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诗本音卷三

昆山顾炎武撰

国风

缁衣之宜【鱼何反】兮敝予又改为【音譌】兮适子之馆【二十九换】兮还予授子之粲【二十八翰】兮

缁衣之好【三十二晧】兮敝予又改造【三十二晧】兮适子之馆【见上】兮还予授子之粲【见上】兮

缁衣之蓆【二十二昔】兮敝予又改作【十九铎】兮适子之馆【见上】兮还予授子之粲【见上】兮

缁衣三章章六句【旧作三章章四句今详敝字当作一句还字当作一句难属下文当作三章章六句】

将仲子【六止】兮无逾我里【六止】无折我树杞【六止】岂敢爱之畏我父母【满以反】仲可怀【十四皆】也父母之言亦可畏【八未】也【此章亦可以平上去通为一韵】

将仲子兮无逾我墙【十阳】无折我树桑【十一唐】岂敢爱之畏我诸兄【虗王反】仲可怀【见上】也诸兄之言亦可畏【见上】也

将仲子兮无逾我园【二十二元】无折我树檀【二十五寒】岂敢爱之畏人之多言【二十二元】仲可怀【见上】也人之多言亦可畏【见上】也

将仲子三章章八句

叔于田【一先】巷无居人【十七眞】岂无居人【见上】不如叔也洵美且仁【十七眞】

叔于狩【四十九宥】巷无飮酒【四十四有】岂无饮酒【见上】不如叔也洵美且好【三十二晧 此章以上去通为一韵】

叔适野【神与反】巷无服马【音姥】岂无服马【见上】不如叔也洵美且武【九麌】

叔于田三章章五句

叔于田乘乘马【音姥】执辔如组【十姥】两骖如舞【九麌】叔在薮【古音色主反考薮字诗一见书一见竝同后人混入四十五厚韵】火烈具举【八语】襢裼暴虎【十姥】献于公所【八语】将叔无狃戒其伤女【八语】

叔于田乘乘黄【十一唐】两服上襄【十阳】两骖鴈行【戸郎反】叔在薮火烈具扬【十阳】叔善射【古音树考射字诗凡三见一音树二音豫礼记二见一音树一音豫孟子一见音树后人混入四十祃韵】忌又良御【九御】忌抑磬控【一送】忌抑纵送【一送】忌

叔于田乘乘駂【三十二晧 广韵駂今乌骢今本多误作鸨】两服齐首【四十四有】两骖如手【四十四有】叔在薮火烈具阜【四十四有】叔马慢【三十谏】忌叔发罕【二十三旱】忌抑释掤【十六蒸】忌抑鬯弓【古音肱考弓字诗凡四见左传一见楚辞一见竝同后人误入一东韵】忌

大叔于田三章章十句

清人在彭【古音防考彭字诗凡八见竝同后人混入十二庚韵】驷介旁旁【十一唐】二矛重英【古音央考英字诗凡四见尔雅一见楚辞四见并同后人混入十二庚韵】河上乎翱翔【十阳】

清人在消【四宵】驷介麃麃【四宵】二矛重乔【四宵】河上乎逍遥【四宵】

清人在轴【一屋 转音俦】驷介陶陶【六豪】左旋右抽【十八尤】中军作好【三十二晧 此章以平上入通为一韵】

清人三章章四句

羔裘如濡【十虞】洵直且侯【音胡】彼其之子舍命不渝【十虞】

羔裘豹饰【二十四职】孔武有力【二十四职】彼其之子邦之司直【二十四职】

羔裘晏【二十八翰三十谏二韵】兮三英粲【二十八翰】兮彼其之子邦之彦【三十三线】兮

羔裘三章章四句

遵大路【十一暮】兮掺执子之袪【九鱼】兮无我恶【十一暮】兮不寁故【十一暮】也【此章以平去通为一韵】

遵大路兮掺执子之手【四十四有】兮无我魗【十八尤】兮不寁好【三十二晧】也【此章以平上通为一韵】

遵大路二章章四句

女曰鸡鸣士曰昧旦【二十八翰】子兴视夜明星有烂【二十八翰】将翱将翔弋鳬与鴈【三十谏】

弋言加【九麻】之与子宜【鱼何反】之宜言饮酒【四十四有】与子偕老【三十二晧】琴瑟在御莫不静好【三十二晧】

知子之来【十六咍】之襍佩以赠【四十八嶝 集传皆叶入声按来字或可读入声赠字不可读入声姑阙之】之知子之顺【二十二稕】之襍佩以问【二十三问】之知子之好【三十七号】之襍佩以报【三十七号】之

女曰鸡鸣三章章六句

有女同车【九鱼】顔如舜华【音敷】将翱将翔【十阳与姜协】佩玉琼琚【九鱼】彼美孟姜【十阳】洵美且都【十一模】

有女同行【戸郎反】颜如舜英【音央】将翱将翔【见上】佩玉将将【十阳】彼美孟姜【见上】德音不防【十阳 此章通为一韵】

有女同车二章章六句

山有扶苏【十一模】隰有荷华【音敷】不见子都【十一模】乃见狂且【九鱼】

山有桥松【三钟】隰有游龙【三钟】不见子充【一东】乃见狡童【一东】

山有扶苏二章章四句

萚【十九铎与伯协】兮萚【见上】兮风其吹【古音昌戈反后人误入五支韵】女叔兮伯【二十陌】兮倡予和【八戈】女

萚【见上】兮萚【见上】兮风其漂【四宵】女叔兮伯【见上】兮倡予要【四宵】女

萚兮二章章四句

彼狡童兮不与我言【二十二元】兮维子之故使我不能餐【二十五寒】兮

彼狡童兮不与我食【二十四职】兮维子之故使我不能息【二十四职】兮

狡童二章章四句

子惠思我褰裳涉溱【十九臻】子不我思岂无他人【十七眞】狂童之狂也且【末句无韵葢以二章合而为韵】

子惠思我褰裳涉洧【五旨】子不我思岂无他士【六止】狂童之狂也且

褰裳二章章五句

子之丰【三钟】兮俟我乎巷【古音胡贡反考巷字诗一见楚辞一见竝同后人分四绛韵】兮悔予不送【一送】兮【此章以平去通为一韵】

子之昌【七阳】兮俟我乎堂【十一唐】兮悔予不将【十阳】兮衣锦褧衣裳锦褧裳【十阳】叔兮伯兮驾予与行【戸郎反】裳锦褧裳衣锦褧衣【八微】叔兮伯兮驾予与归【八微】

丰四章二章章三句二章章四句

东门之墠【二十八狝】茹藘在阪【二十阮】其室则迩其人甚远【二十阮】

东门之栗【五质】有践家室【五质】岂不尔思子不我即【古音子悉反考即字诗凡三见易一见竝同后人别入二十四职韵】

东门之墠二章章四句

风雨凄凄【十二齐】鸡鸣喈喈【十四皆】既见君子云胡不夷【六脂】

风雨潇潇【三萧】鸡鸣胶胶【五肴】既见君子云胡不瘳【十八尤】

风雨如晦【十八队】鸡鸣不已【六止】既见君子【六止】云胡不喜【六止 此章以上去通为一韵】

风雨三章章四句

青青子衿【二十一侵】悠悠我心【二十一侵】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二十一侵】

青青子佩【十八队】悠悠我思【七之】纵我不往子宁不来【十六咍 此章以平去通为一韵】

挑兮达【十二曷】兮在城阙【十月】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十月】兮

子衿三章章四句

扬之水【五防与弟协】不流束楚【八语】终鲜兄弟【十一荠】维予与女【八语】无信人之言人实迋女【见上】

扬之水【见上】不流束薪【十七眞】终鲜兄弟【见上】维予二人【十七眞】无信人之言【二十二元】人实不信【二十一震 此章以平去通为一韵】

扬之水二章章六句

出其东门【二十三魂】有女如云【二十文】虽则如云【见上】匪我思存【二十三魂】缟衣綦巾【十七眞】聊乐我员【二十文】

出其闉阇【十一模】有女如荼【十一模】虽则如荼【见上】匪我思且【九鱼】缟衣茹藘【九鱼】聊可与娯【十虞】

出其东门二章章六句

野有蔓草零露漙【二十五寒 顔师古匡谬正俗曰按吕氏字林作□音上兖反】兮有美一人清婉【二十阮】兮邂逅相遇适我愿【二十五愿】兮【此章以平上去通为一韵】

野有蔓草零露瀼瀼【十阳】有美一人婉如清【十阳】邂逅相遇与子偕臧【十一唐】

野有蔓草二章章六句

溱与洧方涣涣【二十九换】兮士与女方秉蕳【二十八山】兮女曰观乎【十一模】士曰既且【九鱼】且往观乎【见上】洧之外洵訏且乐【十九铎】维士与女伊其相谑【十八药】赠之以勺药【十八药此章以平去通为一韵】

溱与洧浏其清【十四清】矣士与女殷其盈【十四清】矣女曰观乎【见上】士曰既且【见上】且往观乎【见上】洧之外洵訏且乐【见上】维士与女伊其将谑【见上】赠之以勺药【见上】

溱洧二章章十二句

郑国二十一篇五十三章二百八十九句

鸡既鸣【十二庚】矣朝既盈【十四清】矣匪鸡则鸣【见上】苍蝇之声【十四清】

东方明【古音弥郎反考明字诗凡十六见书二见易十七见礼记五见尔雅一见楚辞十见竝同后人混入十二庚韵】矣朝既昌【十阳】矣匪东方则明【见上】月出之光【十一唐 按鸣明二字今人混为一音不知鸣弥平反明弥郎反截然二音而不可互读也今若此诗用鸣字则以盈声二字为韵而他诗之用鸣者莫不以平生成征诸字从之用明字则以昌光二字为韵而他诗之用明者莫不以方王将良诸字从之何其宻也谓三百五篇即古人之音书岂不信夫后之混为一音者其亦未尝学诗耳矣】

虫飞薨薨【十七登】甘与子同梦【古音莫滕反考梦字诗凡四见竝同后人误入一东又转入一送韵】会且归矣无庶予子憎【十七登】

鸡鸣三章章四句

子之还【二十七删二仙二韵】兮遭我乎峱之间【二十八山】兮竝驱从两肩一【先】揖我谓我儇【二仙】兮

子之茂【古音耄考茂字诗凡五见尔雅一见竝同后人误入五十韵】兮遭我乎峱之道【三十二晧】兮竝驱从两牡【莫九反】兮揖我谓我好【三十二晧】兮【此章以上去通为一韵】

子之昌【十阳】兮遭我乎峱之阳【十阳】兮竝驱从两狼【十一唐】兮揖我谓我臧【十一唐】兮

还三章章四句

俟我于着【九御】乎而充耳以素【十一暮】乎而尚之以琼华【音敷】乎而【此章以平去通为一韵】

俟我于庭【十五青】乎而充耳以青【十五青】乎而尚之以琼莹【十二庚】乎而

俟我于堂【十一唐】乎而充耳以黄【十一唐】乎而尚之以琼英【音央】乎而

着三章章三句

东方之日【五质】兮彼姝者子在我室【五质】兮在我室【见上】兮履我即【子悉反】兮

东方之月【十月】兮彼姝者子在我闼【十二曷】兮在我闼【见上】兮履我发【十月】兮

东方之日二章章五句

东方未明【弥郎反】顚倒衣裳【十阳】顚之倒【三十七号】之自公召【三十五笑】之

东方未晞【八微】顚倒裳衣【八微】倒之顚【一先】之自公令【力珍反説见简兮】之

折柳樊圃【十姥】狂夫瞿瞿【十遇】不能辰夜【音豫 今本误作晨依唐石经及国子监注疏本改正 吕氏读诗记严氏诗缉竝与石经文同后不更注 传曰辰时也】不夙则莫【十一暮 此章以上去通为一韵】

东方未明三章章四句

南山崔崔【十五灰】雄狐绥绥【六脂】鲁道有荡齐子由归【八微】既曰归【见上】止曷又怀【十四皆】止

葛屦五两【三十六养四十一漾二韵与荡协】冠緌双【古音书容反后人分四江韵】止鲁道有荡【三十七荡】齐子庸【三钟】止既曰庸【见上】止曷又从【三钟】止

蓺麻如之何【七歌与下何协】衡从其畞【古音满以反考亩字诗凡十二见竝同后人误入四十五厚韵】取妻如之何【见上】必告父母【满以反】既曰告【二沃】止曷又鞠【一屋】止

析薪如之何【七歌与下何协】匪斧不克【二十五德】取妻如之何【见上】匪媒不得【二十五德】既曰得【见上】止曷又极【二十四职】止

南山四章章六句

无田甫田【一先与人协】维莠骄骄【四宵】无思远人【十七眞】劳心忉忉【六豪】

无田甫田【见上】维莠桀桀【十七薛】无思远人【见上】劳心怛怛【十二曷】

婉【二十阮】兮娈【二十八狝】兮总角卝【三十谏】兮未几见【三十二霰】兮突而弁【三十三线】兮【此章以上去通为一韵】

甫田三章章四句

卢令令【力珍反按説文引此作卢獜獜獜力珍反正与令同音后人读郎丁反误】其人美且仁【十七眞】

卢重环【二十七删】其人美且鬈【二仙】

卢重鋂【十五灰】其人美且偲【十六咍】

卢令三章章二句

敝笱在梁其鱼鲂鳏【二十八山】齐子归止其从如云【二十文】敝笱在梁其鱼鲂鱮【八语】齐子归止其从如雨【九麌】敝笱在梁其鱼唯唯【五旨】齐子归止【六止】其从如水【五旨】

敝笱三章章四句

载驱薄薄【十九铎】簟茀朱鞹【十九铎】鲁道有荡齐子发夕【二十二昔】

四骊济济【十一荠】垂辔濔濔【四纸】鲁道有荡齐子岂弟【十一荠】

汶水汤汤【十阳】行人彭彭【音旁】鲁道有荡【三十七荡】齐子翱翔【十阳 此章以平上通为一韵】

汶水滔滔【六豪】行人儦儦【四宵】鲁道有荡齐子游敖【六豪】

载驱四章章四句

猗嗟昌【十阳】兮颀而长【十阳】兮抑若扬【十阳】兮美目扬【见上】兮巧趋跄【十阳】兮射则臧【十一唐】兮

猗嗟名【十四清】兮美目清【十四清】兮仪既成【十四清】兮终日射侯不出正【十四清】兮展我甥【十二庚】兮

猗嗟娈【二十八狝】兮清扬婉【二十阮】兮舞则选【二十八狝三十三线二韵】兮射则贯【二十九换】兮四矢反【二十阮】兮以御乱【二十九换】兮【此章以上去通为一韵】

猗嗟三章章六句

齐国十一篇三十四章百四十三句

纠纠葛屦可以履霜【十阳】掺掺女手可以缝裳【十阳】要之襋【二十四职】之好人服【蒲北反】之

好人提提【五支】宛然左辟【五寘】佩其象揥【十三祭】维是褊心是以为刺【五寘 此章以平去通为一韵】

葛履二章一章六句一章五句

彼汾沮洳【九御】言采其莫【十一暮】彼其之子美无度【十一暮】美无度【见上】殊异乎公路【十一暮】

彼汾一方【十阳】言采其桑【十一唐】彼其之子美如英【音央】美如英【见上】殊异乎公行【戸郎反】

彼汾一曲【三烛】言采其藚【三烛】彼其之子美如玉【三烛】美如玉【见上】殊异乎公族【一屋】

汾沮洳三章章六句

园有桃【六豪】其实之殽【五肴】心之忧【十八尤】矣我歌且谣【四宵】不知我者谓我士也骄【四宵 唐石经作不我知下章同】彼人是哉【十六咍】子曰何其【七之】心之忧矣其谁知之【七之】其谁知之【见上】葢亦勿思【七之】

园有棘【二十四职】其实之食【二十四职】心之忧矣聊以行国【二十五徳】不知我者谓我士也防极【二十四职】彼人是哉【见上】子曰何其【见上】心之忧矣其谁知之【见上】其谁知之【见上】葢亦勿思【见上】

园有桃二章章十二句

陟彼岵【十姥】兮瞻望父【七麌】兮父曰嗟予子【六止】行役【李因笃曰父曰母曰兄曰皆至行役为句而子季弟于句半为韵各协下音犹之半句为读也击壤歌帝何力于我哉力字与上息食为韵与此正同】夙夜无已【六止】上慎旃哉犹来无止【六止】

陟彼屺【六止】兮瞻望母【满以反】兮母曰嗟予季【六至】行役夙夜无寐【六至】上愼旃哉犹来无弃【六至 此章以上去通为一韵】陟彼冈【十一唐】兮瞻望兄【虗王反】兮兄曰嗟予弟【十一荠】行役夙夜必偕【十四皆】上愼旃哉犹来无死【五防 此章以平上通为一韵】

陟岵三章章六句

十畞之间【二十八山】兮桑者闲闲【二十八山】兮行与子还【二十七刚二仙二韵】兮

十亩之外【十四泰】兮桑者泄泄【十三祭】兮行与子逝【十三祭】兮

十畞之间二章章三句

坎坎伐檀【二十五寒】兮寘之河之干【二十五寒】兮河水清且涟【二仙】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二仙】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二十二元】兮彼君子兮不素餐【二十五寒】兮

坎坎伐辐【古音方墨反考辐字诗凡二见竝同后人误入一屋韵】兮寘之河之侧【二十四职】兮河水清且直【二十四职】猗不稼不穑【二十四职】胡取禾三百亿【二十四职】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特【二十二徳】兮彼君子兮不素食【二十四职】兮

坎坎伐轮【十八谆】兮寘之河之漘【十八谆】兮河水清且沦【十八谆】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囷【十七眞】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鹑【十八谆】兮彼君子兮不素飧【二十三魂】兮

伐檀三章章九句

硕鼠硕鼠【八语】无食我黍【八语】三岁贯女【八语】莫我肯顾【十一暮】逝将去女【见上】适彼乐土【十姥】乐土乐土【见上】爰得我所【八语 此章以上去通为一韵】

硕鼠硕鼠【见上与二女协下章同】无食我麦【莫北反】三岁贯女【见上】莫我肯德【二十五德】逝将去女【见上】适彼乐国【二十五德】乐国乐国【见上】爰得我直【二十四职】

硕鼠硕鼠【见上】无食我苗【四宵】三岁贯女【见上】莫我肯劳【六豪】逝将去女【见上】适彼乐郊【五肴】乐郊乐郊【见上】谁之永号【六豪】

硕鼠三章章八句

魏国七篇十八章百二十八句

蟋蟀在堂【十一唐与康荒协】岁聿其莫【十一暮】今我不乐日月其除【九鱼九御二韵】无已大康【十一唐】职思其居【九鱼】好乐无荒【十一唐】良士瞿瞿【十虞十遇二韵 此章以平去通为一韵】

蟋蟀在堂【见上】岁聿其逝【十三祭】今我不乐日月其迈【十七夬】无已大康【见上】职思其外【十四泰】好乐无荒【见上】良士蹶蹶【十三祭】

蟋蟀在堂【见上】役车其休【十八尤】今我不乐日月其慆【六豪】无已大康【见上】职思其忧【十八尤】好乐无荒【见上】良士休休【见上】

蟋蟀三章章八句

山有枢【十虞】隰有榆【十虞】子有衣裳弗曳弗娄【古音闾礼记公羊传邾娄即此音今十虞韵有此字误于十九矦韵再出】子有车马弗驰弗驱【十虞】宛其死矣他人是愉【十虞】

山有栲【三十二晧】隰有杻【四十四有】子有廷内弗洒弗埽【三十二晧】子有钟鼓弗鼓弗考【三十二晧】宛其死矣他人是保【三十二晧】山有漆【五质】隰有栗【五质】子有酒食何不日鼓瑟【七栉】且以喜乐且以永日【五质】宛其死矣他人入室【五质】

山有枢三章章八句

扬之水白石凿凿【十九铎】素衣朱襮【二沃十九铎二韵】从子于沃【二沃】既见君子云何不乐【十九铎】

扬之水白石皓皓【三十二晧】素衣朱绣【四十九宥仪礼士昬礼注引鲁诗作绡礼记郊特牲注同】从子于鹄【二沃】既见君子云何其忧【十八尤此章以平上去入通为一韵】

扬之水白石粼粼【十七眞】我闻有命【弥吝反】不敢以告人【十七眞 此章以平去通为一韵】

扬之水三章二章章六句一章四句

椒聊之实蕃衍盈升【十六蒸】彼其之子硕大无朋【十七登】椒聊【三萧】且远条【三萧】且

椒聊之实蕃衍盈匊【一屋】彼其之子硕大且笃【二沃】椒聊【见上】且远条【见上】且

椒聊二章章六句

绸缪束薪【十七眞】三星在天【一先】今夕何夕见此良人【十七眞】子兮子兮如此良人【见上】何

绸缪束刍【十虞】三星在隅【十虞】今夕何夕见此邂逅【古音胡故反后人混入五十候韵】子兮子兮如此邂逅【见上】何【此章以平去通为一韵】

绸缪束楚【八语】三星在戸【十姥】今夕何夕见此粲者【古音渚考者字诗凡四见楚辞一见竝同后人混入三十五马韵】子兮子兮如此粲者【见上】何

绸缪三章章六句

有杕之杜【十姥】其叶湑湑【八语】独行踽踽【九麌】岂无他人不如我同父【九麌】嗟行之人胡不比【六至】焉人无兄弟胡不佽【六至】焉

有杕之杜其叶菁菁【十四清】独行睘睘【十四清】岂无他人不如我同姓【四十五劲】嗟行之人胡不比【见上】焉人无兄弟胡不佽【见上】焉【此章以平去通为一韵】

杕杜二章章九句

羔裘豹袪【九鱼】自我人居居【九鱼】岂无他人维子之故【十一暮 此章以平去通为一韵】

羔裘豹褎【四十九宥】自我人究究【四十九宥】岂无他人维子之好【三十七号】

羔裘二章章四句

肃肃鸨羽【九麌】集于苞栩【九麌】王事靡盬【十姥】不能蓺稷黍【八语】父母何怙【十姥】悠悠苍天曷其有所【八语】肃肃鸨翼【二十四职】集于苞棘【二十四职】王事靡盬不能蓺黍稷【二十四职】父母何食【二十四职】悠悠苍天曷其有极【二十四职】

肃肃鸨行【戸郎反】集于苞桑【十一唐】王事靡盬不能蓺稻粱【十阳】父母何尝【十阳】悠悠苍天曷其有常【十阳】

鸨羽三章章七句

岂曰无衣【八微】七【五质】兮不如子之衣【见上 二衣字自为韵】安且吉【五质】兮

岂曰无衣【见上】六【一屋】兮不如子之衣【见上】安且燠【一屋】兮

无衣二章章四句【旧作章三句今改正】

有杕之杜生于道左【三十二哿】彼君子兮噬肯适我【三十二哿】中心好之曷饮食之【末二句无韵或以二章合为韵】

有枤之杜生于道周【十八尤】彼君子兮噬肯来游【十八尤】中心好之曷饮食之

有杕之杜二章章六句

葛生蒙楚【八语】蔹蔓于野【神与反】予美亾此谁与独处【八语】

葛生蒙棘【二十四职】蔹蔓于域【二十四职】予美亾此谁与独息【二十四职】

角枕粲【二十八翰】兮锦衾烂【二十八翰】兮予美亾此谁与独旦【二十八翰】

夏之日冬之夜【音豫】百岁之后【音戸】归于其居【九鱼此章以平上去通为一韵】

冬之夜【见上与后协】夏之日【五质】百岁之后【见上】归于其室【五质】

葛生五章章四句

采苓【力珍反】采苓【见上】首阳之巓【一先】人之为言【二十二元】苟亦无信【二十一震】舍旃【二仙】舍旃【见上】苟亦无然【二仙】人之为言【见上】胡得焉【二仙 此章以平去通为一韵】

采苦【十姥】采苦【见上】首阳之下【音戸】人之为言苟亦无与【八语】舍旃【见上】舍旃【见上】苟亦无然【见上】人之为言【见上】胡得焉【见上】

采葑【三钟】采葑【见上】首阳之东【一东】人之为言苟亦无从【三钟】舍旃【见上】舍旃【见上】苟亦无然【见上】人之为言【见上】胡得焉【见上】

采苓三章章八句

唐国十二篇三十三章二百五句

猜你喜欢
  卷七百二十九·彭定求
  卷七百零八·彭定求
  卷六百·彭定求
  晦庵·唐圭璋
  ●初编·卷二·沈瘦东
  卷九·贯休
  提要·唐元竑
  夜行者·戴望舒
  卷一百十八·徐世昌
  四集卷二十九·乾隆
  卷十·陈师道
  卷八十一·陆游
  卷三百六十四·曹学佺
  卷七百三十·佚名
  ●石桐先生墓志铭·李怀民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台湾诗乘卷二·连横

    康熙六十年朱一贵之役,南路营守备马定国战没;事载《台湾通史》。吴县徐佩云茂才有诗咏之,曰马将军歌。歌曰:“朝呼鸭,暮呼鸭。鸭妖兴,贼擐甲。台湾城中将军守,台湾城头坠天狗。海水起立飞妖氛,将军开城麾三军;跳刀走戟何

  • 一个厌世人的墓志铭(译诗)·徐志摩

    哈代 原作太阳往西边落, 我跟着他赛跑,看谁先赶下地, 到地里去躲好。那时他赶上我前, 但胜利还是我的,因为他,还得出现, 我从此躲在地里。

  • 卷十二·袁华

    ●钦定四库全书耕学斋诗集卷十二(明)袁华 撰○絶句题野航壁緑水滑可染白石明可把高林落秋声谁舩系其下頋玉山园池十有六咏碧梧翠竹堂桐花落银床竹色被兰渚六合飞炎埃高堂不知暑玉山佳处玉山最佳处牕户絶纎埃门无俗士驾

  • 雍正实录卷之五·佚名

      监修总裁官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太保议政大臣保和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总理兵部事三等伯加十五级臣鄂尔泰总裁官光禄大夫经筵日讲官起居注太保兼  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仍兼管吏部尚书翰林院掌院事三等伯

  • 谷山笔麈卷之五  臣品·于慎行

    古豪杰用事,求其才略,固亦可企而及,惟气魄与望不可强。何谓气魄?与人同恩,而能使天下感其恩,与人同威,而能使天下畏其威,此必有出于庆赏刑法之外者,所谓气魄也。何谓望?位有与之齐而其势独尊,功有与之并而其名独着,求其故,则不可得

  • ●凤洲杂编三·王世贞

    王世贞 文臣谥 武臣谥犹不详今志十之一二 谥及三代 父子得谥 赐夷王谥 ○文臣谥 太祖时文臣无谥如刘基王袆皆后代加者 太宗时亦少 仁庙追录旧功臣遂有金襄荣等数十人弘正以还益滥矣爰摭碑志故牒所记得十之五六俟后

  • 天竺传·欧阳修

    天竺国,就是汉朝时的身毒国,也叫摩伽陀,或叫婆罗门。距京师九千六百里,距都护所在地二千八百里,位于葱岭之南,幅员三万里,分东、西、南、北、中五天竺,每个天竺都有几百个城市。南天竺濒海,出产狮子、豹、犭军、骆驼、犀、象、

  • 弇山堂别集卷七十五·王世贞

    (明)王世贞 撰○谥法六二字谥肃敏(文臣)太子太保兵部尚书赠太保余子俊(弘治)太子太保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左都御史赠少保王廷相(隆庆)右俱执心决断应事有功肃安(郡王)周府封丘王睦■〈言木〉右(原阙)肃愍(文臣)少保兵部尚书赠大傅于谦(

  • 卷九十·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八旗通志卷九十典礼志十三满洲祭神祭天典礼二【坤宁宫月祭仪注 坤宁宫月祭祝辞 祭神翌日祭天仪注 祭神翌日祭天赞辞】坤宁宫月祭仪注正月初三日每月初一日坤宁宫祭朝祭神预将镶红片金黄縀神幔用黄

  • 读诗私记卷五·李先芳

    (明)李先芳 撰○三颂考雅不言周颂言周者以别商鲁三颂之名虽同而体制各异也别以尊卑之礼故鲁颂以诸侯而后于周间以亲疎之义故商颂以先代而后于鲁独存商者殷鉴不逺也鲁之有颂或谓成王以天子之礼乐赐伯禽故有颂名或云僖公

  • 中国佛教的近况·太虚

    ──二十九年一月在加尔各打华侨欢迎会讲──在缅甸经过一个多月,前日到印度最繁盛的都市加尔各打,也是我华侨在印度最多的地方。我们到达的时候,就承黄总领事及各侨胞会同印、缅、锡各佛教代表,登船欢迎,晚上又在俱乐部招

  • 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经卷第三十三·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银青光禄大夫试光禄卿慈觉传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法护等奉 诏译禅定波罗蜜多品第十之三复次舍利子。菩萨摩诃萨得不退转神通。或以意想或以事业。皆是所作游戏神通。复于处处广大安住。现诸所作。彼有所作。

  • 扁鹊心书·窦材

    医书。宋·窦材撰于1146年(托名扁鹊所传)。3卷 (附 “神方” 1卷),据窦氏自序称,他初学医时曾博览方书,包括张仲景、王叔和、孙思邈等名家的著述,后遇“关中老医”,认为窦氏所学并非岐黄正派,经指点后,遂以《内经》为

  • 太清调气经·佚名

    道家气功著作。作者及成书年代不详,一卷。《通志·艺文略》道家吐纳类著录。书中内容多为唐宋间养生学著作大段征引,当系唐代或此稍前一些时的作品。书分三部分。第一部分分别批评了世人及旧经所传的十四种服气说法,其中

  • 王氏医案绎注·王士雄

    医案。清王士雄撰,石念祖绎注。十卷,附录一卷。士雄有《温热经纬》 已著录。念祖字兰荪,江都 (今江苏扬州) 人。石氏认为王氏医案随证制方,丝丝入扣,为临证必读书,遂将正续编合刊,三编作为附录,逐案详加绎注。刊于一

  • 西华山陈抟高卧·马致远

    简名《陈抟高卧》。“西”一作“太”或“泰”。杂剧剧本。元马致远作。四折,末本。本事据《宋史·隐逸传》、宋庞觉《希夷先生传》、魏泰《东轩笔录》增饰而成。五代时神仙陈抟隐居避乱,借算卦之机指明赵玄朗和郑恩二

  • 粤游见闻·瞿共美

    清代禁毁古籍,一卷, 详述明王朝最后的时光,清兵屠金华督师阁部朱大典杀清贼数万逾月城破,督师阁部朱大典举家自焚殉国。

  • 萨钵多酥哩逾捺野经·佚名

    宋中印土沙门法贤译,说劫尽七日出时相状,警人精进,早求解脱,中阿含七日经同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