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韦执谊传

韦执谊是京兆府人。父亲是韦浼,官职卑下。韦执谊从小聪颖有才气,考中了进士,应制策试录为高等,官任右拾遗,并被召进翰林院任学士,才二十多岁。唐德宗尤其惊奇宠爱,和他互相写诗赠答,他和裴延龄、韦渠牟等出入皇宫,一起侍候回答皇帝的问题。唐德宗过生日,皇太子献上佛像,唐德宗令韦执谊写了篇画像赞,又命太子赐给韦执谊绢绸作为答谢。韦执谊到东宫向太子道谢,一时没有话题,太子就说:“你知道王叔文吗?他是个了不起的人才。”韦执谊从此和王叔文交往很密切。不久他母亲去世了,服丧满期后,复出任南宫郎。唐德宗时,召进了皇宫。

先前,贞元十九年(803),补阙张正一奏本论事被召见,王仲舒、韦成季、刘伯刍、裴羅、常仲孺、吕洞等因曾共事交好,为张正一被召见,同去祝贺他。有人告诉韦执谊说:“张正一等人上书议论你和王叔文结党的事。”韦执谊听信了这话。借应诏答话时,上奏说:“韦成季等人结党营私。”唐德宗命执金吾侦察他们,知道他们几次来往饮宴,于是将韦成季等六七人全部贬官,当时无人知道原因。

到唐顺宗即位,因久病不能管朝政,王叔文当权,就起用韦执谊任宰相,从朝议郎、吏部郎中、骑都尉赐绯鱼袋,任命为尚书左丞、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按惯例赐金鱼袋紫衣。王叔文想独掌国家权力,因此让韦执谊在外廷任宰相,自己在内廷专权。韦执谊既然靠王叔文推荐升了官,不敢忘恩,但害怕众人议论,不时持有异议,私下派人向王叔文道歉说:“不敢失约另搞一套,只因想帮你达到目的。”王叔文生气骂他,就成了仇人。韦执谊因靠他当了宰相,还是想违心地帮他遮掩。

到唐宪宗接受禅让,王亻丕、王叔文及党羽都被贬逐,因韦执谊是宰相杜黄裳的女婿,所以几个月后才贬为崖州司户。当初,韦执谊认为自己官小,总忌讳不让人说岭南州县名称。他当郎官时,曾和同事到职方署看地图,每当看到岭南州图时,韦执谊立刻叫拿走,闭上眼睛不看。到任宰相时,环顾所坐的大堂,见北边墙上有幅地图,就不去看。七八天后,试着看看它,是崖州地图,认为不吉利,很讨厌它,但不敢说。等到牵连王叔文被贬,果然贬去崖州,后死在被贬处。

猜你喜欢
  列传第六十五 宋翻 辛雄 羊深 杨机 高崇·魏收
  卷六十四·志第三十一·柯劭忞
  资治通鉴后编卷八十四·徐乾学
  朱子年谱考异卷三·王懋竑
  卷之一千四百二十九·佚名
  卷之二十四·佚名
  卷之一百八十八·佚名
  中兴小纪卷十·熊克
  第三十四册 天命七年正月至二月·佚名
  卷四十·鄂尔泰
  卷八十二·班固
  田重进传·脱脱
  卷三十二 齐太公世家第二·司马迁
  第二十八章 隋唐的社会·吕思勉
  卷三·王溥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刘震孙·唐圭璋

      震孙字长卿,号朔斋,蜀人。生于庆元三年(1197)。尝为宛陵令。嘉熙元年(1237),守湖州。二年(1238)除兵部郎官。官终礼部侍郎、中书舍人。   贺新郎   怕绿野堂边,刘郎去后,谁伴老裴度。

  • 宋先生·唐圭璋

      苏幕遮  气随神,神随气。神气相随,透入泥丸里。长把金关牢锁闭。捉得金晶,暗地添欢喜。  下辛勤,须髮志。十二时中,莫把工夫弃。阴尽阳全神出体。功行成时,名列神仙位。  丑奴儿  真人本是凡人做,悟者何难。名利

  • 卷之一·王羲之

    书遗殷浩书浩杨州刺史,参综朝权,与桓温不协,羲之以国家之安,在于内外和因与浩书戒之。浩不从,及浩将北伐,羲之以为必败,以书上之。言其切至,浩遂行,果为姚襄所败,复图再举,仍遗浩书。先是安西将军谢尚为督统,败绩。知安西败丧,公私

  • 卷124 ·佚名

    胡寅 示吴守 汲湔明月泉,散襟清风亭。 秋阳不能暑,宿酒爽以醒。 佳哉此胜原,历览所未经。 一溪曲折白,万嶂低昂青。 上有蛰龙湫,比渭不比泾。 天边建河汉,地底奔雷霆。 物产不储秀,伊谁当炳

  • 卷四十五·苏辙

    钦定四库全书古史卷四十五      宋 苏辙 撰孟尝君列传第二十二孟尝君名文姓田氏父曰靖郭君婴齐威王少子而宣王庶弟也自威王时婴任职用事与田忌将而救韩伐魏矣宣王二年复与田忌孙膑将而伐魏败之马陵虏魏太子申

  • 平定两金川方略卷四十四·阿桂

    十二月癸丑阿桂奏言自邦甲前抵纳围纳札木一带其中有都恭一处【臣】令明亮督领官兵于十一月十七日分为三路并进章京图钦保逰击谷生琰等攻得山坡碉卡侍卫德赫布千总刘世勲等由山梁直攻石城金川贼众悉力拒守我兵三面合围

  • 卷五·汪越

    漢興以來諸侯年表第五〔高祖六年〕〔代〕初王喜元年。〇按喜,高祖兄。〔高祖六年〕〔長沙〕成王臣元年。〇按吳芮子。〔高后二年〕〔呂〕十一月癸亥,王呂嘉元年。嘉,肅王子。〇肅,呂台謚。〔高后八年〕〔呂〕按呂后紀,更名

  • 叙·马光

    叙一天之生才,何代无有!在士大夫之生逢其时,有幸有不幸耳。不幸而当国家蒙难、夫马多艰、危急存亡之际,内沮宵人、外绝同气,职非心膂、位拥虚名,虽武侯之志匡汉鼎、王导之功扶晋祚,岳岳棱棱,赤心劲骨,将焉用之;徒使壮士寒心、英

  • 李逢吉传·欧阳修

    李逢吉的字叫虚舟,陇西人。他父亲李颜,患有长期难治的病,李逢吉自己料理求医用药,就懂医书了。他考中了明经科,又考中了进士。范希朝任命他为振武军掌书记,又向唐德宗推荐他,于是被任命为左拾遗。元和年间,他升任给事中、皇太

  • 守溪笔记·王鏊

    宋学士 王行 李征臣 詹徽 姚广孝 耿清 王朴 恩张 王璋 建文 铁布政女诗 平都司 王府尹 皇甫仲和 王振 陈继 胡濙

  • 后记·林汉达

    《上下五千年》自1979年初版问世以后,在社会上产生如此广泛的影响,这是我始料所不及的。这部书原来是为少年儿童写的,后来知道在读者中,不仅有大量青年学生、职工,还有相当一部分老人。1984年六月在香港举办的“上海书展”

  • 110.石崇王恺比富·林汉达

    晋武帝统一全国后,志满意得,完全沉湎在荒淫生活里。在他带头提倡下,朝廷里的大臣把摆阔气当作体面的事。在京都洛阳,当时有三个出名的大富豪:一个是掌管禁卫军的中护军羊琇,一个是晋武帝的舅父、后将军王恺,还有一个是散骑常

  • 大般涅槃经 第十一卷·佚名

    大般涅槃经 第十一卷宋代沙门慧严等依泥洹经加之圣行品第十九之一尔时佛告迦叶菩萨。善男子。菩萨摩诃萨应当于是般涅槃经专心思惟五种之行。何等为五。一者圣行。二者梵行。三者天行。四者婴儿行。五者病行。

  • 第五十三章 五王章·佚名

    其时名达普罗之年青王为王,同名阿提巴达[官]据为副王。(一)其王施村与玛利恰瓦精舍,由此前先王之所行者此守之,为己前世之业,经长时此至[国]王无有乐事,第七月入于死口。(二、三)副王达普罗立即为王,阿提达[官]与乌达耶年青王之地位。

  • 盖庐·伍子胥

    湖北江陵张家山西汉早期墓葬所出竹简中,有一篇题为《盖庐》的古代佚文,原文用隶书抄写,现经整理,可恢复原貌。全文采用问答形式,由“盖庐”提问,“申青”回答,内容属兵阴阳家的学说。“盖庐”即吴王阖间,“申青”即伍

  • 先秦政治思想史·梁启超

    又名《中国圣哲之人生观及其政治哲学》。近代梁启超著。是作者1922年在南京东南大学讲学之讲稿。1923年商务印书馆出版单行本。全书分“序论”、“前论”、“本论”三部分,系统阐述了先秦思想的发展,对儒、道、墨、法

  • 临汉隐居诗话·魏泰

    诗话。 宋人魏泰撰。 一卷。泰有《临汉隐居集》已著录。为作者晚年所作,成书年代不详。此编总七十一条,记事颇广。论诗主“余味”,谓“永叔(欧阳修)之诗,才力敏迈,句亦清健,但恨其少余味耳。”书中多有谬误,张学泰《

  • 广释菩提心论·佚名

    四卷,莲华戒菩萨造 宋北印土沙门施护译,引诸经以明大悲为本,慧及方便,一切时常行,及明闻思修三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