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四十三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续文献通考卷四十三

选举考

赀选

宋宁宗嘉定十年十二月以军兴募民纳粟补官十六年十二月命淮东西总领及沿江被水州募江西湖南民入米补官

理宗端平元年诏应荐奏人当绍定六年以後入赀补官者令别换授

淳佑六年七月泉州岁饥其民谢应瑞非因有司劝分自出私钞四十余万籴米以赈乡井所全活甚衆诏补进义校尉

七年诏赏浙东西福建路官士之家济粜者补转官资有差

恭帝德佑元年五月饶信州饥令民入粟补官

辽道宗大安四年立入粟补官法

金熙宗皇统三年三月陕西旱饥诏许富民入粟纳官世宗大定元年以兵兴岁歉下令听民进纳补官又募能济饥民者视其人数为补官格

尚书省又奏正隆军兴之际进钱粟者亦宜量授以官从之二年正月行纳粟补官法

五年二月以边鄙宁息罢纳粟补官法

章宗明昌二年八月勅山东河北阙食之地纳粟补官有差

承安二年四月令人入粟补官

宣宗贞佑二年三月诏许诸人纳粟买官

是年又定权宜鬻恩例许诸人进官升职丁忧人许应举求仕监户许从良入粟草各有数从知大兴府事胥鼎请也

金史循吏传曰贞佑二年拜孙德渊工部尚书摄御史中丞时山东乏兵食有司请鬻恩例举人居丧者亦许纳钱就试德渊奏此大伤名教事遂寝按是时金之国势日蹙财穷力殚计无所出卖官鬻爵有所不讳故直名其例曰鬻恩即丁忧人亦许之入赀以应举求仕至元光二年正月谓宰臣曰鬻爵恩例有丁忧官得起复者是教人以不孝也何为着此令哉然则宣宗已自悔之矣

三年正月更定军士入粟补官格

尚书省言内外军人入粟补官者多行伍寝虚请俟平定应监差者与三酬门户有职事者升一等其子弟应廕者罢之帝可其奏

三月勅尚书省入粟补官者毋括其户为军

九月定劝率迁授格以济军储

凡官民能劝率诸人纳米百五十石迁官一阶正班任使七百石两阶除诸司千石三阶除丞簿过此数则请於朝廷议赏推司县官能劝二千石迁一阶三千石两阶又定制司县官能劝率进粮至五千石以上者减一资考万石以上迁一官减二资考三万石以上迁一官升一等皆注见阙

四年七月诏河南陕西镇防军应廕及纳粟补官者供役如旧候事定乃听赴铨

时河东行省胥鼎又言河东兵多民少仓空岁饥窃见潞州元帅府鬻爵恩例条目寡少未尽劝率之术今拟凡补买正班依格止廕一名若愿输许增廕一名职官愿纳粟或不愿给俸廪劵粮者宜量数选加三举终场人年五十以上四举年四十五以上并许入粟该恩大小司及承应人令译史吏员虽未系班亦许进纳迁官其有品官应注诸司者听纳物借注丞簿丞簿注县令差使免一差掌军官能自备刍粮者依职官例迁官八月三原县僧广惠又进僧道纳粟多寡与都副威仪及监寺等格命从其言鬻之

兴定元年正月颁给东平路吏民应获诰勅令输物以济兵食

东平行省言调兵以来吏卒因劳进爵多至五品例获封赠及民年七十并该覃恩若人往自陈公私俱费请令本路为制诰勅类赴朝廷印署使受命者量输诸物而给之人力不劳兵食稍济从之又潞州行元帅府事粘割贞言近承奏格凡去岁覃恩之官以品从差等听其入粟委帅府书空名宣勅授之则人无陈诉之劳而官有储蓄矣比年屡降覃恩凡覊縻军职者多未暇授若止许迁新覃则将隔越矣乞令计前後所该输粟积迁诏亦从之至二年二月谕尚书省曰闻中都纳粟官多为吏部缴驳殊不思方阙乏时利害为如何其谕之勿复若是

哀宗天兴元年八月卖官及许买进士第

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三月以松江民曹孟炎岁输米万石助官遥授浙东宣慰副使

成宗大德十一年【时武宗已即位】七月江浙湖广江西河南两淮属郡饥诏民能以私粟赈贷者量授以官

泰定帝泰定二年九月以郡县饥募民入粟补官二千石从七品千石正八品五百石从八品三百石正九品不愿仕者旌其门

文宗天历二年四月陕西诸路饥行省请令富民纳粟补官从之

次年二月命江南万石者官正七品陕西千五百石河南二千石江南五千石者从七品其余品级有差四川富民有能输粟江陵者视河南例其不愿仕乞封父母者听至九月罢

至顺二年五月益都路宋德让赵仁各输米三百石赈胶州饥民九千户诏依输粟补官例予官

顺帝至正四年十一月各郡县饥令民入粟补官以备赈济

时有匿奸事而输粟得七品杂流者为怨家所告有司议输粟例无有过不予之文中书省司郎中成遵以为卖官鬻爵已非令典况又卖与奸淫之人其何以为治必夺其勅还其粟着为令乃可从之

十二年三月从中书省臣言行纳粟补官之令

凡各处士庶能自备刍粮供给军储者照依定拟地方即授常选流官依例升转封廕其已除茶盐钱谷官能如例再纳者验见授品级改授常流

陶宗仪辍耕录曰至正乙未春中书省臣奏遣兵部员外郎刘谦至江南募民补路府州司县官自五品至九品入粟有差人无愿之者既而抵松江知府崔思诚曲承使命不问民有粟与否拘集属县巨室点科十二名衆皆号泣求免弗之顾辄施拷掠抑使承伏即填空名告身授之惟平江路达噜噶齐力争以为不可竟无一人应募者崔闻之深自悔赧

明景帝景泰元年正月始令输纳补官给冠带

时以大同宣府马草不敷令听选官及承差有能输草千五百束办事官输二千束即予选用应降者加输千五百束复其原职当该吏输千五百粟办事吏输二千束给与冠带以次选用应重历者加输五百束亦给以冠带八月以山西代州粮缺募民能自出已资赴临清官仓运米三百石至代州者给以冠带仍诏在京办事官吏承差比军民加一百石吏部听选官并在京当该吏典及官应降等吏应重历者加五十石俱自临清运至代州办事听选官承差不拘资次除授官降等者复其职其当该吏不待实拨考覆给予冠带应重历者亦给冠带办事满日依例出身俟事平日停止二年正月又令军民输纳者世袭武职都给事中金达疏谏不听四年户部以边储不足请令罢退官非赃罪者输米二十石给诰勅都给事中刘炜言考退之官多有罢软酷虐荒溺酒色亷耻不立者非止赃罪也赐之诰勅以何为辞若但褒其纳粟则是朝廷诰勅止直米二十石何以示天下後世此由户部尚书金濓不识大体有此谬举帝为立已之宪宗成化二年以湖广兵兴岁饥陕西榆林神木各处粮草不继定官吏纳米免考复职等例六年正月陕西廵抚马文升言榆林宁夏诸营刍粮缺乏请令陕西考满官纳草五百束免其赴京给由其山西河南隂阳医学僧道官纳豆百石径送吏部选用从之继以预备仓储诏凡一应听考吏典纳米五十石免其考试给冠带办事在外两考起送到部未经分拨者纳米一百石在京见办事一年以下纳米八十石二年以下六十石三年以下五十石免其考试就便实拨当该满日并给与冠带各以资格以次选用在外军民愿充吏者纳米六十石定拨原告衙门遇缺收参又诏凤阳淮安扬州三府军民舍余人等纳米二百石授正九品散官二百五十石正八品三百石正七品九年诏直隶保定等府州县两考役满吏典纳米一百石起送吏部免其办事考试就拨京考二百五十石免其京考冠带办事一百七十石即於本府拨补三考满日送部免考冠带办事俱以次选用其一考三个月以内无缺者纳米八十石许於在外凑历两考

四年四月始令生员纳粟为国子生

山东临清县学生员王铭等愿输米八百石乞入监读书从之开封教授黄銮上言纳粟拜官衰世有之然未闻纳粟贡士者也今以浮薄不教之子纳粟进身不数年寄以民社是犹驱狼虎以牧羣羊欲其不恣啖噬得乎章下户部议不从寻以礼部尚书胡濙言罢之至宪宗成化二年二月南京兵部尚书李宾等奏令官民子弟纳粟送监读书以助赈济礼部尚书姚夔疏言国子监乃育才之地朝廷资以致治近因各处起送四十岁并纳草纳马生员动以万计已不胜其滥今又行此将使天下以货为贤士风日趋於陋尚望其有禆治理哉宜别为处置帝曰祖宗设太学教育人材非由科贡者不得滥送今宾等欲令官民子弟出钱谷赈民补太学生古无此例且天下财赋所出其途孔多学校岂出钱谷之所礼部议是其勿许然其後或遇岁荒或因边警或大兴工作又率援往例行之讫不能止

孝宗弘治五年十一月停纳粟例

吏部尚书王恕言永乐宣德正统间天下亦有灾伤各边亦有军饷当时无捐粟例粮不闻不足军民不闻困弊比年来一遇灾歉辄行捐例则人既以财进身欲其砥亷隅为循吏岂可得也帝即命止之

世宗嘉靖八年以备荒立劝纳法

诏抚按官晓谕积粮之家量其所积多寡以礼劝借若有仗义进纳者酌给冠带正七品至正九品散官多者仍官为立坊以旌尚义四十三年四月户部以蓟镇新饷不充请凡岁贡监生选期未及预授光禄寺监事上林苑鸿胪寺署丞序班京卫经历在外都布按三司经历断事理问都事照磨检校等官其吏员出身从七品至从九品令各纳银有差从之四十五年六月诏以边饷不足再行开纳事例三年神宗万历二十二年三月三边总督叶梦熊以固镇粮饷匮乏请照例开纳以备军需至明年十二月止从之二十四年三月乾清坤宁二宫灾四月工部以鼎建工费浩繁奏请开纳诏下所司议行五月吏部奏东事告急请募吏民纳银出身有差从之二十七年闰四月户部请广开纳以济边饷凡府运佐及州县正官为考察参论罢斥者复级进阶其各处军民人等劄给品官户科给事中李应策疏言其不便於是改议请凡州县运判等官查系致仕非劾斥为民者方许纳赀进阶各处军民子弟身家果无违犯量所纳给以文武告身报可

王圻曰国初只以徵聘荐举贤良孝亷明经儒士入官已而开岁贡之例重举人进士之选而以赀发身所未覩也虽洪武中有税户人材之擢然只取其富厚醇朴而非计其赀也景泰中始以边费令民纳粟纳马而赀选盖权舆矣继是而纳级又继是而穵运此道益滥觞焉

神宗万历三十年二月罢国学纳贡例

从南京祭酒郭正域请也先是祭酒孙应鳌于四年四月疏言太学非举贡及勲胄恩廕不入自景泰初年边储匮极始议开纳然止以生员廪增附为差亦时开时辍至隆庆间遂令停廪降增及降附发社并黜退者皆得纳银入监矣提学宪条何以行于儒生乎提学所摈斥尽可归诸太学则太学毋乃为提学藏垢纳污之薮欤至于民间俊秀子弟原令赴提学告准附学名目故谓之新附与两京见任官随任子弟未入学者并纳银入监亦隆庆以来覆定事例也此例一开而商贾舆台隶役咸厠其中甚有身未成童一丁不识者皆骤躐贤关他日服官为民蟊贼不问可知矣亟宜停止允之至是犹有以纳贡入监者故正域请罢其例至愍帝崇祯五年正月谕户工二部曰朝廷分职设官原以任贤用能非可别开幸滥其典制所载纳粟输赀并与选授止为科目正途之外未尽乏才因以此鼓舞俊秀招徕急公立法未尝不善乃十余年来军务烦兴羣议足饷计臣屡经条奏事件从此频开虽俯从士民好义之心稍助国家师徒之费然而一时偶属权宜事久必滋弊蠧吏途纷杂名器混淆有赀即可博官才品俱在勿论甚而俨然民牧掊克取偿阶厉尤为不堪朕方欲慎稽流品抚恤痌瘝而开纳不除则源之不清流何能洁尔户工二部从今为始将近年新开各様事例尽行停止其以前曾经纳过者准与照例序选此後不得再行援例仍将议停款目开列明白奏请裁定传示吏部遵守不许朦胧影借致滋铨弊及援纳既停监生渐少於是议开选贡以充国学旋以奔竞者多行之一次而罢仍开事例如故

王圻曰按赀选入官昉於西汉谓任富可不贪也厥後边费不足输选成俗虽张释之黄霸卜式司马相如咸由是出不以为讳然终西汉之世得人四五而已唐宋以来亦间行之大抵由军兴顿匮非获已也我朝宣德以前科贡之途入太学者犹须精择戒其庸滥至於景泰始以边境多虞开生员纳粟纳马入监之例然是时多不过八九百人已而吏部尚书王直礼部郎中章纶咸以为言礼部侍郎姚夔议覆遂尼不行成化初复开纳粮纳草纳马之例未久而止二十年山陕大饥民相食大臣以救荒无策不得已又令纳粟入监限年余即止时入监者已至六七千人於是令入监者过两月则放依亲有愿自备薪米寄监读书者听寻又念纳粟监生年二十四以下愿坐监者自备薪米寄监读书扣年二十五岁以上方准食粮收拨二十二年令纳银米监生到监两月放回原籍收充增广生员年二十以下者八年二十以上者五年满日咨取入监复班序拨正德以後或以赈济或以防御或以传奉开上粟入监之例於是纳银之途益广矣世宗入继大统诏严止之嘉靖四年又复暂开然须提学官考其能通文义者两京十三省限不过五千人时各王府典膳引礼等官青衣社学生亦皆得援例入监近年太仆缺马户部缺边费乃开例益滥遂至市井恒人皆得藉俊秀名目输粟入监注选铨部者至数万人历考先朝虽不获已而行此例然必各提学官试其文理通者而後许之又各地方俱限以名数又年二十五以下者虽寄监不得食粮收拨近时此例俱未申明其间英俊由此而擢名科策表树勲猷夫岂无人然千百而十一耳

钦定续文献通考卷四十三

猜你喜欢
  卷三 仁智传·刘向
  第十五回 袭太原元扩廓中计 略临洮李思齐出降·蔡东藩
  卷十二·李斗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六十三·佚名
  卷之二十五·佚名
  卷之一千十四·佚名
  卷之六百十九·佚名
  先进遗风卷上·耿定向
  卷二十二·朱轼
  卷十五·司马贞
  ·谕同诛首恶解散胁从札示·丁曰健
  刘处让传·薛居正
  张根传·脱脱
  王纪传·张廷玉
  卷十七·雍正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四出 惊丑·李渔

    〖梨花儿〗(丑头巾、圆领上)灭烛成亲计万全,今宵祸事多应免,挨到明朝便谢天。嗏!只怕他临到秋波那一转。我阙里侯今晚的佳期,与世上人的好事,有一半相同,也有一半相反。喜的是洞房,恼的是花烛;怕近的是容颜,喜沾的是皮肉。所最爱

  • 提要·张尧同

    【臣】等谨案嘉禾百咏一巻宋张尧同撰尧同秀州人仕履未详诗中所咏会景亭为潘师旦所筑赵老园为赵衮归隠之处核其时代葢宁宗以后人也宋世文人学士歌咏其土风之胜者往往以夸多鬬靡为工如阮阅郴江百咏许尚华亭百咏曾极金陵

  • 卷六十四 司马穰苴列传第四·司马迁

    司马穰苴者,田完之苗裔也。齐景公时,晋伐阿、甄,而燕侵河上,齐师败绩。景公患之。晏婴乃荐田穰苴曰:“穰苴虽田氏庶孽,然其人文能附众,武能威敌,愿君试之。”景公召穰苴,与语兵事,大说之,以为将军,将兵扞燕晋之师。穰苴曰:“臣素卑

  •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二十九·杨仲良

      仁宗皇帝   经筵   乾兴元年二月戊午,仁宗即位,皇太后垂帘听政。   十一月辛巳,始御崇政殿西閤。召翰林侍讲学士孙奭、龙图阁直学士兼侍讲冯元讲《论语》,侍读学士李维、晏殊与焉。初,诏双日御经筵,自是虽只日,亦

  • ●卷三·佚名

    息壤在江陵子城南门外,旧记以为不可犯,畚锸所及辄如故,又能致雷雨。唐元和中,裴宙为牧,掘之六尺得石城,如江陵城楼状。是岁霖雨为灾,用方士说,复埋之,一夕如故。旧传如此。近世遇旱,则郡守设祭掘之,畚其土于傍,以俟报应。往往掘至

  • 明宣宗章皇帝实录卷之三十八·杨士奇

    宣德三年二月是月御制帝训成序曰朕惟天心仁爱下民爰命若以主之君德必如天之包含覆育使天下之人咸遂生息无不足之叹而后有以称天之所命然其道至大其事至繁非可一言尽也盖君量必如天之广心必如天之仁施必如天之溥行必如

  • ◎交涉公署·费行简

    有特派交涉使,除江苏驻于上海,余皆驻省会。又有交涉分署,则驻扎商埠者也。二者或置专员,或以道尹与税关监督兼充,初无定制,世谓弱国无外交。而中华交涉,转须按省、按埠设官者,以失治外法权事涉外人者即脱内务范围也。官虽隶于

  • 一三三四 军机处为奉旨将热河《职贡图》第二卷送京事致热河总管札文·佚名

    一三三四 军机处为奉旨将热河《职贡图》第二卷送京事致热河总管札文乾隆五十三年十二月二十八日办理军机处为札知事。本日奉旨:将热河《职贡图》第二卷送京。钦此。为此札知该总管,卽行遵办,送京可也。乾隆五十三年十二

  • 别儿怯不花传·宋濂

    别儿怯不花字大用,姓燕只吉..氏。曾祖忙怯秃为千户,随宪宗南征有功。父阿忽台,成宗时为丞相,被诛,后赠和宁忠献王。别儿怯不花年幼丧父,八岁时即受兴圣太后及武宗之命侍奉明宗,不久入国子学学习。明宗出镇云南,别儿怯不花随行

  • 附录一 李宗仁声明·李宗仁

    亲爱的同胞们:在国内外一片大好形势中,我已经从海外回到人民祖国的怀抱里来了。此行受到中国共产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多方照顾,感激良深。当飞抵北京机场之际,又受到热烈的欢迎,内心感动,尤难自已。谨借此先向党和国家领导人表

  • 纲鉴易知录卷三九·吴楚材

    梁纪 附西魏北齐北周太宗简文帝纲 庚午,春正月,东魏高洋自为丞相、都督中外诸军、录尚书事,封齐王。纲 梁以陈霸先为交州刺史。目 霸先发始兴,至大庾岭,蔡路养拒之。其党萧摩诃,年十三,单骑出战,无敢当者。霸先击之,路养败

  • 第八章 21·辜鸿铭

    子曰:“禹,吾无间然矣。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恶衣服而致美乎黻冕,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禹,吾无间然矣。”辜讲孔子说:“在古代帝王大禹 身上,我还未能发现什么品德上的缺陷。他生活极为简朴,总是粗茶淡饭,但在祭祀时所提供的祭

  • 无著品第五·佚名

    佛告颰陀和。是菩萨三昧当云何譬。如佛今於若前说经。菩萨当作是念。诸佛悉在前立。当具足念诸佛端正。悉欲逮见一一想。当想识无有能见诸佛顶上者,悉具足作是想见诸佛。当作是念我身亦当逮得如是,亦当逮得身想如是,亦当

  • 佛说佛大僧大经·佚名

    宋居士沮渠京声译佛在王舍国。国有富者。其名曰厉。金银众宝田地舍宅。牛马奴婢。不可称数。厉年西耄。绝无继嗣。其国常法。人无子者。死后财物。皆没入官。厉祷日月诸天鬼神并九子母山树诸神。皆从请子。不能致之。

  • 子夏易传·卜商

    经学著作。春秋卜商(子夏)撰。是 现存最早的《易经》。已佚。《隋书·经籍志》著录二 卷。唐陆德明《经典释文》、孔颖达《周易正义》及 李鼎祚《周易集解》因引其部分佚文而得已留存。此 书所辑留的只有对《易经》原

  • 费闲歌·德清

    讲道容易体道难,杂念不除总是闲,世事尘劳常挂碍,深山静坐也徒然。

  • 介存斋论词杂著·周济

    一名《论词杂著》。词论。清人周济(1781—1839)撰。一卷。济有《味隽斋词》已著录。此编收周氏论词三十一则,附录《周济词辨自序》及《潘曾玮刊词辩序》。此编发挥“意内言外”之论,提出“非寄讬不入,专寄讬不出”之

  • 戏鸥居词话·毛大瀛

    清代词话著作。1卷。毛大瀛辑录。此书主要辑录清代词家的有关本事。当时著名的词人,如陈其年、尤侗、朱彝尊的部分作品赖以保存。作者受唐宋以来本事词的影响,专辑文人与某女子相关的风流韵事,不讲究思想内容,也不重视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