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刘秉忠传

刘秉忠,字仲晦,初名侃,因信佛教改名子聪,任官后而名秉忠。其祖籍瑞州,世为辽朝官宦大族。曾祖父任金朝邢州节度使,家居邢州,故自祖父刘泽始为邢州人。太祖十五年(1220),木华黎攻取邢州,立都元帅府,任刘秉忠父刘润为都统,后改署州录事,又历任巨鹿、内丘两县提领。

刘秉忠自幼聪颖,八岁入学就能日诵文数百言。十三岁在帅府做人质,十七岁为邢台节度使府令史,以便于就近奉养其亲。秉忠为令史时常郁郁不乐,一日叹曰:“我家世代为官,宁愿沦为书记小吏吗?大丈夫生不逢时,只有隐退以待时而起。”便弃官隐居于武安山中。若干年后,被天宁寺虚照禅师收为徒弟。后又云游云中,留居南堂寺。

元世祖即位之前,海云禅师奉召,路过云中时闻秉忠博学多才,邀与同行。拜见世祖后,世祖甚为称赞,多次垂询。秉忠于书无所不读,尤其深入研究《易经》及宋邵氏《经世书》,至于天文、地理、律历、占卜无不精通,天下事了如指掌。世祖甚是宠爱,留其身边供职。后数年因父殁奔丧回家,世祖赐金百两为治葬之用,且遣使送至邢州。服丧期满,便召还至和林。秉忠至和林后上书数千百言,其大意是:

一、天生成吉思皇帝,统帅大军降诸国,不数年而取天下,但“以马上取天下,不可以马上治”,昔周公以此辅佐其弟武王治理国家,愿大王效法周公,亦以此辅佐兄长当今皇上治理天下。

二、皇帝治国,在内委任宰相,率领百官以理内政;对外委任大将,统领三军以安国土,内外相济,这当然是首要的。但天下之大,内外国事之多,非少数人所能顾及周到。应当选择开国功臣的子孙,分派到京府州县去监督旧官遵守王法。还要差官去检查,治理好的升官,不好的贬官。

三、天下户过百万,因差役、军役及官吏压迫,人民逃亡,比原额减少一半或三分之一。应按现在户口确定差税,以后逃民复业后再行定夺。规定百官爵禄,廉洁者升,污滥者降,若有自行威福、滥杀生民者从严治罪。

四、对天下之民多施教化,现在已囚禁之人从宽赦免,明施教令。今后犯罪者均须审讯清楚后定罪,死罪须上报听候断决,这样才不致刑及无辜。

五、天子以国为家,以民为子。国与民如鱼与水一般。今应清查官府所欠债务,若原系正当借贷,宜按合罕皇帝圣旨,一本一利由官府归还,若系非正当借贷,且无借据,以及息大于本者,一概豁免。

六、人民纳公粮,就近输仓。各处行商坐贾的正税应按旧制,十五取一,禁止巧取横夺。仓库收粮时,加耗不许超过规定。禁止奢华,帝王之后裔、功臣、大小官员的服饰各有规定,无官职之人不得穿官服,要减轻人民的赋税,差遣劝农官领导百姓勤务农桑,经营产业。

七、宜遵照旧制,各地办学校,实行科举选士制度,开国功臣的子孙应入学校受教育,从中选拔有才能者加以任用。

八、慎择县官。关西、河南地广土肥,由于战争,人民逃亡,应设官招抚。孤寡及残疾人,宜设孤老院,官府供给衣粮。朝廷使臣到各地州郡,应设馆安置,不得住在官衙及百姓家中。

九、孔子为百王之师,宜令各地立庙祭祀,访察当地名儒,请他们按照传统礼仪祭祀上下神灵。今天下广远,虽是成吉思皇帝的威福造成的,也是天地神明的保佑。

十、现在通行的辽历不准确,听说司天台改制新历,现新君即位,正须颁行。着手撰修《金史》,使一代君臣事业传之后世。

十一、国家拨出一部分经费赡养那些生活困难的名士学者,其中若自有产业者,可免其赋税差役,使他们为国家尽其才能。

十二、广开言路,不以人废言,也不以言废人,要使皇帝左右谏臣敢于直言,细致筹划。明君要分辨君子和小人,使贤者在位,能者在职。

十三、将国内人民必须之盐场和矿冶交各路课税所管理,使好利之徒不能染指。禁止好利之徒依恃官势害民,使商贾与百姓和好交易,互不欺夺。

十四、禁止私设牢狱,禁止鞭背之刑。若纪纲正于上,法度行于下,天下可不劳而治。官不在多,唯在得廉洁能干之人。

世祖对这番议论,甚为赞赏,均加采纳。刘秉忠又上言道“:邢州户口原有万余,自兴兵以来都不满数百,若派真定之张耕、氵名水之刘肃这样的良吏去治理,必定能恢复旧日盛况。”于是朝廷派耕为邢州安抚使,肃为副使。不久流民复业,升邢州为顺德府。

宪宗三年(1253)、四年和九年,刘秉忠随世祖征大理、云南和伐宋时,力劝勿滥杀,故每克一城不妄戮一人,所至人民全活者不可胜计。

中统元年(1260)世祖即位,采纳秉忠的建议,下诏建元纪年,设立中书省和宣抚司。朝廷旧臣、山林隐士都被录用。

秉忠虽居于皇帝左右,但仍着旧服,当时人称他为“聪书记”。至元元年(1264),翰林学士承旨王鹗奏言,秉忠早在陛下即位前就参与军国大事,有劳有功。今陛下即位,万象更新,而秉忠仍着旧装,我等于心不安。应正其衣冠,给以厚爵。皇帝采纳,拜秉忠为光禄大夫,位至太保,参与领导中书省政事,并诏令以翰林侍读学士窦默之女为秉忠之妻,赐奉先坊为秉忠府第。秉忠受命后以天下为己任,凡国家大小事务,都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深得皇帝宠信。所推荐和提拔的人,后都为名臣。

最初,帝命秉忠在桓州东滦水北之龙冈建城,三年而毕,名曰开平,是为上都,以燕京为中都。至元四年,又命秉忠筑中都城,建立宗庙宫室。八年秉忠请建国号为“大元”,以中都为大都,并为皇帝制定官制,朝见皇帝礼节、百官的服饰及俸禄等。

至元十一年(1274),随帝至上都,在附近南屏山筑舍居住,八月忽然无病而卒,年五十九岁。世祖闻耗惊悼,对群臣说“:秉忠为朕尽忠三十余年,小心谨慎,不避艰险,言无隐情,其学问之深,惟朕知之。”令出内府钱安葬于大都。十二年赠太傅,封赵国公,谥文贞。成宗时赠太保,谥文正。仁宗时又进封常山王。

秉忠自幼好学,至老不懈,生活简朴,自号“藏春散人”。其诗潇洒闲淡,有文集十卷。

猜你喜欢
  卷一 杂事第一·刘向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一百零七·杨仲良
  第五十三回 五公使警告外交部 两刺客击毙镇守官·蔡东藩
  卷第一百九十六·胡三省
  卷七·沈德符
  卷之一千一百七十八·佚名
  卷之八百三十五·佚名
  卷之一百三十二·佚名
  九七八 军机大臣奏列入全书存目之《问山集》字句谬妄请卽撤毁片·佚名
  卷九·朱轼
  卷二十三·司马贞
  第七章 在苏联 二 放不下架子·溥仪
  杨绾传·刘昫
  王行传·张廷玉
  汤鼐传·张廷玉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巻二·胡震亨

    钦定四库全书唐音癸籖卷二明 胡震亨 撰法微一【统论】陆机曰诗缘情而绮靡摰虞云诗发乎情止乎礼义假象过大则与类相过逸辞过壮则与事相违辩言过理则与义相失靡丽过美则与情相悖范蔚宗曰情志所托故当以意为主以文傅意

  • 岳阳石门墨山·张说

    岳阳石门墨山二山相连,有禅堂,观天下绝境囷轮江上山,近在华容县。 常涉巴丘首,天晴遥可见。 佳游屡前诺,芳月愆幽眷。 及此符守移,欢言临道便。 既携赏心客,复有送行掾。 竹径入阴窅,松萝上空蒨。 草共林一色,云与峰万变。 探

  • 本書輯佚校注引用書目和簡稱·多人

      東觀漢記 簡稱姚本 清姚之駰輯 柏筠書屋後漢書補逸本東觀漢記 簡稱聚珍本 清乾隆四庫全書館館臣輯 武英殿聚珍本易 中華書局出版十三經注疏本尚書 中華書局出版十三經注疏本詩 中華書局出版十三經注疏本

  • 正统临戎录·哈铭

    锦衣卫指挥使杨铭,正统十三年三月内,同父杨只,随同金吾左卫指挥使王喜,往瓦剌公干回还。十四年二月内,随父同指挥使吴良,赍送赏赐往瓦剌地面也先太师处。五月内,到于地名边克哈札儿。 (「到于地名边克哈札儿」,「边克」原作「

  • 路史卷十八·罗泌

    后纪九疏仡纪高辛氏帝喾,高辛氏,姬姓,曰喾,一曰逡。喾之字曰亡斤,黄帝氏之子玄枵之后也。父侨极,取阵丰氏曰 ,履大迹而?生喾。方喾之生,握 莫觉,生而神异,自言其名,遂以名。方頥 覭,珠庭仳齿,戴干。厥德神灵,厥行祗肃,年十有五而佐高

  • 卷之六十九·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大臣

  • 卷之六百八十九·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第一七牌示太岁(实则光绪)十七年十月十六日一一一○七-一三·佚名

    新竹县都城隍、监理醮务,示告下属至期齐集前衔〔监理醮务、新竹县都城隍〕为牌示事。照得本爵职掌阴阳,权司监醮,定于日,亲诣竹北树杞林联庄法坛监理,一切科表,分别核转外,合行遣牌示知。为此牌,仰所属司

  • 沈众传·姚思廉

    沈众字仲师,吴兴武康人。祖父沈约,是梁特进。父亲沈旋,任梁给事黄门侍郎。沈众爱读书,文笔很好,初任梁镇卫南平王法曹参军、太子舍人。那个时候,梁武帝作《千字诗》,沈众为诗作注解。他和陈郡谢景同时被召进文德殿,梁武帝吩咐

  • 曲江公萧遥欣传·李延寿

    曲江公萧遥欣字重晖,是始安王萧遥光的弟弟。宣帝的哥哥西平太守萧奉之没有后代,就把萧遥欣过继为曾孙。萧遥欣在幼年的时候,就体形很高,明帝曾经对江纏说:“遥欣虽然年幼,但看他的神采,很有骨力,必定会成为美才,只是不知道时运

  • 元结传·欧阳修

    元结,是后魏常山王元遵的第十五代孙。曾祖父元仁基,字惟固,曾跟随太宗征讨辽东,因功赏赐宜君一带的田地二十顷,辽地的人口并公母马各五十匹,授宁塞令,继承常山公爵位。祖父名亨,字利贞,是个美男子,长得仪表堂堂。他曾说“:我继承

  • 卷十九·胡广

    <经部,礼类,礼记之属,礼记大全  钦定四库全书礼记大全卷十九明 胡广等 撰杂记上第二十【严陵方氏曰此篇虽以记丧为主下篇又兼言三患五耻观蜡取盗之类则其事不一故以杂名篇犹之易有说卦序卦而有杂卦庄子有内篇而有

  • 第43章&nbsp;冠义·戴圣

    人之所以成其为人,在于有礼义。礼义从哪里做起呢?应从举止得体、态度端庄、言谈恭顺作起。举止得体,态度端庄,言谈恭顺,然后礼义才算完备。以此来使君臣各安其位、父子相亲、长幼和睦。君臣各安其位,父子相亲,长幼和睦,然后礼

  • 顺权方便经卷下·佚名

    西晋月支三藏竺法护译  假号品第四  于是须菩提谓女言。姊宁出门有夫婿乎。其女答曰。贤者唯听。我夫非一。所以者何。假使众生好乐勤修放逸自恣。亦能奉顺善权方便。斯等众生皆我夫主。须菩提问。姊何谓好乐顺权

  • 卷第三十八·德清

    大方广佛华严经纲要卷第三十八 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 译经 清凉山大华严寺沙门澄观 疏义 明匡山法云寺憨山沙门德清提挈 十地品第二十六之五 第八不动地。所以来者。瑜伽云虽於无相作意无缺无间多修习住。而未能

  • 石雨禪師法檀卷第二十·石雨明方

    嗣法小師淨柱編祭文祭具足法兄文於乎於乎,於乎哀哉。一慟欲繼,再慟復甦,三慟復欲繼。道乎,情乎,腸俱可裂,生未同埋,死未同穴,此慟於情也。生也不及,死猶可追,此慟於情之至也,而又何慟乎?死者自滅,生者自存,此慟於道也。死實生也,生實

  • 数度衍·方中通

    中国清代数学书。方中通撰,共24卷,附录一卷。成稿于顺治辛丑(1661),但到康熙丁卯(1687)才刊刻于广东思州。全书二十三卷,分订八册。大致内容如下:卷首:数原、律衍、几何约、重学解;卷一:珠算;卷二、三:笔算;卷四:筹算

  • 道院集要·晁迥

    三卷。旧本题为《道院集》。宋代晁迥 撰。因此书“ 乃王古选录,迥书,故名集要”。此书主要内容是采拮大家高僧名人之言而录之,大旨主佛教宏论与儒家论点相通相近之言。在体例上为语录之流,并非文集之体。故改隶释家类属,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