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三

息壤在江陵子城南门外,旧记以为不可犯,畚锸所及辄如故,又能致雷雨。唐元和中,裴宙为牧,掘之六尺得石城,如江陵城楼状。是岁霖雨为灾,用方士说,复埋之,一夕如故。旧传如此。近世遇旱,则郡守设祭掘之,畚其土于傍,以俟报应。往往掘至城楼之檐则雨作,复以故土还覆之,不闻壤之息也。然掘土而雨,则辛稼轩幼安帅江陵时,亲验之而信。秦甘茂盟息壤,乃在秦地,非此也。龙兴寺今在永州太平寺,而息壤不复见矣。江陵城内有法济院,今俗称为地角寺,乃昔息壤祠。《图经》引《溟洪录》云:“江陵南门有息壤焉,隆起如伏牛马状,平之则一夕如故。前古相传,不知其始,牛马践之或立死。唐元和中,裴宙牧荆州,掘之深六尺得石城,与江陵城同制,中径六尺八寸,弃徙于墙壁间。是年霖雨不止,江潦暴涨,从道士欧阳献之谋,复埋之,祭以酒脯而水止。厥后凡亢旱遍祷无应,即诣地角寺,欲发掘必得滂沱之雨,遂为故事。详见皇辛卯刑侍王子融《息壤记》。”二郡大率相类,而秦地之息壤则未详也。

龙门峡在新城峨眉观下数里,盖溪涧自两岩门中涌出者也。范石湖尝以一叶舟棹入石门,两岩千丈,岩壁色如碧玉,刻削光润。入峡十余丈有两瀑布,水出一岩顶,相对飞下,岩根有磐石盛之,激为飞雨,溅沫满峡,舟逼其前,衣皆透湿。又数丈,半岩有圆龛去水可二丈许,用木梯升之,即龙洞也。峡中绀碧无底,石寒而水清,非复人世。舟行数十步,石壁益峻,水益湍激,亟返掉舟。人云前去更奇,以雨大作,且飞瀑沾濡,著肌起粟,骨惊神忄双,凛乎不可久留也。盖天下岐泉之胜,当以龙门为第一。要之,游者自知,未游者当必以其言为过也。范石湖帅蜀还至嘉州,登大峨山焉,即佛书所纪普贤大士示现之所也。山高摩霄,无复奚磴,斫木作云梯,钉岩壁缘之而上,顶峰有光相寺。七宝岩险峻无比,上有松状如杉而叶圆细,重重偃蹇有如浮图。范以季夏至,时数日前雪大降,木叶尚有雪渍斑斓之迹,草木之类世所无有。明日,复登岩眺望,诸山之北即西域雪山,崔嵬刻峭,凡数千百峰。初日照之,雪色洞明,如烂银晃耀曙光中,此雪见者谓自古至今未尝消也。顷之,岩前氛雾四起,混然一白,僧云银色世界也。俄而,洗岩雨至,而佛现光矣。光将大现,兜罗绵云布岩下,纷郁而上。岩腹有大圆光偃卧平云之上,外晕三重,每重有青、黄、红、绿之色。光之正中虚明凝湛,观者若自见其形貌于虚明之处,毫厘无隐,一如对镜举手动足,影皆随形而不见旁人,僧云摄身光也。此光既没,前山如水起云驰,复出大圆光,横亘十数山,尽诸异色,合集成彩,峰峦草木皆鲜妍绚茜,不可正视。云雾既散而此光独明,人谓之清现。又自雪洞山上复出一光而差小,过山外至平野间,与岩正相直,色状俱变,遂为金桥,大略如吴江垂虹而两圯间有紫云捧之,至未时云物净尽,谓之收岩。金桥至酉后始开。

艮岳初建,土木宏丽,独念四方所贡珍禽之在囿者,不能尽驯。有市人薛公素以豢扰为优,日集舆卫效禽鸣,以致其类。一日,徽宗幸是山,闻清道声,望而群翔者数万焉。翁辄先以牙牌奏道左曰:“万岁山瑞禽迎驾。”上顾罔测,遂命以官,赉予加厚。

宣和末,有巨商舍三万缗,装饰泗州普照塔,焕然一新。建炎中,商归湖南,至池州大江中,一日晨兴,忽然见一塔十三级,浮水上南来,金碧照耀。舟师人人见之,皆惊怖。

杭州有豢鱼者,能变鱼以金色。鲫为上,鲤次之。贵游多凿石为池,置之檐牖间以供玩。问其术,秘不肯言。或云以市湾渠之小红虫饲,凡鱼百日皆然。初白如银,次渐黄,久则金矣。未暇验其信否也。又,别有雪质而黑章,的如漆,曰玳瑁鱼,文采又可观。吴曦之归蜀,汲湖水浮载,泛巨艘以从,诡状瑰丽,不止一二种,惟杭人能饵蓄之,亦挟以自随。东坡诗曰“我识南屏金鲫鱼”,则承平时盖已有之,特不若今之盛多耳。

维阳有石塔院者,特以塔之精妙得名。龙德韦后幸维扬时,尝欲往观,先遣人排办供奉,诸挡环视之,叹赏曰:“京师无此制作。”有一僧从傍厉声曰:“何不取充花石纲(宣和间,起花石纲,名艮岳)?”众愕然。龙德寻闻之,遂罢幸。

维扬后土庙有琼花,宣和间起花石纲,因取之御苑。三年不花,乃杖之,遣还其地,花开如故。

松源之望山曰中子,折旋绵延以达于桃溪,有石如龟,在水之氵矣。乡人以之占岁,没则丰,见则凶,更数百年罔有弗验。将没则淫潦乘其巅,驱沙卷石,化为平洲,漫不露踪迹,时则豫有丰年之喜;将见则流水啮其下,荡激溲涤,汇为深渊,屹然浮游于清波之上,时则豫有凶年之忧。乡人因其没而乐于耕稼,因其见而谨于蓄储,是以丰年有余而凶年不匮。兹其为灵龟欤?

嘉州凌云寺有天宁阁,即大像所在。沫水由雅州而来,合大江直捣山壁,滩泷险恶,舟楫至危之地。唐开元中,浮屠海通始凿山为弥勒像以镇之,高三百六十尺,顶围十丈,目广二丈,为楼十三层,自头面以及其足。去江数步,惊涛怒号,汹涌过前,不可安立正视。今谓之佛头滩。东坡诗云:“但愿生为汉嘉守,载酒常作凌云游。”后人取其语,作载酒亭于山上。

湘西有汉庙焉,门外古樟一两株,本干空窍,小株出根上,亦数十围。意庙必长沙定王时所建,及瞻肖像则前祀汉文帝,上不及高,下不及景,后殿吕后巍然而已。

柳耆卿风流俊迈,闻于一时。既死,葬枣阳县之花山。远近之人每遇清明日,多载酒淆饮于耆卿墓侧,谓之吊柳会。

蜀之青城有绳桥,每桥长百二十丈,排连之上布竹笆,攒立大木数十于沙中,辇石固其根,每数木作一架,挂桥于平空,大风过之,掀举幡幡然。大略如渔人晒网。

白乐天有《忠州木莲诗》,木莲,盖所罕见。放翁陆游尝游临印白鹤山寺,佛殿前有两株。高数丈,叶坚厚如桂,以仲夏发花,状如芙蕖,香亦酷似,花拆时有声,如破竹然。一郡止此二株,不知何自至也。成都多奇花,亦未尝见。

《北户录》云:“广人于山间掘大蚁卵为酱,名蚁子酱。”按:此即所谓氐醢也,三代以前固以为食矣。然则汉人蛙祭宗庙,又何足怪哉?

泗州浮图下有僧伽像。徽宗时改僧为道士,僧皆顶冠。泗州太守亦令以冠加于像上,忽天地晦冥,风雨骤至,冠裂为两,飞坠门外,举城惊怖,莫知所为。守遽诣拜曰:“僧伽有神,吾不可强。”遂止。又,翟公巽靖康初赴召,过泗州,见僧伽像须涌出,长寸余。他人不见,怪之。一僧曰:“公虽召还,不久复出。盖须出者,须出也。”后果验。

名山大川皆有神司之。浔州一土神并无土偶像,但有一木主,长五尺余,半在地,书云:“唐御史李百行殿。”然考之《唐书》无传,竟不知何神也。

九江岳肃之负山立屋,在湓城之中。山有坚土,凡版筑者,得畚致之。庆元初年五月,大雨陨其巅,古冢出焉。初仅数甓流下,其上有刻如瑞草,傍著字曰:“永宁元年五月造。”又有匠者,姓名曰张某,下有文如押字焉。居数日,山ㄨ,圹周半堕,骨发棺椁皆无存,两傍列瓦碗二十余,左壁有一灯尚荧荧,取之即灭,有油如膏,见风凝结,不可抉。碗中有甘蔗节。有铜盆类今厮罗,殊无古制,中有双鱼,盆底有四附著,不测其所以用。有一铜盂,穴底,市井庖人什器同制,碣曰:“晋征虏将军墓。”数日复雨,山又ㄨ,碣复埋焉。考《晋书》,永宁盖惠帝年号,征虏之名,汉虽有之,在晋时以此官显者不著于史,又无姓氏可见,亦一异也。

雪山王景文尝游东林,有导以访古冢于西山之阿者,入而观之,累甓为室,下广而方,上锐而圆,四隅蹲以猛兽,而其旁皆石为壁,石柱承之。柱为龙虎形而壁则为人状,别以类而饰于首有功曹、书佐、门下功曹、门下书佐、车亭长、候车亭长、信都、长都亭长、从史、门下史、中史、立符史、重车卒、贼曹,骑小史二人,骑牛三人,皆乘大车盖,或挽以橐驼,以马以牛从者,或执刀斧,或执剑,或悬钟鼓以击之,皆作奔走状,又有反袂障面而哭者,其略可见者,如此。又有穴,正中斑斑,拟有人物而狭不可入,其刻画不甚精密,而皆有文采,字正类汉隶。退而考之,其官属与《晋志》多合,往往晋、宋前郡守、县令所藏也。其刻诸壁者,亦记当时送葬之官属云耳。以其与前事相类,故取而并录之。

番禺有海獠杂居,其最豪者蒲姓,本占城之贵人也。后留中国以通来往之货,居城中,屋室侈靡,富盛甲一时。性尚鬼而好洁,祈福有堂,堂中有碑,是为像主。凡会食时,不用匕箸,以金银为巨槽,合鲑炙、粱米为一,洒以蔷薇,置右手于褥下,群以左手攫取。

吉水周氏之先,有为里胥者,出入里巷。一日,至县下十里外曰牢桥小鹾铺中,见铺家用一称锤,如冶铁,如土朱石,周取而阅之,亦赞其好,问铺家:“何处得来?”铺家曰:“墙东隅尚有数十块。”周就取其一归示妻子,竞相传玩,爱其形如马蹄,有磨之于石者,其光烂然,乃知其为金也。周即夜携小器尽载以归,枚枚相似,轻重不差。夫麟趾、袅蹄,汉一斤金也,其来古矣。更干百年忽焉而出,古人云:“至宝横弃道侧,是可为此宝惜。”南安属县曰上犹有钟氏者,家素饶财,有媪主家,勤俭好善,所居堂后污池广寻丈,以散鹅鸭。一日,鸭得鱼长七八寸,既吞复吐。媪意鱼之不受啄也,倚户视之,吞吐益久,怪之,驱鸭而涸其水,鱼无有也,漉其泥,得一笏如鱼之长,浴而视之,白金也。既又探泥,笏愈多。竭其泥得笏凡千百,自是家益饶。

义输者,九江戍校王成之铠骑也。嘉定庚午,峒寇李元砺盗弄潢池。兵符下统府调卒,成与行。至吉之月余,寇犯龙泉栅,成出斗死焉。官军亟鸣钲,输屹立不去,悲鸣尸侧,贼将顾之曰:“此良马也。”遂取之。

锡夫人者,俚谓之汤婆。鞲,锡为器,贮汤其间,霜天雪夜,置之衾席,用以暖足,因目为汤婆。竹谷罗学温文之曰锡夫人,且赞之曰:“《礼》云:‘八十非人不暖’,则人固可以安老也。然黄太史之诗不云乎‘小姬暖足卧,或能起心兵’,则人或适以病老也。夫人有安老之功而无病老之患,其贤于人远矣。孔子曰:‘关睢乐而不淫。’锡夫人有焉。”

东晋犹乘牛车,王导短辕犊车、长柄麈尾,是也。唐《刘子元传》,古大夫以上,皆乘车以马为服。宋朝渡江以前,无今之{乔},只是乘马,所以有席帽、护尘之服,思陵在维扬一时,扰乱中遇雨,传旨百官,许乘肩舆,因循至此,故制尽泯。绍兴乾道间,都下安敢张盖?虽曾为朝士,或外任监司州郡入京,未尝有盖,只是持袋扇障日。开禧间,始创出皂盖。程覃尹京出赏严皂盖之禁,有越士张盖过府门,遂为所治。后学中有诗云:“冠盖相望自古传,以青易皂已多年。中原数顶黄罗伞,何不多多出赏钱。”时山东盗贼纷起,故有此诗也。

《唐高祖实录》,武德二年正月甲子,下诏曰:“释典微妙,净业起于慈悲;道教冲虚,至德去其残暴。况乎四时之禁,毋伐は卵;三驱之礼,不取顺从。盖欲敦崇仁惠,蕃衍庶物,立政经邦,咸率斯道。朕膺灵命,抚遂群生;言念膏盲,无忘餐寝;殷帝去网,庶踵前修;齐王舍牛,宝符永志。自今每正月、五月、九月十直日并不得行刑,所在公私宜断屠杀。”此三长月断屠杀之始也。窦苹注引释氏《智论》曰:“天帝释以大宝鉴境,照四大神州,每月一移,察人善恶。正、五、九月照南赡部洲,故为省刑。”唐士大夫如白居易辈,盖有遇此三斋月,杜门谢客,命僧作佛事者。宋朝于此三月,宫中请俸,亦不支羊肉钱。近年之禁刑屠,亦其遗制也。

古所谓揖,但举手而已。今所谓喏,乃始于江左诸王。方其时,惟王氏子弟为之,故支道林入东,见王子猷兄弟,还,人问:“诸王如何?”答曰:“见一群白项乌,但闻唤哑哑声。”即今喏也。

今之衣半臂者,或者谓非古之礼服也。魏明帝尝著帽,被缥绫半袖。杨阜问曰:“此于礼,何法服也?”帝默然不答。自是不法服不见阜。《光武纪》,更始诸将服妇人衣,诸于绣衤屈(字书无“珏”字。《续汉书》作“覃”,并其勿切)。三辅吏士莫不笑之,或有畏而走者。注(前书音义)云:“诸于,大掖衣也。如妇人之衣。”扬雄(方言):“プ,其短者,自关而西谓衤充衤屈。”郭璞注云:“俗名榍掖。”据此,则诸于上加绣裾,如今之半臂也。

五原赵执中分领驻镇江之中军,出新巧,进木干箭,涂之以漆,黑质而赤章,椽首罂项,自其腹羡以杀之,旁开两道,左右如一,中为穴,以末受镞,其锋凿长七寸有奇,射及三百步之外,名曰风羽云。

宣和之季,京师士庶兢以鹅黄为腰腹围,谓之腰上黄。妇人便服不施衿纽,束身短制,谓之不制衿。始自宫掖,未几,而通国皆服之。未几,而金人之来,卒不能制,斯亦服之妖欤?

阳东山云:“绍兴庚戌,随侍先文节公接伴北使,使以赵州浊梨两颗私觌。梨皮黄褐色,肉黑如墨,质如酥,味甘而香,大如奶膀,亦奇种也。”

猜你喜欢
  列传第三十三 刘裴娄·欧阳修
  卷一·常璩
  读礼通考卷十七·徐乾学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三百三十·佚名
  卷之六百六十·佚名
  今献备遗卷二十四·项笃寿
  九七三 满票签为本处并无拔贡副榜举人出身人员事致典籍厅移付·佚名
  一八 直隶总督周元理奏已采办刊书梨板解京折·佚名
  卷六·张守节
  卷十九上·班固
  李抱真传·刘昫
  安丙传·脱脱
  马文升传·张廷玉
  卢鉴泉·佚名
  史凤珠女士·周诒春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赵承旨孟俯(松雪斋集)·顾嗣立

    孟俯,字子昂,宋秦王德芳之后。五世祖秀王子偁实生孝宗。赐第于湖州,故孟俯为湖州人。年十四,以父荫补官。宋亡家居,益自力于学,侍御史程巨夫奉诏搜访遗逸,以孟俯入见。神彩焕发,如神仙中人,世祖顾之喜,欲大用之。议者不可,授兵部

  • 癸卯、甲辰三十二首·许南英

    癸卯、甲辰(光绪二十九~三十年、一九○三~○四)癸卯复奉调帘之役,有感而作新学吾何有?从公今复来。若凭文取士,终觉世无才。洙泗木将坏,亚欧花未胎。群公皆硕彦,何以报涓埃!社会浪滔滔,风潮学界高!群嗤先进野,自命少年豪!思想主冲突

  • 爱与憎·周作人

    师只教我爱,不教我憎,但我虽然不全憎,也不能尽爱。蔷薇上的青虫,看了很可憎,稻苗上的飞蝗,被着可爱的绿衣,爱了可憎的,岂不薄待了可爱的?我们爱蔷薇,也能爱蝴蝶。农夫田里的害虫,应当怎么处?但他换上美丽的衣服,翩翩的飞去。他却只

  • 松陵集原序·陆龟蒙

    诗有六义其一曰比比者定物之情状也则必谓之才才之备者于圣为六艺在贤为声诗噫春秋之后颂声亡寝降及汉氏诗道若作然二雅之风委而不兴矣在诗有三言四言五言六言七言九言之作三言者曰振振鹭鹭于飞是也五言者曰谁谓雀无

  • 屏山集补钞·管庭芬

    屏山集补钞刘子翚开善寺寒声萧萧霜叶秋,石路硗确穿林幽。云横远岫若平断,风约小溪如倒流。偶经名蓝亦终日,喜有胜士同兹游。移床果茗咄嗟办,杖履欲归仍更留。悠然堂吾庐犹未完,作意创此堂。悠然见南山,高风邈相望。宾至聊共

  • 卷二百三·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二百三杂乐器类五言古箎           【梁】沈 约江南箫管地妙响发孙枝慇懃寄玉指含情举复垂雕梁再三绕轻尘四五移曲中有深意丹诚君自知五言律拍板          【

  • 御批歴代通鉴辑览卷十·乾隆

      周  赧王  【壬午】三十六年秦赵防于渑池【注见前寰宇记渑池西有渑坂秦赵相防处】秦王告赵王愿为好防于河外渑池赵王欲毋行廉颇【廉氏颛帝曾孙大康之后】蔺相如曰王不行示赵弱且怯也赵王乃待相如从颇送至境与

  • 石匮书后集卷第八·张岱

    孙承宗(鹿善继)、贺逢圣、吕维祺、姜曰广列传孙承宗,北直高阳人;万历甲辰进士,廷试第二人。承宗铁面剑眉,须髯戟张;声如鼓钟,殷动墙壁。方严果毅,嶷如断山;开诚坦中,谈笑风发:望而知其为伟人杰士。年三十余,为举子,伏剑游塞下,历亭

  • 附录二·佚名

    郑氏史料初编补辑兵部题、行「推补福建烽火寨把总」稿兵部题「注销事」稿兵部行「总理卢象升咨」稿兵部题内有「陈鹏仍以副将留用」残稿兵部题、行「推补福建烽火寨把总」稿兵部尚书臣张等谨题:为缺官事。职方清吏司案

  • 卷二十六·温达

    <史部,纪事本末类,圣祖仁皇帝亲征平定朔漠方略  钦定四库全书圣祖仁皇帝亲征平定朔漠方略卷二十六六月乙酉朔发驾至昻吉尔图命二郎保赍勅往谕青海萨楚黙尔根台吉上谕大学士伊桑阿侍郎安布禄曰今当会议遣檄于青海之

  • 卷二十六·高士奇

    <史部,纪事本末类,左传纪事本末  钦定四库全书左传纪事本末卷二十六詹事府詹事髙士竒撰晋楚争伯【灵公至厉公楚庄王图霸附】按春秋之世楚独僭王春秋志在尊王故予伯予伯即所以尊王为其能攘楚也春秋终始予晋以伯故楚

  • 南唐书卷九·陆游

    宋 陆游 撰刘高卢陈李廖列传第六刘彦贞兖州中都人父信初为羣盗战败奔呉事武王数有功王遇之厚尝召信计事醉不能言王嫚骂之信即仗一劒弃去左右请追之王曰信醉耳醒当复来明日果至积功至镇南军节度使宣王建国加征南大

  • 三四 荡寇志的绣像·周作人

    鲁迅在大舅父处寄食,前半是在王府庄,后半则跟了鲁宅迁移,又到小皋埠去了。大舅父的住房只记得有楼房两间,他住在西边的前房里,平常不大出眠床来,因为他是抽雅片烟的,午前起得很迟,短衣裤坐在床上,吃点心吃饭就在一张矮桌上面,没

  • 春秋左传序·杜预

    晋杜氏着 唐陆德明音义 孔颖达疏春秋左氏传序【音义】【陆曰此元凯所作既以释经故依例音之本或题为春秋左传序者沈文阿以为释例序今不用】【疏】【正义曰此序题目文多不同或云春秋序或云左氏传序或云春秋经传集解序

  • 蒙斋中庸讲义卷一·袁甫

    宋 袁甫 撰中庸尧舜禹相授受曰中中者何非动静而动静函非刚柔而刚柔具浑焉不可名状而又未尝不可名状是之谓中一中之外秋毫不容加也夫苟曰秋毫不容加今子思名其书曰中而继以庸何哉庸常也常中也上天下地万象昭布往古来

  • 卷二十三·湛若水

    欽定四庫全書春秋正傳卷二十三   明 湛若水 撰成公【簡王元年】六年【晉景十五年齊頃十四年衛定四年蔡景七年鄭悼二年卒曹宣十年陳成十四年杞桓五十二年宋共四年秦桓二十年楚共六年吳子夀夢元年】春王正月公至自

  • 齐鲁夹谷之会(定公十年)·佚名

    ——圣人知礼而有勇 【原文】 十年春,及齐平。 夏,公会齐侯于祝其(1),实夹谷。孔丘相(2)。犁弥言于齐侯曰(3):“孔丘知礼而无勇,若使莱人以兵劫鲁侯(4),必得志焉。”齐侯从之。孔丘以公退,曰:“士兵之(5)!两君和好,而裔夷之俘以

  • 词谑·李开先

    曲论专著。明李开先著。原书本无属名,因书中云:“《市井艳词》百余,予所编集。”《市井艳词》是李开先所编,故论者以为此书亦出自李开先之手。全书共分4个部分:一、《词谑》,选录了一些滑稽讽刺的曲文及故事;二、《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