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钦定四库全书

圣祖仁皇帝御制亲征平定朔漠方略序

朕只承

天眷懋绍

祖宗丕基为亿兆生民主薄海内外皆吾赤子虽越在边徼荒服之地倘有一隅之弗宁一夫之弗获不忍恝然视也西北塞外喀尔喀七旗与厄鲁特四部落并号雄藩同奉职贡非一日矣不意有厄鲁特噶尔丹者赋性凶残中怀狡诈戕害其兄弟兼并四部蚕食邻封其势日张其志益侈朕初闻厄鲁特与喀尔喀交恶随遣亲近大臣颁赏赉以和解之迨其后兴兵搆怨又命大臣晓譬利害谕令息争乃噶尔丹抗防狂逞致喀尔喀为所溃败叩闗乞援朕收抚之置诸边内资给饩牵始皆得所而噶尔丹犹修郄如故所在侵陵忽阑入我乌阑布通之地朕授钺亲王大臣问罪声讨大师克捷未即殄除时贼仓皇宵遁深惧我军之穷追投牒指誓因而

释之假使噶尔丹能自此悔祸改图则虽至今存可也夫何转瞬渝盟包藏不轨窥伺我斥堠揺惑我外藩潜敓我纳木扎尔陀音肆虐不止朕深念此冦断宜速灭扵是整饬士马备峙粮糗决策亲征而贼之踪迹飘忽无常又虑其兵至逺飏兵退复入乃授宻画扵科尔沁王沙津令其遣使诱贼约至近地旋调发盛京诸路军御东路分遣一军截西路朕躬统六师从中路入比行近贼巢噶尔丹不敢抗我顔行闻风奔窜朕遂亲率前锋军并日追击贼穷蹙已极尽弃其子女辎重而遁防与我西路师遇大败其军噶尔丹仅以数人跳身走嗣是朕再驾而至鄂尔多斯三驾而至狼居胥山麓宣威布恵兼用互施招徕其党羽遏絶其归路其寨桑等接踵向附其子复为我擒贼自料势不能逭遂尔仰药授首所亲信丹济喇等亦相继乞降二十余年狡悍陆梁之劲冦曾不二载悉皆草薙禽狝而大业克就矣夫烈焰弗戢必将燎原积冦一日不除则疆圉一日不靖方亲征之初举也在廷诸臣多持异议狃扵目前之计者谓凶锋挫衂无足深忧惮扵征缮之烦者谓大漠游魂难以就缚不知除恶务尽制胜在谋歴观汉唐宋之已事往往罢敝中国之力而不能成廓清边塞之功良由经理失宜而殱锄之不早也朕既逺鉴前辙复追维乌阑布通之失故不避寒暑艰辛亲涖穷边三勤薄伐惟是逆形已着然后徂征怙恶不悛然后摉讨身先士卒则栉风沐雨而人皆忘劳指画军储则转饟馈师而人争用命茂草茁于荒碛流泉溢扵沙陀万里经行安如枕蓆非徼神佑曷繇臻此易曰天之所助者顺也人之所助者信也朕仰凭天道俯惬人情以万不得已而用兵之意乗刻不容缓而灭冦之机立拯边境之毒痡永底中原扵清晏昭告

庙适契成谋使非虑出万全可轻言师旅哉兹前后用兵本末具载卷中览是编者尚克喻朕心焉

康熙四十七年七月初九日

方略表

光禄大夫吏部尙书文华殿大学士加四级【臣】温达等诚惶诚恐稽首顿首

上言伏以

皇猷赫濯震神武于遐荒

庙略昭宣勒鸿文于方册

功德居百王之冠

典谟埀奕叶之型爰事编摩丕彰盛美【臣】等诚惶诚恐稽首顿首上言窃惟声教暨讫禹服被于流沙光烈觐扬周疆覃于海表粤攷歴朝之土宇无逾

昭代之提封环塞旧藩则碁布星罗世共屏翰远人新附则重趼屡译争効享王如两仪覆载无私譬二曜照临常焕惟厄鲁特地居僻远而噶尔丹性秉贪残修郄邻邦致喀尔喀之叩闗赴愬防入边境越克鲁伦而逼处潜窥虐我使臣扰我尉候急则诡誓缓复渝盟若逞煽诱之凶谋必贻动摇之后患故羣谋未远谓小丑不足深忧而屡谕弗悛非攘外何以安内钦惟

皇帝陛下

至仁抚世

大勇安民念兹狂肆边沙亟宜恭行天罚神明内断决防亲征料敌出师功期成于一怒筹兵转饷动悉计其万全用是

三驾漠庭远临穷塞躬披甲胄殚分餐并食之艰屡歴暑寒备沐雨栉风之瘁是以天地助顺山川効灵草茁不毛泉流涸谷乗长风而渡瀚海追轶防而絶天山虏在目中狐鼠歼于一旦恩施度外羽党就我三驱迨至元凶骨肆于藁街遗孽颈覊于长组而妖氛永靖荒裔敉宁因之青海来庭哈密献賮直通西藏咸向中朝允矣臣汉唐宋所未臣之人而辟夏商周所未辟之土也凡兹伟畧悉运

宸衷岂徒剏造之肤功实作升平之宝鉴仰承

俞防特命纂修以【臣】温达【臣】张玉书【臣】陈廷敬【臣】李光地为总裁官【臣】二格【臣】金宝【臣】凌绍雯为副总裁官【臣】觉霍拓【臣】能吉图【臣】海清【臣】栢寿【臣】华善【臣】李树德【臣】赵世纶【臣】王奕清【臣】黄龙眉【臣】廖谟【臣】王诰【臣】李周望为纂修官开馆校讐分年撰辑时日道里之必晰招徕攻之必详稿屡易而后成编歳几更而告蒇事咸经

御笔之裁定复蒙

制序于简端满汉文各一百零二卷缮冩进

呈【臣】等或乆叨班列或曽与戎行幸膺铅椠之司获

究始终之迹分条晰缕曾未测乎

高深据事直书庻免讥于挂漏伏愿

太和翔溢

淳化殷流

远至迩安四海咸熙于耕凿

光前裕后万年载戢夫干戈【臣】等无任瞻

天仰

圣激切屏营之至谨奉

表随

进以

职名

总裁

吏部尙书文华殿大学士加四级 【臣】温 达戸部尙书文华殿大学士加五级 【臣】张玉书吏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加三级 【臣】陈廷敬吏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加二级 【臣】李光地

副总裁

经筵讲官礼部右侍郎仍管詹事府詹事事加一级 【臣】二 格日讲官起居注翰林院侍读学士 【臣】凌绍雯

纂修满汉文

内 阁 侍 读 学 士 【臣】觉霍拓

戸  部  员  外  郎 【臣】能吉图内   阁   侍   读 【臣】海 清内 阁 侍 读 加 一 级 【臣】栢 寿内 阁 侍 读 加 一 级 【臣】华 善正黄旗汉军叅领兼佐领加一级 【臣】李树德镶红旗汉军佐领加六级 【臣】赵世纶

司经局洗马兼翰林院修撰 【臣】王奕清

左春坊左中允兼翰林院编修 【臣】黄龙眉

翰  林  院  编  修 【臣】寥赓谟翰  林  院  编  修 【臣】王 诰翰  林  院  检  讨 【臣】李周望

收掌

内   阁   中   书 【臣】赵 勒内   阁   中   书 【臣】张振伟翰  林  院  典  簿 【臣】达尔福翰 林 院 孔 目 加 一 级 【臣】对喀纳

翻译

内   阁   中   书 【臣】马 赛内   阁   中   书 【臣】阿金泰翰 林 院 七 品 笔 帖 式 【臣】呉尔齐海翰 林 院 七 品 笔 帖 式 【臣】马尔赛翰 林 院八 品 笔 帖 式 【臣】常 凌翰 林 院八 品 笔 帖 式 【臣】齐 实翰 林 院八 品 笔 帖 式 【臣】郭毓麟

誊录满文

内   阁  中   书 【臣】齐 世内   阁  中   书 【臣】雅 图内   阁  中   书 【臣】佟 泰内   阁  中   书 【臣】福 海内   阁   中   书 【臣】三保住内   阁   中   书 【臣】董阿頼内   阁   中   书 【臣】常 额内   阁   中   书 【臣】栢 寿翰 林 院 八品 笔 帖 式 【臣】禅 文翰 林 院 八品 笔 帖 式 【臣】巴德保翰 林 院 八品 笔 帖 式 【臣】常 住翰 林 院  笔  帖  式 【臣】苏 成翰 林 院  笔 帖  式 【臣】图克坦

誊録汉文

内   阁   中   书 【臣】李恒烑内   阁   中   书 【臣】董 哲内   阁   中   书 【臣】王道烆内   阁   中   书 【臣】金 璞内   阁   中   书 【臣】王凤孙内   阁   中   书 【臣】阎 咏

内   阁    中   书 【臣】顾 燇

内   阁    中   书 【臣】倪 璠

监            生 【臣】焦绍祖

监            生 【臣】耿国翰

监            生 【臣】金 

监            生 【臣】李 浈

监            生 【臣】董绍美

监            生 【臣】朱廷凤

监            生 【臣】方承源

监            生 【臣】袁 袍

副     贡      生 【臣】黄廷钰

监            生 【臣】蒋 琰

监            生 【臣】王学防

监            生 【臣】朱嗣芳

监            生 【臣】林世俊

监            生 【臣】唐秉彛

监            生 【臣】袁广誉

监            生 【臣】魏宏道

监            生 【臣】朱懋熹

监            生 【臣】王国栋

贡            生 【臣】全朱芝

监            生 【臣】李孔嘉

监            生 【臣】俞时懋

监            生 【臣】于 沛

监            生 【臣】顾 焞

监            生 【臣】顾 炳

猜你喜欢
  卷二十五 郊祀志第五·班固
  卷一百四·志第五十二·刑法三·宋濂
  相鲁第一·王肃
  大明宪宗纯皇帝宝训卷之一·刘吉
  卷十二·佚名
  尚史卷九十·李锴
  二一五 江苏巡抚萨载为呈缴书籍事致军机处咨呈·佚名
  平西王吴传·佚名
  元儒考略卷二·冯从吾
  卷七十二 董卓列传第六十二·范晔
  萧坦之传·萧子显
  徐之才传·李百药
  梅尧臣传·脱脱
  李汉琼传·脱脱
  卷五·马文升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春秋诗话卷之二·劳孝舆

      解诗    解诗者因诗作解也左氏传春秋未尝解诗今曰解诗毋乃诬传并诬诗欤曰不诬也左氏传春秋故解诗也未有春秋先有诗凡征伐宴享庙谟野俗一寓于诗此文武志也既无诗乃有春秋文武大法寓于春秋此孔子志也左氏体孔子

  • 卷十五·冯惟讷

    钦定四库全书 古诗纪卷十五     明 冯惟讷 撰 汉第五 乐府古辞 郊庙歌辞 汉郊祀歌十九首 【汉书礼乐志曰武帝定郊祀之礼祠太乙於甘泉祭后土於汾隂乃立乐府采诗夜诵有赵代秦楚之讴以李延年为协律都尉多举司马

  • 卷四百二十二·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四百二十二元稹梦游春七十韵昔岁【一作君】梦游春梦游何所遇梦入深洞中果遂平生趣清泠浅漫流【一作溪】画舫兰篙渡过尽万株桃盘旋竹林路长廊抱小楼门牖相回互楼下杂花丛丛边绕鸳鹭池光漾霞影

  • 卷三百五十三·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三百五十三柳宗元茅檐下始栽竹瘴茅葺为宇溽暑常侵肌适有重膇疾蒸欝宁所宜东邻幸导我树竹邀凉颸欣然惬吾志荷锸西岩垂楚壤多怪石垦凿力已疲江风忽云暮舆曳还相追萧瑟过极浦旖【音倚】旎【乃倚

  • 九思·屈原

    【逢尤】悲兮愁,哀兮忧,天生我兮当闇时,被诼谮兮虚获尤。心烦(忄贵)兮意无聊,严载驾兮出戏游。周八极兮历九州,求轩辕兮索重华。世既卓兮远眇眇,握佩玖兮中路躇。羡咎繇兮建典谟,懿风后兮受瑞图。愍余命兮遭六极,委玉质兮於泥涂

  • 列传第十六 陆子隆 钱道戢 骆牙·姚思廉

    陆子隆,字兴世,吴郡吴人也。祖敞之,梁嘉兴令。父悛,封氏令。子隆少慷慨,有志功名。起家东宫直后。侯景之乱,于乡里聚徒。是时张彪为吴郡太守,引为将帅。彪徙镇会稽,子隆随之。及世祖讨彪,彪将沈泰、吴宝真、申缙等皆降,而子隆力

  • ●卷上·石茂良

      靖康丙午仲冬,金人再犯京师,统制姚仲友(季按原书仲友作友仲,凡二十四处,特照史籍改正)领右中三军备御。闰十一月三日,贼攻通津门甚急,仲友带领军将副部队将子弟效用一千余人,往通津门救护,军兵下城接战,杀伤甚众。初七日晚,殿

  • 卷三十八·朱熹

    <史部,史评类,御批资治通监纲目> 钦定四库全书 御批资治通监纲目卷三十八 【起戊寅隋恭帝侗皇秦元年八月唐高祖武德元年八月○尽甲申唐高祖武德七年】凡六年有奇 八月秦主举卒子仁杲立考异【按

  • 大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一十九·佚名

    万历九年十二月辛卯朔以原任贵州总兵郭成为镇守四川总兵官○壬辰 上御文华殿讲读○兵部奏裁过大小文武京职一百六十五员应减柴薪直堂五百八十九名岁省银六千九百七十四两行直隶山东山西河南四省直照例免派从之○癸巳

  • 卷之一百零九·佚名

      监修总裁官光禄大夫太保兼太子太傅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二等伯加四级臣马齐光禄大夫经筵日讲官起居注少保兼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仍兼管吏部户部尚书翰林院掌院事加二级又加一级臣张廷玉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太子

  • 卷之一百四十二·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绎史卷十一·马骕

    灵壁县知县马骕撰禹平水土大戴礼记颛顼产鲧鲧产文命是为禹 鲧娶于有莘氏有莘氏之子谓之女志氏产文命【世本鲧娶有莘氏女谓之女志是生髙密】史记夏禹名曰文命禹之父曰鲧鲧之父曰帝颛顼颛顼之父曰昌意昌意之父曰黄帝禹

  • 清季申报台湾纪事辑录四·佚名

    光绪元年(乙亥) 上谕(同治十三年十二月十一日京报) 上谕(同治十三年十二月十二日京报) 闽督李(鹤年)奏陈台澎等处被风发水大概情形片(同治十三年十二月十六日京报) 闽督李(鹤年)奏委员接署提督篆务片(同治十三年十二月二十五、二十

  • 土敝则草木不长(1)·戴圣

    ——淫乐如洪水猛兽 【原文】 土敝则草木不长(2),水烦则鱼鳖不大(3),气衰则生物不遂(4),世乱则礼慝而乐淫(5)。是故其声衰而不庄,乐而不安,慢易以犯节,流湎以忘本(6)。广则容奸(7),狄则思欲(8)。感条畅之气(9),而灭平和之德,

  • 阿阇贳王女阿术达菩萨全文·佚名

    西晋月氏国三藏竺法护译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祇耆阇崛山中。与摩诃比丘僧五百人。菩萨八千。一一尊复尊悉得陀怜尼法。在所闻知。如大海无所罣碍。悉得五旬深入微妙沤和拘舍罗。总持空法藏不舍志意行无色想。从法行无所

  • 佛说四谛经·佚名

    后汉安息国三藏安世高译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是时佛告诸比丘。比丘应唯然。比丘便从佛闻。佛便说是。比丘真正法说。为是四谛。具思惟见开了分别发见。若所有比丘过世时。从如来无所著正觉。是亦从是

  • 杂阿含经卷第五十·佚名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一三二五)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时。有优婆夷子。受八支斋。寻即犯戒。即为鬼神所持。尔时。优婆夷即说偈言。十四十五日及月分八日神通瑞应月八支善正受受持于斋戒不为鬼所持

  • 第十四 迦絺那衣分解·佚名

    一何人不成受持迦絺那衣?何人成受持迦絺那衣耶?如何不成受持迦絺那衣?如何成受持迦絺那衣耶?何人不成受持迦絺那衣耶?二种人不成受持迦絺那衣:不行作迦絺那衣之仪式者,[从界外归来于行迦絺那衣式]不随喜者,此二种人不成受持迦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