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七十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历代题画诗类卷七十目録

牧养类

书鼂说之考牧图後【宋苏轼】

伯时彭蠡春牧图【宋黄庭坚】

李唐春牧图【元任士林】

题放牧图【元丁立四首】

题耕牧图【元郑允端】

题韩干野牧图【明张凤翼】

题竹石牧牛【宋黄庭坚】

题牧牛图【宋陈与义】

张世杰经历牧牛图【金段成已】

题牧牛扇头【金赵秉文】

风柳牧牛画册【元刘因】

牧牛图【元王恽五首】

韩滉牧牛图【元程钜夫】

题牧牛图【元吴澄】

题牧牛图【元陈旅】

题牧牛图【元张翥】

题牧牛渡水图【元贡师泰】

题牧牛图【元黄清老】

题牧牛图【元丁复】

题牧牛图【元贡性之】

牧牛图【元王良臣】

牧牛图【元田锡】

题李唐牧牛图【元郑柬】

题牧牛图【元释恕中】

题牧牛图【明张以宁二首】

牧牛图【明钱宰】

题牧牛图【明林鸿】

牧牛图【明解缙】

牧牛图【明金幼孜四首】

题李唐牧牛图【明刘崧二首】

题牧牛图【明倪敬】

题牧牛图【明钱仲益】

牧牛图【明陈煇】

秋山牧牛图【明廖道南】

牧牛图【明廖道南】

牧牛图【明吴希贤】

题牧牛图【明林廷谟】

牧牛图【明林景清】

牧牛图【明黄荣】

牧牛图【明阙名】

题老翁骑牛图【明刘基】

题野老醉骑牛图【明钱宰】

宋徽宗耕牛图【明杨荣】

题赵君发牧羊图【宋韩驹】

跋燕萧牧羊图【元王恽二首】

牧羊图【元袁桷三首】

胡人牧羊图【明尹耕】

题刘光朝归牧图【元陈泰】

题风雨归牧图【元钱惟善二首】

青郊归牧图【明李廷仪】

题画牧【明王恭】

题画【明岳岱】

经进盐图诗【明彭韶八首附録】

御定历代题画诗类卷七十目録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历代题画诗类卷七十

牧养类

书鼂说之考牧图後     【宋】苏 轼

我昔在山间但知羊与牛川平牛背稳如驾百斛舟舟行无人岸自移我卧读书牛不知前有百尾羊听我鞭声如鼓鼙我鞭不妄发视其後者而鞭之泽中草木长草长病牛羊寻山跨坑谷腾趠筋骨强烟蓑雨笠长林下老去而今空见画世间马耳射东风悔不长作多牛翁

伯时彭蠡春牧图      【宋】黄庭坚

岳阳楼土春已归湖中鸿鴈拍波飞布帆天濶随鸟道石林风晩吹人衣春水初生及马腹浮滩欲上西山麓遥看絶岭秀云松上有垂萝暗溪谷沙眠草啮性不骄侧身注目鸣相招林间瞥过星烁烁原上独立风萧萧君不见中原真种未沉没南行市骨何仓卒只收力健

载征夫肯向时危辨奇骨即今贡马西北来东西坊监屯云开纷然驽骥同一秣尔可不忧四蹄脱

李唐春牧图        【元】任士林

春气薰人未耕作江草青青牛齿白牛饥草细随意嚼老翁曲膝睡亦着蓬头不记笠抛却午树当风梦揺落梦里牛绳犹在握昨夜囤头牛食薄

题放牧图【四首       元】丁 立

村鼓谁家乐社神雨余草木尽知春催科未动蚕桑了此是山中放牧人

前山後山山鸟啼溪南溪北草离离秧田已足三时雨此是山中放牧时

枫林日落山径微暝色欲合行人稀东家稚子候檐隙此是山中放牧归

隔浦晩烟迷远树满川春雨长平芜数家茅屋疎林外此是山中放牧图

题耕牧图         【元】郑 氏【名允】

【端】

幽人薄世味耕牧山之隂自抱村野姿常怀畎亩心行行南山歌落落梁父吟挂书牛上角挥锄瓦中金饱饭黄昏後力田春云深四体动树艺三生悟浮沉巢父世高尚德公人所钦伊人去已远高风邈难寻抚卷空叹息俯仰成古今

题韩干野牧图       【明】张凤翼

渥洼水草正当时天许兰筋野牧宜未遇王良应弃老难逢伯乐敢称奇偶然赭白曾题赋岂必骊黄始入诗千载独怜韩干笔不教岩穴肖胥靡

题竹石牧牛        【宋】黄庭坚

野次小峥嵘幽篁相依緑阿童三尺箠御此老觳觫石吾甚爱之勿遣牛砺角牛砺角尚可牛鬭残我竹

题牧牛图         【宋】陈与义

千里烟草緑连山雨新足老牛抱朝饥向山影觳觫犊儿狂走先过浦却立长鸣待其母母兮为人实仓廪汝饱不慙人媿汝牧童生来日日娱只愁身大常把锄日斜睡足牛背上不信人间有黄舆

张世杰经历牧牛图     【金】段成已

緑隂深处戏童儿牛自东西儿不知休说儿狂无伎俩人间何事不儿嬉

题牧牛扇头        【金】赵秉文

一牛顾其犊一牛轩尻脽傍有牧犊子窥巢攀树枝嗟尔有饷具不念鸦雏饥乌鸟各天性飞来护其儿汝亲亦念汝而人独不知不如两相忘人禽两娱嬉

风柳牧牛画册       【元】刘 因

远意昇平画不胜牛边烟树渺层层前头恐有桃林路百唤溪童不解应

牧牛图【五首        元】王 恽

垂紖徐行信自如一挥鞭策见齐驱近来不似图中看旱块敲蹄百草枯

青青春草满郊原放饱归时不用牵何似人牛俱不见碧天明月静娟娟

緑杨堤岸晓风清碧草陂塘莫雨晴村落近年乾旱损却将图画看昇平

两童相顾意何为犹恐渠饥趂草归一道牧民无所事处心专在当家肥

饱耕饥放事年年放去收来任自然莫讶两童无所识至今牛背是尧天

韩滉牧牛图        【元】程钜夫

农为天下本万世此心同晴日开图画方知宰相功

题牧牛图         【元】吴 澄

树叶醉霜秋草萎童驱觳觫涉浅溪一牛先登舐犊背犊毛湿湿犹未曦一牛四蹏俱在水引脰前望喜近堤一牛两脚初下水尻高未举後两蹏前牛已济伺同队回身向後立不移一牛将济一未济直须并济同时归此牛如人有恩义人不如牛多有之人不如牛多有之笑问二童知不知

题牧牛图         【元】陈旅

水树春深藏野屋归鸦飞尽夕阳川谁知天上黄姑渚只在南山白石边

题牧牛图         【元】张 翥

去年苦旱蹏敲块今年水多深没鼻尔牛觳觫耕得田水旱无情力皆废画中见此东臯春牧儿招揺犊子驯手持鸲鹆坐牛背风柳烟蒲愁杀人儿长犊壮须尽力岂惜辛勤供稼穑纵然喘死死即休不愿徵求到筋骨

题牧牛渡水图       【元】贡师泰

儿骑牛儿骑牛两牛渡水当中流一牛带犊临沙洲沙洲泥深没牛足中流浪高拍牛腹长绳坠手衣裹身前者起顾後俯伏牛背攲倾不自由谁云稳比万斛舟待儿出险走平地画图忽落东海头饭牛之子曾封侯

题牧牛图         【元】黄清老

平原雨多烟草浮牧童驱牛如挽舟柴门正在水深处青山流过屋西头

题牧牛图         【元】丁 复

邈尔三尺童御此两觳觫春风笠底回前村烧痕緑

牧牛图          【元】贡性之

溪童饮牛渡溪水牛遇水深行复止人知水深牛不行谁识回头顾其子桃林之野春雨晴烧痕回緑春草青太守劝农当二月土膏肥煖牛可耕邯郸城头征战息甯戚徒劳吟白石一声笛里太平歌牛背溪童自朝夕

牧牛图          【元】王良臣

三摩不受一尘侵本分功夫日念深杖屦得回游子脚葛藤灰尽老婆心颠狂不作风头絮出入谁伤井底金回首人牛在何许一江明月夜沉沉

牧牛图          【元】田 锡

干戈扰扰遍中州挽粟车行似水流何日承平如画里短蓑长笛一川秋

题李唐牧牛图       【元】郑 东

羡杀田翁不出村牛羣坡上散如云买牛何日同渠牧短笛时吹向树根

题牧牛图         【元】释恕中

谁家荒疃连平原何处孤村带乔木官田耕尽牛正闲且对东风弄横玉

题牧牛图【二首       明】张以宁

返照在高树归牛渡曾波一犊牟然赴其母老牸反顾情何多牧儿见之亦心恻人间母子当如何日莫倚门乌尾讹

中园有树葵大田亦多稼牧人急曳牛鼻回恐尔践之邻父骂何时睡起两相忘吹笛西风柳隂下青山白日秋潇洒

牧牛图          【明】钱 宰

野老春耕歇溪儿晩牧过夕阳牛背笛强似饭牛歌

题牧牛图         【明】林 鸿

緑草萋萋黄犊肥半蓑残雨卧东陂烟深野水行人絶家在寒林月上迟

牧牛图          【明】解 缙

笛声吹度柳梢风叶叶晴云绕翠虹白石歌阑春雨歇青山半压夕阳重耕犂自足敲仙术溲液常教饱嫩菘文绣不衣金不络卧看天宇于月明中

牧牛图【为师尚书      明题四首】金幼孜

日出骑牛去日暮逐牛归年丰耕作好食饱望牛肥云谷翠森森冰霜阅岁深已看能凤舞还听作龙吟夜雨翻龙箨春风长凤梢伫看清庙荐美韵叶笙匏逸态谢炎凉贞姿炯冰玉君子思切磋无忘咏淇澳

题李唐牧牛图【二首     明】刘 崧

天寒放牛迟野旷风猎猎独来长林下吹火烧山叶日夕山气昏独归愁路远犹恋草青青迟回下长阪

题牧牛图         【明】倪 敬

既饱原头草还驱饮涧浔如何子民者不似牧童心

牧牛图          【明】钱仲益

东皋二月春草生江边放牛花雨晴牧儿唱歌牛啮草稳坐牛背随牛行牛角攒攒耳湿湿断陇荒陂随意入烟蒲风柳不胜情日莫归来荷蓑笠我本山林牧牛叟滥着朝衫今白首拟买江南黑牡丹乞取闲身老农亩

牧牛图          【明】陈 煇

日莫桃林风雨寒数声长啸下空山草深行迳无归路却望清溪沙上还

秋山牧牛图        【明】廖道南

碧寒黯澹云门隂落叶满径虚寒岑凭栏幽眺野空濶倚树长啸秋萧森石势参差乱峰出水光明灭回溪深春来即拟问牛喘先遣牧童穿远材

牧牛图          【明】廖道南

叩角平原不记功密林穿石树含风邨田谁识春深浅牛喘应须问相公

牧牛图【次周鹤       明洲韵】吴希贤

菰蒲深处鸟呼羣溪上蹄涔路不分日莫调禽忘归去西山松火暗秋云

题牧牛图         【明】林廷谟

黄叶冈头跨犊过涧泉声似和清歌得刍寄语须归早日莫寒山猛虎多

牧牛图          【明】林景清

山南碧坡春草香山下合流春水长杨柳风前气萧爽原是田家出牧场牧儿放牛依水草坐石眠云情自好偷闲学得弄山禽夕阳在山牛亦饱隔崦茅檐旧世居朝出烟邨莫返闾牛尾何须缚田火牛角何曾挂汉书蓑衣箬笠红尘表万事忘机心不扰明日公田布谷催一犂耕趂南村晓

牧牛图          【明】黄 荣

江草青青江水流卧吹孤笛弄清秋放牛莫放南山下昨日南山虎食牛

牧牛图          【明】阙 名

海宇昇平卖劒时漫劳筋力事东菑林隂沙际多春草不羡文身太庙牺

题老翁骑牛图       【明】刘 基

白日上悠悠竹梢雾已收晴天不易得及时当放牛邻家放牛多儿童我家无儿只老翁寒衣在机织未就原上烈烈多高风勿言衰老筋力薄有牛可放殊不恶但愿天公不相恼牛背闲眠饥亦好

题野老醉骑牛图      【明】钱 宰

村田乐事老来稀记得江南春社时儿女醉扶黄犊背帽檐颠倒插花枝

宋徽宗耕牛图【为黄福少   明保之子题】杨 荣

春原过雨春日熙春树连隂春草肥田家力耕贵及时手挽牛兮肩负犂草香泉美牛步迟农心汲汲应何为上恐公家赋税亏下虑私门妻子饥吁嗟牛兮胡不知宣和之初能念兹九重燕暇亲写之骄奢一动万事隳塞草黄沙千载悲

题赵君发牧羊图      【宋】韩 驹

王孙岂识田家趣妙画聊因好古收唯有野人开卷笑忆骑牛背下西畴

跋燕肃牧羊图【二首     元】王 恽

行饮溪流喜降阿归鞭影淡夕阳坡似将濈濈维千角办作宣王考牧歌

平秩东皋事有余荒烟平楚散林墟牧人例有繁多庆蓑?秋江梦衆鱼

牧羊图後有阎先生诗次韵感旧因成二首

【元】袁 桷

婴儿御气草堤眠能使双羊合自然庄叟不知蝴蝶梦觉来重作养生篇

玉质堂堂地下眠云龙风虎各加鞭松隂旧日趋庭客整佩兰皋驻集仙

牧羊图          【元】袁 桷

高柳风清晓日苍牧童随处候隂凉似怜挟策当年客物我胷中两未忘

胡人牧羊图        【明】尹 耕

边庭四月始知春沙草初青柳复新金镝未须窥汉月氊帷时亦静胡尘黄发小胡花插首腰下宝刀光射肘日斜驱羝入东林草美泉香夸富有君不见虞廷干羽两阶陈白雉黄熊入贡频圣王有道四夷守沙场闲杀射鵰人

题刘光朝归牧图      【元】陈 泰

平湖草緑生春烟斜阳牧?乘乌犍日光不动牛背稳後者喘息长绳牵吾儿读书懒更鲁少小娇痴那似女微官食禄能几何岁岁羸骖踏风雨

题风雨归牧图【二首     元】钱维善

野隂云气合苍茫霹雳山精白石藏蓑笠归来牛背稳不迷风雨似寻常

不见人烟闻鬼车长林昏黑雨如麻晚晴却看前峰翠过得溪南即是家

青郊归牧图        【明】李廷仪

庶草敷荣翠满墟夕阳归牧雨晴初清时只唱昇平曲牛角何心挂汉书

题画牧          【明】王 恭

耕童生小无所知惯骑牛背度晴陂横吹紫竹无宫调笑杀五陵游侠儿荒林野水凉萧瑟山叶吹霜鸟边落信陵坟上草青青几见残碑砺牛角

题画           【明】岳 岱

莫色起郊墟牛羊识归路牧童无枕簟但铺明月卧

经进盐图诗【八首附録    明】彭 韶盐场图

两浙山水乡古称天地藏西望出吴淞东行踰鴈荡利孔非一涂盐征为海王泉布充京储刍粮助边饷庶哉用物宏生意不复畅薪桂与炊玉晨昏增感怆敝屋栖寒芦新畲倚孤嶂怀土思依依承家如草创

山场图

山木非不佳林麓非不?百年生聚繁分业薄如纸朝夕斧斤入不待黄落矣近伐嘅山童远入虞虎兕肩重何足辞突黔良藉此而况煮海功昏夜无停止菹薪苟不力公私亦何倚岁岁事辛勤犹胜弃桑梓

草荡图

海壖咫尺地一望如掌平材木不生植草莽徒敷荣广牧良有害泛取亦难成瓜分给亭户表蕝自经营繁霜一以降百物俱雕零刍荛忽萃止芟缚无留行辇运积官所来岁事煎烹负荷非为苦愿言公课登

淋卤图

旭日朝沮场欣兹风色竞钱鎛密如鳞沙涂平似镜汲晒足灰泥层层白相映易地聚成堆再淋醎始盛方池藉以茅小窦暗通阱莲实重且坚浮浮力能胜只恐山雨来一篑功未竟殷勤守余沥坐待卤池定

煎盐图

鹾液泛清泠牢盆戒修洁分番忽後时及此旺煎月一勺尽倾泻万竈俱焚爇沉沉红霞收蹙蹙晴波竭歛之白盈箕凝华灿如雪点检入公私中心更烦热荆妻慰苦顔摩挲汗流血却叹戍边人垂老有离别

徵盐图

小汛风日好大汛潮汐平袖长应善舞课羡易为征岁歉伊谁知宁分雨与晴衣食岂不给国计良非轻担石四面至仓庾一朝盈盐官唱簿历折阅频呼声况乃逃亡多荒额重加徵展限谅未允努力事余生

放盐图

三边乏储峙良贾劳委输偿以榷海利子母多赢余水膏易消耗蔀屋难贮诸多年积逋欠折算尽锱铢渺渺太湖畔盈盈东海隅雪山压巨浪风帆恣所如每资藜藿食亦荐王侯?谁念味中苦搔首空踌躇

追赔图

近宝固贫国厚货亦贫民卤丁有常赋催日何纷纭侵耗岁已久夤缘具虚文商算无从给鞭箠不堪闻富黠自当尔哀此颠连人称贷不见售丝谷无余新寛减逢优恤感激谢皇仁沧海未终竭更始重辛勤

御定历代题画诗类卷七十

猜你喜欢
  卷八百二十一·彭定求
  卷三百七十七·彭定求
  徐鹿卿·唐圭璋
  强至·唐圭璋
  弁言·杨慎
  论俳谐第二十七·王骥德
  第二十一齣~第三十齣·汪廷讷
  第十三出 诀谒·汤显祖
  三集卷三十八·乾隆
  卷二百二十四·陈思
  卷四十一·陈思
  咏史诗巻下·胡曾
  卷三十四·范成大
  提要·于石
  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二首·林则徐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上·唐五代北宋·叶申芗

    吴二娘善歌吴二娘,江南名姬也,善歌。白香山守苏时,尝制长相思词云:“深画眉。浅画眉。蝉鬓{髟曾}云满衣。阳台行雨回。巫山高,巫山低。暮雨潇潇郎不归。空房独守时。”吴喜歌之。故香山有“吴娘暮雨潇潇

  • 卷六十五·王奕清

    <集部,词曲类,词选之属,御选历代诗余钦定四库全书御选历代诗余卷六十五目録【起九卞八字至九十九字】琐窗寒杨无咎前调【又一体】程先前调【又一体】吴文英孤鸾朱敦儒马庄父张榘林章前调【又一体】赵以夫前调【又一体

  • 卷七十四·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七十四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三径集蒋之奇字颖叔宜兴人嘉祐二年进士哲宗朝累擢翰林学士徽宗朝拜同知枢宻院事除观文殿学士出知杭州提举灵仙观卒入党籍有集逰朝阳岩遂登西亭朝阳岩在

  • 卷一百六·志第五十九·礼九等·脱脱

        ◎礼九   ○宗庙之制   宗庙之制。建隆元年,有司请立宗庙,诏下其议。兵部尚书张昭等奏:"谨案尧、舜、禹皆立五庙,盖二昭二穆与其始祖也。有商建国,改立六庙,盖昭穆之外,祀契与汤也。周立七庙,盖亲庙之外,祀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三百五十八·佚名

    嘉靖二十九年三月乙丑朔祭历代帝王遣遂安伯陈鏸行礼都督陆炳沉至侍郎李默都御史孙应奎分献 孝肃皇后忌辰遣玉田伯蒋荣祭 裕陵○礼部以亢旱请令顺天府官祷雨百百皆致斋青衣办事 上曰去冬无雪今春不雨凡百伍拾日如再及

  • 卷之二百三·佚名

    光绪十一年。乙酉。二月。辛未朔上诣储秀宫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皇太后安。至己亥皆如之。内注  ○以神灵显应。颁河南淇县关帝庙扁额。曰神功广运。城隍庙扁额。曰应德效灵。武安县城隍庙扁额。曰神厘普洽。随

  • 龚万禄传·张廷玉

    龚万禄,贵州人。目不知书,有胆识,臂力过人。曾随刘纟廷征讨杨应龙,戍守建武所。奢崇明谋反,众推万禄为游击将军,主持军务。指挥李世勋,名次本在万禄之前,现在也受万禄节制,努力固守建武所。崇明企图进犯成都,但怕万禄抄他的后方

  • 卷七十五·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通志卷七十五刑法略【臣】等谨按刑者政之一端所以辅德礼而行者也德礼之所不格则刑以治之而立法垂制要不越乎德礼之本意其用之之道则寛严轻重协中为难我大清肇造东方民淳法简大辟而外设以鞭笞自世祖章

  • 十年·佚名

    (甲辰)十年清道光二十四年春正月1月1日○戊辰,命奉朝賀金履陽,特賜几杖,以年滿九十也。1月2日○己巳,以趙元錫爲咸鏡北道兵馬水軍節度使。○以朴晦壽爲吏曹判書,趙冀永爲禮曹判書。1月3日○庚午,輔國崇祿大夫領敦寧府事永興府

  • 卷二十二·王天与

    钦定四库全书尚书纂传卷二十二   元 王天与 撰洪范第六         周书武王胜殷杀受立武庚以箕子归作洪范【汉孔氏曰不放而杀纣自焚也武庚纣子以为王者后一名禄父张氏曰立武庚者继絶世也○汉孔氏曰归镐京

  • 卷十三·熊节

    钦定四库全书性理羣书句解卷十三宋 熊 节 撰熊刚大 注书正蒙            横渠先生中正篇第八【此篇论人当植立大中至正之道】可欲之谓善【天下之理善者必可欲恶者必可恶其为人也可欲而不可恶则可谓善

  • 文公·文公四年·左丘明

    【经】四年春,公至自晋。夏,逆妇姜于齐。狄侵齐。秋,楚人灭江。晋侯伐秦。卫侯使宁俞来聘。冬十有一月壬寅,夫人风氏薨。【传】四年春,晋人归孔达于卫,以为卫之良也,故免之。夏,卫侯如晋拜。曹伯如晋,会正。逆妇姜于齐,卿不行,非

  • 科 判·太虚

      ──十年秋在北京辛酉讲经会讲──   序经题   明纲宗    一 叙经之起意    二 明经之宗旨    三 解经品得名    四 显经品废立    五 彰品之次第   释经文    甲一 序分

  • 代序 索性做了和尚·李叔同

    今年旧历九月二十日,是弘一法师满六十岁诞辰,佛学书局因为我是他的老友,嘱写些文字以为纪念,我就把他出家的经过加以追叙。他是三十九岁那年夏间披剃的,到现在已整整作了二十一年的僧侣生涯。我这里所述的,也都是二十一年前

  • 卷第十九(声闻不测浅深僧部第八)·宝唱

    经律异相卷第十九(声闻不测浅深僧部第八)梁沙门僧旻宝唱等集  &middot;伊利沙四姓悭贪为天帝所化一 &middot;贫人妇扫佛地得现世报终至得道二 &middot;毗罗斯那微善出家生天得道三 &middot;跋[王*處]就鸟乞羽龙

  • 卷第二·佚名

    嘉兴大藏经 青城竹浪生禅师语录青城山凤林寺竹浪生禅师语录卷第二嗣法门人如鹏等编己巳结制常明落 请上堂拈香祝圣毕乃云三十余年坐钓矶而今方得展双眉汀花水浒非他物触处元来佛祖机今朝元无结他日亦无解是为水官

  • 冒险创出奇迹·莫里斯·勒布朗

    贝舒警官奉命查清“老塔”事件的真相。他掌握了必要的情况后,晚间,搭上开往法国中部的那班火车,在盖雷下了车。翌日上午,一辆小汽车把他送到马佐雷什镇。他先去城堡造访。这座城堡地处于被环行的克勒兹河围绕着的海岬上,是

  • 靖康纪闻·丁特起

    又名《孤臣泣血录》。杂史。宋丁特起撰。《直斋书录解题》著录3卷、拾遗1卷。今本仅1卷,附拾遗1卷。是书记事起自靖康元年(1126)十一月初五金人犯京师,迄于次年五月初一康王即位南京。时作者适在汴京,痛惜京师失守、二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