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四五四 山西巡抚巴延三奏遵旨派员访查王锡侯所作《字贯》一书折

四五四 山西巡抚巴延三奏遵旨派员访查王锡侯所作《字贯》一书折

乾隆四十二年十一月十八日

臣巴延三跪奏,为钦奉上谕事。

乾隆四十二年十月二十一日奉上谕,海成奏据新昌县民王泷南呈首举人王锡侯删改字典,另刻《字贯》。等因。二十三日又奉上谕:昨海成奏逆犯王锡侯妄作《字贯》一书,等因。臣伏查江西举人王锡侯删改《康熙字典》,另刊《字贯》,已属妄诞,乃复敢于凡例内狂悖大逆,实为天理所不容,自应即正典刑,以彰国法。至此书既已刊刻流传,尤须速查销毁,以除邪说而正人心。臣钦遵谕旨,卽督率两司,严饬各府厅州县,于书肆及绅士藏书之家实力访查,并委各巡道分任督办。臣复明切晓谕通省各员,详细谘访。如查有此等悖逆之书,立即呈缴,倘稍不经心,致有存留,别经发觉,卽严行参处。想各该员具有天良,自不敢忽视。

除俟查获此书并翻刻板片卽另行解京销毁外,所有遵旨办理缘由,理合恭折具奏,伏乞皇上睿鉴。谨奏。

乾隆四十二年十一月廿五日奉朱批:览。钦此。(军机处录副奏折)

猜你喜欢
  卷五 景帝纪第五·班固
  卷三十·本纪第三十·脱脱
  東觀漢記卷六·多人
  第二十五回 贻书归母难化狼心 行酒为奴终遭鸩毒·蔡东藩
  卷第二百八十九·胡三省
  ◎职官一·徐天麟
  提要·徐乾学
  卷之一千二十七·佚名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五 列传九十五·纪昀
  孔奂传·姚思廉
  鱼腹侯萧子响传·李延寿
  汉纪四十六 孝桓皇帝上之下永寿三年(丁酉、157)·司马光
  兵一一·徐松
  卷二十九·佚名
  第九章 后汉盛世·吕思勉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贻溪先生麻革(贻溪集)·顾嗣立

    革字信之,临晋人。父秉彝,登金皇统九年进士第,历官兵部侍郎。革生中条王官五老之下,长侍其先人西观太华,迤逦东游至洛,遂避地家焉。北渡后,尝自代门踰代岭之北,留滞居延。己亥夏,赴试武川。及秋归,道浑水,访刘祁京叔于浑源。登龙

  • 卷一百五十八·徐世昌

    曾国荃曾国荃,字沅浦,湘乡人。咸丰壬子优贡,官至两江总督,加太子太保,封一等威毅伯。谥忠襄。有《曾忠襄公遗集》。题管敬伯读雪山房图悬车方息影,朅来游洛下。俊才接翩翾,故交盖云寡。管君绳祖武,无忝名世者

  • 古赋辨体巻七·祝尧

    元祝尧 撰唐体尝观唐人文集及文苑英华所载唐赋无虑以千计大抵律多而古少夫古赋之体其变久矣而况上之人选进士以律赋诱之以利禄耶葢俳体始于两汉律体始于齐梁俳者律之根律者俳之蔓后山云四律之作始自徐庾俳体卑矣而加

  • 卷二·纪容舒

    钦定四库全书玉台新咏考异卷二姚安府知府纪容舒撰魏文帝于清河见挽船士新婚与妻别一首【此诗艺文类聚作徐干盖别有所据明梅禹金八代诗乗署此为苏武妻作而题曰答外赠诗可谓拙于作伪矣】与君结新婚宿昔当别离凉风动秋草

  • 卷八百五十六·佚名

    <集部,总集类,御定全唐诗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八百五十六吕岩吕岩字洞宾一名岩客礼部侍郎渭之孙河中府永乐【一云蒲坂】县人咸通中举进士不第游长安酒肆遇锺离权得道不知所往诗四卷呈锺离云房生在儒家遇太平悬缨

  • 卷八十七 志六十二·赵尔巽

      ◎礼六吉礼六   昭忠祠贤良祠功臣专祠宗室家庙品官士庶家祭   昭忠祠雍正二年谕曰:“周礼有司勋之官,凡有功者,书名太常,祭于大烝。祭法,‘以死勤事则祀之’。于以崇德报功,风厉忠节。自太祖创业后,将帅之臣,守土之官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九十五·佚名

    .TRS_Editor P{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DIV{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TD{margin-bottom:1

  • 已畦琐语·叶燮

    吴江叶燮星期着 治民有一定之法程则人知所遵而奸吏猾胥不敢上下其手同一事也赏则均赏罚则均罚故赏一人而天下劝罚一人而天下惩也乃有赏不足劝罚不足惩者可不深思其故乎 好官不过多得钱耳此玩世不恭语也后人藉以为入官

  • 五三三 都察院为知照四库馆总裁等官奉旨罚俸事致典籍厅移会(附题本)·佚名

    五三三 都察院为知照四库馆总裁等官奉旨罚俸事致典籍厅移会(附题本)乾隆四十三年八月都察院为遵旨察〔议〕事。刑科抄出本院题四库馆所进各书,自四月起至闰六月止,内有错误应议之总裁程<景伊>等交议罚俸一案,于乾隆四十三

  • 卷六·班固

    <史部,正史类,前汉书> 钦定四库全书 前汉书卷六 汉  兰  台  令  史班 固撰唐正议大夫行秘书少监琅邪县开国子顔师古注 武帝纪第六 孝武皇帝【荀悦曰讳彻之字曰通应劭曰礼諡法威强叡德曰武】景帝中子也母曰

  • 王黼传·脱脱

    王黼,字将明,开封祥符人。起初名叫甫,后来因为和东汉宦官同名,皇上赐他名黼。王黼讲究仪表,目光炯炯,有口才,才智出众但没多少学问,善于巧言献媚。考中崇宁进士,调为相州司理参军,编修《九域图志》,何志和他同时负责,喜欢他,就对自

  • 复净行居士书·太虚

    两展来书,具窥信心淳厚,道性贞纯!然云为众生忏悔发愿时,心念不能专力,盖忏悔发愿,原须于念佛前与念佛后行之。念佛时专心念佛,全心念佛,全佛是心,圆满清净中不容他,而忏悔发愿之力自然融贯在中。又云不能为众生发愿及回向一切智

  • 革命当从革心起·太虚

    ──二十五年四月在常州中山纪念堂讲──一 绪论  二 革命的古义  三 革命的今义  四 革命是果革心是因  五 心的分析  六 革心的可能  七 由革心而成革命即内圣而外治一 绪论今天、因为各界的要

  • 普曜经卷第八·佚名

    西晋月氏三藏竺法护译  十八变品第二十五  佛告比丘。如来于是转法轮已。化彼五人拘邻之等。念此间有优为迦叶等。大有名称。国王黎庶咸来奉之。与五百弟子俱。欲往先开化令解道法。然却彼后当次伏焉。即往从之迦

  • 阿毗达磨俱舍论实义疏卷第三·安慧

        尊者安惠造  三科一聚二生门三种族。聚蕴义。生门义。心心所法生长门义。生于眼识以眼为门。此经证门义有六。然心所法有十二。故契经说。眼色为缘生于眼识。三和合。触起俱受想思如是。乃至意法为缘生于意

  • 苏悉地羯啰经卷上·佚名

        唐天竺三藏输迦婆罗译  请问品第一  尔时忿怒军茶利菩萨。合掌恭敬。顶礼尊者执金刚足。发如是问。我曾往昔。于尊者所问。诸明王曼荼罗法。及以次第。复闻明王。并诸眷属。神验之德。唯愿尊者。广为未来

  • 六亭文选·郑兼才

    本书(一册一一八面七○、八○○字)不分卷,郑兼才撰。兼才里居、略历,见第一四○种「续修台湾县志」篇。当始至台湾时,遇蔡牵扰鹿耳门;协守府城,著有军功。并屡上书当事,谕城工、吏治民风、械闘、辨诬诸端,皆关至计。台湾百馀年

  • 三无性论·佚名

    梵名Try -asvabha^va-prakaran!a 。凡二卷。陈·真谛译。今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一册。本书旨在解说三无性之义,以明法空之理。内容先述造论之旨趣,次说分别性品类功用之差别、依他起性成立之理及其体相、七种真如、四种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