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二十二

钦定四库全书

明会典卷二十二

户部七

诸司职掌

凡各处有司十年一造黄册分豁上中下三等人户仍开军民竈匠等籍除排年里甲依次充当外其大小杂泛差役各照所分上中下三等人户点差

明令

凡民年八十之上止有一子若系有田产应当差役者许令雇人代替出官无田产者许存侍丁与免杂役

宪纲

仰本府州县严督所属凡有一应差役须於黄册丁粮相应人户内从公点差周而复始毋致放富差贫作弊扰民

事例

洪武三年令各处军民凡有未占籍而不应役者许自首 十七年令各处赋役必验丁粮多寡产业厚薄以均其力违者罪之 十八年令有司第民户上中下三等为赋役册贮於厅事凡遇徭役取验以革吏弊 二十一年令税课司局廵拦止取市民殷实户应当不许佥点农民 二十四年令寄庄人户除里甲原籍排定应役其杂泛差役皆随田粮应当 令在外布政司按察司府州县官俱给官钱买马市民轮流看养 三十一年令各都司卫所在营军士除正军并当房家小其余尽数当差 正统五年令各府州县每岁查见在人户凡有粮而产去及有丁而家贫者为贫难户止听轻役 景泰元年令里长户下空闲人丁与甲首户下人丁一体当差若隐占者许甲首首告 令各处有司马夫二十丁买马十丁养马俱於市民内佥充 成化六年令有司马夫不许占役丁多富户及办纳月钱 十五年令各处差徭户分九等门分三甲凡遇上司坐????买办采办务因所????多少定民输纳不许隔年通徵银两在官 弘治元年令各处审编均徭先查该年人户丁田分为等第止编本等差役不许分外加增余银若贫难下户并逃亡之数听其空闲亦不许预收余银负累见在里甲凡额外滥设差役尽行革罢如违听廵抚廵按官纠举不举者坐罪镇守衙门不许干预均徭又令在京事故校尉力士幼军厨役随住人口照回当差其有在京潜住冒顶军匠者逓囬 四年令各处郡王受封之後若有入继亲王并病故无後者原拨校尉悉发有司聼差不许容隐占用 五年令顺天府所属人民有私自投充陵户海户及勇士校尉军厨躱避粮差者除本役外其户下人丁照旧纳粮当差 七年令布按二司及各府官马夫於所属州县各佥中等三丁人户十户共出银四十两解送掌印官处分给各官自行买马餧养其州县者於隔别府分佥充亦徵银解送各掌印官分给买马餧养 十三年奏准各布政司并直隶府州掌印官如遇各部????到物料从公斟酌所属大小丰歉坐????若豪猾规利之徒买嘱该吏妄禀偏????下属承揽害民者俱问发附近卫所充军各该掌印官听从者参究治罪

明令

凡民间寡妇三十以前夫亡守志者五十以後不改节者旌表门闾除免本家差役

事例

洪武元年诏民年七十之上者许一丁侍养免杂泛差役 四年令免阙里孔氏子孙二十六户徭役 令各府县军户以田三顷为率税粮之外悉免杂役余田与民同役 七年令山东正军全免差役贴军免百亩以下余田与民同役 又令官员亡故者免其家徭役三年 十三年令六部都察院应天府并两县判禄司仪礼司行人司随朝官员除本户合纳税粮外其余一应杂泛差役尽免又各处功臣之家户有田土除合纳粮草夫役其余粮长里长水马驿夫尽免凤阳扬州二府及和州民畜养马一匹者免二丁 十六年令凤阳临淮二县民免杂泛差役 二十七年令浙江盐丁免杂泛差役 永乐八年令各处军卫有司军匠在京充役者免家下杂泛差役 九年令自愿徙北京为民及免杖而徙者免徭役五年徒流而徙者免徭役三年 二十三年令天寿山种树人户免杂泛差役 宣德元年令天地坛坛户免杂泛差役 二年令各处竈户免杂泛差役 三年令迤北回还军余民人收充御马监勇士者免其原卫原籍户下人丁差役 四年令各卫所军每一名免户下一丁差役若在营有余丁亦免一丁供给 正统元年令在京文武官员之家除里甲正役外其余一应杂泛差役俱免凡先圣子孙流寓他处及先贤道国公周敦颐豫国公程颢洛国公程颐温国公司马光徽国公朱熹之嫡????子孙所在有司俱免差役四年令云南土马军自备鞍马兵器粮食听征者免

本户差役四丁 六年令陕西土军优免五丁余听科差 七年令天文生隂阳生俱免差役一丁其陕西土军土民余丁若户丁有在边操备者亦免杂泛差役十年令监生家免差役二丁 十一年令交址老疾致仕官员遗下妻子家人许於所在有司入籍不拘丁数俱待本官故後三年当差子孙家小入籍者拨田耕种亦待三年後当差 十二年令云南土官四品以上优免一十六丁五品六品一十二丁七品十丁八品九品八丁杂职六丁其余人丁俱另立籍与民一体当差景泰元年令各处操备民壮户内每名免三丁杂泛差役 成化二年令宛平昌平二县坟户免杂泛差役弘治元年奏准亲王王亲杂役免二丁郡王王亲一丁镇国等将军夫人亲父一丁昌平县坟户等户免三丁不许全户优免 又令京城火夫御马监养马勇士除本身免二丁其余与不系养马者见丁编当尚膳监光禄寺厨役将军力士轿夫旗校寡妇吏典并御用监司礼监银作局高手匠役俱免本身其余见丁编当军民诸色人等并赁房诸色人等见丁编当凡火夫总甲一年一次以有抵业行止者充当 十三年令免光禄寺酒户差役二丁其有消乏者除豁佥补 十五年令陵户海户坟户庙户坛户园户瓜户果户米户藕户窑户羊户每户俱量留二三丁供役其余丁多者悉查出当差如有投充影射者发边远充军

诸司职掌

凡民间男女嫁娶不许同姓及尊卑亲属相为婚姻违者律有常宪

明令

凡嫁娶皆由祖父母父母主婚祖父母父母俱无者从余亲主婚若夫亡携女适人者其女从母主婚若已定婚未及成亲而男女或有身故者不追财礼其定婚夫作盗及犯徒流移乡者女家愿弃者听还聘财其定婚女犯奸经断夫家愿弃者追还聘财五年无故不娶及夫逃亡过三年不还者并听经官告给执照别行改嫁亦不追财礼

凡招婿须凭媒妁明立婚书开写养老或出舍年限止有一子者不许出赘如招养老女婿者仍立同宗应继者一人承奉祭祀家产均分如未立继身死从族长依例议立

凡男女婚姻各有其时或有指腹割衫襟为亲者并行禁止

教民榜文

一乡里人民贫富不等婚姻死丧吉凶等事谁家无之今後本里人户凡遇此等互相賙给且如某家子弟婚姻其家贫窘一时难办一里人户每户或出钞一贯人户一百便是百贯每户五百便是五十贯如此资助岂不成就日後某家婚姻亦依此法轮流賙给

事例

洪武五年令蒙古色目人氏既居中国许与中国人家结婚姻不许与本类自相嫁娶违者男女两家抄没入官为奴婢其色目奇彻自相婚姻不在此限 永乐四年诏北京山东等处人民流移各处趂食有将女凭媒礼嫁在处人民为妻已生男女者保勘明白仍许完聚不必发回原籍 正统四年令武职不得与所管旗军结婚 十一年令云南四川贵州所属宣慰宣抚安抚长官司并边夷府州县土官衙门不分官吏军民其男女婚姻皆依朝廷礼法违者罪之 弘治二年令有讦告服内成婚者如亲病已危从尊长主婚招婿纳妇罪止坐主婚免离异若亲死虽未成服辄婚配仍依律断离异

诸司职掌

凡民间须要讲读大诰律令敕谕老人手榜及见丁着业牌面沿门轮逓务要通晓法意仍仰有司时加提督

教民榜文

一民间子弟七八岁者或十三岁者此时欲心未动良心未丧早令讲读三编大诰诚以先入之言为主使知避凶趋吉日後皆称贤人君子为良善之民免贻父母忧虑亦且不犯刑宪永保身家

宪纲

凡国家律令并续降条例事理有司官吏须要熟读详玩明晓其意监察御史按察司官所至之处令其讲读或有不能通晓者依律究治

事例

洪武二十一年赐天下武臣大诰令其子弟诵习 二十四年令天下生员兼读诰律 二十五年诏令各处官民之家传诵大诰三编凡遇乡饮酒礼一人讲说衆人尽听使人皆知趋吉避凶不犯刑宪其秀才教训子弟引赴京考试有记一编两编或全记者俱受赏仍具赏过名数晓谕天下 永乐元年令各处教官训导依前教读讲解听候考试其市井乡村秀才一体用心教训如不熟读及闻知考试推托不赴者治罪 十七年令各处军卫有司凡洪武年间一应榜文俱各张挂遵守如有藏匿弃毁不张挂者凌迟处死 成化元年奏准各处修盖榜房将洪武永乐正统年间节次颁降榜文誊写张挂谕衆通知 四年奏准各处有司每遇朔望诣学行香之时令师生讲说大明律及御制书籍俾官吏及合属人等通晓法律伦理违者治罪

明会典卷二十二

猜你喜欢
  列传第七 刘怀肃 孟怀玉 弟龙符 刘敬宣 檀祗·沈约
  司天考第二·欧阳修
  卷六十九·志第二十·礼乐三·宋濂
  目録·常璩
  第七十九回 裂制书郭太后叱奸 信卜士张工头构乱·蔡东藩
  第二十五回 明黜陟权奸伏法 慎战守老将骄兵·蔡东藩
  ●卷二·陆深
  卷之一千一百六十一·佚名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 列传一百四十·纪昀
  平南王尚传·佚名
  卷三十八·傅恒
  一一七 蔡孑民三·周作人
  朱百年传·李延寿
  魏中立、于大本传·宋濂
  张赫传·张廷玉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幼卿·唐圭璋

      幼卿,宣和时人。   浪淘沙   并序   幼卿少与表兄同研席,雅有文字之好。未   笄,兄欲缔姻。父兄以兄未禄,难其请,遂适武   弁。明年,兄登甲科,职教洮房,而良人统兵陕右,相与邂逅于此。兄鞭马略不相顾,岂前憾未  

  • 第十一齣~第二十齣·汤显祖

    第十一齣 下定【淸江引】〔李十郞上〕梅花晓帐红云碎。细叶笼金翡。旅思欲萋迷。梦远春迢递。扶头酒。会心人。萦肠事。〔愁倚阑〕云花落。雨香飘。索春饶。皱蹙柳丝吹不断。翠条条。银蟾暗咽春朝。知他在第几朱桥。

  • 刻太白山人漫藁题辞·孙一元

    刻太白山人漫藁题辞孙太初先生以超轶絶世之才游半天下卒卜居於吾湖考其年仅三十有七而当时之伟人杰士无不折节下先生若得交於先生为幸者没之日各分任其平生所属使无复有遗憾非有一段不朽者沁入人心奚以至於斯余生也晩

  • 卷一百六十三·毕沅

      ◎宋纪一百六十三 ∷起旃蒙作噩正月,尽柔兆掩茂十二月,凡二年。   ○理宗建道备德大功复兴烈文仁武圣明安孝皇帝   讳昀,太祖十世孙,父荣文恭王。开禧三年正月癸亥,生于绍兴府虹桥里第。前一夕,荣王梦一紫金帽人来

  • ◎金匮石室·李定夷

    金匮石室,袁世凯所创之制,闻名久矣。过丰泽园,出石洞芳华楼之前,有石室巍然。四周围以短石栏,此即历史上所遗留最有趣之物。石室方广约一丈,高约一丈二尺,室有铁门,入门则金匮在焉。金匮之制,仅为一外国银行所用之大保险柜。外

  • 一二八九 军机大臣奏将各省缴到坊刻及残缺不全《通鉴纲目续编》销毁片·佚名

    一二八九 军机大臣奏将各省缴到坊刻及残缺不全《通鉴纲目续编》销毁片乾隆五十二年十二月二十三日查各省收缴《通鉴纲目续编》,除《御批通鉴纲目续编》四百二十二部业经奏明交武英殿挖改备用外,其坊刻批本及残缺不全之

  • 卷四十九 爰盎晁错传 第十九·班固

    (袁盎,晁错)【原文】爰盎字丝。其父楚人也,故为群盗,徙安陵。高后时,盎为吕禄舍人。孝文即位,盎兄哙任盎为郎中。绛侯为丞相,朝罢趋出,意得甚。上礼之恭,常目送之。盎进曰:“丞相何如人也?”上曰:“社稷臣。”盎曰:“绛侯所谓功臣,非

  • 中婆移民协定·佚名

    一、每户须给土地十英亩以上。二、每亩每年缴纳租金五角,最初二年免收。三、所垦之土地,得转让于其他华人。四、该民赴北婆罗洲川资,由英属北婆罗洲政府供给,另给男丁费用每日三角五分,至由收成为止。五、男丁携带眷属,其川

  • 卷十六 大射第七·郑玄

    [疏]《大射》第七。○郑《目录》云:“名曰大射者,诸侯将有祭祀之事,与其群臣射以观其礼。数中者,得与于祭;不数中者,不得与于祭。射义于五礼属嘉礼。《大戴》此第十三,《小戴》及《别录》皆第七。”○释曰:云诸侯将有祭祀之事

  • 周公用人的经验谈·孔子

    【原文】 周公①谓鲁公②日:“君子不施③其亲,不使大臣怨乎不以④故旧⑤无大敌,则不弃也。无求备于一人。” 【注释】 ①周公:即周公旦,孔子心目中的传人。②鲁公:周公的儿子伯禽,封于鲁,所以称鲁公。③施:通“弛”④以:用。⑤

  • 卷四十·江永

    <經部,禮類,通禮之屬,禮書綱目欽定四庫全書禮書綱目卷四十      婺源江永撰少牢饋食禮上   吉禮七經【鄭目録云諸侯之卿大夫祭其祖禰於廟之禮於五禮屬吉禮】少牢饋食之禮【禮將祭祀必先擇牲繫于牢而芻之羊豕

  • 行状·虚舟普度

    师讳普度。维杨江都人。号虚舟。姓史氏。始丹阳有闽之吴头陀者。白头黑面。年八十余。旦夕兀坐如枯桩。槌磬礼补陀像。口常暗诵妙莲华经。尝与师祖父荆吴间相识。每持钵过淮。輙抵其家宿。祖父遇之特厚。一日早炊罢。

  • 陶威尔教授的头颅·别利亚耶夫

    著名医学教授陶威尔突然发病死去,但是他的头颅仍然活着。这是洛兰小姐当上凯恩教授的助手后发现的一个令人惊骇的秘密。原来凯恩本是陶威尔的助手,他跟着陶威尔研究如何使离体的人体器官复活。正当试验取得初步成功的时

  • 罗圭峰文集·罗玘

    三十卷。 明罗玘撰。罗玘字景鸿,江西南城人。成化末年 (1487)领京闱乡试第一,次年举进士,官至南京吏部右侍郎,遇事严谨,僚属畏惮。谥号文肃,学者称圭峰先生。著有《罗玘圭峰文集》。据周亮工《因树屋书影》称,罗玘的

  • 演繁露·程大昌

    又称《程氏演繁露》。十六卷,《续演繁露》六卷,南宋程大昌撰。绍兴中,董仲舒《春秋繁露》初出,其本不完。大昌见《通典》所引“剑之在左”诸条、《太平御览》所引“禾实于野”诸条有伪,因谓董仲舒原书必因一事一物而断之己

  • 大丹篇·佚名

    大丹篇,撰人不详。从内容文字看,似为五代宋初道士编集。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神部众术类。此书辑录唐末五代丹经歌诀,略加注释而成书。所录歌诀包括:《龙虎上经》(即元阳子《金液还丹歌》)、《黄牛山金碧歌》、《刘真人

  • 跻春台·省三子

    清末白话短篇公案暨世情小说集。1914年成文堂存板,每卷目录后有“凯江省三子编辑”之语。首光绪己亥(1899)铜山林有仁序,谓:“中邑刘君省三,隐君子也。杜门不出,独著劝善惩恶一书,名曰《跻春台》。列案四十,明其端委,

  • 读春秋略记·朱朝瑛

    十二卷。明朱朝瑛撰。此为朱氏《五经略记》之一。此书辑录上自啖助、赵匡,下及季本、郝敬诸家旧说,补以己意。朱氏之说出其师黄道周,其最大之特色在于不囿旧说,不拘俗见,多发己意。其所辑录之诸家,大多皆是标新立异,不肯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