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论书第二

子张问曰、圣人受命必受诸天而书云受终于文祖。何也。孔子曰、受命于天者。汤武是也。受命于人者。舜禹是也。夫不读诗书易春秋则不知圣人之心。又无以别尧舜之禅汤武之伐也。

子张问曰、礼丈夫三十而室。昔者舜三十徵庸。而书云有鳏在下曰虞舜何谓也。曩师闻诸夫子曰、圣人在上。君子在位。则内无怨女。外无旷夫。尧为天子而有鳏在下。何也。孔子曰夫男子二十而冠。冠而后娶。古今通义也。舜父顽母嚚。莫克图室家之端焉。故逮三十而谓之鳏也。诗云娶妻如之何、必告父母、父母在则宜图婚。若巳殁则巳之娶必告其庙。会舜之鳏。乃父母之顽嚚也。虽尧为天子。其如舜何。

子夏问书大义。子曰吾于帝典、见尧舜之圣焉于大禹、皋陶谟、益稷、见禹稷皋陶之忠勤功勋焉。于洛诰、见周公之德焉。故帝典可以观美。大禹谟禹贡可以观事。皋陶谟益稷可以观政。洪范可以观度。谓皇极彝伦之度秦誓可以观义。五诰可以观仁。甫刑可以观诫。通斯七者。则书之大义举矣。孔子曰、书之于事也。远而不阔。近而不迫。志尽而不怨。辞顺而不■。吾于高宗肜日、见德有报之疾也。茍由其道致其仁。则远方归志而致其敬焉。吾于洪范、见君子之不忍言人之恶而质人之美也。发乎中而见乎外以成文者。其唯洪范乎。

子张问曰、尧舜之世。一人不刑而天下治。何则。以教诚而爱深也。龙子以为一夫而被以五刑敢问何谓。子曰不然五刑所以佐教也。龙子未可谓能为书也。

子夏读书既毕而见于夫子。夫子谓曰子何为于书。子夏对曰书之论事也。昭昭然若日月之代明。离离然若星辰之错行。上有尧舜之道。下有三王之义。凡商之所受书于夫子者。志之于心弗敢忘。虽退而穷居河济之间。深山之中。作壤室。编蓬户。常于此弹琴以歌先王之道。则可以发愤慷喟忘巳贫贱。故有人亦乐之。无人亦乐之。上见尧舜之德。下见三王之义。忽不知忧患与死也。夫子愀然变容。曰嘻。子殆可与言书矣。虽然。其亦表之而巳未睹其里也。夫闚其门而不入其室。恶睹其宗庙之奥百官之美乎。

宰我问书云纳于大麓烈风雷雨弗迷。何谓也。孔子曰、此言人事之应乎天也。尧既得舜。历试诸难。巳而纳之于尊显之宫。使大录万机之政。是故阴阳清和。五星不悖。烈风雨各以其应。不有迷错愆伏。明舜之行合于天也。

宰我曰、敢问禋于六宗何谓也。孔子曰、所宗者六。皆洁祀之也。埋少牢于九昭。所以祭时也。祖迎于坎坛。所以祭寒暑也。主于郊宫。所以祭时也。夜明所以祭月也。幽荥所以祭星也。雩荥。所以祭水旱也。禋于六宗。此之谓也。

书曰、兹予大享于先王尔祖其从与享之。季桓子问曰、此何谓也。孔子曰、古之王者。臣有大功。死则必祀之于庙。所以殊有绩劝忠勤也。盘庚举其事以厉其世臣故称焉。桓子曰、天子之臣有大功者。则既然矣。诸侯之臣有大功者。可以如之乎。孔子曰劳能定国。功加于民。大臣死难。虽食之公庙可也。桓子曰、其位次如何。孔子曰、天子诸侯之臣。生则有列于朝。死则有位于庙其序一也。

书曰、维高宗报上甲微。上甲微契后八世汤之先也定公问曰、此何谓也。孔子对曰、此谓亲尽庙毁有功而不及祖。有德而不及宗。故于每岁之大尝而报祭焉。所以昭其功德也。公曰先君僖公功德前行。或作前列可以与于报乎。孔子曰丘闻昔虞夏商周、以帝王行此礼者则有矣。自此以下。未之知也。

定公问曰、周书所谓庸庸祗祗威威显民。何谓也。孔子对曰、不失其道。明之于民之谓也。大能用可用则正治矣。敬可敬则尚贤矣。畏可畏则服刑恤矣。君审此三者以示民。而国不兴。未之有也。

子张问书云奠高山。何谓也。孔子曰、高山五岳。定其差秩。祀所视焉。子张曰其礼如何。孔子曰、牲币之物。五岳视三公。小名山视子男。子张曰、仁者何乐于山。孔子曰夫山者岿然高。子张曰、高则何乐尔。孔子曰、夫山、草木植焉。鸟兽蕃焉。财用出焉。直而无私焉。四方皆伐焉。直而无私。兴吐风云。以通乎天地之间。阴阳和合。雨露之泽。万物以成。百姓咸飨。此仁者之所以乐乎山也。

孟懿子问书曰、钦四邻。何谓也。孔子曰、王者前有疑、后有丞、左有辅、右有弼、谓之四近。言前后左右近臣当畏敬之。不可以非其人也。周文王胥附奔辏先后御侮谓之四邻。以免乎羑里之害。懿子曰、夫子亦有四邻矣。孔子曰、吾有四友焉。自吾得回也。门人加亲是非胥附乎。自吾得赐也。远方之士日至是非奔辏乎。自吾得师也。前有光后有辉是非先后乎。自吾得仲由也。恶言不至于门是非御侮乎。孔子见齐景公。梁丘据自外而至。公曰何迟。对曰陈氏戮其小臣。臣有辞。为是故迟。公笑而目孔子。曰周书所谓明德慎罚。陈子明德也。罚人而有辞。非不慎矣。孔子答曰、昔康叔封卫。统三监之地。命为孟侯。周公以成王之命作康诰焉。称述文王之德。以成敕诫之文。其书曰惟乃丕显考文王。克明德慎罚。克明德者。能显用有德举而任之也。慎罚者并心而虑之。众平然后行之。致刑错也。此言其所任不失德。所罚不失罪不谓巳德之明也。公曰寡人不有过言。则安得闻吾子之教也。

书曰其在祖甲不义惟王。公西赤曰闻诸晏子、汤及太甲、武盯祖乙、天下之大君。夫太甲为王。居丧行不义。同称君。何也。孔子曰、君子之于人。计功而除过。太甲即位。不明居丧之礼。而于冢宰之政。伊尹放之于桐。忧思三年。追悔前愆。起而复位。谓之明王。以此观之。虽四于三王。不亦可乎。

鲁哀公问书■夔曰于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庶尹允谐。何谓也。孔子对曰此言善政之化乎物也。古之帝王功成作乐。其功善者其乐和。乐和则天地犹且应之。况百兽乎。夔为帝舜乐正。实能以乐尽治理之情。公曰然则政之大本莫尚夔乎。孔子曰、夫乐所以歌其成功。非政之本也。众官之长。既咸熙熙。然后乐乃和焉。公曰吾闻夔一足有异于人。信乎。孔子曰昔重黎举夔而进。又欲求人而佐焉。舜曰夫乐天地之精也。唯圣人为能和六律。均五音。知乐之本。以通八风夔能若此。一而足矣。故曰一足。非一足也。公曰善。

猜你喜欢
  卷十九 康王之诰第二十五·孔颖达
  卷二 士章第五·邢昺
  卷五·韩婴
  景公欲以人礼葬走狗晏子谏第二十三·晏婴
  说林下第二十三·韩非
  士翼原序·崔铣
  第五章 4·辜鸿铭
  提要·陈厚耀
  卷一百九十四·秦蕙田
  卷一百九十一·佚名
  在泰县净业寺开示·太虚
  评无乐器之音乐·太虚
  告 徒 众 书·太虚
  佛说佛名经卷第二十九·佚名
  第二十九卷·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卓世清·唐圭璋

      世清,津阳令。   卜算子   题徐仙亭   流水一湾西。晚坐孤亭静。不见高人跨鹤归,风竹摇清影。   往古与来今,休用重重省。十里梅花雪正晴,月挂遥山冷。

  •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六十三·杨仲良

      神宗皇帝   王安石毁去正臣   治平四年九月戊戌,知制诰、知江宁府王安石为翰林学士。韩琦数因入对,恳求罢相。上察琦不可复留,赐手札曰:『今许卿暂临藩服,朕将虚上宰之位,以待卿还。』辛丑,特授琦守司徒兼侍中、镇安

  •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二·杨仲良

      太祖皇帝   收复西川   建隆三年十二月,蜀主命官磨勘四镇十六州逋税,自广政十五年至二十年,别行追督。龙游令田淳上疏谏,蜀主不能用。淳每谓所亲曰:『吾观僭伪改厅堂为宫殿,改紫绶为黄服,改前驱为警跸,改僚佐为卿相,改

  • 大事记续编卷五十六·王祎

    唐睿宗皇帝景云元年春正月帝及后为微行【以新纪脩】三月以河源九曲予吐蕃【新纪】解题曰按防要天宝十三载以黄河九曲置洮阳郡及神防军于临洮之西二百里置浇河郡及宛秀军于积石军之西百里以实河曲之地洮阳今洮州浇河城

  • 第四六七谕光绪十四年十二月初五日一二二三九--四·佚名

    新竹县正堂方,发给谕戳与大湖总理吴定纲钦加五品衔、特授埔里分府、署新竹县正堂方为给发谕戳,以专责成事。据垦户金和成即吴定连、詹其祝等禀称:「窃思排难解纷,贤者乐此,立中生正,乡人好之。缘大湖垦

  • 如生如死·胡兰成

    如生如死唐朝张文成的《游仙窟》,写尚未见十娘,先听见内室琴声,就“下官闻之,不觉气绝”,我看了大笑,这样强烈,但是可爱,而且滑稽。我在温 州,懮患的强烈便像这样。我总算结识得刘景晨先生了,在此地多少可以安全,但将

  • 完颜阿邻传·脱脱

    完颜阿邻本姓郭,因为立功而一同被赐姓为完颜。大安年间,李雄招募兵士,阿邻和完颜仲元等一起应募,多次立功。宣宗即位后,被任命为通州防御使。金宣宗迁都汴京时,阿邻改任同知河间府事兼清州防御使,带领部众驻守于清州、沧州,控

  • 后梁纪五 均王中贞明三年(丁丑、917)·司马光

    后梁纪五 后梁均王贞明三年(丁丑,公元917年) [1]秋,七月,庚戌,蜀主以桑弘志为西北面第一招讨,王宗宏为东北面第二招讨,己未,以兼中书令王宗侃为东北面都招讨,武信节度使刘知俊为西北面都招讨。 [1]秋季,七月,庚戌(初三),前蜀主王建任

  • 94.周瑜火攻赤壁·林汉达

    曹操平定北方以后,公元208年,率领大军南下,进攻刘表。他的人马还没有到荆州,刘表已经病死。他的儿子刘琮听到曹军声势浩大,吓破了胆,先派人求降了。这时候,刘备在樊城(今湖北襄樊市)驻守。他听到曹操大军南下,决定把人马撤退到

  • 《尚書古文疏證》卷七·阎若璩

    太原閻若璩百詩撰平陰朱續晫近堂梓○第九十七《爾雅》為詁訓之書,特少所襲用。《大禹謨》「朕宅帝位,三十有三載」,即唐虞曰「載」。《胤征》「每歲孟春,遒人以木鐸徇於路」,即夏曰「歲」。《伊訓》「惟元祀」,《太甲》「惟

  • 卷四·黄仲炎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通说卷四     宋 黄仲炎 撰闵公元年春王正月齐人救邢夏六月辛酉葬我君庄公秋八月公及齐侯盟于落姑季子来归季友初傅子般而子般见弑再相闵公而闵公又弑其於托孤靖难之功何有哉案左氏成季之将生

  • 十住毗婆沙論卷第十二·欧阳竟无

      龍樹菩薩造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     略行品第二十七   菩薩歡喜地 今已略說竟 菩薩住是中 多作閻浮王.   常離慳貪垢 不失三寶念 心常願作佛 救護諸衆生。   初地名歡喜已略說竟.諸佛法

  • 论时事新报所谓经咒救国·太虚

    ──二十一年作──经咒救国?世界新闻社云:中央委员戴传贤、李济琛,及在野名流朱庆澜、孙洪伊诸氏,为国家多难,灾患洊臻,发启在北平雍和宫修建密教金光明道场,以祈息灾弭乱,转移劫运,现正在筹款进行中。兹录其募捐启如左:雍和宫

  • 十住毗婆沙论 第三卷·佚名

    十住毗婆沙论 第三卷圣者龙树造后秦龟兹国三藏鸠摩罗什译释愿品之余愿净佛土故灭除诸杂恶杀生偷盗邪淫妄语两舌恶口绮语。贪恚邪命饮酒等。有如是恶名为不净。复次国土中有地狱畜生饿鬼等诸恶道名为不净。复次

  • 第五則  雪峰盡大地撮來·胡兰成

    第五則雪峰盡大地撮來前山初夏晴陽,坐在蘿葉半遮的紗窗下,讀碧巖錄的篇首垂示,只覺似聽趕駱駝者的繩鞭一揮,「劈」的打在塞外沙漠的空氣裏,那徹底的、殺刺的一聲響,不可以把來移到室內書桌上的稿紙上。但是這裏的一則垂示不

  • 卷五·丹霞子淳

    林泉老人评唱丹霞淳禅师颂古虚堂集卷五 后学性一阅 生生道人梓 第六十九则 依经解义(经教) 示众云。恁么也不得。不恁么也不得。恁么不恁么总不得。只如披沙拣金。还有不犯手势的么。 举僧问同安。依经解义三世佛冤

  • 第六 利得与供养相应·佚名

    第一 诫品[一]第一 可怖一如是我闻。一时,世尊住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二尔时,世尊言诸比丘……世尊如是言曰:三“诸比丘!利得、供养、名誉,甚可怖、激烈、粗暴,为到达无上安稳之障碍。四诸比丘!然则,应如是

  • 沙弥威仪·佚名

    一卷,刘宋求那跋摩译。同于七十威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