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佛说佛大僧大经

宋居士沮渠京声译

佛在王舍国。国有富者。其名曰厉。金银众宝田地舍宅。牛马奴婢。不可称数。厉年西耄。绝无继嗣。其国常法。人无子者。死后财物。皆没入官。厉祷日月诸天鬼神并九子母山树诸神。皆从请子。不能致之。厉自念曰。人有缓急。辄往自归山树之神。靡所不至。财宝消索。产业不修。疾病相仍。灾祸首尾。奴婢死亡。六畜不孳。俱为妖孽。鬼神导师。迷惑舞使。乱君内居。云当有福。而祸重至。由盲吞毒谓之良药。庶有瘳损。毒著丧身。吾今杀生。祠祀鬼神。当入地狱。而望天祚。岂不惑哉。世有佛道。高操之圣。有得仙者。名曰应真人。真人清净。如琉璃珠。精进存想。乃睹之耳。奉斯道者。唯守靖漠。无欲无求。以斯为乐。现世得安。终生天上。厉自念曰置吾常供养。奉佛三宝。奉佛一载。妇遇生男。厉曰奉佛获愿。字曰佛大。佛诸弟子。谥比丘僧。试复事之。事未满岁。复生贤男。字曰僧大厉训二子。示以圣道。僧大禀性。仁爱人物。孝心难攀。诵佛法戒。亲近沙门。清净知足。亲睹其志。爱之有特。亲被疾著床。即呼长子。渧泣诫之。夫生有死。万物无常。持戒者安。犯戒者危。其持佛戒。终始无患。僧大尚小。仁孝清白。厉已累尔。辞句适竟。奄忽殁故。弟去所天。孤无归告。数启其兄。欲作沙门其国之法。儿欲求妇。便佯诈云。欲作沙门。亲惧其然。立为娉妻。佛大以弟等彼伪类。即为寻索。国最贤家女。字快见。光华炜炜。端正少双。长短肥瘦。适得其中。贞洁慈孝。犹星中月。国女贤妇。靡不叹悦。妇归升堂。兄会宾客。九族欣然无不和乐。兄于众宾。调其弟曰。当今之日。可作沙门乎。僧大答曰。大兄放吾。使作沙门。实我宿愿。寤兄者天审欲作之。戏之曰。可从尔志愿。弟心欢喜。为兄作礼。即日入山。见一沙门。年少端正。独处树下。前趣叉手。稽首为礼。却住问曰。贤者何缘。行作沙门。其人已得应真之道。豫知去来无数劫事。谓僧大曰。佛经说言。人好淫泆。如火烧身。如持炬火逆风而行。其焰稍却。不置炬者。火烧其手。犹乌衔肉。鹰鹯追争。乌不置肉。灾及躯命。淫泆如斯。无不危殆。吾以是故。作沙门耳蜜涂利刀。小儿贪甜。以舌舐之。有截舌之患。淫泆之人。苟快愚心。不惟其后。有烧身之害。譬如饿狗得路枯骨。齮[齒*齊]咬啮。伤口缺齿。适自伤毁。何益于己。淫泆如此。百千亿劫。无丝发之福。而有三涂之罪。吾念是故。作沙门耳。譬如树木华果茂盛。行人贪之。杖石挝擿。须臾之间。华损果落。枝叶残伤。树以华果。自招凋丧。蛾贪火色。投入于灯体见烧煮。将何克获为淫。惑者不别善恶。远贤亲愚。日就流冥。亡国灭众。死入地狱。恶著罪成悔将何逮。佛见之谛开示圣道。吾望佛恩。得睹经戒。心守清白。独而无患。顾视流俗。乃知误耳。吾以是故。作沙门也。僧大闻之。顿首足下长跪而白。佛真上圣。诸天之尊。经以灭痴。入我心中。愿去世浊。履清净道。奉沙门戒。以为荣福。师即喻之。沙门重戒。侍师数月。即启师云。何意欲入山间。寂定禅息。求道应真。尔乃灭患。师曰独居山中。大难处也。处山泽者。当学星宿明知候时常当储偫水火麨蜜。所以然者。盗贼之求水火麨蜜。夜半向晨。问当解之。给贼所欲。违其意者。贼辄杀人。僧大曰诺。敬奉慈教。具学所命。却乃入山。其兄念曰。弟作沙门。终不畜妻。妻快见者。端正无双。兄心悦之。起从快见。持琴自随。作姿弹之歌。淫泆之曲。惶惶郁金。生于野田。过时不采。宛见弃捐。曼尔丰炽。华色惟新。与我同欢。固斯厚亲。年一西宿。孰复尔珍。快见即觉兄欲为乱。便以歌曲。答佛大曰。巍巍我师。天人之尊。门徒清洁。谥曰沙门。叹真为圣。淫为畜伦。我受严戒。不事二君。终不淫生。宁就寸分。佛大作情悲之曲。委靡之辞。宿心加尔。故因良媒。问名诣师。占相良时。惨惨惕惕。惧尔不来。既睹光颜。我心怡怡。今不合欢。岂徒费哉。斯誓为定。淑女何疑。快见惶[怡-台+勺]。歌答之曰。佛设礼仪。尊卑有叙。叔妻即子婿伯即父。我亲奉戒。日有隆举。真与圣齐。淫正虫鼠。噫乎伯子。焉为斯语。兄心迷惑。贪好快见。其意又甚。不可转移。快见又歌。夫人处世。当远二事。不孝淫乱。行违佛戒。天及贤者。笺其自异。佛大歌曰。尔之容色。怿怿灼然。普天美女。岂有尔颜。我心相悦。故逾大山。快见自念。斯子欲我。悖狂之乱。沮致大难。请说身中恶露不净。尔乃却耳。快见重曰。仁贪我躯。躯有何好。头有九骨。合为髑髅。中但有脑。面有七孔。皆出洟唾。以皮裹骨。贪头颈者。皮肉相裹。身有毛发爪齿皮肌血脑骨肉。腹中有心脾肾肠胃肪肺屎尿脓血寒热。足与胫连。胫与髀连。髀与尻连。尻与腰连。腰与脊连。脊与胁连。胁与颈连。颈与髑髅连。臂与肘连。肘与肩连。我如画瓶。中盈屎尿。身中不净。可恶如此。何可贪乎。凡人所喜。有说其恶。心即贱之。佛大自念。女念其婿。何肯听我。我杀弟者。尔乃随耳。佛大嗔恚。即行募求数为贼者。见轻薄人。在于酒家。前与语曰。宁知我家所畜六藉奴子。逃作沙门。今在山中。贼曰识之。佛大即出金银与之。令杀奴子。疾取其头及身上衣。所持法杖。足下履屣。皆以相还。吾复重赐卿等金银。贼大喜曰。从吾取足。即去入山。到其弟所呼曰。沙门汝疾出来。其弟出曰。诸君何求。吾有水火麨蜜可食。夜时已半。贼曰不求水火麨蜜。不问卿时也。欲得汝头持去之耳。其弟闻之。即大惶怖。涕泣而曰。吾非长者诸侯子也。舍俗为道。与世无争。学道日浅。未获沟港频来不还应真六通。杀吾何益。贼曰。来为汝首故空复云云。求哀何益。其弟自念。此贼独闻我富家。谓我持宝来在此也。语其贼曰。欲得宝者。吾兄在家。字曰佛大。吾与书令惠卿。宝在所欲得。从卿志愿。贼曰子兄令我来杀子其弟曰。即吾今死矣。由斯妇也。师前诫我。人与淫居。如持炬火逆风而行。舍之不早。火将烧手。如蜜涂刀。如鹰追乌。狗得枯骨。树之华果。色为身害。深如师诫。涕泣从贼。乞一岁活令吾得道。吾常在此。相杀不晚。贼曰。今欲得子头去。何云一岁。山居道人。多得道者。恐子轻举行神足去。勿复多云。俘取头去。其弟重曰。愿莫即杀。先断我一髀置吾前也。其贼因前。先断一髀。置于其前。弟遭此痛。痛不可言。天来下至道人所曰。慎莫恐怖。牢持汝心。汝前世时。入畜生中。人所屠割。称卖汝肉。非一世矣。地狱饿鬼。汝皆更之。苦痛以来。非适今也。僧大语天。一哀语我师令知。吾因师示吾道。死生何在。天即为行语其师曰。卿贤弟子。人欲杀之。涕泣求哀。欲得见师。师飞行到弟子所。为说经曰。天地须弥。尚有灭坏。海有消竭。七日有坏。天下有风。其名惟岚。惟岚一起。山山相搏。斯风有灭。况汝小躯。何等比数。但当念佛。佛常言无常。盛必有衰。合会有离。荣位难保。身亦如之。僧大便得沟港道。复断一髀。重念师戒。复得频来道。贼断左手。复念师戒。得不还道。贼断右手。复念师戒。得应真道。便不畏三恶道也。生死自在。无所复畏。僧大曰。取树皮来。即为剥树皮。与之僧大。取枝以为笔。自刺身血。书树皮曰。大兄起居随时安善。二亲在时。以吾累兄。兄不承之。违废亲教。以女色故。骨肉相残。违亲慈教为不孝也。残杀人命为不仁也。杀一畜生其罪不小。况杀应真。吾不中止。兄自招之。念吾有形。可得相杀。善逝寂寞。徒复相害长别。努力愿崇真道。曳颈长二尺。语其贼曰。子断吾头。由泥头也。勿有恐意。吾恐汝等堕地狱中。贼前断头。取身上衣被杖屣及钵。持至兄所。衣杖屣钵。皆持与兄。兄以金银重谢其贼。兄取弟头。为作假形。以头著上。以衣衣之。杖钵及屣。皆著其傍。谓快见曰。汝婿来归。可问讯之。快见大喜。走至其所。见闭目坐。以为思道。妻不敢呼。具作美食。须念道觉当饭之。日中不觉。妻因前曰。日今已中。恐过时也。怪其不应。牵衣起之。头便堕地。身皆分散。各在一面。妻即大怖。擗踊呼曰。子竟坐吾。见残贼乎。哀愤呼天。摧裂肝心。崩血出口。奄忽而死。戒行清白。难污如空。树心圣范。难动如地。贞净行高。难揆如天。其未终时。诸天咨嗟。豫安所生。迎其魂灵。处忉利天。忍须臾之淫获天上难尽之荣。兄入神室视妇胡为。兄见弟头身分散狼藉。其妇吐血死在一面。兄见弟妻尸死如此。呼曰。咄咄吾为逆天。所作酷裂。乃致于此兄即至贼所问其意。吾弟临没。将有遗言乎。贼曰有书。以书见之。书辞恳恻。读书讫竟。五内噎塞。涕泣交撗。吾违尊亲。临亡悲教。骨肉相残。又杀应真。感激而死。死入地狱。王及臣民。闻其事变。麾涕泣哽噎。叹述清德。殡葬其弟。四辈立塔。天龙鬼神。侧塞空中。散华烧香。无不伤心。其妻快见。国人葬之。举哀动国。诸天下赞。精进得道。五戒不亏。贞生天上。违佛法教。不孝残圣。死入地狱。烧煮苦毒。其岁难数。佛便告诸弟子。自斯之后。重相敕励。尚于无欲。佛说经竟。诸弟子欢喜。作礼而去。

佛说佛大僧大经

猜你喜欢
  瓶沙王问事品第十三·佚名
  金刚经鸠异·段成式
  僧宝正续传卷第五·祖琇
  佛说无畏陀罗尼经·佚名
  学佛初门由三法入·太虚
  佛说阿难分别经全文·佚名
  卷三十七·彭绍升
  续一切经音义卷第二·希麟
  自治哲学·太虚
  兜率龟镜集目录·弘赞
  卷第三十一·普瑞
  卷七十五·佚名
  佛地经论卷第七·佚名
  卷六十八·佚名
  卷三十五·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一百九十一·徐世昌

    孔祥淑孔祥淑,字齐贤,曲阜人。保山浙江巡抚刘树堂室。有《韵香阁诗草》。读史鸿濛判天地,清辉并日明。仪型孚万国,端由内化成。早朝警永巷,失德误倾城。法戒昭古鉴,尚论贵持平。燕私苟不忝,千载流芳声。诞降

  • 邓张徐张胡列传第三十四·范晔

    邓彪 张禹 徐防 张敏 胡广邓彪字智伯,南阳新野人,太傅禹之宗也。父邯,中兴初以功封鄳侯,仕至勃海太守。彪少励志,修孝行。父卒,让国于异母弟荆凤,显宗高其节,下诏许焉。后仕州郡,辟公府,五迁桂阳太守。永平十七年,征入为太仆

  • 卷四百五十六·列传第二百一十五·孝义·脱脱

        ◎孝义   ○李璘 徐承珪 刘孝忠 吕升 罗居通齐得一 李罕澄 邢神留 许祚 胡仲尧 陈兢洪文抚 易延庆 董道明 郭琮 顾忻 朱泰 成象 陈思道方纲 庞天祐 刘斌 樊景温 祁暐 何保之 李玭 侯义 王光济 江白

  • 卷九十三·毕沅

      ◎宋纪九十三 ∷起著雍阉茂正月,尽上章困敦十二月,凡三年。   ○徽宗体神合道骏烈逊功圣文仁德宪慈显孝皇帝   重和元年辽天庆八年,金天辅二年   春,正月,甲申朔,御大庆殿,受定命宝,百僚称贺。   金杨朴言自古英

  • 资治通鉴后编卷一百五十八·徐乾学

    元纪六【起重光单阏十月尽昭阳大荒落十二月凡二年有奇】世祖圣德神功文武皇帝至元二十八年冬十月己巳修太庙在真定倾坏者壬申以前缅中行省平章锡锡德济为中书平章政事江淮行省言盐课不足由私鬻者多乞付兵五千巡捕从之

  • 卷之二百七十三·佚名

    光绪十五年。己丑。八月。甲戌。朔。上诣仪鸾殿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皇太后安。至癸卯皆如之。外记○乙亥。谕军机大臣等、朕钦奉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皇太后懿旨。总理海军事务衙门奏、遵议通筹

  • 第十三卷 山阳 盐城 阜宁 清河 安东 桃源·缪荃孙

    山 阳经 部春秋通训十六卷 宋·张大宁春秋五体例宗十卷 张大宁周书方言四十卷 王资深左传摘疑 明·杨伯柯四书说 杨时蕃毛诗解 杨时蕃礼记提纲 夏日瑚礼记汇解四十卷 沃 起

  • 伊洛渊源録卷十一·朱熹

    宋 朱子 撰刘起居墓志铭 许景衡公讳安节字元承温州人资禀不凡方儿时已有远度比长嗜学有所未逹思之夜以继日必至于得而后巳少与从父弟今徽猷阁待制安止相友爱皆以文行为士友所称既冠游太学元符三年擢进士第调越州诸

  • 诸葛忠武书卷七·杨时伟

    (明)杨时伟 编○调御时伟按全书有调御有法检疑皆用人事也而分为三用主明扬法専幽黜知故僚友乃属调御余特喜其调御之名为之解曰调者谐也御者驾也驾御谐和用人之道无余事矣于是芟去用人并归调御而黄权孟达既为降虏不足复

  • 记事拾遗·姚廷遴

    抬遗何为而作也?余有《历年记》一书,备载身之所经,耳之所闻、目之所见者,志之详矣。然有未尽者,如风俗之盛衰、世态之更易,古之所无者,今忽有之,昔之所弃者,今忽尚之,种种变幻,于记事之中,未免遗失。故又作此拾遗,附于记事之末,使后

  • 卷二·鄂尔泰

    钦定四库全书国朝宫史卷二训谕二圣祖仁皇帝谕旨康熙十二年九月十六日上谕总首领太监宫内首领及各执事太监进宫五年有余尚未考察勤惰尔等查明分别等次具奏康熙十三年六月初三日上谕设立内药房原以防急用药饵乃严肃之地

  • 卷首一·严虞惇

    钦定四库全书读诗质疑卷首一太仆寺少卿严虞惇撰列国世谱周周之先后稷名弃母曰姜嫄为高辛氏世妃履大人迹而生弃舜举为农师号曰后稷封於邰别姓姬氏卒子不窋立不窋失官奔戎狄之间卒子鞠立卒子公刘立公刘修后稷之业迁於豳

  • 卷二十八·程川

    钦定四库全书朱子五经语类卷二十八钱唐程川撰易二十八系辞上传一天尊地卑至变化见矣是举天地事理以明易自是故以下却举易以明天地间事【万人杰录第一章】问第一章第一节葢言圣人因造化之自然以作易曰论其初则圣人是因

  • 诗传遗説序·朱鉴

    先文公诗集传豫章长沙后山皆有本而后山本雠校为最精第初脱藁时音训间有未备刻版已竟不容増益欲着补脱终弗克就未免仍用旧版葺为全书补缀趱那久将漫漶朅来富川郡事余暇輙取家本亲加是正刻寘学宫以永久抑鉴昔在侍旁每

  • 大毗卢遮那成佛经疏 第一卷·一行

    大毗卢遮那成佛经疏 第一卷沙门一行阿阇梨记入真言门住心品第一大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者。梵音毗卢遮那者。是日之别名。即除暗遍明之义也。然世间日则有方分。若照其外不能及内。明在一边不至一边。又唯在昼

  • 目录·楚石梵琦

    佛日普照慧辩楚石禅师语录目录 序一(宋濂)  序二(钱惟善)  目录卷第一 住福臻禅寺语录 卷第二 住海盐州天宁永祚禅寺语录上 卷第三 住海盐州天宁永祚禅寺语录下 卷第四 住杭州路凤山大报国禅寺语录 卷第五 住嘉

  • 玄纲论·吴筠

    一作《元纲论》;全称《宗玄先生玄纲论》; 简称《玄纲》。反映道教成仙思想的论文。载于《全唐文》卷926。吴筠撰。论成仙之道。以天地之性来说明人体的动和静,心宁以通乎道,气运以存其形。所谓的静,就是不受外物的诱

  • 慎言·王廷相

    中国明代哲学专著。王廷相著。初刻于明嘉靖十二年(1533)。主要版本有明《王氏家藏集》本、明《王浚川所著书》本、1965年中华书局出版侯外庐编《王廷相哲学著作选集》本等。十三篇,计有《道 体》、《乾运》、《作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