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二十三

钦定四库全书

明会典卷二十三

户部八

天下税粮有司徵收皆有定数每岁会计存留起运以供军国之需俱从本部定夺宣德後事例渐密今具列於後

诸司职掌

凡所在有司仓廪储积粮斛除存留彼处卫所三年官军俸粮外务要会计周岁関支数目分豁见在若干不敷若干余剩若干每岁开报合干上司转逹本部定夺施行仍将次年实在粮米及该收该用之数一体分豁旧管新收开除实在开报

事例

洪武初天下有司钱粮按季开报後以季报太繁令一年一次将当年已支见在并下年该收该用数目尽行开报 宣德七年令浙江布政司等处逓年实徵文册并缴到开豁钱粮勘合等项内有埋没并重复者查追革後者追究奏请定夺 八年令各布政司都司并直隶府州卫所岁报税粮等项文册查理明白各造总册差该吏亲齎俱限年终到部违限及数目不清者先将差来吏送问经该官吏通行查问 正统三年奏准各处岁报钱粮文册贵州都司陕西行都司限五月终广西广东云南都司限六月终到部 景泰六年令广东布政司所属府州县实徵并岁用总册照旧年终造报其岁支钱粮年终仓库钱帛及户口总册俱限次年八月终到部 弘治三年奏准各处军卫有司预备仓粮文册俱限年终造完次年二月以里到部违者照例问罪

各处草料徵收折纳己见诸司职掌若因时制宜措备收放其法不一具列於後

诸司职掌

凡各处仓塲收积草料以备军马往来支用草於本处官司照田粮徵收料於秋粮内折纳务要常存预备果系调拨军马及有本部印信文凭方许支给仍仰所在官司将支过数目申逹合干上司作数

事例

洪武三年令应天寜国等六府近京师者重租田一顷输草十六束轻租田加倍池州安庆等十六府远京师者输剉草重租田一顷十八包包各十五斤轻租田加倍 二十三年令官田每顷科草七包半民田加倍俱起运赴京定塲交纳 宣德七年顺天府覇州东安等州县拖欠草束每束折纳钞五贯就本处官库收贮备用 正统二年令山西布政司岁徵马草俱存留万全等处折米备用 七年奏准每年四月至八月纲运粮到令各处收草官员协助有不敷者再量差官助收至次年三月各处纳草堆积亦令收粮官协助 又奏准凡南直隶各府起运马草愿纳价银者每束纳银三分解部送太仓银库收贮候用草时召商上纳照时价支给 八年令山东布政司实徵马草除定拟起运京塲外其存留本处备用数目每束折米五升於用粮处所交纳 九年令各塲该用草束止许殷实军民中纳如有内外该管官员令子弟家人伴当假托军民出名承纳又行嘱托规从轻省者听监收御史举劾 十年令应天苏松等府州该徵草束内折色米豆量为存留本处备用其本色起运户部交纳者每束折银三分北直隶真定等府州起运草内量减每束折钞一锭类解十四年令浙江湖州嘉兴并直隶苏松等府该徵马草愿纳本色折色各从民便不许一槩徵银 景泰五年令浙江嘉湖并应天直隶府州草束原纳折色者照例徵银解京其存留之数每包束折米豆五升於用粮处所收积 成化十九年令镇江府寄庄与实在民田一体均纳养马草束 二十二年令各处收受粮草等官凡纳户纳完正粮正草之外不许追收余价若有余价听令部运人员追收带回本布政司发各该州县收贮别用

已上徵纳

正统元年令刑部都察院问完囚人以四分为率内二分纳草赎罪其斩绞罪者纳草一千八百束三流并徒三年者一千四百束徒二年半者一千二百束徒二年者一千束徒一年半者八百束徒一年者六百束笞杖者每一十四十束每束重一十五斤 十四年令陕西西安庆阳延安等卫府官吏舍人所犯不系赃罪笞杖徒流及军民人等犯该笞杖与军犯该笞杖不该立功者定拨各堡纳草 又奏准召商纳草不分官员军民之家每谷草一百束官给价银三两禾草一百束二两二钱就於京塲上纳 又令开中两淮两浙河间长芦运司存积四分官塩不分四品以上官员之家及军民人等俱於在京西城等坊草塲上纳草束 景泰元年令直隶真定等府儒学生员纳草四千束者给与冠带以荣终身 成化元年独石马营龙门所云州四仓急缺粮料开中淮浙长芦河东运司官塩九十五万二千三百二十二引召商上纳米豆至六年报中未完除两淮仍令照旧两浙等运司酌量时价改中草束 二年奏准在京各衙门办事吏典有办事一年以下纳豆一百石二年以下八十石三年以下六十石免其考试就便实拨当该其办事一年以下纳豆二百石二年以下一百五十石三年以下一百石送吏部免其京考给与冠带即照资格挨次选用在京各衙门当该官吏典有着役一年以下纳豆八十石二年以下六十石给与冠带就便照依资格挨次选用 在京各衙门办事官有该正从八品选用者纳豆一百石就便照依资格挨次选用 十二年大同等处各城堡仓塲开中长芦运司官塩十万引每引纳料豆四斗河东运司官塩二十万引每引纳糓草八束 十四年令辽东各边客兵调集去处草束不敷许於本处官库赃罚银内酌量给与官军买用如再不敷许用折粮官银补辏 又令辽东二十五卫囚犯纳草赎罪除笞罪并真犯死罪及例该充军等项并无力外其余杂犯死罪纳草三百五十束徒三年纳草二百五十束徒二年纳草二百束徒一年纳草一百五十束杖罪每一十纳草十束 又令本部运银十万两分送陕西榆林给与官军准折草料仍行山西河南附近州县或借拨或儧运或买办料豆各万石谷草各一百五十万束俱纳榆林一带仓塲

已上措备

洪武十五年令广东广西福建浙江湖广江西布政司淮安苏州等卫马草不许科收马料不许支给 永乐七年钦定征操马疋关支草料公六疋侯五疋伯四疋指挥千百户各一疋征进马疋草料公十疋侯伯八疋都督六匹都指挥三匹指挥二匹千百户各一匹非征进之数不许関支 十一年令上直马每匹日支料豆四升草一束其下塲牧放马匹止関料豆一月 十四年令驮豹马日支料四升草一束自九月初一日起至十一月止 二十二年令常川上直马每疋日支料三升草半束余半束折支钞二贯骑操等项马每疋日支料三升草一束折支钞四贯 宣德五年令御马监勇士马并逹官调习马每疋按月原支草三十束内支本色草一十五束余折白绵布一疋 正统二年令五军三千神机等营操备官军马月支料豆九斗添与一斗以後照旧関支 陕西寜夏等处官军骑操马每岁自九月半起関支料豆至次年四月半住支 大同宣府等处操备廵哨马每月原支料豆九斗添与三斗至次年三月半住支 四年令大同宣府镇守总兵等官凡马匹不系官给之数不许関支草料 六年令北边使臣马驼初到京每匹日支草半束一月之後又添半束每日仍支料一升 甘肃操备马料自十一月初一日至次年二月终日支四升其九月下半月及次年三月四月上半月仍照旧日支三升 八年令直隶真定卫逹官自已马草料住支其官马照官军例支给 九年令万全都司廵哨操备马添支四月下半月料豆六斗十年令甘肃庄凉等处官军马料日支四升外添支

青稞一升 又令大同右玉林等卫官马月支谷草十束与自备野草相兼喂饲 十三年令在京各卫官军上直马每疋日支料豆四升骑操马三升按月开数及月分大尽小尽文册二本送部一本存留备照一本发仓照数放支 十四年令各处马房上直骑操并起取等项马草每一束折支银二分 居庸関骑操马自十月十五日起每马一匹日支草一束 五军三千神机等营骑操马自本年十二月二十五日起至次年二月终止每疋日加料豆一升 景泰元年长陵等三陵神官监长随内使领到御马监马馿行令昌平县每马一疋日支料三升草一束驴一头日支草半束料一升每年十月初一日起三月终止如有事故截日住支 二年奏减上直马料豆一升与五军等营骑操马一例関支三升 五军等营骑操马自十月十五日起本月终止每马一疋给银一钱十一月给银二钱买草十二月至次年正月终止每马関本色草一十五束 三年令减给驮豹马料豆一升照例自九月初一日起至三月初一日住支 又令五军等营存操马自五月初一日为始大月仍支料九斗草十五束候至六月青草长茂止関料豆草束住支至十月初一日起草束依例関支七年令寜夏等卫马队旗军照甘肃例每岁九月十

六日起至次年四月十五日止日支料豆三升 又令勇士小厮马月支料豆九斗草三十束 天顺元年奏准勇士小厮马自本年十二月起至次年三月终月支料豆一石待丰年有积照永乐宣德年间事例月支一石二斗 二年令新降逹官每人准马一匹月支料七斗草三十束 成化元年奏准凡内外镇守官员马不拘官私止给四疋草料 五年令京营官军草料俱编填勘合方许支给 十二年令原选听征下塲马预先调取来京每疋於九月一月支草二十束九月以後仍有边报却将十一月分该支草料移在十月分十二月分移在十一月分接续照例秋草糓草兼支间月折与价银买草 十三年令下塲取回听征马八月九月每马一疋按月支与草价银二钱三分 十七年令听征官军马一万五千疋每疋月给草价银一钱日支料豆三升续因马匹痩损添给草价银一钱 二十年奏准听征马四月五月每月添给料豆一斗辏前九斗共支一石草价银辏前二钱共支二钱三分 二十一年令永平山海蓟州等处三屯等营官军骑操马按月造册三月関支料豆十月折支草束 弘治二年令各营骑操马本年十二月至春季向一月每疋月添草价银一钱以後该支月分仍旧 议准京营存操马每年四月分関支料豆一半其余下塲回还马每年関支折草银两月 六年令存操马四月分料豆准与全支 十二年奏准存留下塲听征马自五月初一日为始除料豆照常外每马折给草价银二钱内存操马先已支过者照数扣除候声息稍缓仍令下塲牧放草料住支

已上支给

国初官军马草徵自民间洪武二十五年以百姓供给艰难令北平等处卫所官军不支草束自采野草备用是後遂有秋青草事例宣德以来通命在京在外军卫有司量????军夫采打置塲收纳岁有常额与民纳草相兼支用

事例

永乐九年令天城阳和等卫所采取青草给大同都司官马以平阳泽潞等府州县草纳附驿站 十二年令五府各卫每岁差拨有马官军下塲采打秋青草备用宣德四年令行在五府所属卫所锦衣等卫顺天等

府所属州县各起倩军余人夫采取秋青草运赴京塲及在外驿站收贮备用其山西河南山东陕西四布政司所属驿站并有操备马卫所行各布政司都司量????军夫采打秋青草就本处收贮听支 正统十一年令延绥一带自定边安边营西抵宁夏花马池东至府谷县大小营堡官军马皆自备野草支用 景泰元年奏准西湖并城濠草俱令本部借拨军民人等采取备用不许诸人私占 又令陕西宁夏甘肃延绥山西大同并偏头鴈门二関辽东万全都司所属及直隶山海永平密云紫荆倒马居庸一带沿边関口及山东备倭处所马草总兵镇守及管粮郎中布按二司等官於秋草长茂之时量起军夫趂时采取每束重一十五斤设法堆积委官看守以备支用 三年令南海子大木厰西湖并城濠内青草本部差官督同各城兵马司委官率领弓兵并当坊火甲时常廵护至期行取三拨官军采打搬运京塲 天顺三年令甘肃庄浪沿边十三卫所官军余丁舍人每名采草一百五十束堆积备用不许官豪势要占据近地肥饶草塲其平凉等府原????地畒谷草每束折收银二分运送边城以备买草支用 成化二年令陕西都行二司各卫所军士余丁不该轮班在营者每人采草一百二十束各於官塲上纳各驿及逓运所马牛夫甲军每人八十束俱於本驿逓上纳三年令辽阳广寜等军卫趂秋青草牧放马匹不许指以征操为由擅支在官堆积草束 九年令延绥宁夏各堡马步军余采草十一月终不完者本堡把总官住俸年终不完者管粮参政及监收副使等官住俸 弘治二年令甘肃等处总兵官与分守守备等官预计秋草长茂之时将官军舍余名数并湖塲远近里数开报廵抚与管粮官处照依本部奏行事例甘州等处总兵官会廵抚与太监副总兵等官庄凉等处分守守备等官会布按二司并管粮等官公同查议以均????运

明会典卷二十三

猜你喜欢
  ●卷十八·李攸
  自序·蔡东藩
  宋史全文卷二十九上·佚名
  路史卷三十八·罗泌
  卷之一百八十九·佚名
  卷之七十·佚名
  卷之二百十六·佚名
   第五章 我的婚姻·林语堂
  三三 补遗·周作人
  八一 扫墓·周作人
  扈载传·欧阳修
  弇山堂别集卷四十八·王世贞
  卷三十一·佚名
  卷十三·佚名
  卷五十四·徐天麟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田间诗学卷五·钱澄之

    陈谱略【陈者太皥虙戏氏之墟帝舜之胄有虞阏父者为周武王陶正武王頼其利器用与其神明之后封其子妫满于陈都于宛丘之侧与黄帝之后封于蓟尧之后封于祝者共为三恪妻以元女大姬其封域在禹贡豫州之东其地广无名山大泽西望外

  • 提要·郭钰

    (臣)等谨案静思集十巻元郭钰撰钰字彦章吉水人江西通志称其元末遭辞隠居不仕明初以茂才征辞疾不就集首有洪武二年庐陵罗大已序亦称其有经济能自守今按集中有辛亥秋诏举秀才余以耳聋足躄县司逼迫非情因成短句一诗辛亥为洪

  • 卷一百三十六·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一百三十六行营类五言律送南特进赴归行营    【唐】刘长卿闻道军书至扬鞭不问家塞云连白草汉月到黄沙汗马河源饮烧羗陇坻遮翩翩新结束去逐李轻车送郑正则徐州行营    【唐】

  • 双溪集巻六·杭淮

    明 杭淮 撰歌行辞中秋雨凤山席上和献吉韵十三看月城之西已有清光夜中发今宵骑马向城南云痴雨结愁无月隂晴变旦夕世事安可料徘徊一樽酒临轩发清啸乌鹊枝头梦岂安仙人何处游三山三山渺兮不可及竹叶林深烟火湿题士人鱼

  • 东汉会要卷十三·徐天麟

    文学下讲论经义建武二年召范升为博士时尚书令韩歆上疏欲为费氏易左氏春秋立博士诏下其议四年正月朝公卿大夫博士见于云台帝曰范博士可前平説升起对曰左氏不祖孔子而出于丘明师徒相传又无其人且非先帝所存无因得立遂与

  • 名山藏卷之八·何乔远

    臣何乔远恭辑典谟记八◆典谟记八十二年正月上谕行在工部臣修治孔子庙元宵节上观灯午门赐羣臣及耆老宴羣臣进诗命翰林第高下赐钞有差并赐耆老钞帛二月随州饥赈之按问长史之不言者上退坐右顺门里衣

  • 卷之十四·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五三六 谕江宁布政使陶易于徐述夔悖逆诗词案延误塞责着卽行回奏·佚名

    五三六 谕江宁布政使陶易于徐述夔悖逆诗词案延误塞责着卽行回奏乾隆四十三年九月十三日乾隆四十三年九月十三日奉上谕;据萨载奏,查办殷宝山、徐述夔悖逆诗词一案,据称藩司陶易于五月内接据东台县禀报监生徐食田呈送伊祖

  • 卷三十四·鄂尔泰

    钦定四库全书八旗满洲氏族通谱目录卷三十四吴扎库氏洪尼雅喀     齐绶以上俱有传星萨那      玛宁硕翁科      苏克图理穆克登      萨哈连拉塔以上俱附载卦尔察地方锡克特理氏伊讷克    

  • 韦执谊传·刘昫

    韦执谊是京兆府人。父亲是韦浼,官职卑下。韦执谊从小聪颖有才气,考中了进士,应制策试录为高等,官任右拾遗,并被召进翰林院任学士,才二十多岁。唐德宗尤其惊奇宠爱,和他互相写诗赠答,他和裴延龄、韦渠牟等出入皇宫,一起侍候回答

  • 刘秉忠传·宋濂

    刘秉忠,字仲晦,初名侃,因信佛教改名子聪,任官后而名秉忠。其祖籍瑞州,世为辽朝官宦大族。曾祖父任金朝邢州节度使,家居邢州,故自祖父刘泽始为邢州人。太祖十五年(1220),木华黎攻取邢州,立都元帅府,任刘秉忠父刘润为都统,后改署州

  • 卷六十一·江永

    <經部,禮類,通禮之屬,禮書綱目欽定四庫全書禮書綱目卷六十一    婺源江永撰朝廷禮   通禮十補天子者與天地參故德配天地兼利萬物與日月竝明明照四海而不遺微小其在朝廷則道仁聖禮義之序燕處則聽雅頌之音行步則

  • 原道训·刘安

    【原文】夫道者,覆天载地,廓四方,柝八极;高不可际,深不可测;包裹天地,禀授无形;原流泉浡,冲而徐盈;混混滑滑,浊而徐清。故植之而塞于天地,横之而弥于四海,施之无穷而无所朝夕;舒之幎于六合,卷之不盈于一握。约而能张,幽而能明;弱而能强

  • 大学古本质言叙·刘沅

    大学之道,圣人所以陶成天下,使咸为圣贤,无愧于天亲者也。天地父母混合而有此身,异于禽兽者,以其有德。德者何?天理而已。天之理,而人得之以为性。实有曰诚,共由曰道,以其为生生之本曰仁,全之则为圣人,失之则为禽兽。人人所有,亦

  • 嘱累品第十八·佚名

    贤者阿难白世尊曰:诸佛大圣。悉等同一说不退轮乎。佛言:如是,等无有异。阿难问佛。假使诸佛同等讲不退轮。何因大圣向者说言:假使有人不欲违远佛法圣众。佛所兴显去来今佛。不当远离此经之卷。阿难又问。佛说法何所光兴。

  • 开元释教录卷第十七(别录之七)·智升

    别录中删略繁重录第四(一百四十七部四百八卷)  删繁录者。谓同本异名。或广中略出。以为繁剩今并删除。但以年岁久淹共传讹替。徒盈卷帙有费功劳。今者详挍异同甄明得失。具为条目有可观焉。新括出别生经  六十七

  • 破邪论卷上·法琳

    大唐济法寺沙门释法琳撰襄阳法琳法师集序虞秘书制若夫神妙无方。非筹算能测。至理凝邈。岂绳准所知寔乃常道无言有崖斯绝。安可凭诸天纵窥其窅冥者乎。至于五门六度之源。半字一乘之教。九流百氏之目。三洞四检之文。

  • 张自忠·老舍

    现代4幕话剧。老舍著。1940年作,初刊1941年元旦重庆《中苏文化文艺特刊》。重庆华中图书公司1941年1月初版,列入“弹花文艺丛书”。初收中国戏剧出版社1982年9月版《老舍剧作全集》。抗日将领张自忠殉国后,作者受军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