖父谢深甫。皇后生下来时就皮肤黝黑,一只眼睛有毛病。谢渠伯死得早,家道愈发衰落。皇后曾亲自从事家务。

当初,谢深甫任宰相,有援立杨太后之功,杨太后很感激他。理宗即位后,打算选择皇后,太后命令选择谢家的几位女儿。只有皇后未嫁在家,兄弟们想把她送进宫里。她的伯父谢扌举伯不同意说“:如果奉诏献女,当要厚置嫁妆,今后不过是一个老宫女,有什么好处呢?”恰遇元宵节晚上,县里有喜鹊来灯山做巢,人们认为这是有后妃的祥兆。谢扌举伯不能阻止,于是出资送皇后上路入宫。皇后不久出麻疹,过一段时间,皮肤蜕落,莹白如玉;医生又治好她的眼病。当时贾涉的女儿姿色绝美,也在入选之中。入宫后,理宗想立贾氏。太后说:“谢家女儿端重有福气,应当立为皇后。”皇帝身边的人也私下议论说:“不立真皇后,竟立假皇后吗?”皇帝不能改变太后的主意,于是决定立谢皇后。开始封为通义郡夫人,宝庆三年(1227)九月,进封为贵妃,十二月,册封为皇后。

皇后被立后,贾贵妃独得皇帝宠爱;贵妃死后,阎贵妃又以姿色得宠。皇后对此毫不介意,宽大为怀。太后认为她很贤惠,而且皇帝对她也越发优待尊敬。开庆初年,大元朝部队渡过长江,理宗打算迁都到平江、庆元,皇后劝谏不可迁都,深恐动摇民心,理宗才作罢。

理宗死后,度宗即位。咸淳三年(1267),尊皇后为皇太后,号为寿和圣福。进封太后的三代:父亲谢渠伯为魏王;祖父谢深甫、曾祖父谢景之都封为鲁王。宗族男女各分等升官赐封赏赉。度宗死后,瀛国公即皇帝位,尊太后为太皇太后。太后年老而且有病,大臣们多次请她垂帘与皇帝一同听政,再三强求后太后才同意。加封太后的五代。

太后因为战争费用太多,亲自裁减节俭宫中费用,汰减慈元殿提举以下官员,省去泛索钱每月一万。平章贾似道战败兵溃,陈宜中上疏请求将他正法。太后说“:贾似道三朝以来勤劳从政,哪能因为一旦获罪而失去优遇大臣之礼?”先削夺他的官职,后来才依法贬死。

京中朝官见国家有难,往往匿名逃走。太后命令在朝堂张榜说“:我国家三百年来,对待士大夫不薄。我与嗣皇帝遭遇国家多难,你们大小臣子们不能出一计以救时艰,京官则弃官逃走,地方官则丢印弃城,逃避艰难苟且偷生,哪里还像人的作为?又怎么见先帝于地下?天命并未改变,国法尚还存在。凡在官府者,尚书省即发与一份薪水;弃国而逃者,御史台纠察上报。”

德..元年(1275)六月初一,发生日食后,太后削去自己“圣福”的尊号来顺应天变。丞相王飊既老且病,陈宜中、留梦炎庸碌无所长,每天在朝堂相争斗。而张世杰在焦山兵败,陈宜中弃官逃去。太后多次召见不来,送书信给宜中的母亲,让她劝勉宜中。十月,才回到朝廷。太后又亲自写信召夏贵等人的部队说:“我们母子不足为念,难道不报答先帝的恩德吗?”夏贵等人也少有人来。

这月,大元兵攻破常州,太后派陆秀夫等上前去请和,元兵不同意。陈宜中就率领公卿大臣请求迁都,太后不允许,陈宜中痛哭着再三请求,太后不得已听从他。第二天应当出发,而陈宜中却仓卒不到,于是宫车已驾好,时候将晚而陈宜中不到,太后大怒而作罢。第二年正月,又命令陈宜中出使元军军中,约议向元朝称臣。陈宜中责难这样做,太后哭着说:“只要能保存国家,称臣不必计较。”不久,元兵进攻皋亭山,陈宜中逃走,文武百官也暗中逃走。

二月五日,元大军驻扎钱塘,宋朝灭亡。瀛国公与全皇后入朝元朝,太后因病留在杭州。这年八月,到京城,元朝降封她为寿春郡夫人。过七年后死去,终年七十四岁,没有子女。

太后的哥哥谢奕,宋朝时封为郡王。侄儿谢堂,任两浙镇抚大使,与荣郡公主结婚,谢埴、谢真都任节度使,端平初年,操持国政。

猜你喜欢
  卷二十三 本纪二十三·赵尔巽
  ●卷一百五十七·徐梦莘
  卷六 后汉更始·王夫之
  卷一百五十·杨士奇
  卷之五百五十·佚名
  卷之六十二·佚名
  第十五章 教育·吕思勉
  三五八 寄谕两江总督高晋等严饬所属加意搜查违禁书籍·佚名
  第三章 李鸿章未达以前及其时中国之形势·梁启超
  卫康叔世家第七·司马迁
  滕茂实传·脱脱
  膳部·佚名
  卷72·陈邦瞻
  孙慕韩·佚名
  胡克·周诒春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二百十一·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二百十一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南轩集张栻字敬夫广汉人浚子以防补官孝宗朝歴左司员外郎除秘阁修撰歴知江陵府荆湖北路安抚使卒嘉定中諡曰宣从祀大成殿有南轩集淳熙四年二月既望静江

  • 卷四十二·高棅

    钦定四库全书唐诗品彚卷四十二明 高棅 编五言絶句五接武【中】皇甫曾送王司直西塞云山逺东风道路长人心胜潮水相送过浔阳山下泉漾漾带山光澄澄倒林影那知石上喧却忆山中静刘方平采莲曲落日清江里荆歌艳楚腰采莲从小

  • 卷一百三十六·陈元龙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歴代赋彚卷一百三十六鸟兽牛赋           【唐】柳宗元若知牛乎牛之为物魁形巨首垂耳抱角毛革疎厚牟然而鸣黄钟满脰抵触隆曦日耕百畆往来修直植乃禾黍自种自敛服箱以走输入官仓已不适口富

  • 卷一百三十三·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一百三十三李颀古从军行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胡鴈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年年战骨埋荒外

  • 卷三十四·志第十·历四·张廷玉

        ◎历四   大统历法二   立成者,以日月五星盈缩迟疾之数,预为排定,以便推步取用也。《元志》、《历经》步七政盈缩迟疾,皆有二术。其一术以三差立算者,即 布立成法也。其又术云,以其下盈缩分,乘入限分万

  • 第十四回 袁世凯·德龄

    列车逐渐南进,不知道经过了多少时候,号称华北第一大商埠的天津,渐渐地可以望见了。先是只见一个很模糊的轮廓,后来那几座比较高大的建筑物也见到了,于是车上的人,自太后以下,都知道是天津快要到了!这时候,方才所下的那一

  • ◎严春棠的金钢钻数目·佚名

    上海人之拥有金钢钻至多者,严春棠与李祖莱二人,可以颉颃一时。二人所蓄之金钢钻量,无法计算,他们用袋装之,布袋各列号码,每一号中,所藏皆为量数相等之钻石,譬如十克拉一枚者则此一袋中,皆十克拉之钻石也。近闻李祖莱与钟可成等

  • 跋·薛时雨

    白门为自古靡丽之乡,山温水软,美著东南,素来风尚,侈声伎,耽游宴繁华之积习,沿淫冶之遗风,盖扰有南朝金粉之流芬余韵焉。其间月地花天,舞衫歌扇,艳情绮思,选胜寻芳,犹可想见于《板桥杂记》、《画舫诸录》中,此所以极士女嬉游之乐,而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二十六·佚名

    万历二年六月甲辰朔升户部左侍郎郭朝宾为工部尚书○湖广抚按赵贤李栻题称济恶王亲犯人王朋等没官赃银货物房屋田地等项原估报共十万一千三百五十七两乞留本地方兵饷并各王府禄粮之用户部如议覆行○乙巳 上御文华殿讲

  • 冯保传·张廷玉

    冯保,深州人。嘉靖年间任司礼监秉笔太监,隆庆元年(1567)提督东厂兼管御马监事务。当时司礼监掌印太监空缺,冯保依资历该由他担任,但他正不被穆宗看中。大学士高拱推荐御用监的陈洪来取代他,冯保由此而忌恨高拱。到陈洪被罢

  • 宪宗本纪·张廷玉

    宪宗继天凝道诚明仁敬崇文肃武宏德圣孝纯皇帝,叫朱见深,英宗长子。母贵妃周氏。宪宗最初名叫朱见..。英宗被扣留于瓦剌,皇太后令立他为皇太子。景泰三年(1452),废为沂王。天顺元年(1457),复立为皇太子,改名朱见深。天顺八年

  • 中俄天津条约·佚名

    大清国大皇帝,大俄罗斯国大皇帝依木丕业拉托尔明定两国和好之道及两国利益之事另立章程十二条。大清国大皇帝钦差东阁大学士总理刑部事务桂良、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花沙纳为全权大臣;大俄罗斯国大皇帝特简承宣管带东

  • 钦定南巡盛典卷四十二·高晋

    河防乾隆二十四年二月二十五日两江总督尹继善江南河道总督白钟山奏言窃照扬州府属寳应县城居运河东岸当淮泗下游地势本属低洼加以运河北来之水兠湾顶冲仅赖一线土堤为之保障每遇汛水涨发城社民生实属危险乾隆二十二年

  • 卷十五·鄂尔泰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周官义疏卷十五地官司徒第二之八遂人掌邦之野正义郑氏康成曰郊外曰野此野为甸稍县都【贾疏从二百里至五百里皆名野遂人专掌二百里中注乃兼言甸稍县都以其三百里外有沟洫井田之法皆知之也】 黄氏度曰

  • 卷第四十五·佚名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四十五五百大阿罗汉等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杂蕴第一中思纳息第八之四云何异生性。乃至广说。问何故作此论。答为止他宗显正义故。谓或有执欲界见苦所断十随眠是异生性。如犊子部。彼说异生性

  • 第七品 念处分别·佚名

    一 经分别四念处者,于世有比丘,于内身循身观而住,于外身循身观而住,于内外身循身观而住,若正勤、正知、正念,则调伏世间之贪忧。于内受循受观而住,于外受循受观而住,于内外受循受观而住,若正勤、正知、正念,则调伏世间之贪忧。

  • 医界镜·儒林医隐

    社会小说, 四卷二十二回。儒林医隐著,瓶山居士校阅。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十一月同源祥书庄出版,次月发行。标“卫生小说”。小说以名医贝仲英和其子贝祖荫为线索,描述了众庸医骗人误人的发迹史,揭露了他们不学无术、

  • 最后的微笑·蒋光慈

    现代中篇小说。蒋光慈著。1928年9月上海现代书局初版。作品运用梦境和幻觉的表现手法,描写一个青年工人为复仇而自杀身亡的故事。16岁的王阿贵聪明、好学,他在S纱厂做小工时,报名参加了中国共产党地下组织秘密开设的平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