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介存斋论词杂著

一名《论词杂著》。词论。清人周济(1781—1839)撰。一卷。济有《味隽斋词》已著录。此编收周氏论词三十一则,附录《周济词辨自序》及《潘曾玮刊词辩序》。此编发挥“意内言外”之论,提出“非寄讬不入,专寄讬不出”之论。周氏虽选词挟一派之私而受人讥诟,论词则不乏精思。论词推重周邦彦,崇尚“雅” “正”,强调抒写身世之感和家国之忧,并认为“诗有史,词亦有史”。在表现方法上强调: “初学词求有寄托,有寄托则表里相宣,斐然成章。既成格调,求无寄托,无寄托则指事类情,仁者见仁,知者见知。”

《介存斋论词杂著》全部章节目录

猜你喜欢
  梁园寓稿·王翰
  谢金吾诈拆清风府·佚名
  来鹤亭诗·吕诚
  焚香记·王玉峰
  全唐诗话·尤袤
  狄青复夺衣袄车·佚名
  半夜雷轰荐福碑·马致远
  四丞相高会丽春堂·王实甫
  悼亡诗·潘岳
  白香词谱·舒梦兰
  晚晴簃诗汇·徐世昌
  历代诗余·王奕清
  昌谷集·李贺
  御选唐宋诗醇·乾隆
  李太白匹配金钱记·乔吉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第十八出 惊飓·李渔

    〖南吕引子·临江仙〗(小生冠带,引众上)鸡肋微官邻幻蜃,愈教心悟浮云。乡音迢递不相闻。亲朋劳梦寐,骨肉费咨询。下官登莱观察使杨雨公是也。发迹浙中,分符海表,操北门之锁钥,固中国之藩篱。且喜海晏河清,人民乐业,正是文

  • 第二十四出 邮迎·陆采

    〔生上〕身居矮座且低头。暂寄微官不怕羞。伏枥尙存千里志。卑栖终忆上林游。小生蒙王金吾提挈。得了富平县尹之职。近日本县长乐驿中。缺了驿官。上司差委小生权管三个月。此处乃是官员来往之地。终日伺候。不得休

  • 第五本·杨景贤

    万里韶光应节来 三天宝箓彻明开 分明龙女擎珠出 疑是仙人带月回 第十七出女王逼配 (唐僧引孙、猪、沙、马上,云)自离了黑风山,来到女人国。孙行者,女人国里何好?(行者云)师父,弟子铜筋铁骨,火眼金睛,钅俞石屁眼,摆锡jiba。

  • 霍王向张杨费传第十一·陈寿

    霍峻字仲邈,南郡枝江人也。兄笃,于乡里合部曲数百人。笃卒,荆州牧刘表令峻摄其众。表卒,峻率众归先主,先主以峻为中郎将。先主自葭萌南还袭刘璋,留峻守葭萌城。张鲁遣将杨帛诱峻,求共守城,峻曰:「小人头可得,城不可得。」帛乃退

  • 第十九回 姑妇临朝生暗衅 弟兄佐命立奇功·蔡东藩

      却说窝阔台汗晚年,溺情酒色,每饮必彻夜不休。耶律楚材屡谏不从,至持酒槽铁口以献,且进言道:“这铁为酒所蚀,尚且如此,况人身五脏,远不如铁,宁有不损伤的道理?”忠言逆耳利于行。窝阔台汗虽亦觉悟,然事过情迁,总不免故态复萌

  • 谷山笔麈卷之四  相鉴·于慎行

    宋时,宰相省阅进奏文书,同列多不与闻。熙宁初,唐介参政,谓首相曾公亮曰:「身在政府而事不与知,上或有问,何辞以对?」乃与同视。后遂为常。介之请,公亮之从,皆政体也。朝廷防宰相之专,设参知以为陪贰,而不与省阅,职守安在?势之所归,不

  • 名臣碑传琬琰之集下卷五·杜大珪

    (宋)杜大珪 编李处耘(子继隆)曽巩李处耘字正元上党人在周以右职隶太祖帐下建隆元年擢宣徽北院使三年改南院兼枢宻副使干德初周保权乞师讨张文表命处耘与慕容延钊赴之太祖面授处耘方畧俾图荆南处耘次江陵百余里外潜遣数千

  • 崔胤传·欧阳修

    崔胤字垂休,是宰相慎由的儿子。考中进士,升官至中书舍人、御史中丞。喜弄阴谋,附依权势。外表看起来简朴谨慎,实则内心险诈狡猾。崔昭纬多次荐举他,由户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其时王珙兄弟争河中之职,派胤为节度使,不能赴

  • 史疾为韩使楚·佚名

    【提要】 战国时以公孙龙(著名的“白马非马”论的提出者)为代表的名家也出现在政治舞台上。“名不正,言不顺”。正名实际上也是正“实”的过程。名与实是一对相互依存的概念。名实相符,才能使名成其为名;名实不符,那么这个

  • 卷十四·严虞惇

    <经部,诗类,读诗质疑> 钦定四库全书 读诗质疑卷十四 太仆寺少卿严虞惇撰 曹 郑谱曰曹者禹贡兖州陶丘之北地名周武王既定天下封弟叔振铎於曹今曰济隂定陶是也其封域在雷夏菏泽之野昔尧尝游成阳死而葬焉舜渔於雷泽民俗

  • 仪礼小疏卷六·沈彤

    呉江沈彤撰士丧礼笺左何之扱领于带何负扱抆带复者之带谓复者左负衣而抆其领于带以固衣而升屋也升自前东荣中屋北面招以衣曰臯某复三降衣于前前东荣南方之东荣也中屋者履屋脊之中臯某复丧大记所谓号也三号者孔疏云上号

  • 第46章&nbsp;射义·戴圣

    古代诸侯举行射礼,一定要先举行燕礼;卿、大夫、士举行射礼,一定要先举行乡饮酒之礼。之所以先举行燕礼,是为了明确君臣的名分;之所以先举行乡饮酒之礼,是为了明确长幼的顺序。所以射箭的人,不论前进还是后退,左旋还是右转,动作

  • 卷四十九·佚名

    △初分摩诃萨品第十三之三尔时具寿舍利子问满慈子言:云何名为菩萨摩诃萨为欲利乐诸有情故乘於大乘。满慈子言:舍利子,若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以应一切智智心。大悲为上首。用无所得而为方便。乘布施波罗蜜多。

  • 宗镜录卷第六十五·延寿

    夫能所之见。则心境宛然。圣人知见。如何甄别。答。双照有空。不住内外。似谷答声而绝虑。如镜鉴像而无心。妙湛圆明。寂而常照。故云常在正念。亦名正知。非是有念有知。亦非无念无知。有无皆想。俱非正知。但无念而

  • 不可高推禅宗藐视教典·印光

    教多显谈,宗多密(隐密地)说。宗之显(显谈)者,如达磨云:&ldquo;净智妙圆,体自空寂。&rdquo;马祖云:&ldquo;即心即佛。&rdquo;百丈云:&ldquo;灵光独耀,迥脱根尘。体露真常,不拘文字。心性无染,本自圆成。但离妄念,即如如佛。&rdquo;此

  • 潜邱劄记·阎若璩

    札记。清阎若璩撰。阎氏生前并未成书,后人掇拾于散佚之馀而成帙,非其全豹。阎氏太原人,潜邱为太原附近地名,曾于《尚书古文疏证》卷六第八十一条下有“潜邱劄记”等字,故取以为书名。《四库全书》据吴玉搢重定本,删并为六卷

  • 东岳大生宝忏·佚名

    元代加封东岳神为“天齐大生仁圣帝”,本忏当出自元。述忏仪,包括净坛咒、归依、敬信、步虚及忏词等。

  • 混唐后传·钟惺

    明代白话长篇历史演义小说。一名《薛家将平西演传》、《混唐平西传》,又名《大唐后传》。八卷三十二回,卷之首五回,共三十七回。题“竟陵钟惺伯敬编次,温陵李贽卓吾参订”,恐系伪托。成书于明末。现存主要版本有清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