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魏斯逸書
三十余年,得公賜書,無任愉快。顧賜在二月朔,而覆乃在五月下弦者,講學之說,不容不慎也。且有須俟數文脫稿後意乃得達者,最要是《大密嚴經敘》文,乃漸晚年論定之學說。文成而清明節近,歸宜黃修先人墓。十有八年,一親鄉裡,傷心慘目,亂後孑遺。知政少年不識疾苦為何物,兆鄉民打死科長之變,于是有致熊天翼書。回支那內學院,作《夏聲說》,應粵友《夏聲》發刊詞,寄去而胡展堂死矣。然講學不可以已,作《孔佛》,昨成,而今覆書。是以若是遲遲也。
來書不識太玄能得昌黎、涑水尊許與否。世叔直探孔子者也,玄何足雲?有堪千古者在,尊許與否又何足恤?誠學之士,與之談佛易契,與之談儒亦入也。耳入之儔,儒難與之徵信,佛亦資之稗販耳。經藏充汗,佛之幸亦儒之幸,是說也,識超宋明,千載希聲,小儒封錮,烏足語是,而世叔尚矣﹗
至謂漸以 之無不利,置正直而談因果,毋乃逕庭。漸之學佛,與他人異。我母艱苦,世叔所知。病魔生死,儒既無術應我推求,歸根結蒂之終,下手入門之始,亦五裡墮霧仿佛依稀。乃于我母謝去之一時,功名富貴,飲食男女,一刀割斷,廁足桑門,四方求師友聞道,轉展難償,甚矣其苦也。三十年讀書,求諸西方古人,乃沛然有以啟我。家不幸,女蘭,十七,從予學于金陵,予以刻經事入隴,歸則夭歿。中夜號慟,既已無可奈何,乃發憤讀書,數數達旦。于是《瑜伽》明,唯識學豁然。乃有滇游,四方之士日至。子震元,英邁有志,又游泳斃,發憤讀《般若》,讀《華嚴》,讀《涅 》,次第洞然。馴而至于近年,融會貫通,初無疑義,乃有論定學說。一知半解,誠有以窺見而不謬者在也。返而讀孔子書,誠有與宋明諸君子墮封錮之說者異也。此則是漸學佛之明效大驗者,彰彰在也。
元年客北平,與蒯若木、章太炎、李正剛、孫少侯及其他多人談,有舉佛義陋程朱義者。太炎曰︰誠是,然程朱是自義,今乃借義。須知古人智予而不可慢也。予應之曰︰誠是,吾智不及程朱,吾福勝程朱,乃有佛義而可借也。抑今思之,程朱何嘗無福?若使啟其封錮,豐其 注,以聖人之書疏聖人之書,其不勝于諸賢之凡情世智說經萬萬歟?以宋明諸賢聰明研得,其不勝于下走劣陋研得萬萬歟?而不能然,徒失于封錮,可慨也夫﹗此吾所以佩世叔之識高千古也。研得幾何,何以教我也。
今世唯物學行,階級資產萬力摧破,乃並批判及孔。孔子真髓至理,不昭白于天下,腐爛陳言,苟且談之,其何以應海潮罡颶之趨勢?念先疇之畎畝,又何以播厥百谷于天下歟﹗
(1936年5月21日)
(選自《內學雜著》卷下,《歐陽競無先生內外學》第十二冊)
猜你喜欢 卷五·邱濬 卷二十一·陆陇其 卷八十四·程公说 卷四十四·黄伦 春秋纂言卷五·吴澄 卷七·张虙 卷二十六·王昭禹 卷三·朱倬 《尸子·绰子》白话译文·尸佼 慈品第七·佚名 大智度論卷第三十·欧阳竟无 唯佛法能对治二障·太虚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第二十二·佚名 佛说超日明三昧经卷上·佚名 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三·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