扈载传
扈载字仲熙,北燕人。年少好学,擅长文学。广顺初(951),高中进士名列前茅,授校书郎,主持史馆工作,又升任监察御史。他写文章,以写的内容多自喜。常常到历代王朝废兴治乱的古迹处参观,写成《运源赋》,很详尽。又因为游览相国寺,看见庭园中的翠竹很可爱,作《碧鲜赋》,题在他的墙壁上。世宗听说了,派小黄门到他家依着墙壁抄录下来,看了以后连连说好,因此提升他为水部员外郎、知制诰。又升他为翰林学士,赐给红色朝服,然而扈载已经病重,不能到朝堂致谢。过了一百多天,才勉强带病到学士院去议事。世宗很同情他,赐他回家养病,并派太医给他治病。
起初,扈载以文章知名一时,枢密使王朴特别看重他的才干,将他推荐给宰相李谷,他很久没有被任用,王朴因此问李谷说“:你为什么不用扈载当舍人呢?”李谷说“:我不是不知道他的才华,然而扈载的命薄,恐怕他不能胜任。”王朴说:“你当宰相,进贤才退不肖应该是你的职责,谈什么命薄呢?”过了不久就升载为知制诰。后又授学士,到当年年中病死,享年三十六岁。人们议论说李谷善于知人,而王朴能推荐人才。
当时,天子英明威武,非常重视选拔天下人才,而对文士更加优厚,扈载与张昭、窦俨、陶谷、徐台符等都被重用。李谷与这几人相比,文章最差,品行不好。昭、俨多次和他谈论,他的文章很可笑,然而李谷事先能猜到君主的心意,用进行阿谀奉迎来讨好君主,事情不管大小,他都称颂赞美,至于扩建京城,为木偶耕人、紫芝白兔之类,都进行歌颂,其文辞大体上与演唱词相类似。然而扈载不幸早死,议论虽然不及昭、俨,但是绝不像李谷那样去搞阿谀奉迎的事。
唉!做器具的人,没有良材但是有良匠;治国的人,没有能臣但定有能君。良材要有良匠才能成器具,能臣有了能君才能发挥作用。所以说,治国好比下棋,知道它的用途而放置在恰当的去处就能取胜,不懂得它的用处而放在不适当的地方就会失败。败者临到下棋很注意,终日操心,倘若有善于下棋的人看了指点,帮他换个放棋子的位置他就胜了。胜者所用的就是败者的棋;兴国者所用的是亡国的臣子啊。王朴的才华,可以算得上能人了。如果遇不到世宗,到哪里去施展呢?世宗的时候,对外用兵,攻取战胜,内修制度,制刑法,定律历,讲求礼乐文章,他所用的都是五代的知识分子,为什么在后晋后汉时期都愚昧胆怯,到了后周就变得聪明有才智了呢?是因为周世宗知人善任而发挥了这些知识分子的作用。
那些乱国的昏君,常常把愚昧不肖的人安排在大臣位置上,暴露出他们的无能和丑恶,把贤能的人安排当他们的部下,泯灭了这些人的才华,使君子和小人都安排在不适当的位置上,因而身陷绝境。善于治国的君主,能近贤臣而远小人,使君子小人各有适当的安排,因而身享安乐。一治一乱好像差距很大,然而造成治乱的原因都是差不多的,采取相反的安排去治理国家就是了。可惜呀!从古到今,治国之君少而乱国之君多,何况在五代呢?知识分子不能遇到明君,真是令人叹息啊!
猜你喜欢 卷一百七十四·列传第六十二·张廷玉 卷一百五十五·列传第五十二·柯劭忞 卷四·本纪第四·柯劭忞 卷三百二 列传八十九·赵尔巽 卷九十六·毕沅 卷二百九十四 元豐元年(戊午,1078)·李焘 卷十六·佚名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六十一·佚名 卷之五百三十一·佚名 四六 内务府总管英廉奏谢充四库全书处副总裁片·佚名 志第二十四 百官一(原文)·范晔 卷二十五·彭百川 卷二十五·佚名 帝系九·徐松 卷19·吴缜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