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完颜阿邻传

完颜阿邻本姓郭,因为立功而一同被赐姓为完颜。大安年间,李雄招募兵士,阿邻和完颜仲元等一起应募,多次立功。宣宗即位后,被任命为通州防御使。金宣宗迁都汴京时,阿邻改任同知河间府事兼清州防御使,带领部众驻守于清州、沧州,控制山东一带。又迁任横海军节度使,赐姓完颜。阿邻和山东路宣抚副使颜盏天泽互不相让,朝廷下诏让阿邻和天泽共同以国事为重,不要固执己见,乱分彼此。不久改任泰定军节度使、山东西路宣抚使。当时,仲元也累积功劳而出知济南府事,被赐姓完颜氏,他和阿邻都被加封从宜招抚使,朝廷下诏书嘉奖,并且命令他们约集涿州刺史从坦等军收复中都。当时,仲元、阿邻两部兵多而杂,诏令将军队分成三等加以区别,上等以备征战之用,中下等充当守卫任务,老弱者免去,量情给予土地以赡养家口。阿邻的部下“黄鹤袖军”驻屯在鱼台,骄横不守法纪,抢劫平民和过往商人旅客,使道路不能通行,有关方面请求将军队移至滕州。下诏让阿邻加以处置。不久,在泗水县柘沟村打败了红袄贼军郝定,活捉了郝定,送到京城斩首。

当时规定,被赐予国姓的人,凡能以千人打败敌军三千人的,可以封赐给服麻服以上的亲人;打败二千人以上的,封赐到服大功服以上的亲属;打败千人以上的只能封赐本家。阿邻被赐姓之后,就请求朝廷封赐他的哥哥郭守楫和叔叔伯伯家的兄弟们。宰臣上奏说,阿邻的功劳只能封赐他本家,而金宣宗特诏准许了阿邻的请求。于是,完颜仲元也上奏说“:臣下近时在军队,刚立微功,便蒙皇恩,赐给国姓,这不是微臣以杀身所能仰报皇上的恩德。我的族兄徐州讥察副使僧喜、前汾州酒同监三喜、前解州盐管勾添章、守兴平县监酒添福仍姓郭。念微臣和僧喜等人过去同是一家,如今成为两族,完颜阿邻和微臣同样的功勋,皇恩所加已及其本族,僧喜等四人也请依照此例。”朝廷不允许。阿邻又改任辉州经略使。

阿邻有军队一万五千人,朝廷下诏让分出五千隶属于东平行省。他的部众哭着说“:我们因为国家多难,举起义旗跟从您,捐弃田宅,离开亲人,转战至此,誓同立功,同回乡里。而今将被分到其他军队,心中实在难受。请将全军分别驻守到怀、卫、辉州之间,守卫大河,只受阿邻管辖。”阿邻也不愿将军队分出去,便以此为由向朝廷请求。宰臣上奏说:“如果因此听从的话,不仅东平失去防备力量,其他将领也会仿效,这样就难以指挥调动了。”金宣宗认为有道理。于是加遥授阿邻为知河南府事,领兵援救陕西。阿邻带领八千军队,西驰到潼关,听说京兆已经被包围,游骑到达华州,陕西行院准备让阿邻把军队驻扎在商、虢之间,以扼守东面的道路。阿邻上奏朝廷说“:我本领兵救援陕西,遇到有难而停留,这岂是人臣的礼节?自古用兵,步、骑兵参合使用,才能够取胜。如今军队各有统属,遇难不能相互救援,而是互相区别彼此所属。如今臣下所统率的都是步兵,希望赐给骑兵一千人,这样,京兆之围也就不愁解了。”金宣宗对皇太子说“:阿邻赴难而不回兵,固然是好事。但他军力单薄弱小,况且驻守内地以观察事态变化,可同时将虢州守军五千交给他,让他乘隙进击,你可以将这个意图告诉他。”

兴定元年(1217),升任元帅右都监。他出兵秦州攻打宋军,宋军统制吴筠据守皂角堡,修筑了三重城墙,占领山顶。阿邻分兵断绝了城里汲水必经之路,攻克外城,又攻克次城。宋兵放火突围,阿邻以骑兵拦击,又派步兵袭击敌人的后部,宋兵大败,活捉了吴筠和将校二百人,马几百匹,粮食一万石以及兵甲、衣袄等。又在裴家庄的六谷中打败宋军,斩首五百级,坠涧而死者人数众多。又在寒山岭、龙门关、大石渡打败宋军,得到粟米二千多石。又在稍子岭打败敌军,斩首二千余级,活捉一百多人。当时已是三月间,前年播种的麦子刚刚滋长,阿邻留下军队守卫。不久,宋兵大批开到,金兵战败,阿邻战死。被追赠为金紫光禄大夫、西京留守。

猜你喜欢
  本纪第七 东昏侯·萧子显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一百三十六·杨仲良
  第四回 康怀贞筑垒围潞州 李存勗督兵破夹寨·蔡东藩
  阅史郄视卷二·李塨
  卷之二百十九·佚名
  ◎知事施非刑·李定夷
  第三八六咨同治九年十月初三日一二二一一--一·佚名
  原序·萧常
  五二一 两江总督高晋奏续解违碍书籍情形折·佚名
  平定金川方略卷十·来保
  吴成传·张廷玉
  卷四十二·陆宗楷
  卷九·陆宗楷
  卷十·佚名
  严鹤龄·周诒春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155 ·佚名

    李觤 获稻 朝阳过山来,下田犹露湿。 饷妇念儿啼,逢人不敢立。 青黄先后收,断折伛搂拾。 鸟鼠满官仓,于今又租人。 李觤 鸡 嗟尔羽虫类,昂然冠距麄。 徒为识昏晓,犹未免庖厨。 年少苦令

  • 卷一 高帝纪第一·班固

    高祖,沛丰邑中阳里人也,姓刘氏。母媪尝息大泽之陂,梦与神遇。是时雷电晦冥,父太公往视,则见交龙于上。已而有娠,遂产高祖。 高祖为人,隆准而龙颜,美须髯,左股有七十二黑子。宽仁爱人,意豁如也。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及壮,

  • 卷六十七·表第五·外戚表·脱脱

        ◎外戚表   汉外戚有新室之患,晋宗室有八王之难。辽史耶律、萧氏十居八九,宗室、外戚,势分力敌,相为唇齿,以翰邦家。是或一道。然以是而兴,亦以是而亡,又其法之弊也。   契丹外戚,其先曰二审密氏:曰乙室已

  • 卷二十四·本纪第二十四·仁宗一·宋濂

        ◎仁宗一   仁宗圣文钦孝皇帝,讳爱育黎拔力八达,顺宗次子,武宗之弟也。母曰兴圣太后,弘吉剌氏。至元二十二年三月丙子生。   大德九年冬十月,成宗不豫,中宫秉政,诏帝与太后出居怀州。十年冬十二月,至怀州,

  • ◎日人炸死奉张之真因·刘以芬

    张作霖以绿林魁杰,受东督锡良招抚,与冯德麟、吴俊升同任东北旧巡防营统领,分驻各地。辛亥革命军起,继督赵尔巽恐新军有异志,欲借张以资牵制,乃调之入省。旋新军哗变,遂将巡防营改编为二十七、十八两师,升张任二十七师师长,冯任

  • 卷六十四·傅恒

    <史部,纪事本末类,平定准噶尔方略  钦定四库全书平定准噶尔方略正编卷六十四乾隆二十三年十一月丁酉阿克苏办事舒赫德疏奏将军兆惠等信息舒赫德奏言十月二十日酉刻将军兆惠差索伦领催阿勒丹察披甲扎奇勒图来至阿克

  • 史记集解卷八十二·裴骃

    宋 裴骃 撰史记八十二田单列传第二十二田单者齐诸田疏属也湣王时单为临菑市掾不见知及燕使乐毅伐破齐齐湣王出奔已而保莒城燕师长驱平齐而田单走安平【徐广曰今之东安平也在青州临菑县东十九里古纪之酅邑齐改为安平

  • 李石传·脱脱

    李石,字子坚,辽阳人,是贞懿皇后的弟弟。他的先世在辽国做官,官高至宰相。高祖仙寿,曾经帮助辽国君主的舅舅脱险,因此辽国皇帝赐给仙寿辽阳以及汤池土地上千顷,还赏赐了相称的其他物品,常把他当李舅看待。李石的父亲雏讹之,曾任

  • 卷二百八十二·杨士奇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历代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二百八十二明 杨士奇等 撰谥号宋英宗治平二年中书请议濮安懿王尊号翰林学士王珪等上状曰臣等参详国朝崇奉尊属故事今濮安懿王於仁宗皇帝其属为

  • 卷一百四十四·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皇朝文献通考>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文献通考卷一百四十四王礼考【二十】乘舆车旗卤簿【臣】等谨按王者首出庶物环拱而居备物而动故有仪卫卤簿之制所以彰物采辨等威也古者黄帝作车有虞氏鸾车夏

  • 卷四十九·陈经

    钦定四库全书尚书详解卷四十九宋 陈经 撰费誓【周书】此篇见伯禽之在鲁凡军旅行阵之间器械车马刍茭糗粮桢榦无一不备亦无一不知此古人之学所以精粗为一致本末一理岂有能文而不能用武徒知性命道德之理而不达于军旅战

  • 第73章·老子

    【原文】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1)。此两者,或利或害(2)。天之所恶,孰知其故(3)?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4)。坦然而善谋(5)。天网恢恢,疏而不失(6)。【题解】老子在七十六章说:“坚强者死

  • 第6章&nbsp;月令·戴圣

    孟春正月:太阳运行的位置在营室;黄昏时,参星位于南天正中;拂晓时,尾星位于南天正中。春季的吉日是甲乙,于五行属木。尊崇的帝是以木德王的太眸,敬奉的神是木官句芒。动物中与木相配的是鳞虫。五声中与木相配的是角声,与此月相

  • 覆杨星森居士书(三通)·太虚

    一杨居士星森慧鉴:阅十三日惠书,获知北平近年佛化时况,至深欣慰!吾所著各书,虽颇切时要,过承各方推许,亦弥滋悚疚。顷病废日久,不惟艰于构思握笔,而口讲亦难,故真现实论讲录海刊者,未克完成也。世苑图书尚全,近将由苇舫返鄂恢复,但

  • 王文恪公笔记·王鏊

    王文恪公笔记,一卷,明王鏊撰。王鏊,字济之,江苏苏州人。成化十一年廷试第三名,授编修。正德时官至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事迹详明史卷一八一本传。此书明纪录汇编本作守溪笔记,明今献汇言本作守溪长语。

  • 厚黑学·李宗吾

    被社会视为一部愤世嫉俗之作。一部剖析旧时政治上阴谋及官场的惯用手腕的力作。作者李宗吾,自流井人,自称是与儒教孔子、佛教释迦牟尼、道教老子并列的“厚黑教主”。1912年,《厚黑学》以连载形式在《公论日报》发表,

  • 御定内则衍义·顺治

    十六卷。清爱新觉罗·福临亲定。是书冠以御制序文及恭进皇太后表。内容以《礼记·内则》篇为本,论述妇道,并援引经史诸书以佐证推阐之。分八纲三十二子目:一曰孝之道,分事舅姑、事父母;二曰敬之道,分事夫、劝学、佐忠、赞廉

  • 中阿含经·佚名

    佛教经典。汉译四阿含之一。东晋僧伽提婆译。六十卷。共收阿含部经典十八品二百二十二部。因每部经的篇幅适中,故名;一说因其所述义理合乎中道,故称之为“中”。主要论述“四谛”、“八正道”、“十二因缘”、“缘起论