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寺僧的经济建设
──三十五年九月作──
抗战八年,后方工商业因经济政策的束缚,由困顿而迫近崩溃边缘;胜利以后,收复区的工商业,由于经济政策未能作尽善尽美之调整而濒于破产。这是稍微注意国内工商界情形的人,没有不知道的。上海工商界,几度到南京请愿,无不是为了挽救这经济的危机,弥补这经济政策的失算。
但我们要知道,一个国家的经济政策,并不是完全著重于财政的收支,还要能通盘打算培养人民财力,“藏富于民”的国民经济。我们检讨经济政策失败的症结,而从事紧急救济,殊不失时效。我们深知道今日中国的经济政策,是犯了偏重财政收支,而忽略了从事生产的国民经济。故目前中国经济危机之救济,在如何迅速动员国内所有的生产力量,从事增产工作。有产斯有财,生产丰富,政府财政基础稳固,人民生计才有著落,民生主义也才可以实现。
在全面的国民经济政策建设之下,佛教寺僧的经济建设,是刻不容缓的当务之急。我们知道,今后的中国社会,是每个人民自力更生的社会,就是说劳动与享受均匀。要想不耕而食,不织而衣,坐享其成,恐为今后社会所不许,且自己亦不过意。固不须人人实行耕织,而遗弃政教文化等工作;但亦不能人人站在生产圈之外。顶好能直接参加生产工作,或间接促进生产,以期国民经济的通力合作。
近国内寺僧,在佛教会领导之下,已稍能展开办僧教育及办医院学校等社会公益慈善事业,殊属可喜。然寺僧不能联合开发其经济的源流,则所兴办事业,将无力荷负久远。为此特列举开发经济源流如下:
一、山乡寺僧 , 应就原有山场田地,在县区联合为林场、农场、或农林场之开办。
二、城市寺僧,可就寺地所宜,集办罐头笋菜,及僧衣鞋帽,或图书馆、印刷等工厂商店。
三、应民众需求而服务的经忏,应由佛教会订立法规,整理运用,以增经济收入,同时改善风俗。
全国寺僧,如能依此各随分宜做去,不仅佛教经济现象景气起来,且于中国整个国民经济亦不无好影响。
(见觉群周报第七期)
猜你喜欢 魔劝舍寿品第二十六·佚名 卷第十七·霁仑超永 释迦如来成道记注卷之上·王勃 观世音菩萨授记经·佚名 净土圣贤录卷二·彭希涑 佛学与国术·太虚 撰集百缘经卷第五·佚名 佛说大乘方等要慧经·佚名 卷第二十二·佚名 论悟证·印光 锯陀身施缘品第十四·佚名 妙法圣念处经卷第五·佚名 卷上·佚名 05.说余遍品·佛音 渐备一切智德经卷第四·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