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五章 我的婚姻

我以前提过我爱我们坂仔村里的赖柏英。小时候儿,我们一齐捉鲦鱼,捉螯虾,我记得她蹲在小溪里等着蝴蝶落在她的头发上,然后轻轻的走开,居然不会把蝴蝶惊走。我们长大之后,她看见我从上海圣约翰大学返回故乡。我们俩都认为我俩相配非常理想。她的母亲是我母亲的教女。她已经成长,有点儿偏瘦,所以我们叫她"橄榄"。橄榄是一个遇事自作主张的女孩子,生的鹅蛋脸儿,目似沉思状。我是急切于追求新知识,而她则坚持要孝顺祖父,这位祖父双目失明,需要她伺候,片刻不能离。她知道在漳州我家什么都有,最好的水果、鱼、瓜,美丽迷人的山。后来,长衫儿流行了,我姐姐曾经看见她穿着时兴的衣裳,非常讨人喜欢。我记得她平常做事时总是穿黑色的衣裳,到了礼拜天,她穿浅蓝的,看来好迷人。她祖父眼睛没瞎时,她总是早晨出去,在一夜落雨之后去看看稻田里的水有多么深。我们俩彼此十分相爱。她对我的爱非常纯正,并不是贪图什么,但是我俩终因情况所迫,不得已而分离。后来,我远到北京,她嫁了坂仔本地的一个商人。

我这个青年,家虽贫,而我自己则大有前途,我妻子则是个富有银行家之女。她比起我来,是高高在上的。幸而她不是在富有之家娇纵扶养之下长大的。依照旧传统,女孩子是为男子的需要而教养的;女孩子要学会烹饪,洗衣裳,缝纫,事实上,要教养她能做普通的家事,以便长大后嫁到丈夫家有过日子的本领。除去偶尔的拜神祭祀到坟茔寺庙之外,她们是不到前院,不在大庭广众之间出现的。对女孩子的这种歧视,因而造成一个显著的结果,就是使她们成了贤妻良母,而男孩子则娇生惯养,纵容坏了,结果,缺乏进取奋斗的意志,很少有什么成就。

我从上海圣约翰大学回家之后,我常到一个至交的家里,因为我非常爱这个朋友的妹妹C。他们家与后来我的妻子家是邻居。我也与后来成为我妻子的那位小姐的哥哥相交甚善。我应邀到他们家去吃饭。在吃饭之时,我知道有一双眼睛在某处向我张望。后来我妻子告诉我,当时她是在数我吃几碗饭。另外我知道的,我路途中穿的那脏衬衣是拿到她家去洗的。却从来没人把我向她介绍过。

在大学二年级时,我曾接着三次走上礼堂的讲台去领三种奖章,这件事曾在圣约翰大学和圣玛丽女校传为美谈。那时我这位将来的妻子还没进圣玛丽,但是一定听见人说这件事。我由上海回家后,正和那同学的妹妹C相恋,她生得确是其美无比,但是我俩的相爱终归无用,因为我这位女友的父亲正打算从一个有名望之家为他女儿物色一个金龟婿,而且当时即将成功了。在那种时代,男女的婚姻是由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决定的。我们结婚之后,我一直记得,每逢我们提到当年婚事的经过,我的妻子就那样得意地吃吃而笑。我们的孩子们都知道。我妻子当年没有身在上海,但是同意嫁给我,这件事一直使她少女的芳心觉得安慰高兴。她母亲向她说:"语堂是个牧师的儿子,但是家里没有钱。"她坚定而得意的回答说:"穷有什么关系?"

我姐姐在学校认得她,曾经告诉我她将来必然是个极贤德的妻子,我深表同意。

我知道不能娶C小姐时,真是痛苦万分。我回家时,面带凄苦状,姐姐们都明白。夜静更深,母亲手提灯笼到我屋里,问我心里有什么事如此难过。我立刻哭得瘫软下来。哭得好可怜。因为C小姐的父亲为她进行嫁与别人,我知道事情已经无望,我母亲也知道。

我的婚礼是在民国八年,蜜月是到哈佛去旅行。婚礼是在一个英国的圣公会举行的。

我要到新娘家去"迎亲",依照风俗应当如此。新娘家端上龙眼茶来,原是做为象征之用,但是我全都吃了下去。举行婚礼时,我和伴郎谈笑甚欢,因为婚礼也不过是个形式而已。为了表示我对婚礼的轻视,后来在上海时,我取得妻子的同意,把婚书付之一炬。我说:"把婚书烧了吧,因为婚书只是离婚时才用得着。"诚然!诚然!

我必须把新婚前夜的情形说出来。新婚的前夜,我要我母亲和我同睡。我和母亲极为亲密。那是我能与母亲同睡的最后一夜。我有一个习惯玩母亲的奶,一直玩到十岁。就因为有那种无法言明的愿望,我才愿睡在她身边。那时我还是个处男。

我们的孩子们说过好多次:"天下再没有像爸爸妈妈那么不相同的。"妻是外向的,我却是内向的,我好比一个气球,她就是沉重的坠头儿,我们就这么互相恭维。气球无坠头儿而乱飘,会招致灾祸。她做事井井有条,郑重其事,衣裳穿着整齐,一切规规矩矩。吃饭时,她总拣切得周正的肉块吃,如鸡胸或鸡腿,她避免吃鸡肫鸡肝儿。我总是爱吃翅膀儿,鸡肫,鸡脖子,凡是讲究吃的人爱吃的东西,我都喜欢吃。我是没有一刻安静,遇事乐观,对人生是采取游戏人间的态度。一切约束限制的东西我都恨,诸如领带,裤腰带,鞋带儿。

妻是水命,水是包容万有,惠及人群的;我是金命,对什么事都伤害克损。

换句话说,我和我太太的婚姻是旧式的,是由父母认真挑选的。这种婚姻的特点,是爱情由结婚才开始,是以婚姻为基础而发展的。我们年龄越大,越知道珍惜值得珍惜的东西。由男女之差异而互相补足,所生的快乐幸福,只有任凭自然了。在年轻时同共艰苦患难,会一直留在心中,一生不忘。她多次牺牲自己,做断然之决定,都是为了我们那个家的利益。

在结婚五十周年纪念时,我送给她一个勋章,上面刻了JamesWhitcombRiley的那首《老情人》(AnOldSweetheart)

WhenIshouldbeherloverforeverandaday,

Andshemyfaithfulsweethearttillhergoldenhairwasgray,

Andweshouldbesohappywheneitherslipsweredumb,

Theywouldnotsmileinheaventillotherskisshadcome。

同心相牵挂一缕情依依

岁月如梭逝银丝鬓已稀

幽冥倘异路仙府应凄凄

若欲开口笑除非相见时

我出国时,我们已经走上轮船的跳板,这时父亲送我们的那种景象,我始终不能忘记。父亲对我们双目凝视,面带悲伤。他的心思似乎是:"现在我送你们俩到美国去,也许此生难以再见。我把儿子交托这个做媳妇的。她会细心照顾你。"

我后来在德国莱比锡城听到父亲去世的消息。

猜你喜欢
  卷八十七 扬雄传第五十七·班固
  ●卷十二·魏泰
  宣宗章皇帝实录卷之五十六·杨士奇
  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五十五·佚名
  大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一十九·佚名
  卷之三百三十七·佚名
  卷之二百八十二·佚名
  卷之一百二十三·佚名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五 奸臣传四·纪昀
  卷五十三·傅恒
  卷十三·佚名
  张彩传·张廷玉
  左懋第传·张廷玉
  卷一百十三·佚名
  施赞元·周诒春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远山堂剧品·祁彪佳

    妙品苦海回头北四折周藩诚斋境界绝似《黄粱梦》,第彼幻而此真耳。及黄龙证明,锺离呼寐,则无真、幻,一也。周藩之阐禅理,不减于悟仙宗,故词之超超乃尔。继母大贤北四折周藩诚斋贤者继母,传之有关风化。其词融錬无痕,得镜花水月

  • 笺注评点李长吉歌诗外集·吴正子

    宋 呉正子 注刘辰翁 评【京师本无后巻有后巻者鲍本也尝闻薛常州士龙言长吉诗蜀本防稽姚氏本皆二百一十九篇宣城本二百四十二篇蜀本不知所从来姚氏本出秘阁而宣城本则自贺铸方囘也宣城多羡诗十九蜀与姚少亡诗四而姚

  • 光宣以来诗坛旁记·汪国垣

    民国 汪国垣○俞樾与袁随园袁简斋(枚),己未朝考题为《赋得因风想玉珂》,有句云:“声疑来禁院,人似隔天河”,刻画“想”字甚佳。时总裁诸公以为语涉不庄,将摈之。大司寇尹文端(继善)争曰:“此人肯用心思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五十八·佚名

    万历十三年二月壬寅朔诏定科场事宜先是各省乡试以巡按御史及二司充总裁官内外无复讥防又预自撰录有主者未入闱而文已传于外矣关节既易大臣子弟多幸中而中式举人得自写原卷送部名曰公据其朱墨卷不以解部即有物议无从磨

  • 卷之四十三·佚名

      顺治六年。己丑。三月。庚申朔。摄政王多尔衮师次桑乾河遣官至浑源州谕城中官民曰予因姜镶叛逆军麾直指大同及闻兹城尚尔未下。故复移师至此。念姜逆煽乱浑源百姓无辜受害。今能引罪迎降。不惟不念尔等小民合污

  • 卷之五百四十七·佚名

    光绪三十一年。乙巳。秋七月。壬申朔。享太庙。上亲诣行礼。记注  ○诣仪鸾殿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皇太后安。翌日如之。记注  ○谕军机大臣等、电寄延祉、延祉现已补授库伦办事大臣。所有达赖喇

  • 卷之五·佚名

    光绪三十四年。戊申。十二月。丁卯。以雪泽未沾。仍遣恭亲王溥伟诣大高殿恭代祈祷行礼。  ○遣贝勒载洵诣时应宫。贝勒载润诣昭显庙。贝勒毓朗诣宣仁庙。镇国将军载振诣凝和庙。拈香。现月  ○谕内阁、恭修崇陵

  • 柳开传·脱脱

    柳开字仲涂,大名人。他的父亲柳承翰,在宋太祖乾德初年(963)任监察御史。柳开年幼时就聪明颖异,有胆略和勇气。后周显德末年(959),他父亲在南京做官,一天夜里,柳开与家人立庭中,有盗贼入屋偷盗,大家都害怕得不敢动,柳开当时刚十

  • 卷一百二十四·雍正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一百二十四 朱批纪成斌奏摺 雍正二年十一月二十二日河南河北总兵官【臣】纪成斌谨 奏为 圣恩高厚难名微【臣】图报心切罄竭愚诚仰祈睿鍳事窃【臣】武夫末弁荷蒙 皇上格外洪慈特放河北总兵【

  • 钦定南巡盛典卷七十一·高晋

    褒赏乾隆十六年二月初八日大学士公傅恒奏言【臣】钦奉谕防今日查得预备河工打桩下埽官兵游撃一员守备四员兵五百名夫三百名应赏伊等之处酌量议得游撃赏奨武金牌一靣官縀一疋守备四员每员赏奨武银牌三靣兵五百名每名赏

  • 254.康熙帝平定三藩·林汉达

    南明最后一个政权灭亡的那年,顺治帝已经病死,他的儿子玄烨(yè)即位,这就是清圣祖,也叫康熙帝。康熙帝即位的时候,年纪才八岁。按照顺治帝的遗诏,由四个满族大臣帮助他处理国家大事,叫做辅政大臣。四个辅政大臣中,有个叫鳌拜(鳌

  • 日日月月有进步·孔子

    【原文】 子夏曰:“日知其所亡①,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 【注释】 ①亡:无。 【译文】 子夏说:“每天都能懂得以前不懂的知识,每月都能不忘掉已经学会的东西,这就可以说是好学的了。” 【读解】 “日知其所亡”是

  • 卷第六·佚名

    嘉兴大藏经 百痴禅师语录 百痴禅师语录卷第六 嗣法门人超宣等编 嘉兴金粟山广慧禅寺语录 举韵峰憨璞首座上堂眉毛挂剑血溅梵天大树垂阴清风匝地从古已来荷佛祖纲宗用驱夺手段不得其人未敢轻举何幸于今二难具并头角

  • 项圈的变幻·程小青

    在我的许多朋友和那些见面时照例点头实际上还够不上称朋友的人们中,很有几个类似小说憎恶者的相好。他们常有一种近乎讥讽的见解:“小说中的悲欢离合的情节往往曲折幻复得使读者休目惊心,尤其是侦探小说,其实都是出于作者

  • 受新岁经·佚名

    全一卷。西晋竺法护译。收于大正藏第一册。受岁,指夏安居结束后,比丘新增一戒腊。本经内容即记述安居结束后,比丘行‘自恣’戒仪之情况。佛陀于大众中首先行自恣法,舍利弗即为佛说清净;继而舍利弗请求自恣,佛即为舍利弗说清

  • 施灯功德经·佚名

    一卷,高齐那连提耶舍译。说施灯之功德。佛在舍卫给孤独园。告舍利弗,佛有四种胜妙善法,为一切众生无上福田。若七众以灯供养,其福不可思议。于现在世,得三种净心。于临终时,得三种明,又复得见四种光明,便生三十三天。于五种事

  •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注解·宗泐

    佛典注疏。明宗泐、如玘奉敕撰。八卷。是南朝宋求那跋陀罗译《楞伽阿跋多罗宝经》的注释书。书前有明洪武十一年(1378)七月初十日的“圣旨”及宗泐、如玘的《进新注楞伽经序》,书后有翰林学士宋濂的《新撰楞伽经后题

  • 千岩和尚语录·千岩元长

    明代释元长(生卒年不详)撰。元长。俗姓董,字无名,萧山县许贤乡人。自幼聪明过人,七岁经书过目成诵,举止行为如若成年人。少年依授经师学习《法华经》,据义问师,常常使业师受窘。后于灵芝寺受具足戒。学问高深,于禅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