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四十二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续文献通考卷四十二

选举考

方伎

宋宁宗嘉定四年诏太史局生必俟试中方得转补【臣】等谨按自大观四年以算学士归之太史局淳元年春聚局生子弟试历算崇天宣明太衍三经取其通习者五年以纪元历试九年以统元历试十四年定以崇天纪元统元历三岁一试此南宋试太史局生之法也

理宗淳佑十二年复太史局试秘书省制

秘书省言旧典以太史局隶秘书省今引试局生不经秘书非也稽之於令诸局官应试历算天文三式官每岁附试通等则以精熟为上精熟等则以习他书多为上习书等则以占事有验为上诸局生补及二年以上者并许就试一年试历算一科一年试天文三式两科每科取一人诸同知算造官阙有试翰林天文官阙有试诸灵台郎有应试补直长者诸正名学生有试问景佑新书者诸判局阙而令差诸秤漏官五年而转资者无不属於秘书而局官等人各置脚色遇有差遣改补功过之类并申秘书今乃一切自行陈请殊乖初意自今有违令补差及不经秘书公试补中者中书执奏改正仍从旧制申严试法从之

初高宗绍兴中复置医学以医师主之翰林局医生并奏试人并试经义一十二道取六通为合格孝宗乾道三年罢局而存御医诸科後更不置局而存留医学科令每举附省闱别试所解发太常寺掌行其事淳熙十五年命内外白身医士经礼部先附铨闱试脉义一塲三道取其二通者赴次年省试经义三塲一十一道以五通为合格五取其一补医生俟再赴省试升补八通翰林医学六通祗候其特补荐补并停光宗绍熙二年复置太医局铨试依旧格其省试三塲以第一塲定去留墨义大义等题仿此

金制凡司天台学士女直二十六人汉人五十人听官民家年十五以上三十以下试补又三年一次选草泽人补充其试以宣明历试推步婚书地理新书试合婚安葬并易筮法六壬课三命五星之术

哀宗正大初有临涣人武祯善占天文徵至京除司天台管勾及至蔡州祯子亢又以右丞完顔仲德荐授司天长行

凡医学十科大兴府学生三十人余京府二十人散府节镇十六人防御州十人每月试疑难以所对优劣加惩劝三年一次试诸太医虽不系学生亦听试补世宗大定十五年泰安人纪天锡上其所着医书授医学博士

元世祖中统二年五月诏立医学

遣太医院副使王安仁授以金牌往诸路设立医学其生员拟免本身检医差占等役俟其学有所成每月试以疑难视其所对优劣量加劝惩後又定医学之制设诸路提举纲维之其随路学校每岁出降十三科疑难题目具呈太医院下诸路医学令生员依式习课年终置簿解送本司定其优劣

至元十三年正月诏凡儒学卜筮及通晓天文历数之士所在官司具以名闻

先是有赵城人田忠良精阴阳术用太保刘秉忠荐召侍左右又帝尝命秉忠选太史官属授大名人靳德进天文星历卜筮三科管勾至是以江南平有是诏十五年湘潭人张康至授着作佐郎至十六年二月又遣使访求通皇极数鄱阳祝泌子孙七月遣牙牙纳术崔或至江南访求术艺之士二十六年七月复遣牙牙僧住诣江南搜访之忠良赠至赵国公諡忠献德进至魏国公諡文穆

十四年八月定管匠官止於匠官内流转

元官制分内外任外任中又分民职军职匠职等名匠职官甚多与军民职官相等亦谓之局院官是年定是制

时有浑源人孙成善为甲赠至神川郡公諡忠惠子拱世其业亦赠至神川郡公諡文庄囬囬人阿喇卜丹以善制炮世袭副万户囬囬人伊斯玛音亦以善制炮世袭职波罗国人阿尔尼格尼以善粧塑赠至太师凉国公諡敏惠刘元继之亦官至昭文馆大学士

二十二年四月定选试太医法

每三年一次选试先於八月内随各路总管府试十三科经论至明年二月赴大都省试中选者注定名阙闻奏充太医承应其府试中选人充各路学官至武宗至大四年闰七月仁宗即位禁医人非选试及着籍者毋行医学

郭微缁素録曰十三科者大方脉杂医科小方脉科风科产科眼科口齿兼咽喉科正兼金疮骨科疮种科鍼炙科祝由书禁科其法考较医经辨验药味合试经书则素问难经圣济録本草千金翼方也元惟重其选故名医特多

二十七年五月括天下阴阳户口仍立各路教官有精於艺者令各岁贡一人

二十八年六月始置诸路阴阳学

其腹里江南若有通晓阴阳之人各路官司详加取勘每路设教授以训诲之有术艺精通者每岁録呈省府赴都试验果有异能则於司天台内许令近侍仁宗延佑初令凡阴阳人皆教授官管辖之而上属於太史

【臣】等谨按元典章试阴阳人皆三元经书内出题有占算三命五星周易六壬数学等书婚元则占才大义书宅元则周书袐奥八宅通真论茔元则地理新书茔元总论地理明真论所分科目大约亦以此定元贞元年二月定其制

武宗至大元年二月诏诸内侍太医阴阳乐人毋授常选散官

至顺帝至正中有以音乐得幸者帝命为崇文监丞参政朶儿直班他拟一人以进帝恕曰选法尽由中书耶朶儿直班顿首曰用幸人居清选恐後世议陛下今选他人臣实有罪帝悦而从之

明制天文生用世业子弟选补又命府州县举阴阳人补正术等官

明初置太史监後改钦天监掌历数天文地理之事凡习业者分四科自五官正以下与天文生阴阳人各专一科凡天文生有缺初令天下访取仍会礼部考验收用後止选世业子弟立师教习有成遇缺选补其教师亦量升授孝宗弘治十一年命访世业原籍子孙并山林隐逸之士及致仕退闲官吏监生生员军民人等有能精通天文历数阴阳地理五星子平遁甲大定并六壬占课灼龟等术者每府不过一二人试中取用凡天下府州县举到隂阳人堪任正术等官者俱从吏部送本监考中咨囬选用不中者遣还原籍为民原保官吏治罪

太祖时张中善数学以邓愈荐召之从征陈友谅舟次孤山无风不得进中以洞元法祭之风大作遂达鄱阳成祖时金忠善易卜与靖难功历官兵部尚书皇甫仲和精天文推步学授钦天监正而袁珙善相人术受知藩邸及帝即位拜太常寺丞子忠彻亦传父业英宗天顺初瞽者仝寅善京房术帝复辟寅有力焉授以官不受至以方术得幸者宪宗时则有僧继晓邓常恩李孜省赵玉芝世宗时则有邵元节陶仲文之类

凡医士俱以世业子弟试补或令在外访保以充初置医学提举司後改太医院凡习业分十三科自御医以下与医士医生各专一科凡医士俱以父祖世业代补或令在外访保医官医士以充孝宗弘治五年命选医家子弟推堪任敎师者二三人敎之每季考试三年或五年堂上官一员同医官二员试其通晓本科者收充医士未通晓者许习学一年再试三试不中者黜之若五年考试成材者多其敎师亦量加升授各府州县医学官生提举官按时考校遇太医院医士医生及本处医官有缺保送选用其徵至京者礼部会同考试高等入御药房次入太医院下者遣还

时以医举者惠帝时戴思恭成祖时盛寅吴讷孝宗时吴杰世宗时许绅庆历间李时珍思恭寅杰并官太医院使讷有学行尝侍内廷备顾问历官南京副都御史绅累加礼部尚书领太医院事宫变营救甚力加太子太保时珍官楚王府奉祠正

又成祖时安南黎澄子叔林并善造神枪澄官尚书叔林官侍郎而以能书举者尤衆如太祖时周渊袁复成祖时金问宣宗时凌晏如张天骏沈度度弟粲英宗时陈学景帝时赵荣世宗时张电谈相等皆历位通显至景帝时陆祥以石工蒯祥以木工世宗时徐杲亦以木工累擢至工部侍郎尚书时称为匠官

钦定续文献通考卷四十二

猜你喜欢
  卷五·谷应泰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二百十三·佚名
  卷之一百九十二·佚名
  ●宰惠紀略卷三·柳堂
  皇王大纪卷三十五·胡宏
  卷五·傅恒
  三 新台门·周作人
  侯君集传·欧阳修
  陆粲传·张廷玉
  贾应春传·张廷玉
  卷二百四十·杨士奇
  世宗宪皇帝上谕旗务议覆卷十一·允禄
  卷十三·允禄
  卷十三·曾巩
  卷十二·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一百十四回 挑滇衅南方分裂 得俄牒北府生疑·蔡东藩

      却说王揖唐遇着炸弹,侥幸不死,自思前至江宁,曾被江督李纯,当面揶揄,此次以炸弹相饷,定是李纯主使,遂不加考察,即致书李纯,责他有心谋害。李纯本无此事,瞧着来书,便怒上加怒,便亲笔作复,出以简词道:  公以小人之腹,度君子之心,

  • 第六章执政前之荆公(中)·梁启超

    世之论者,每以荆公蚤岁,屡徵馆职,不赴,及其后除翰林学士,乃一召即应,谓其本热心富贵,前此不过矫情缴誉,待养望既久,一跃而致大位。呜呼,何其不考情实,而效舞文之吏,锻炼以入人罪耶。荆公之出处,其自审之固甚蚤且熟,用世固其本志也,然

  • 通鉴续编卷二十二·陈桱

    【甲午】端平元年【金天兴三年末帝承麟元年太宗皇帝六年 是嵗金亡】春正月金主守绪传位于东面元帅承麟孟珙入蔡州蒙古师从之金主守绪及尚书右丞完顔呼沙呼死之金主承麟死于兵江海获金参知政事张天纲以归金亡【正月庚

  • 第二七七单同治十年十二月初六日一一七○二--六·佚名

    淡水分府周,饬六班头役,向戏班借出长秀维尾等对象,作迎春应用钦加府衔、即补直隶州正堂、署淡水分府周单,仰六班头役汤才、朱忠、王泰、蔡标、蔡照、林元,速向戏班,借出长秀雉尾四对,刽子手额眉二对,红绿

  • 一五一二 礼部尚书纪昀奏拟续缮四库全书事宜十条折·佚名

    一五一二 礼部尚书纪昀奏拟续缮四库全书事宜十条折嘉庆八年四月初七日臣纪昀跪奏:本月初三日内阁传抄初二日奉上谕:《四库全书》内恭缮皇考高宗纯皇帝圣制诗文,存贮诸阁,奎文炳焕,垂示万古。惟圣制诗自四集以后,文自二集以

  • 三五七 江西巡抚海成奏进续获应毁书籍并请宽限查缴折·佚名

    三五七 江西巡抚海成奏进续获应毁书籍并请宽限查缴折乾隆四十一年十二月初八日江西巡抚臣海成谨奏,为恭进校出应毁书籍,仰祈睿鉴事。窃臣于十一月初四日据各属续获应毁书籍三千六百五十部,又新获《大义觉迷录》一部,经臣

  • 两汉笔记卷八·钱时

    宋 钱时 撰光武淮阳王更始二年秋萧王击铜马于鄡铜马食尽夜遁萧王追击于馆陶大破之受降未尽而髙湖重连从东南来与铜马余众合萧王复与大战于蒲阳悉破降之封其渠帅为列侯诸将未能信贼降者亦不自安王知其意敇令降者各归

  • 南唐书卷十六·马令

    宋 马令 撰义死传上第十一呜呼大哉君乎犹天之覆焉犹地之载焉天地以为笼而东西南北方殊域无出于天地之度内则君臣之义孰可逃哉此事君者无适而非君也且人情莫不喜安存而恶危亡也及以身事人而与君同戚则由是而循义由

  • 唐邕传·李延寿

    唐邕,字道和,太原晋阳人。他的祖先自晋昌迁来。父亲唐灵芝,魏时任寿阳县县令,唐邕贵显之后,赠封他为司空公。  唐邕从小聪明过人,颇有才干。最初任神武帝高欢的外兵曹,以有干练的办事能力被高欢赏识,被提拔为文襄帝高澄的大

  • 炀愍皇后萧氏传·李延寿

    隋炀帝的愍皇后萧氏,是梁明帝萧岿的女儿。江南一带风俗,二月里出生的孩子不抚养。皇后正是二月出生的,于是便由她的叔叔萧岌收养下来。不久,萧岌夫妇都去世了,她又被转养在舅舅张轲家。张轲家境贫寒,皇后亲自劳作,生活艰苦。

  • 卷三四·邱濬

    ▲漕挽之宜(下) 宋定都于汴,漕运之法分为四路,江南、淮南、浙东西、荆河南北六路之粟自淮入汴至京师,陕西之粟自三门、白波转黄河入汴至京师,陈、蔡之粟自闵河(即惠民河)、蔡河入汴至京师,京东之粟历曹、

  • 说无垢称经赞卷第六(末)·窥基

    观如来品 合十一品。正陈本宗分中。分三。初九品明菩萨境。次上一品明菩萨行。此之一品。明菩萨果。修行当必成大果故。如来之名。已如前释。观者察。智见照察。名之为观。恐修妙行者执有实如来。不解正观二身差别。

  • 集古今佛道论衡四卷重校序·道宣

    按此一部四卷之书。其第四卷。国本与宋本则同。唯八纸耳。丹本大多至三十四纸。非唯多小不同。文义亦不相涉。又前第三卷。国本与宋本则同。丹本始终迥异者何耶。今进退捡校。宋本错乱失第三卷。妄引第四卷为第三卷。

  • 翻译名义集卷第十二·法云

    三德秘藏篇第四十九光明玄云。法身般若解脱是为三。常乐我净是为德。无二生死为常。不受二边为乐。具八自在为我。三业清净为净。章安疏云。法身之身。非色非无色。非色故。不可以形相见。非无色故。不可以心想知。虽

  • 卷第四·佚名

    禅宗颂古联珠通集卷第四 宋池州报恩光孝禅寺沙门法应 集元绍兴天衣万寿禅寺沙门普会续集 菩萨机缘 布袋和尚常在通衢。或问在此何为。师云。等个人来。曰来也。师曰。汝不是这个人。或解布袋。百物俱有。撒下曰。看

  • 金丹四百字黄自如批注·黄自如

    一卷,题张平叔撰,黄自如注。张伯端为北宋人,黄自如为南宋人。底本出处:《正统道藏》太玄部。

  • 洞真太上太素玉箓·佚名

    洞真太上大素玉箓。撰人不详,约出於南北期。系纂集《石景金阳素经》及上清派符文秘契而成。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正一部。前一部分述三太君,与《洞真太一帝君太丹隐书洞玄真经》同。 后有三种秘契,及《金精石景水

  • 新法螺先生谭·徐念慈

    科幻小说,《新法螺先生谭》是徐念慈在看过包天笑翻译的《法螺先生谭》和《法螺先生续谭》二文之后,撰写的戏仿之作。包天笑的译作是根据日本岩谷小波(1870-1933)翻译的小说《法螺吹き男爵》重译的,其原作是德国的民间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