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扈载传

扈载字仲熙,北燕人。年少好学,擅长文学。广顺初(951),高中进士名列前茅,授校书郎,主持史馆工作,又升任监察御史。他写文章,以写的内容多自喜。常常到历代王朝废兴治乱的古迹处参观,写成《运源赋》,很详尽。又因为游览相国寺,看见庭园中的翠竹很可爱,作《碧鲜赋》,题在他的墙壁上。世宗听说了,派小黄门到他家依着墙壁抄录下来,看了以后连连说好,因此提升他为水部员外郎、知制诰。又升他为翰林学士,赐给红色朝服,然而扈载已经病重,不能到朝堂致谢。过了一百多天,才勉强带病到学士院去议事。世宗很同情他,赐他回家养病,并派太医给他治病。

起初,扈载以文章知名一时,枢密使王朴特别看重他的才干,将他推荐给宰相李谷,他很久没有被任用,王朴因此问李谷说“:你为什么不用扈载当舍人呢?”李谷说“:我不是不知道他的才华,然而扈载的命薄,恐怕他不能胜任。”王朴说:“你当宰相,进贤才退不肖应该是你的职责,谈什么命薄呢?”过了不久就升载为知制诰。后又授学士,到当年年中病死,享年三十六岁。人们议论说李谷善于知人,而王朴能推荐人才。

当时,天子英明威武,非常重视选拔天下人才,而对文士更加优厚,扈载与张昭、窦俨、陶谷、徐台符等都被重用。李谷与这几人相比,文章最差,品行不好。昭、俨多次和他谈论,他的文章很可笑,然而李谷事先能猜到君主的心意,用进行阿谀奉迎来讨好君主,事情不管大小,他都称颂赞美,至于扩建京城,为木偶耕人、紫芝白兔之类,都进行歌颂,其文辞大体上与演唱词相类似。然而扈载不幸早死,议论虽然不及昭、俨,但是绝不像李谷那样去搞阿谀奉迎的事。

唉!做器具的人,没有良材但是有良匠;治国的人,没有能臣但定有能君。良材要有良匠才能成器具,能臣有了能君才能发挥作用。所以说,治国好比下棋,知道它的用途而放置在恰当的去处就能取胜,不懂得它的用处而放在不适当的地方就会失败。败者临到下棋很注意,终日操心,倘若有善于下棋的人看了指点,帮他换个放棋子的位置他就胜了。胜者所用的就是败者的棋;兴国者所用的是亡国的臣子啊。王朴的才华,可以算得上能人了。如果遇不到世宗,到哪里去施展呢?世宗的时候,对外用兵,攻取战胜,内修制度,制刑法,定律历,讲求礼乐文章,他所用的都是五代的知识分子,为什么在后晋后汉时期都愚昧胆怯,到了后周就变得聪明有才智了呢?是因为周世宗知人善任而发挥了这些知识分子的作用。

那些乱国的昏君,常常把愚昧不肖的人安排在大臣位置上,暴露出他们的无能和丑恶,把贤能的人安排当他们的部下,泯灭了这些人的才华,使君子和小人都安排在不适当的位置上,因而身陷绝境。善于治国的君主,能近贤臣而远小人,使君子小人各有适当的安排,因而身享安乐。一治一乱好像差距很大,然而造成治乱的原因都是差不多的,采取相反的安排去治理国家就是了。可惜呀!从古到今,治国之君少而乱国之君多,何况在五代呢?知识分子不能遇到明君,真是令人叹息啊!

猜你喜欢
  卷一百七十四·列传第六十二·张廷玉
  卷一百五十五·列传第五十二·柯劭忞
  卷四·本纪第四·柯劭忞
  卷三百二 列传八十九·赵尔巽
  卷九十六·毕沅
  卷二百九十四 元豐元年(戊午,1078)·李焘
  卷十六·佚名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六十一·佚名
  卷之五百三十一·佚名
  四六 内务府总管英廉奏谢充四库全书处副总裁片·佚名
  志第二十四 百官一(原文)·范晔
  卷二十五·彭百川
  卷二十五·佚名
  帝系九·徐松
  卷19·吴缜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西湖艣唱·藤香馆词

    全椒薛时雨澍生槜李虚燕垒生录入水调歌头·吴蓉圃太史同年凤藻招宴吴山道院即席有作积雨放晴霽,风景倍清研。拓开游览眼界,须上最高巔。多少红楼白塔,一派湖光山色,都落綺筵前。极目远天尽,疋练截江边。联今雨,呼旧雨

  • 卷八 五十首·赵崇祚

    孙少监光宪 四十八首菩萨蛮五首 河渎神二首 虞美人二首 后庭花二首 生查子三首 临江仙二首 酒泉子三首 清平乐二首 更漏子二首 女冠子二首 风流子三首 定西番二首 河满子一首 玉蝴蝶一首 八拍蛮一首 

  • 东都事略卷三十五·王称

    列传十八  李穆字孟雍开封阳武人也幼温厚寡言好学闻酸枣王昭素善易往师之昭素谓人曰观李生材器他日必为卿相昭素以着易论三十三篇授之举进士调郢州判官周世宗即位博求文学之士近臣荐其才拜右拾遗太祖登极迁殿中侍御

  • 第二十四回 海都汗连兵构衅 乃颜王败走遭擒·蔡东藩

      却说元军至东关遇敌,被安南兵连放毒箭,将士又复遭伤当下裹疮力战,还是杀不退敌兵。阿八赤、樊楫两人,保住脱欢先行,只望突过东关,便好脱险。那安南兵偏专望大纛杀来,势不可当,任你阿八赤、樊楫等努力冲突,总是无路可走。

  • 资治通鉴后编卷十六·徐乾学

    宋纪十六【起黓执徐十月尽阏逄敦牂六月凡一年有竒】太宗至仁应道神功圣徳睿烈大明广孝皇帝淳化四年冬十月庚申尚书左丞张齐贤出知定州齐贤自言母孙氏年八十五抱羸疾不愿离左右帝许之齐贤在相位时母入谒禁中帝叹其夀

  • 卷之一百七十九·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历代名贤确论巻七十三·佚名

    则天一废立中宗预朝政【范祖禹 孙之翰 杨夔 张唐英】狄仁杰【范文正公 子由 孙之翰】裴炎【张唐英】五王【薛季昶附】 【张唐英】张柬之【孙之翰】废立中宗预朝政范祖禹论黜武后年号曰昔季氏出其君鲁无君者八年

  • 张玉传·张廷玉

    张玉,字世美,祥符人。元朝时任枢密知院。元朝灭亡后,他跟随逃往漠北。洪武十八年(1385),前来归附太祖。他随大军出塞,到达捕鱼儿海,因功被授为济南卫副千户,升为安庆卫指挥佥事。又随征远顺、散毛诸洞,北逐骚扰边境的元朝人,追

  • 自然篇第五十四·王充

    天地合气,万物自生,犹夫妇合气,子自生矣。万物之生,含血之类,知饥知寒。见五谷可食,取而食之,见丝麻可衣,取而衣之。或说以为天生五谷以食人,生丝麻以衣人,此谓天为人作农夫桑女之徒也,不合自然,故其义疑,未可从也。试依道家论之。

  • 卷五十七(义净译)·佚名

    △佛说入胎藏会第十四之二尔时世尊复告难陀。汝今既知胎苦生苦。应识凡受胎生者是极苦恼。初生之时,或男或女。堕人手内。或在衣等。安在日中。或在阴处。或置摇车。或居床席怀抱之内。由是因缘。皆受酸辛楚毒极苦。难

  • 放逸品法句经第十(有二十章)·佚名

    放逸品者,引律戒情。防邪捡失以道劝贤。戒为甘露道,放逸为死径。不贪则不死,失道为自丧。慧智守道胜,终不为放逸。不贪致欢喜,从是得道乐。常当惟念道,自强守正行。健者得度世,吉祥无有上。正念常兴起,行净恶易灭。自制以法寿

  • 一切经音义卷第五十一·唐慧琳

        翻经沙门慧琳撰  音因明正理门论本一卷 慧琳  因明入正理论一卷 慧琳  唯识论一卷 慧琳  显识论一卷 慧琳  转识论一卷 慧琳  唯识二十论一卷 慧琳  唯识三十论一卷 慧琳  成唯识宝生

  • 迦旃延教老母卖贫缘品第十九·佚名

    【古文】尔时尊者大迦旃延在阿槃提国。时彼国中。有一长者。多财饶宝。悭贪暴恶。无有慈心。时有一婢。晨夜走使。不得宁处。小有违失。便受鞭捶。衣不蔽形。食不充口。年老困悴。思死不得。【白话】

  • 大乘四法经论广释开决记·佚名

    依何而住。世尊在世自调恶人灭度之后云何共住。如来在日。佛自说经。灭度之后。一切经首。当置何言。令有情信。世尊告曰。我涅槃后。以戒为师。断一切恶。生一切善。设我在世无异。此故依四念处。专心而住。观身不净

  • 卷第二·李通玄

    大方广佛新华严经合论卷第二 唐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译经 唐太原方山长者李通玄造论 唐福州开元寺沙门志宁厘经合论 【论】第八大集经以守护正法为宗者为此经在於欲界上色界向下安立宝坊集诸人天上下二界天人魔梵

  • 卷第六·费隐通容

    五灯严统卷第六青原下五世石霜诸禅师法嗣潭州大光山居诲禅师京兆人也。初造石霜。长坐不卧。麻衣草履。亡身为法。霜遂令主性空塔院。一日霜知缘熟。试其所得。问曰。国家每年放举人及第。朝门还得拜也无。师曰。有一

  • 晁无咎词·晁补之

    六卷。宋晁补之 (1053—1110)撰。晁补之字无咎,钜野 (今属山东)人。是集又名 《晁无咎词》、《琴趣外编》。《书录解题》则作一卷,称《晁无咎词》。原本为毛晋所刊,题曰 《琴趣外编》,其跋语称诗余不入集中,故名 《外编》,

  • 观世音菩萨救苦经·佚名

    南无救苦观世音菩萨。百千万亿佛。恒河沙数佛。无量功德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